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鋪養三代」,買一間商鋪,月月收租,這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狀態。而「投資返租」這種投資模式也在國內興起,業主只要購買商鋪或者酒店式公寓等物業,再委託開發商轉租出去,就可以在家輕鬆地收租了。
但是近日,就有惠陽區誠傑國際商業中心的商鋪業主們,因為返租問題,跟開發商鬧了起來。
一位業主表示,2018年她在淡水「誠傑國際商業中心」購買了一間22.7平方米的商鋪,總共花了60多萬。
當時開發商承諾,買鋪可享受5年返租的優惠,簡單來說,就是開發商後期會負責將商鋪出租,所得的租金將定期返給業主。這樣既不用操心租房的瑣事,又能坐收租金。
面對如此誘人的「投資」方式,不少人都心動了。根據當初的承諾,第一年每月返租2000多元,到了第四年,每月返租能達到4000多元。
除了可以定期拿到租金之外,另一位業主還表示,如果通過返租的形式購買商鋪,在價格上,還可以享受更大的「優惠」。當時商鋪的總價是129萬,返租達到44萬多,折算下來相當於只是花了80多萬。
業主們表示,最開始對方確實按照規定,每個月給業主返祖,但從今年(2020年)5月份開始,200多戶業主們就再也沒收到錢了。於是業主們找到開發商追討租金,開發商寫下承諾書表示將在8月底前付清7月份之前的所有租金,還有老總親自摁的手印,但至今都還沒兌現。
不過,在業主們提供的「商鋪物業租賃協議」和」託管協議「裡,開發商「惠州市獲多利海岸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只是作為擔保方,承租方是由不同的個人籤訂的,合同生效之後,承租方承接了商鋪的使用權和管理權,並需定期向業主交付租金。根據合同上的聯繫方式,記者聯繫到了其中一位承租方,對方表示,自己此前曾是開發商的員工,不過,現在已經離職了,對於拖欠租金一事並不了解。
而大樓的物業管理公司「惠州市金冠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協議上的「承租方」確實都是開發商的離職員工,所以我們作為擔保方,一直是在履行合同關係的
對於拖欠租金一事,由於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運營出現虧損,導致資金緊張,所以目前無法兌現當初承諾的租金。目前已經跟業主代表們達成初步協商,扣除受疫情傾向減免的租金,開發商將在9月底前,向業主們交付兩個半月的租金。
溫馨提示
大家在投資時應多加收集學習
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必要時先諮詢專業法律人士
了解投資項目的風險性
來源:惠州電視臺第一直播室
- END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