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信託產品收益率「翹尾」為哪般?

2020-12-24 中證網

  最新統計顯示,上周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6.92%,環比增加0.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11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也小幅上升至3.76%。

  業內人士稱,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年末選擇主動讓利給投資者,從而造成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短暫上行。而銀行理財收益率的短暫提升,也屬於正常的年末收益率翹尾現象。

  2020年是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的一年。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從年初的7.79%一路下行至10月的6.46%,跌破7%的關口。

  但從今年11月開始,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開始出現回暖跡象。據統計,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的上行情況。其中,預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集合信託產品的數量佔比為10.7%,環比增加0.1個百分點;收益在6%至7%之間的集合信託產品的數量佔比為32.51%,環比增加4.29個百分點。

  從周度數據來看,信託產品收益率的回升態勢也較為明顯。12月14日至12月20日這一周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6.92%,環比增加0.05個百分點。至此,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連續兩周保持小幅上升。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近期也有所抬升。普益標準數據顯示,11月有303家銀行共計發行了6391款銀行理財產品,產品發行量增加899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3.76%,較上期增加0.01個百分點。

  「從歷史數據來看,年末都有一定的『翹尾』因素,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的銷售目標,會主動讓利給投資者,從而引起收益率的短暫上行。」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直言,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上漲也是由於臨近年末,多家銀行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攬儲目標,通過提升產品收益率來吸引客戶。

  從信託產品近期發行的數量來看,年底衝規模的情況似乎愈演愈烈。用益信託的數據顯示,11月共有1940款集合信託產品發行,發行規模達2504.10億元,環比增加38.44%。另外,集合信託的成立市場同樣火爆,11月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達1751款,成立規模為1685.36億元,環比增加27.23%。

  「最近產品收益率提升比較明顯,主要原因是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初定下的業績目標完成度不夠高,很多項目都是下半年開始做,因此年末發產品的節奏明顯加快,並且短期讓利於投資者來吸引資金。」滬上一位信託公司人士表示。

  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分析稱,明年信託業整體規模壓降趨勢不變,收益率或將有所提升,但證券投資類產品增加,可能會壓制信託收益,在行業淨值化轉型的過程中,收益率年末『翹尾』現象恐難持續。

相關焦點

  • 理財信託產品 收益率「翹尾」為哪般?
    而銀行理財收益率的短暫提升,也屬於正常的年末收益率翹尾現象  2020年是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的一年。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從年初的7.79%一路下行至10月的6.46%,跌破7%的關口。  但從今年11月開始,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開始出現回暖跡象。據統計,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的上行情況。
  • 理財信託產品收益率「翹尾」
    【理財信託產品收益率「翹尾」】最新統計顯示,上周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6.92%,環比增加0.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11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也小幅上升至3.76%。
  • 集合信託產品收益小幅上行 年末或現「翹尾」
    為完成年初的業績目標,在年末衝規模的重要時間段上,信託公司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高收益的產品。預期收益率上行今年以來,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截至10月,已跌破7%關口,正式步入「六時代」。不過,隨著年末的臨近,集合信託產品收益出現小幅上行。
  • 信託理財產品供不應求 可選擇較長期產品鎖定收益率
    來源:經濟日報人閒錢不閒,春節期間,不少人盤算著手中的年終獎如何理財。信託理財產品較高的收益率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不過,春節期間,信託理財產品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74款發行的產品中,有61款產品公布了募集規模,平均計劃募集規模為1.95億元,與此前一周周相比,環比增加0.06億元,增幅為2.89%。春節期間,發行的信託產品總計劃募集規模為119.25億元,環比減少212.98億元,降幅為64.11%。報告顯示,募集規模最大的產品是陸家嘴信託發行的「匯安37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這是一款房地產類產品,募集規模為10.00億元。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此外,年末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回升,11月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當月,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一位中小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調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另外在投放端,企業在年底資金需求較為旺盛。
  • 信託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
    記者從第三方平臺獲悉,11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成立規模較上月分別增加近40%和30%;信託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出現首次上行的情況。分析人士認為,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顯著增長,或因信託公司年底有衝規模以完成經營目標的需求。
  • 信託平均收益率跌至7.81%,銀行理財收益又雙叒叕創新低,你買的產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銀行理財收益跌跌不休,信託產品也難逃下跌趨勢。不過相對銀行理財,信託產品的收益率表現相對穩定,平均收益率雖然跌至7.81%,但跌幅有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殷燕敏表示,由於宏觀貨幣政策保持寬鬆狀態,疊加疫情影響,央行定向降準,固收類資產收益持續下行,以存款、債券等固收類資產為主要投資標的的貨幣基金、信託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呈持續下行態勢,預計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間。
  • 11月集合資金信託市場發行及成立規模均上揚 主因年末翹尾因素影響
    翹尾因素帶動市場小幅回暖  據用益信託不完全統計,11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0款,環比增加13.32%,發行規模2504.10億元,環比增加38.44%。產品成立方面,11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環比增加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環比增加27.23%。
  • 上周貨幣基金收益率保持不變 銀行活期理財收益率上升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周尚伃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上周,銀行定期理財產品(統計周期:11月23日-11月29日)平均收益率為3.76%,環比上升2BP;結構性存款產品(統計周期:11月23
  • 三季末信託資產規模穩步壓降 11月融資類業務爆發式增長為哪般?
    數據顯示,11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成立規模較10月份分別增加近40%和30%;信託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出現首次上行的情況。其中,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
  • 眾多固收類理財產品中,為什麼首選信託?
    固收類理財產品,顧名思義指的是收益固定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以按事先約定好的預期收益率獲得收益。市場上常見的固收類理財產品有銀行存款、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債券、貨幣基金等,這類產品相對其他類資產來說綜合風險較低,預期收益有波動但是波動幅度也相對較小。尤其是在市場利率下行階段,固收類理財產品依舊是投資人的資產配置中重要一塊。
  • 信託產品逾期,銀行理財虧本,如何應對理財產品大變?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報導,6月17上午,四川信託川信大廈門口停著一排警車,原來是一些投資者正在維權。具體原因是四川信託TOT產品發生了逾期未償還,涉及到期產品規模129.9億元,有大部分可能會延期。根據銀保監會調查,該產品項目資金存在大量的股東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 上市公司挑理財產品,哪家信託最受寵?
    記者 | 吳紹志1上市公司一季度買了不少信託產品。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為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和提高資金收益,將自由的閒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投資產品中就包括信託產品。此外,海信視像(600060.SH)表示將使用不超過100億元委託商業銀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較低風險委託理財,金螳螂、長江傳媒、杭鍋股份等也將分別拿出60億元、40億元、25億元的額度,進行包括信託產品在內的金融產品投資。那麼,上市公司今年以來都投了哪些信託公司的哪些產品呢?
  • 信託VS銀行理財 它們有什麼區別
    來源:同花順財經很多投資者都去銀行買過理財產品,不少投資者分不清信託產品和理財產品的區別。那麼什麼是信託產品,什麼又是銀行理財產品呢?信託和銀行理財的不同點:雖然作為兩種理財方式的操刀機構的銀行和信託公司都是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嚴格監管的金融機構,但就信託理財與銀行理財的區別來說,還是非常明顯。1.發行主體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是由銀行發行,信託理財產品是由信託公司發行。
  • 信託產品價量齊升 購買信託產品應該買短期還是長期?
    來源:經濟日報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市場上信託產品也隨之增加。普益標準最新公布的信託理財市場周報顯示,2020年3月07日至2020年3月13日,共有38家信託公司發行266款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數量環比增加了6款。增幅2.31%。
  • 現實生活中,年收益率8%~9%的保本理財產品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的理財產品就是這樣的,本金安全有保障的,收益率是肯定非常低的,年收益率都是在6%以內;但真正想要尋找年收益率8%~9%的理財產品,而且還要進行保本的,現實生活中是絕對不存在這種理財產品。因為當年收益率8%~9%的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而是存在不同風險的,甚至本金出現虧損的風險;反之那些保本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都在6%以內,根本達到8%~9%的收益率。下面根據現實生活當中各種理財產品進行分析,為了更好地解答這個困惑,下面分保本和非保本理財產品進行分析。
  • 信託產品繼銀行理財後暴雷!杭鍋股份中招!你的股票可還安好?
    銀行理財產品負收益A股的某些上市公司會用閒置資金,甚至還會舉債、增發融資來購買理財、信託產品,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杭鍋股份公告仔細查看「天府聚鑫3號信託產品「,其全稱為」 四川信託·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信託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7.6%。
  • 信託理財風波不斷,你真了解信託嗎?實操經驗教你如何挑選好產品
    相比銀行理財的琳琅滿目,購買信託產品的可選擇性明顯少了很多,但是每個信託產品的獨立性表明了信託投資者必須具備相對較高的專業能力,信託理財師的介紹中,除了投資收益率外,務必額外獲取足夠的相關資料進行了解,撥開層層包裝,看清風險。如何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信託理財產品?
  • 理財產品的各種收益率到底是什麼意思?
    投資者在購買各類理財產品時可以發現,不同理財產品所標註的收益率是不同的,有的是預期年化收益率,有的是七日年化收益率,有的是業績比較基準,那麼這些收益率到底是什麼意思?1、預期年化收益率過去銀行理財基本上都用「預期收益率」,指的是銀行根據產品的底層資產、期限、風險、流動性等測算出來的收益率,是未來的收益率,未必能拿到。但由於過去銀行理財一直都是剛性兌付,所以一般預期收益率都能如期拿到。根據資管新規,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向淨值化轉型,以後「預期收益率」將會逐漸退出,被其它類型的收益率所替代。
  • 銀信理財產品周評:國有行收益率環比增長下沉比例蓄勢待發
    據不完全統計,本周銀信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55%,環比小幅下降0.027%;本周平均產品期限143天,比上周下降10天。3、本周國有行收益率上升,下沉比例攀升勢頭足。據不完全統計,本周國有行產品預期收益率為3.72%,較上周上升3BP;下沉比例1.053,環比增長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