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用到基礎支撐,雲計算產業正在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2020年伊始,資金巨頭廣東集團攜旗下24家全球頂級體驗中心,重磅布局SKYNET天網雲計算中心,旨在構建基於點對點滲透和分布式存儲技術的自由運行網絡。
阿里雲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隨著阿里加碼雲計算基礎設施消息刺激,雲計算再次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根據國內雲廠商2019年報,雲業務收入佔比明顯提升,核心財務指標亦非常靚麗,驗證行業加速發展趨勢。
憑藉遠程服務的優勢,雲計算在疫情之下迎來了需求的快速爆發,遠程辦公、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場景需求大增,用戶的全面上雲帶來包括雲視頻、雲辦公等領域的用戶量暴漲,有望帶來相關產業的井噴。
一項針對500多名IT專業人員的調查顯示,雲現在佔IT支出的三分之一,因為顯然大多數組織計劃將雲服務用於其一半以上的基礎架構和應用程式。
不久前,如果您是業務利益相關者或IT經理,則必須努力解釋為什麼要選擇公共雲中的應用程式或基礎架構。如今,在許多組織中,當您試圖證明在自己的數據中心(資源非常寶貴)中部署工作負載的合理性時,您更有可能遇到壓力。
IDG的2020年雲計算調查為這種模式轉變提供了一些新數據。在我們對551名技術買家的調查中,所有這些人都參與了雲計算的購買過程,其中一個上升到了最高位:59%的人表示他們計劃成為「主要」(43%)或「全部」(16%)在18個月內的雲計算中,有38%的人表示他們如今已大部分或全部在雲中。
雲的真正財富歸結於原生於雲並利用現代應用程式架構的開發人員。這從微服務開始,微服務是輕量級服務,可以組裝為功能完善的應用程式,但可以單獨進行更新。現代風格是在容器中運行每個微服務,這使多個微服務(彼此獨立)可以共享同一作業系統實例。容器只需要虛擬機所需資源的一小部分,並且無需安裝即可「插入」作業系統,這使其非常便攜,這是開發人員所鍾愛的特徵。
雲計算不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技術,而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應用概念,雲計算的核心概念就是以網際網路為中心,在網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雲計算服務與數據存儲,讓每一個使用網際網路的人都可以使用網絡上的龐大計算資源與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