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循環性能分析

2021-01-06 電子產品世界

1.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217.htm

矽具有最高的理論比容量(4200 mAh g-1)和較低的脫鋰電位(0.5 V),成為最有潛力取代石墨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之一。[1]但是在充放電過程中,矽會發生巨大的體積變化,導致材料粉化、剝落、失去電接觸,容量衰減很快。[2]為了減小矽材料的體積效應,人們嘗試了多種方法,包括製備無定形矽薄膜、納米矽、多孔矽、矽氧化物、含矽非金屬化合物、含矽金屬化合物、矽/碳複合材料、矽/金屬(活性或惰性)複合材料等。[3, 4]這些方法或者抑制了矽材料的體積膨脹,或者改善了矽顆粒之間的電接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矽負極的循環穩定性和首次充放電效率。除了矽基活性物質本身的改進,人們在電極製備工藝和電解液上也做了大量研究。

1.1 電極製備工藝的改進

一般商業化的電極由活性物質、導電劑和粘結劑組成,導電劑分散在粘結劑中使其具有電子導電性,粘結劑則起到將活性物質顆粒緊密包裹的作用,避免活性物質顆粒在循環過程中粉化、鬆散而失去電接觸。電極的循環穩定性不僅與活性物質有關,而且受到粘結劑性質(強度、彈性、粘附性等)與分布狀態的很大影響。

除了矽材料本身的體積效應和內部顆粒之間的電接觸狀態外,矽材料與集流體之間的接觸狀態對於負極的循環穩定性也有很大影響。改善矽材料與集流體之間電接觸狀態主要有兩種途徑:

一是提高粘結劑的性能。傳統的聚偏氟乙烯(PVDF)粘結劑易吸收電解液而發生溶脹,導致粘結性能下降。一方面,探索新型的高性能粘結劑,如採用1%丁苯橡膠(SBR)/1%羧甲基纖維素鈉(SCMC)作為粘結劑製備碳包覆矽負極,其循環性能優於使用10%PVDF粘結劑的電極,這是由於SBR+SCMC具有更大的延伸率和粘附力。[5]另一方面,研究對傳統的PVDF粘結劑進行改性以提高它的強度、彈性和粘性,起到抑制活性材料的體積變化,增強矽顆粒與集流體之間粘結力,改善電接觸的作用。改性方法主要有交聯化和熱處理兩種途徑。[6]通過改進粘結劑的性能可以提高矽負極的充放電循環性能,但是這種改善十分有限,離商業化的要求距離較大。

二是改變集流體的表面形貌。集流體的表面粗糙度越大,則活性物質與集流體的導電接觸面積越大,粘附強度越高,在充放電過程中越不易剝離,從而具有更高的循環穩定性。Kim Y. L. [7]採用相同的矽碳複合材料和粘結劑(PVDF),在不同表面形貌的集流體上製備矽基負極,其初始容量均在800mAh/g左右。經過30次充放電循環後,採用平整集流體的a電極的可逆容量已衰減至300mAh/g,採用粗糙集流體的b電極的容量衰減至650 mAh/g,而集流體表面呈瘤狀突起的c電極的可逆容量仍保持800mAh/g。但是,製備這種具有瘤狀突起表面的銅集流體需要經過兩次電沉積,工藝較複雜,增加了生產成本。

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的矽基負極結構,採用柔性的乙炔黑塗層替代傳統的銅箔作為集流體,將活性物質粘結在乙炔黑塗層和聚乙烯膜之間,提高活性物質與集流體之間的結合強度,並期望通過這種夾心結構緩衝矽基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變化。

1.2 電解液成膜添加劑的研究

導致矽基負極容量衰減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電解液中的LiPF6分解產生微量HF對矽造成腐蝕,見式(1)和(2)。[8]

(1)

(2)

此外,由於矽在常規的LiPF6電解液中難以形成穩定的表面固體電解質(SEI)膜,伴隨著電極結構的破壞,在暴露出的矽表面不斷形成新的SEI膜,加劇了矽的腐蝕和容量衰減。[9]

電極表面SEI膜的形成是由於有機鹽和溶劑的電化學還原,它的形貌和組成主要決定於電解液中的成分。它不但影響著電極的嵌脫鋰動力學,還影響著長時間循環過程中的表面穩定性。[10, 11]然而對於矽表面SEI膜及成膜添加劑的研究仍然較少。[12, 13]本文採用矽薄膜為電極,研究了4種電解液添加劑對電池循環性能的影響,為提高矽與電解液界面相容性做出了初步探索。

2.實驗

2.1 製備具有柔性集流體的矽基負極

將0.85g碳包覆矽與0.05g導電碳黑、10g丁苯橡膠-羧甲基纖維素鈉乳液(固含量1wt%)混合攪拌6小時,然後塗布到20微米厚的多孔聚乙烯膜表面,在40℃真空乾燥8小時得到碳包覆矽層。將0.9g乙炔黑和10g丁苯橡膠-羧甲基纖維素鈉乳液(固含量1wt%)混合攪拌4小時,然後塗布到碳包覆矽層表面,在50℃真空乾燥10小時,得到具有柔性集流體(即乙炔黑塗層)的矽基負極。


圖1 具有柔性集流體的矽基負極結構示意圖

以銅箔為集流體的常規負極製備方法如下:將0.85g碳包覆矽與0.05g導電碳黑、10g丁苯橡膠-羧甲基纖維素鈉乳液(固含量1 wt%)混合攪拌6小時,然後塗布到20微米厚的銅箔表面,在80℃真空乾燥10小時,得到以銅箔為集流體的矽基負極。


相關焦點

  • 鋰電池產業鏈專題報告:矽基負極,下一代產業趨勢
    矽基負極材料在合金類負 極材料中具備最高的比容量、最低的脫嵌鋰電壓,且儲量豐富,最具備大規模商業 化應用前景。人造石墨及天然石墨為目前商業化應用主流,矽基負極為下一階段產業趨勢。電池體系優化:由於矽基負極的膨脹特性,電池體系需針對優化,如 PAI/PTFE 新型粘 結劑,以及 VC、FEC 等新型電解液添加劑的使用。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由幾種負極材料的性能對比見圖1,要滿足高能量密度鋰離子二次電池的需求,高容量低成本低電壓平臺的矽基材料是具有極大的潛力。 同時, 矽在地球上儲量豐富, 生產成本很低, 且矽的電壓平臺為0.3~0.5 V, 在充電過程中不存在析鋰隱患, 大大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但其在充放電過程中, 由於鋰化和脫鋰循環期間的高體積變化(200%-300%), 造成顆粒粉碎和其表面的固相電解質層重複形成, 最終導致矽基負極材料容量的損耗和循環性能較差等問題。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其失效機制如圖3所示, 由於脫嵌鋰過程中矽體積的持續變化, 暴露在電解液中新的矽表面SEI膜厚度持續增加, 最終導致界面阻抗升高。研究表明, 亞穩態矽鋰合金及矽與電解液發生化學反應, 造成鋰離子的消耗, 增加了鋰離子的擴散距離, 阻礙鋰離子的順利脫嵌, 最終造成矽基負極材料容量的損耗。
  • 矽基負極應用穩步提升
    矽基負極,潛力巨大。 從不同負極材料性能對比來看,矽基負極質量/體積比容量巨大晶體矽理論質量比容量約4200mAh/g/g,而石墨僅為372 mAh/g/g,約是石墨的11倍。即使是氧化矽材料,其理論質量比容量也有2600 mAh/g/g,約為石墨的7倍。由此來看,矽基材料是最具希望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特斯拉電池日現已開始發放邀請函 矽基負極材料或成下一代電池風向標
    而矽基負極材料中 Si 與 Li+產生合金化反應,最高克容量可達 4200 mAh/g,是石墨的 10 倍多,根據《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中指出,如果不使用富鋰正極,當電芯能量密度要達到
  • 電解液添加劑在矽碳負極體系中作用機理研究
    導讀:本文針對矽基負極材料的特點,研究不同成分電解液對矽負極表面成膜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通過不同添加劑的配合使用提升矽碳負極的電化學性能。 目前市場上鋰離子電池使用的多為石墨負極材料,從石墨的比容量和壓實密度看,負極材料的能量密度很難再得到提高。
  • 新方法使純矽負極成為可能 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策略,可以在鋰離子電池中擴大矽基負極的應用,將電動汽車、智慧型手機的功率提高20%。機械與化學工程教授Donghai Wang表示:「矽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特斯拉劇透的矽納米線電池負極材,市場潛力大,引發市場關注
    矽納米線取代了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負極材料石墨,矽納米線指的是寬度在 10 納米左右、長度無限制的材料,是一種新型的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內晶核是單晶矽,外部有一層 Si〇2進行包覆。Amprius 的專利顯示矽納米線循環 180 次後仍能達到 1000mAh/g 的能量密度,且該公司已經搬去跟特斯拉 Tera 電池製造工廠附近,特斯拉電池日也將在這舉辦。
  • 不同成分電解液對矽負極表面成膜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
    伴隨著電極結構的破壞,在暴露出的矽表面不斷形成新的SEI膜,加劇了矽的腐蝕和容量衰減。因此,為了提高矽基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系統研究電解液添加劑在矽負極表面的作用機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針對矽基負極材料的特點,研究不同成分電解液對矽負極表面成膜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通過不同添加劑的配合使用提升矽碳負極的電化學性能。
  • 機械壓力對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和隔膜都具有多孔結構,電極和隔膜的孔隙率以及迂曲度等參數都會對Li+在其中的擴散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機械壓力會對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和迂曲度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機械壓力會影響Li+在正負極和隔膜中的擴散速度,進而影響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這一點我們在文章《大力出奇蹟?機械-電化學模型還原「壓力」對鋰離子電池電性能的影響》中做了詳細的討論。
  • 鋰離子電池鼓脹分析
    實 驗1.1 客訴電池分析對客訴電池進行電壓內阻測試,根據電池編碼進行系統查詢,判斷其出廠是否合格;對其進行充放電測試,判定是否可以正常進行充放電,判斷電性能是否正常;測試氣體成分,拆解進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法(ICP)、掃描電子顯微鏡法(SEM)測試,分析其失效原因。
  • 硫基電解液能夠提升NCM/石墨電池的循環性能
    打開APP 硫基電解液能夠提升NCM/石墨電池的循環性能 新能源Leader 發表於 2020-04-20 17:20:30
  • 掃描特斯拉電池日的主角——矽納米線電池負極材料
    矽基負極材料能量密度高,並成功克服材料膨脹問題。矽基複合材料的高容量特性使其成 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注重點,矽來源廣泛,原材料價格便宜,其能量密度相比石墨類負極具 有壓倒性優勢從而有助於實現電池減重,但其大規模推廣應用受成本、技術及矽膨脹等問題制 約。
  • 第三屆全國鋰電池失效分析與測試技術研討會在溧陽召開
    報告人: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 夏進陽 工程師報告題目:矽基負極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及失效研究隨著高鎳三元正極及矽基負極等具有高比容量的正負極材料在電池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夏進陽在報告中主要介紹了比克動力目前矽基負極體系電芯的失效研究進展,涵蓋了矽碳和矽氧兩種不同的矽負極體系,通過一些案例分析,進行了相應的失效原因的探究。
  • 特斯拉電池日!矽納米線電池負極材料,到底有哪些看點呢?
    1.事件:近日,特斯拉發布了電池日活動的註冊頁面,頁面背景圖片是一種新電池材料——矽納米線的結構圖,特斯拉即將太平洋時間 9 月 22 日(北京時間 23 日周三凌晨)上發布相關的全新電池技術路線。矽納米線電池是一項可以顯著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電池壽命的突破性技術。特斯拉是電動汽車行業的領頭羊,也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消耗者,其技術革新將引領行業風向。
  • 鋰離子電池的容量為什麼會衰減變化?
    鋰電聯盟會長 發表於 2020-11-13 10:00:57 一、鋰離子電池容量衰減現象分析正負極、電解液及隔膜是組成鋰離子電池的重要成分。
  • 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與市場研究
    鋰離子電池的單體電壓為鎳氫電池的3倍,並且具有比能量密度相對較大、無記憶效應、充放電效率高、自放電率低、循環壽命長和無汙染性等優點,因此,鋰離子電池成為了目前在純電動汽車上應用最廣泛的動力電池。其中,以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因其能量密度可達到130Wh/kg-140Wh/kg,且充放電平臺穩定、安全性能良好、低溫性能和循環壽命較好2015年10月11日,在合肥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材料高峰論壇上,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黃雲輝也表示,磷酸鐵鋰電池通過納米技術和富鋰技術等手段而應用,其實際能量密度將會大幅度提升,並且磷酸鐵鋰電池實現2元/瓦時以下的成本沒有問題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最早可以追述到1994年,當時Dahn等人提出了負極採用VO2,正極採用LiMn2O4的體系,理論上能量密度可達75Wh/kg,但是該體系水系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較差,此後為了提升水系鋰離子電池的性能人們又對正負極材料、水系電解液等進行了眾多的研究。
  • Advano推出矽解決方案 可將鋰離子電池容量增加十倍
    (圖源:inceptivemind) 蓋世汽車訊 目前,在鋰離子電池中,矽被認為是最有望替代石墨的負極材料。如果將石墨負極換成矽負極,電池容量可以提高大約10倍。但是,在充電過程中,矽會膨脹,破壞電池內部結構。很多公司希望,通過調整矽片或矽顆粒的微結構,來解決這一問題。 據外媒報導,紐奧良初創公司Advano,以再利用矽為原材料,比如太陽能電池板中的矽,並將其加工成含矽納米顆粒的碳基體。
  • 新設計解決鋰電池矽基陽極粉化難題
    矽基陽極可以改善鋰離子電池的陽極性能。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稱他們的成果是鋰離子電池矽基陽極發展的一個飛躍,並為其他類型電池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石墨長期以來一直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部件。碳是導電的和穩定的,並且非常適合在充電期間將鋰離子填充到電池的陽極中。然而,隨著對更高能量密度電池需求的增加,基於石墨的電極也需要升級,並且矽被認為是良好的升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