來源:全程防騙
網貸先轉錢 騙你沒商量
接到自稱貸款公司人員的電話,一定要謹慎!
對方還要你添加QQ等通訊方式,極有可能是騙子!
網絡貸款並不需要交保證金,做銀行流水帳。
一旦遇上了,一定是假的!
還要你的手機驗證碼、銀行卡密碼、動態驗證碼等
絕對是騙子!
警方提醒:解凍帳戶、保證金、包裝費、銀行流水等都是詐騙分子的慣用話術,切記,貸款未到手,要你先打款的都是詐騙!
警惕騙子用健康碼「釣魚」
疫情當前,「健康碼」已成為助力防控和復工復產的數字通行證。然而,火了的「健康碼」竟然成了有些人行騙的工具。而且這類人還是負責身份登記、體溫測量和健康碼查驗的管理人員。
據媒體報導,3月4日,59歲的陶某在買菜時因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市場管理員林某攔下。林某因垂涎於陶某銀行卡中剛到帳的一筆錢,一邊謊稱申領健康碼要綁定銀行卡,一邊偷偷綁定其銀行卡與支付寶帳號,把那筆錢轉走。
陶某的失誤,關鍵在於把手機交給了陌生人,不知不覺犯了大忌諱。
正是因為林某查看陶某手機發現了其銀行轉帳的「秘密」,才起了貪念。隨著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人們使用現金的習慣已經悄然改變,一個人的「身家性命」有可能繫於一部手機,防範意識較差的中老年人更要看護好自己的手機。
此外,陶某誤以為申領健康碼需要綁定銀行卡,而且沒有為自己的支付寶設置密碼,成為林某利用的漏洞。
這一連串失誤讓林某找到機會操作,成功把陶某銀行卡的錢從支付寶中轉出。中老年人要切記,在設置各種移動端支付工具的密碼時不可馬馬虎虎;平時對任何綁定身份信息、銀行帳號的事情,都須做到心中有數。
無獨有偶,另據媒體報導,擔任車間主管的徐某在對員工健康碼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王某的手機沒有設置密碼,便以公司檢查健康碼為由,拿走其手機。
隨後,徐某同樣採用綁定銀行卡和支付寶的方式,多次轉走了王某的錢到自己帳戶。這一案例提醒人們,不但不能隨意讓別人拿走自己的手機,更要記得設好開機密碼,為手機多設一道保護。
警惕騙子用健康碼「釣魚」,還要掌握他們的「表演套路」。
不法分子會利用受害人緊張、恐懼的那一刻,先突破其心理防線,進而展開不法活動。
所以,熱點事件常常是不法分子借題發揮的題材。
時下,疫情防控不松弦,人們更要小心那些以疫情防控為幌子的伎倆。年輕人要主動對家中的老年人做好提醒,幫助他們適應疫情防控態勢下生活中的各種變化。
幫你註銷帳戶?幫你清空逾期?
警惕網貸新騙局!
人在家中宅,騙子天上來?
疫情期間兩類網貸詐騙手段又有抬頭之勢。
一是以影響徵信為由恐嚇青年人群註銷網貸帳戶並騙取錢財;
二是大量中介以「網貸退息」教程為噱頭,騙取借款人錢財和個人信息。
實際上,個人網貸帳戶註銷與否與徵信沒有任何關係,銀行機構也不會回收任何網貸平臺的額度;而「網貸退息」教程和中介服務更是不能輕信。
網貸帳戶不註銷就影響徵信?切莫被騙!
近期,一位來自安徽的許先生接到自稱某網貸平臺客服的電話,稱他在大學時期註冊的網貸帳戶不符合國家規定,會影響個人徵信,建議馬上註銷,並準確報出了許先生的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
對方稱現在某銀行專門回收學生網貸帳戶的額度,幫助其註銷帳戶,讓許先生把9000元額度提現,並轉帳到指定帳戶。
按要求操作後,對方又稱平臺還劃分了虛擬資金,置之不理也會產生利息,讓許先生再次轉帳20000元。
許先生剛畢業不久,並無這麼多錢,對方建議他從其它網貸平臺借錢,稱註銷完帳戶資金會原路返還。許先生按其指引操作借錢、轉帳後,發現已被拉黑,這才意識到被騙。
南都記者還獲悉一則類似的投訴,廣西南寧一位財務管理專業應屆生2天被騙了7萬元。一名自稱「分期樂」的員工稱該生註冊了分期樂帳戶,需要註銷否則以後都不能借款。
騙子通過QQ向這位女生發送了身份證、營業執照自證身份,獲取信任後,引誘其下載了多個APP借款並轉帳。南都記者在多個網貸平臺貼吧瀏覽發現,很多網友都遭遇類似的騙局,基本都要求受騙者從其他網貸平臺先申請借款,再將錢轉給所謂「註銷工作人員」指定的帳號,據稱要用這筆錢「做流水」才能註銷帳戶。
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介紹,360金融反詐騙實驗室發現,以影響徵信為由恐嚇大學生和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註銷網貸帳戶並詐騙錢財的電詐在疫情期間呈高發趨勢,2月該騙局增長率達29%,亟須青年人群引起注意。
他提示稱,從網貸平臺提取的資金屬於信用消費貸款,為自己名下的負債。凡自稱網貸平臺客服、要求提現轉帳的都是騙子。再者,正規網貸平臺不會主動要求用戶註銷帳戶,警惕陌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轉帳,如發現轉帳帳戶為個人帳戶,一定是騙子。
廣州成說律師事務所胡帥也向南都記者表示,網貸帳戶註銷和個人徵信無直接關係。徵信系統主要受遲延履行或不履行金融機構的還款義務等不誠信行為,以及法院執行系統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影響。
而網貸帳戶不註銷並不屬於失信行為,不會對徵信記錄產生不良影響。凡自稱網貸平臺客服,以「在校期間註冊網貸帳戶影響個人徵信」為由指引配合註銷網貸帳戶的說辭都可能是詐騙。
「逾期可清空」?「包退息」?不要輕信!
前段時間,捷信消費金融、平安普惠等平臺貸款「逾期可清空」、「包退息」等中介服務和教程在朋友圈裡瘋轉。南都記者發現,所謂「教程」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均教授借款人以同一套話術,陳述貸款利率過高等情況,向「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大型投訴平臺提出要求平臺協商退還利息的訴求。
南都記者了解到,不少教程以188元、688元、888元不等的價格進行售賣,有的中介要求借款人下載其代理APP,還有人以能夠幫助投訴者快速「審核」投訴為由,向用戶索要「手續費」。
南都記者還從一些借款人群了解到,不少中介為增加可信度,向借款人發送平臺「退息成功」的簡訊截圖誘使借款人進入圈套。
有借款人反饋中介稱,「已經逾期的,可以退還之前的罰息,但要通過支付寶讓我去掃一個碼操作。」還有中介提出,「先把本息都還清再申請退息」。
針對上述情形,胡帥律師向南都記者表示,「平臺與借款人之間成立的是金融借貸關係,如果借款人已經提前將本金歸還,已歸還的本金部分則不應該再計算利息;如果有多歸還的利息,退息的請求自然是合理的。但如果雙方籤訂的借貸合同約定了提前還貸應當承擔部分違約金(或稱手續費),借款人也應當按照雙方的約定承擔該部分款項。」
胡帥律師還提示稱,如果有提前還本金,並免除後續產生的利息的意願,也應當積極和平臺協商,按照計算出來所剩餘的本金加上違約金的金額支付款項,不要聽信所謂「先把本息都還清再請求退息」的說法或中介服務。
長垣男子與「美女」網聊被騙6萬
警方破案,抓回倆「摳腳大漢
正玩著手機的你,突然有陌生人加你QQ或者微信,一看,對方頭像還是美女,你以為這是一場豔遇,然而,遭遇就這樣開始了!更要命的是,沒聊幾句話,對方居然要求「裸聊」!並率先脫下了衣服……你心想著反正是不認識的人,於是,你也脫下了衣服……悲劇就這樣開始了!
近期,長垣市就有人陷入這樣的「陷阱」,男子因裸聊被詐騙6萬元。還好,長垣警方在新鄉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已經抓獲了兩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刑事拘留。
遭遇「裸聊陷阱」的小強(化名)給警方講述了整個過程。一開始,一陌生女性發來了添加好友申請,他沒有多想就通過了。
沒過一會,對方便開始各種言語挑逗並提議視頻裸聊。
裸體視頻聊天后,對方用裸聊視頻要挾小強用1000元買回視頻,並威脅他如若不轉帳,就將裸聊視頻上傳至網絡和發給他的親朋好友。
驚慌失措的小強就按對方的要求轉款1000元,沒想到第二天,對方又發來消息要其繼續轉帳,小強陸續轉帳共64696元。
最終,不堪重負的小強選擇了報警。3月13日,長垣警方在新鄉市局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千裡奔襲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楊某(男,33歲,福建人)、黃某(男,45歲,福建人)並押解回長垣。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刑事拘留。
長垣警方為大家揭秘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
第一步:獲取公民信息,篩選對象,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渠道獲取公民姓名、家庭成員、住址、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並從中篩選敲詐對象,容易中招的多是中青年男性。
第二步:美女添加好友,主動視頻裸聊,負責裸聊的多為二十多歲、面容姣好的年輕女子,主動誘導裸聊,並偷偷錄製視頻。
第三步:偷拍視頻,實施敲詐,對方能夠準確說出你的姓名、家庭成員、住址及工作單位,並以公布信息和裸露照片視頻為手段勒索錢財。
第四步:境外作案,專人洗錢,多在境外作案,敲詐後將資金迅速轉移到海外帳戶。該類犯罪團夥通常駐紮在境外不同城市,窩點隱秘不固定。
交5萬定金盤超市 不料錢店兩空
最近幾天,洛陽的小申(化名)很是苦惱,原本打算花38萬元盤下一個超市,但交了5萬元定金後,超市老闆突然「失蹤」。超市裡的貨物不知何時被人搬走了一部分,超市大門也被鎖上了兩把大鎖。如今,小申是定金和超市「兩空」。
38萬接手一個超市先交5萬元定金
小申是孟津縣人,在縣城經營為超市供應雞蛋的生意。
去年一天,小申像往常一樣去洛陽市通河蔬菜批發市場進貨,偶遇了一位開超市的老闆魏文(化名)。
交談中,小申了解到,魏文在孟津縣城關鎮桂花中路上新開了一家名為易購生鮮的超市,經營面積大約300平方米。
兩人達成了合作:2020年1月1日起,超市所需的雞蛋由小申每天配送。「他們超市的規模不小,一天我給他們送去15箱雞蛋,量還是可以的。」小申告訴大河報記者。
3月8日前後,小申像往常一樣給易購生鮮超市送雞蛋。「我發現有人去看超市,才知道超市要轉讓,我就問問多少錢,老闆魏文說,你要要了,都是熟人,連房租帶超市的貨物都給你,一口價38萬。
我一聽,覺得還可以接受,正好一直有開一家超市的打算,就答應下來了。」小申說。
3月12日下午,小申和魏文兩人約定在洛陽市西工區見面,小申通過轉帳的方式給了魏文5萬元定金,魏文給小申出具了一張收據,收據內容為:今收到定金5萬元整。
小申說:「交定金時,超市的一個供貨商賈先生也在現場。我轉了錢,魏文就把超市的大門鑰匙給了我。」雙方約定第二天見面籤署具體的轉讓合同。
超市老闆「失蹤」值錢貨物被搬走
3月13日上午,小申給魏文打電話,到超市去籤合同,魏文說,自己有事去不了,讓改天再籤合同。
小申來到超市,按照約定,超市裡的貨物都是魏文和供貨商結過帳的,房租5月到期,小申可以直接開門營業。
「當我在超市仔細看租房合同時才發現,合同上的名字是魏文,而超市老闆12日給我的收據上面籤的名字是魏武,而我當時並沒有看他的身份證。」想到這裡,小申開始有點擔心。他立即打電話給交定金時在場的賈先生。賈先生給小申發來了一張超市老闆的身份證照片,身份證上寫著「魏文」。
「我立即給魏文打電話,他的電話一直關機,微信也給我拉黑了。我聯繫不到他了。」小申說。而此時,有好幾位供貨商到超市要帳,他們聲稱,超市老闆欠他們供貨款。3月23日,小申到城關鎮派出所報案。
3月23日下午,小申再次來到超市,發現超市大門重新鎖上了兩把新鎖。透過玻璃門,小申發現,超市裡的酒水等一些值錢貨物沒了。而3月13日以後,小申就再也沒有聯繫上魏文。
超市進不去要帳的人絡繹不絕
記者通過小申提供的一份名單上看到,該超市拖欠了多位供應商的貨款,其中供應水果的王先生6萬多元,供應酒水的供貨商8000多元,其他供貨商4萬多、5萬多不等,合計約25萬元。
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供貨商賈先生,他是供應食品的,和超市合作有幾個月了,也是才知道超市老闆欠大家那麼多供貨款。
3月26日,記者多次撥打魏文的電話,均是關機狀態。
律師:可能遭遇了詐騙建議儘快報案解決
3月26日,針對小申的遭遇,記者聯繫了河南大進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謝亮。他說,從事情本身來看,如果雙方已經約定了超市轉讓的內容,那麼口頭約定也是合同的一種,如果原超市老闆不遵守口頭約定,可能會構成合同詐騙。
其次,在轉讓的合同中,雙方就超市營業執照等各種證件都應該明確,雙方應該約定好原來超市是否有債權債務,房租多久到期,是否可以轉租,是否存在糾紛等,不建議在很多情況不明、未籤訂合同的情況下進行錢款交易。建議當事人儘快報案解決。
3月26日,記者聯繫到洛陽市孟津縣城關鎮派出所,據相關負責人稱,該派出所已經受理此案,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
(轉自:錦州網警巡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