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校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2020-12-20 小學生學習課堂

六號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學校現存最早的近代建築,始建於1915年,1919年4月落成,在時任校長、建築學家李敬齋的指導下設計完成,是當時行政、科研和舉行活動的重要場所。該建築採用中西合璧的風格,平面呈「T」字型,建築面積2122.92平方米。尹達、白壽彝、趙九章等曾在此學習讀書。1925年7月,李大釗先生在此作了題為「大英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史」的演講。

河南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創立於1912年,始名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始建於中國科舉考試終結地——河南貢院舊址,1903、1904年最後兩場全國會試在這裡舉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在這裡畫上句號。1912年,以林伯襄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歐風美雨和辛亥革命勝利的曙光中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後歷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等階段,1942年改為國立河南大學,成為擁有文、理、工、農、醫、法等6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國立大學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經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農學院、醫學院、行政學院分別獨立設置為河南農學院、河南醫學院、河南行政學院,水利、財經等院系也先後調入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校本部更名為河南師範學院。後又經開封師範學院、河南師範大學等階段,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籤訂共建協議,河南大學正式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111計劃」。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建校百餘年來,河南大學嚴守「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校訓,在一代代學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樸實」的優良校風和前瞻開放、面向世界,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兼容並包、海納百川,不事浮華、嚴謹樸實的河大精神,在推動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教育振興的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價值。在以范文瀾、馮友蘭、董作賓、馮景蘭、羅章龍、郭紹虞、羅廷光、蕭一山、樊映川、毛禮銳、姜亮夫、嵇文甫、任訪秋、黨鴻辛等一大批專家學者、院士為代表的名師執教下,河南大學已培養了近60萬名各類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學部委員57人,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鏡如、袁寶華、王國權、趙毅敏、尹達、鄧拓、白壽彝、楊廷寶、高濟宇、姚雪垠、周而復、吳強、馬可、趙九章、梁光烈等都成為蜚聲中外的社會名家。

目前,河南大學主要有開封明倫校區、金明校區和鄭州龍子湖校區等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5500餘畝。其中明倫校區近代建築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以來,學校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風格」的發展定位,按照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一條主線、三個根本、六個一流、六項工程」的發展思路,堅持內涵發展,持續改革創新,力爭到本世紀中葉,躋身綜合性、研究型、有較大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相關焦點

  • 明德新民 止於至善——河南大學美國校友會助力家鄉抗疫
    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2月23日24:00,第一批物資除了信陽固始縣,新縣2家醫院的物資(共計6箱)由於道路管制暫時無法郵寄,其餘45箱手套、口罩和醫用消毒片已發往信陽市中心醫院(6箱)、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3箱)、南陽市第六人民醫院(3箱)、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3箱)、河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8箱)、河南大學淮河醫院(1箱)、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8箱
  • 中國知名高校校訓,感受求學做人的歷史積澱
    那些年我們瞻仰過的名校校訓,看一遍勵志一遍!有人說,大學有「三寶」:「校園」、「校訓」和「校友」。 校訓是集大家之所成,指導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名校的校訓: 北京大學:思想自由、兼容並包
  • 「江西校訓」徵集丨贛州四中:篤志弘毅、止於至善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一個學校外在氣質和內核精神的集中體現,反映一個學校的辦學治學態度。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這次,我們來關注贛州市第四中學校訓。
  •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獲評2020年度最受中學信賴本科高校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榜樣力量——2020年度教育盛典」評選獲獎名單揭曉,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榮獲「2020年度最受中學信賴本科高校」榮譽稱號。  >>學校簡介  2003 年,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前進步伐,經國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歷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開封,河南大學民生學院應運而生
  • 《河南日報》河南大學:讓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活」起來
    至今,明倫校區仍然屹立著兩座石碑,它們被稱作「貢院碑」,翔實地記述了河南貢院遷址、興建、擴建和重修的歷史,見證了中國科舉制度的終結。河南大學校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出自《禮記·大學》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些話言簡意賅地道出辦大學的原則在於發揚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達到完善。
  • 千年智慧,啟迪後人,源於《易經》的著名校訓
    作為全國最著名的兩所大學,清華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大雖沒有明確校訓,但大多認為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清華的前身是「留美預備學校」,北大的前身是戊戌變法的「京師大學堂」,兩者的校訓似乎互換一下更符合創立初心。不過,細想之下,倒是合乎道理,戊戌變法希望學習西方,進行有限的政治改革,不過,隨著清政府的垮臺,北大也進行了很多改革。
  • 讀這些名牌大學的校訓,能感受那些澎湃歲月,能品味那些深遠文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現代的大學,當然與古時候的「大學」有很大的差別,但大學作為教書育人、傳授學問的主體地位卻從來沒有變過。如今的大學,不僅擔負著培養國家建設需要的人才的重責,同時還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學術交流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 復旦大學的校訓,大家覺得怎麼樣,有哪些你認為不錯的校訓?
    復旦大學的校訓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個校訓是在1915年校慶十周年時正式確定的,與「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立校宗旨相呼應。校訓的出處是《論語·子張》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就是,廣博的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去提問,多思考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廣博《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 中國著名大學校訓中英文雙解
    下面是中國著名大學校訓的中英文雙解,分享出來,與大家共勉。   香港大學(創建於1911年):明德格物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founded in 1911):Sapientia et Virtus   北京大學(創建於1898年):愛國 進步 民主 科學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d in 1898): Patriotism, Advancement
  • 從校訓看中國大學的價值追求——關於「211工程」高校校訓的分析與...
    從秦漢儒學到唐宋書院,類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表述,展示出我國歷代教育機構的辦學理念與教育智慧,諸如此類形式工整、寓意深遠的文句漸以固定文本的形式標示學校的培養目標,逐漸形成大學校訓。19世紀末中國出現第一批近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校訓成為每所大學應有必有的育人之綱。
  • 人民日報整理22所大學校訓,看看有沒有你的學校,歡迎留言補充
    今天,距高考已不足兩個月,高三學子們中意的大學是哪所?你知道這所大學的校訓和出處嗎?校訓原本一個由日本引進的舶來詞,在辭海中沒有對校訓的解釋。最早對「校訓」概念進行解釋的是舒新城主編、中華書局1930年出版的《中華百科辭典》,它對「校訓」的解釋是:「學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德育條目製成匾額,懸見於校中公見之地」,「目的在於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校訓,最能反映一所大學傳統和特色,因為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是對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目標的高度概括。
  • 齊魯校訓丨山東交通學院: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3日訊 校訓,最能反映一所大學的傳統和特色,因為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是對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目標的高度概括。校訓對激勵全校師生弘揚傳統,增強榮譽感、責任感,繼續奮發向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 大學畢業季 帶著校訓上路 引經據典、化用名人名言…… 成都高校用...
    實際上,這16字校訓句句有來歷,《後漢書》《左傳》《尚書》《論語》分別有「在事精勤」「盡力莫如敦篤」「尚迪果毅」「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表述。同樣引經據典的還有西南財經大學校訓。西南財經大學校訓確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並在其光華校區明德樓建成之時,將校訓「嚴謹、勤儉、求實、開拓」,鐫於其正中顯著位置,一直沿用至今。
  • 河南大學開展「點滴成林·向愛行」活動
    7月16日,「點滴成林·向愛行」活動授旗儀式在河南大學金明校區西門隆重舉行,校長宋純鵬出席儀式並親手為師生代表授旗,標誌著本次活動正式啟動。 他說,在108年的發展歷程中,河南大學形成了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河大精神」,在全國高校網絡公益林澆水活動中,河大人體現了強烈的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今天,帶著全體師生及河大校友的熱切期望,站在了河南大學公益林前,舉行揭牌儀式,內心無比激動和自豪。他相信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一定會更加激發河大師生及廣大校友的愛校、榮校情懷,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凝聚更多河大力量。
  • 河南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
    一、河南大學概況及突出特點(一)河南大學概況河南大學坐落在八朝古都開封,創辦於1912年,始名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2008年河南大學成為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入選國家「111計劃」,2017年成為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於親民,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於親民,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大學本來是一本書,在儒家文化中,對老師非常尊崇,而一個人如果想要真正好的話,必須要大學,就是大學。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之道,就是明白德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知道不斷厚德載物的人,總有一天會徹底發達。所以一切技能技法,最終還是不敵德行旺盛的人。這就是在明明德的意義。第二句話,在於親民。所以你看儒家讀書是不是只有貴族的?孔子收學生基本上都是平民。這就是有教無類,人人借能成聖賢的理論基礎。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北京大學!
    如果要說到中國的最高學府,你認為哪所大學才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高校呢?如果按照綜合實力以及國際知名度來說,大部分同學們肯定會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社會民間中這兩所大學,可以說被稱之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一點也不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