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1
千呼萬喚始出來,「信託一哥」中信信託2019年的年報出爐了。
數據顯示,2019年末,公司營業收入71.83億元,同比增長33.88%;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6.98%,指標規模仍然為行業第一。但是,實際上,在剛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時,2018年公司營收曾大幅下跌至53.65億元,2019年正在緩和政策影響,但仍然沒能超過2017年的營收業績。
數據來源:中信信託年報公司2018年年報中也指出:「資管新規要求信託公司須在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工作,信託業務面臨重新定位。」轉眼已到2020年,2019年公司轉型過程中是否順利呢?
年報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去通道」的影響下公司信託資產規模逐步下降,2019年信託資產總計15741.56億元,其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7258.62億元,佔比46%,同比增長31%,涵蓋基礎設施、房地產、金融市場、文化科技等領域。即便如此,半數以上的信託資產仍為被動管理型。
數據來源:中信信託年報從新增的信託項目來看,能夠看到公司正在根據政策要求謀求轉型。報告期內,公司新增信託項目1480個,實收信託5205億元。其中,主動管理型信託項目新增1343個,合計金額3612.97億元,佔據了本年新增項目的絕大部分。
在信託資產規模下降的背後,信託項目整體的營收卻突破了1000億元,2019年信託項目營收達到1104.21億元,同比增長57.20%。從本年度向受益人分配的信託利潤來看,卻不及去年,2019年已分配信託利潤727.15億元,同比下降10.54%。
同時,信託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也在發生變化。2019年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佔總收入68.87%,同比下降11.10%。
從信託項目的收益率來看,在已清算結束信託項目中,集合類、單一類信託加權平均實際年化收益率分別由7.99%、5.87%下降至5.88%、5.57%,財產管理類信託則由5.28%增長到5.76%。具體到主動管理信託業務,證券投資類信託收益率逐年下滑,2017-2019年由24.50%下滑至13.94%,又跌至 2.30%,股權投資類和融資類微增。
信託公司在資管新規下都面臨挑戰,為了應對新的風險,中信信託採取了相應措施:「一是主動調整風控策略,積極應對政策變化,促進主動管理業務規模增長;二是加強存量項目風險監控與全面風險排查,及早預警,及時化解;三是順應嚴監管形勢,有效管控合規與法律風險;四是積極支持創新業務,助力業務轉型探索;五是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減少業務操作風險。」
包括海外投資平臺「中信信惠」、私募股權投資平臺中信聚信、消費金融平臺中信消金等,中信信託成為中國信託行業中首家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信託公司。截至2019年底,中信信託下屬專業子公司管理資產規模超人民幣2000億元,投向新興科技、高端製造、文化教育、醫療健康等多個產業領域。
此外,2019年公司家族信託與保險金信託客戶數增長翻倍,達3000名左右,受託資產規模近340億元,同比增長超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