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凝心聚力「雙一流」 百年河大出新彩 ——訪河南大學...

2020-12-24 河南大學新聞網

2019年12月,王學路教授(右)受聘為河南大學「傑出人才」特聘教授

王學路,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生物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生物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9年12月受聘為河南大學「傑出人才特區支持計劃」第二層次特聘教授,2020年4月擔任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

王學路長期以大豆、擬南芥和水稻為系統,圍繞綠色農業發展中的科學前沿和應用問題,採用遺傳學、蛋白質組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的方法,研究豆科植物與根瘤菌互作以及非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機制、激素信號轉導網絡及其調控作物生長發育和環境適應性的機制,並開展豆科作物精準改良。他的加盟,將有力助推河南大學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

百年河大,底蘊深厚。2017年9月,河南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生物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3年來,河南大學搶抓發展機遇,深化綜合改革,以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帶動學校整體發展,建設成果逐步顯現。

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取得了哪些新進展、新突破?河大人如何書寫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績單?11月26日,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王學路接受了訪問。

人才工作成亮點

問:作為學界領軍人物您有很多選擇,為何選擇來河南大學?

王學路:河南大學生物學一流學科在國內外享有良好聲譽,這裡有新建成的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有一流的科研平臺,已經形成了優秀的學術創新文化,來到這裡可以更加有效地布局和組織優秀的研究團隊,科研上可以更加有所作為。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農業大省,地處黃淮海農業核心區,我所從事的「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學」研究方向,可以圍繞黃淮海區域的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開展課題研究,相信在這裡更能學以致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問:在您看來,河大這幾年最重要的亮點是什麼?

王學路:名師才能出高徒,大量引進和培養優秀師資是河大最重要的亮點。第一,學生所開展課題的高度是由導師規劃的,導師的水平決定了學生的研究水平和培養質量。第二,教學質量是學生培養的關鍵一環,名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極其重要。任課老師教會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是大學教育的關鍵。第三,名師要求嚴,對自己對學生要求都嚴,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我們解放思想,制訂實施了《傑出人才特區支持計劃》等人才政策,引進和培養了一批學術領軍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和一大批青年英才、院士等,高層次人才隊伍持續壯大。國家及省部級學術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比2015年增加94人,達到205人;學術骨幹比2015年增加142人,達到621人;新進優秀海內外博士727人,總數達到213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64.4%;建設了11個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創新團隊。

綜合實力再提升

問:進入「雙一流」以來,河大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效?

王學路:河南大學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風格」的發展道路,以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帶動了學校整體發展,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卓有成效。我們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和專業布局,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截至目前,生物科學等19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博士研究生招生數量逐年遞增,在讀博士生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94.32%;研究生生源質量穩步提升,報錄比由2015年的3.48∶1提高到2020年的4.92∶1;研究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中科院JCR一區)由2015年的24篇增至2019年的201篇,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由2015年的55項增至2019年的330項。

科研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我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高水平科研平臺,聚焦重大科學問題、國家和區域重大需求,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促進成果轉化,科學研究水平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學校新增國家及省部級平臺46個,尤其包括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5個;主持和參與國家重大、重點項目60項;獲批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37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新增創新創業載體9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5個、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12個;籤約橫向科研項目的經費累計達2.62億元,實現成果轉化產值70.20億元,授權專利466項,轉化重大科技成果15項。

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深化。我們拓展全球合作夥伴,加快學生國際化培養,促進高水平國際化教師隊伍建設,加強科研國際合作,國際化辦學水平顯著提升。獲批「國家作物逆境生物學創新引智基地」,引進國際頂尖人才191人;積極拓展教師國際視野,年均選派教師出國(境)訪學研修134人;擁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9個;新建省部級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4個;開展中外聯合培養博士合作項目6個、出國(境)特色研修(實習)項目65個,學生年出國(境)人數從2015年的310人增長到2019年的1125人。

學科建設上臺階

問:河南大學以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帶動了學校整體發展。請您談談學校在突出優勢特色、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學科交叉融合等方面的進展。

王學路:我們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大力實施「生物學+」戰略,推進環境生態、農業科學、醫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考古學等相關學科交叉融合,帶動了生物醫學、納米生物學、生物信息等學科發展。繼化學、材料科學之後,新增臨床醫學、工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藥理學與毒理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總數達到6個,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農業科學、社會科學總論等學科發展勢頭迅猛。

經過科學謀劃,學校的學科布局更加合理。通過實施優勢學科衝頂戰略、特色學科提升戰略、新興學科跨越戰略,形成了以生物學一流學科為第一層級、省特色骨幹學科為第二層級、省重點學科為第三層級的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學科生態體系。

我們把生物學科放在學校學科發展的優先位置,實施生物學一流學科提升計劃,「逆境生物學」在國際生物學學科的領先地位更加穩固。

我們以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學科建設水平整體提升。生物學一流學科與相關學科聯合成立了「生物納米交叉研究中心」「生物信息中心」「多組學聯合研究中心」等,開展與材料、信息、醫學、農學等的交叉研究;依託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地理學和經濟學等傳統優勢學科,構建起以黃河學研究為主幹的新興交叉學科體系;依託計算機、軟體工程、數學等學科,面向社會重大需求,建設人工智慧學科;成立河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促進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自然學科跨學科交叉融合;戰略營銷學、光伏材料與太陽能電池學、歷史建築保護學獲批教育部首批交叉學科。

人才培養更出彩

問:大學的核心功能是人才培養。河大怎樣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王學路: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鞏固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基礎地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和專業布局,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健全人格、創新思維、寬厚基礎、全球視野和中國情懷的拔尖創新人才。

人才培養結構不斷優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完善。研究生錄取人數從2016年的2425人,增加到2020年的4541人;錄取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從2016年的1∶4.01提升到2020年的1∶1.95;新增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總數達到20個;新增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總數達到19個。

我們牢固樹立「以本為本」理念,一流本科建設水平顯著提高。截至目前,生物科學等19個專業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哲學等15個專業入選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我們特別重視加強課程建設,獲批國家級本科課程14門、省級95門;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河南省教學成果獎54項。

我們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明德計劃」、協同創新人才培養「菁英計劃」和卓越創新人才培養「卓越計劃」;實行「主輔修+雙學位」培養模式,鼓勵學生差異化、個性化發展。

我們持續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與國(境)外高水平大學或科研機構,聯合培養高水平博士研究生;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聘請「兩院」導師增加至199人,深入開展課程資源共享、科研平臺共建和科學研究合作;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實施研究生培養「菁英計劃」,對選拔的優秀本科生,採取「本碩博」連讀方式分段培養。

科研創新結碩果

問:學校在科學研究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學路:學校聚焦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科研製度改革,建立專職科研隊伍,出臺一系列激勵創新、激發活力、促進成果轉化的重要措施,科學研究水平與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

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我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大力開展原始創新研究。學校承擔國家科研項目數持續增長、經費規模不斷擴大,新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85項,年均項目數較2015年增加23%;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重點項目10項,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資源調查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重點項目24項;聚焦「逆境生物學」,建成作物逆境表型組學、電生理學、代謝組學、生物成像、結構生物學等世界一流平臺,以及現代農業試驗基地,解決了抗逆性與高產相互矛盾的基礎理論問題;首次研製出兼具高亮度、高效率的紅、綠、藍三基色QLED器件,為加速推進QLED在高效高亮顯示和照明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04項。

我們取得了一批應用研究成果,科技成果轉化和服務社會能力顯著提升。面向現代農業需求,育成新品種15個,授權專利24項,推廣種植面積1300萬畝;為延長高端、重載裝備的使用壽命,在國際上首次將納米材料用作潤滑油脂添加劑,高性能節能抗磨納米潤滑油脂關鍵技術和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被9家企業採用,新增銷售額10.87億元、利潤3.44億元;張治軍教授團隊的「高性能節能抗磨納米潤滑油脂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獲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濟源建成佔地50畝的納米雜化材料中試基地,並依託河南省納米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了完善的產業技術創新推廣體系;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發明抗體藥物迪爾辛,有望將急性心肌梗死的黃金救治期延長一倍以上,已經成功轉讓並融資4000萬元進行新藥研發;研發出兩代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達到臨床應用標準,成功轉讓並獲批歐盟CE認證。

奮發進取再作為

問:您是一位學養深厚又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學者,您的加盟給河大帶來了一股新風。聚焦河大「雙一流」建設,下一步有什麼規劃、構想?

王學路: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雙一流」建設目標,重點圍繞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模式、人事分配製度、科研體制機制等關鍵環節,全面推進22項重點改革任務,激發辦學活力,完善治理體系,不斷提高治理能力。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工作評價和激勵制度體系,以更高的標準來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營造鼓足幹勁、勇於創新的良好氛圍,構建競爭、開放、創新的發展格局,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穩步推進「雙一流」建設。

全校師生攜手奮進,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最遲於2050年整體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相關焦點

  • 恭喜河大:河南大學農學院重建!期盼百年河大早日重塑輝煌
    按照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教授的說法:河南大學農學院恢復重建是河南大學農學學科發展的新起點,承載著學科延續發展的重任和希望。河南大學農學院將繼承優良的學科發展傳統,利用綜合性大學學科優勢,聚焦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在農業分子育種、合成生物學、信息農業、智慧農業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學科發展體系,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匯聚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加快產出具有較大影響和標誌性意義的研究成果。
  • 《河南日報》河南大學:讓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活」起來
    對於一所大學而言,文化更是其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脈,傳承和彰顯了大學價值,凝練和熔鑄了大學精神,涵養和浸潤了大學品格。作為一所有著百餘年辦學歷史的高校,河南大學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活」起來,為「雙一流」大學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 河南高教振興,洛陽力挺河南科技大學進入雙一流
    大家都知道是著名的鄭州大學,然後是千年老二河南大學,如今鄭州大學不但是211工程重點大學,而且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大學,可以說是志得意滿啊。而河南大學,曾經的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終於也跨進來雙一流高校的大門,進入了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成了全國重點大學。那麼河南高校誰是第三?
  • 河南下一個雙一流?洛陽河南科技大學很有必要!
    河南最有可能再入選雙一流的大學是哪所?國家向中西部傾斜,河南有兩所還不夠,增加一所兩所都有可能。目前河南已經有兩所雙一流大學,鄭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集全省之力作大變強,輻射全省。河大固然有國立河南大學的底子,華麗轉身,學科變強,帶動河南高校的發展有限。
  • 河南大學和河北大學,到底誰才是「河大」?
    河南大學和河北大學,都是相當不錯的河北院校,兩校都簡稱「河大」,今天小編對兩校進行簡單對比,看下誰的實力更強?在國家重點學科方面,河南大學沒有國家重點學科,河北大學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動物學。在國家重點實驗室方面,河南大學有一個國重實驗室:棉花生物學,河北大學目前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
  • 《河南日報》張鍅與河南大學
    在河大抗戰辦學期間,經張鍅推薦,王廣慶臨危受命接任河大校長。每當河大經濟拮据,遭遇各種困難時,張鍅極盡所能給予學校幫助,並多次以其創辦的觀音堂民生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撥給學校。1942年,張鍅積極推助河南大學由「省立」改為「國立」,並致函教育部,舉薦王廣慶繼任校長職務。函文曰:「河南大學為敝省唯一高等學府,此間改為『國立』,益宏造就,至慰群望。
  • 河南大學,廣西大學,兩所百年老校,誰實力更強?
    首先,河南大學,廣西大學都是百年老校。都曾經是省內的老大哥,都是以省命名的大學。實力雄厚。 幸運的是,這兩所大學,我都去過。都有一種厚重歷史底蘊的魅力。 國內高校漂亮的高校不多,武大,河大,廣西大學(西大)是其中三個。
  • 河南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落戶大鵬新區
    近日,深圳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與河南大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大鵬新區舉行,河大深研院落戶大鵬。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峰,黨工委委員、組織人事局局長梁珂,河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志軍,河南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牛利民等出席籤約儀式。
  • 第二輪雙一流評選,除了河南大學鄭州大學,哪所大學會成為幸運兒
    作為考生最多的省份,卻嚴重缺少名校,以前是缺少985,211大學,現在是缺少雙一流大學。每年100多萬的考生,只能去爭搶那兩所雙一流大學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而且河南大學還不是一所211大學,可以說這對河南學子是非常不公平的,記得網紅張雪峰說過,他考上鄭州大學後不敢對河南同學說自己的分數,主要怕挨揍!
  • 河南大學緣何恢復重建農學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硯慶 胡舒彤百年河大,農業學科發展、農業科學教育又迎來一個新起點。12月26日,河南大學農學院恢復重建成立大會暨現代農業高端論壇在開封金明校區舉行。作為河南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河南大學農學研究與教育歷史悠久。但1952年,經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農學院獨立為河南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部分併入華中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部分併入江西農學院,農學院原址成為開封市禹王臺公園,農學教育一度中斷。多年後的今天,河南大學緣何又要恢復重建農學院?
  • 河南科技大學發力「雙一流」建設,有望成為河南第三所一流大學?
    目前,河南已經有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兩所高校入選,雖然對比鄰省河北、山西略佔上風,但仍遠不及國內平均水平,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依然十分匱乏,河南百萬考生對於更多「雙一流」高校的期望絲毫沒有減弱。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之下,河南又有多所高校朝著「雙一流」這個宏偉目標不斷邁進。4月15日,洛陽傳來了河南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新消息,當地召開了推進河南科技大學「雙一流」建設工作座談會。
  • 河南省大力支持這所大學建設「雙一流」!
    2017年,河南大學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2020年9月18日,河南大學召開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自評會。專家們一致認為,河南大學全面實現了"雙一流"第一期建設目標,建設任務符合度高,目標達成度好,第三方顯示度持續向好,取得了顯著成績。河南大學的"雙一流"建設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回首近幾年的發展之路,河南大學行穩致遠,創造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就。
  • 河南大學108歲生日快樂!
    跟隨新時代的步伐,乘著"雙一流"的東風,站在這個充滿無限希望的歷史節點上,河南大學迎來了108歲的生日,猗歟吾校永無疆,憶往昔崢嶸歲月,且看今朝再輝煌!今天,讓我們一起祝福河大108歲生日快樂!滄桑歷史是你榮光的見證從1912到2020,這是一次108年的旅程;從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到"雙一流"建設高校,這是一場跨越108年的奮鬥。108年的故事銘刻在歲月的年輪裡,見證你的每一份榮光。
  • 河南大學校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河南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創立於1912年,始名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始建於中國科舉考試終結地——河南貢院舊址,1903、1904年最後兩場全國會試在這裡舉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在這裡畫上句號。
  • 河南大學開展「點滴成林·向愛行」活動
    ,並將之澆灌在河大公益林。7月16日,「點滴成林·向愛行」活動授旗儀式在河南大學金明校區西門隆重舉行,校長宋純鵬出席儀式並親手為師生代表授旗,標誌著本次活動正式啟動。 他說,在108年的發展歷程中,河南大學形成了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河大精神」,在全國高校網絡公益林澆水活動中,河大人體現了強烈的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今天,帶著全體師生及河大校友的熱切期望,站在了河南大學公益林前,舉行揭牌儀式,內心無比激動和自豪。他相信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一定會更加激發河大師生及廣大校友的愛校、榮校情懷,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凝聚更多河大力量。
  • 河南科技大學爭創雙一流?河南科技VS河南理工大學,誰更出色?
    河南科技大學校門實拍據報導,河南省洛陽市正在進行市十四五規劃的起草編制工作,洛陽市發改委透露:十四五期間,將進行高校質量發展,努力爭創河南科技大學「雙一流」建設工作,為河南省教育發展貢獻力量。據小編了解,早在今年4月15日,洛陽市就曾在河南科技大學召開推進河南科技大學「雙一流」建設工作座談會,相關領導就曾經在河南科技大學發表講話,明確提出支持學校「雙一流」建設。據悉,河南科技大學坐落於河南洛陽,是河南省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國防科工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是河南省直屬管理的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 河南高校前3強:鄭大、河大、信息工程大學哪所好?還是選信工大
    河南高校前3強:鄭大、河大、信息工程大學哪所好?還是選信工大河南省是個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省份,按照目前鄭大的規模及雙一流名頭,應該是鄭州大學第一在省內第一,無論是專業排名,學術研究,還是辦學規模鄭州大學都是省內首屈一指。
  • 河南科技大學,2020年,衝擊醫學博士點,能否成功?
    河南科技大學、一直自稱河南第三校,河南第三所綜合性大學,一直對其他高校不屑一顧,省內只對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服氣,但是因為地理位置不佳,近些年發展不是很好,眼看著其他高校發展起來,因此河南科技大學有點急了。河南科技大學繼續開闢新道路來發展。
  • 河南省除了鄭州大學還有哪所好學校?河南大學和河南科技大學不錯
    而且對於河南省這樣的高考大省,每年的考生人數都是全國數一數二的,但是河南省省內只有一所211雙一流院校,那就是鄭州大學。其實,河南省除了鄭州大學這一所211院校之外,還有兩所實力很強的普通本科院校,這兩所院校在河南省排名第二第三。河南大學河南大學簡稱「河大」,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河南大學全球排名上升23位!
    這是繼7月份公布的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之後,連續兩個統計節點河大均有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截止目前,河大已有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6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較2017年9月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時增加4個,學校ESI全球排名第1462位,較上期統計排名提升2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