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壽命的「時鐘」——端粒(附照片)(圖)

2021-01-05 網易新聞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自己的

壽命

充滿好奇,相信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到多少歲。現在,這已經成為了可能,一種位於人類染色體兩端的叫做「

端粒

」的重要結構,正在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端粒—壽命的度量衡

  很多人會使用化妝品和整容術,以求「改變自己的年齡」,事實上這是徒勞的,因為年齡早已被端粒寫進了人的每個細胞裡!

  人為什麼會衰老?「細胞衰老了」是最常見的答案之一。那細胞為什麼會衰老呢?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提到2009年的諾貝爾獎了。伊莉莎白、卡蘿爾和傑克三位科學家分享了200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和生物學獎,他們的研究內容正是神秘的「端粒」。

  端粒就像DNA的帽子,保護DNA重要信息不丟失。每次染色體進行複製的時候,末端的DNA總是會發生丟失。為了防止重要遺傳信息的遺失,端粒會「犧牲」自我,貢獻出自己的片斷。長此以往,端粒就會越來越短。一旦端粒被耗盡,染色體也就無法保持穩定,細胞也將走向死亡。所以,端粒的長短,往往代表細胞分裂潛力的大小:端粒越短,表明細胞年紀越老,剩餘的分裂次數有限;端粒越長,則意味著細胞的活力越強。

  也就是說,端粒的長度,決定了細胞的壽命,而細胞的壽命,正是人體的「生命時鐘」。

  延長壽命其實很簡單

  想要預測自己的壽命長度,很簡單,看看端粒的長短吧!2003年,科學家在對143份血樣進行研究後發現,端粒的長短能夠較好的指示年滿60歲後壽命的長短。通過測量端粒長短來判斷人的年齡,這一技術已經成為了現實。

  那麼,測量出端粒的長度之後,就代表自己的壽命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嗎?不是!端粒的長度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通過增加自己端粒的長度,或者減緩端粒變短的速度,就可以延長自己的壽命。

  要做到這一點的話,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如減輕壓力、保持適量運動、多吃粗糧、補充天然維生素等等,這些都能使身體保持在相對健康的狀態,從而使端粒得到保護或延長。

  在眾多影響延長端粒長度的因素中,

血管

的健康最為關鍵。血管是整個人體的交通樞紐,血管發生病變就如同城市裡的主幹道出現了嚴重擁堵,會導致整座城市的癱瘓。因此如果血管不健康,波及到的是整個人體,各個方面都會出現紊亂,也是影響端粒長度的最大因素之一。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百慕迪最新的科技成果「生命核」技術運用生物電信號,啟動血管再生修復系統,經醫學實驗證實,可以做到能夠有效起到擴張血管、恢復血管彈性、加速血液循環的作用。「生命核」技術的另一大特點是可以做到無創無藥,19世紀法國名醫卡薩尼斯曾指出:「人與動脈同壽」,也同樣說明了人類的壽命與血管的健康有極其密切的關係。人體的許多疾病都與血管有關,比如心臟病、高血壓、失眠等等,一旦血管健康了,人體自然而然就健康了,對延長端粒也會有很大幫助。

  目前,針對端粒的研究正引起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的關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壽命就可以變得長一點,再長一點。

  邀您體驗血管及細胞健康新科技

  即日起,百慕迪再生醫學中心發起「生命核」血管及細胞健康新科技免費體驗活動,成功撥打百慕迪健康熱線021-60673968的前100位讀者可獲得由百慕迪提供的一次「生命核」血管及細胞健康新科技體驗機會,歡迎有心血管疾病的讀者一起鑑證這一新科技的神奇魅力。參與者將能親眼看到自己身體血管的健康狀況以及在「生命核」技術幹預後血管狀態的對比情況。75歲以上老人建議由子女陪同前往。

  百慕迪健康熱線:

  021-60673968

本文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壽命時鐘-端粒與睡眠的那些事
    人體健康的好壞和壽命的長短都與睡眠質量息息相關。中國睡眠研究會在早兩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年輕人比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更嚴重,84%的90後存在睡眠困擾。而睡眠不足會引發多種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降低、精神恍惚、身體機能下降、易患痴呆症等症狀。
  • 端粒檢測是不是預測壽命的「神算子」?(圖)
    原來,這是檢測人體細胞內「端粒」長度的工具,據說可以藉此預測人類的壽命。  端粒究竟是個啥東西?  眾所周知,細胞是人體組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發育、生長和死亡每時每刻都在體內進行著:老邁的細胞死去,新生的細胞又佔據了原有的位置。這種新陳代謝是我們保持活力、生命得以延續的基礎。
  • 端粒檢測預知壽命
    端粒檢測是通過血液中DNA的提取和定量利用螢光定量PCR技術來檢測端粒的長度。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證實,端粒的長度決定了人們的疾病狀況和衰老程度即:端粒越長壽命越長,端粒越短壽命越短!它是迄今為止最前沿、最準確的生物檢測。阿波羅生命科學研究院作為中科院的戰略合作夥伴,是國內唯一面向社會大眾做端粒檢測及擁有端粒檢測設備的機構,檢測的功能不只是「預測壽命」更是視作為人體健康的一種「叫醒服務」,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長期失眠等慢性疾病患者。
  • 美科學家新發現:「端粒長度」可替換,人類壽命將再迎突破
    9月11日,美國芝加哥大學Kathryn Demanelis研究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研究:有著「生命時鐘」之稱的DNA端粒(Telomere)再迎新發現,通過檢測1000名遺體捐獻者的20多種人體組織端粒長度發現,全血細胞的端粒長度可替代其他組織中的端粒長度,這為釐清端粒長度和人體衰老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證據。
  • 太空飛行520天後,和壽命有關的端粒明顯縮短,這意味著什麼?
    現代科學研究,將染色體末端的端粒,稱作「生命的時鐘」,伴隨著人的生長發育、年齡的不斷增加,端粒的長度也會發生變化,年齡越大,端粒就會越短,等到有一天,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沒有辦法再縮短,人體細胞也就無法再繼續分裂,這個時候,人類的壽命也就走到了尾聲。
  • 你想知道壽命有多長嗎?「壽命時鐘」可能真的存在!
    不同的生物壽命各不相同老鼠的壽命為兩年,而烏龜的壽命卻在二百歲左右已有研究報導物種的壽命和端粒的縮短速度有關。人類的端粒每天平均損失70個鹼基對,而壽命比我們短的老鼠,每天損失的鹼基對高達7000個,其端粒的縮短速度比我們快了很多,壽命也比我們短了很多。
  • 認識端粒、端粒酶
    @SeeHealth生命長度生命長度時代端粒 Telomeres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在正常人體細胞中,可隨著細胞分裂而逐漸縮短。把端粒當作一件絨線衫袖口脫落的線段,絨線衫像是結構嚴密的DNA,排在線上的DNA決定人體性狀。它們決定人頭髮的直與曲,眼睛的藍與黑,人的高與矮等等,甚至性格的暴躁和溫和。科學家們在尋找導致細胞死亡的基因時,發現了一種叫端粒的存在於染色體頂端的物質。端粒本身沒有任何密碼功能,它就像一頂高帽子置於染色體頭上。
  • The FASEB Journal:逆轉生命時鐘,延長細胞端粒
    2015年1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最近聲稱他們將編碼TERT的mRNA改造後送入人體細胞內後,發現端粒得到了快速而有效延長。端粒位於染色體的末端,充當基因組的保護帽。它一直被認為與衰老和疾病有相當的關係。正常年輕人的端粒包含8000-10000個核苷酸。每一次的細胞分裂,端粒都會隨著DNA複製而縮短。當端粒的長度到達一個臨界值,細胞就會停止分裂或者死亡。這也是用細胞作為實驗材料的局限性之一:細胞傳代一定次數之後就不能再使用。而研究人員如何在體細胞內延長端粒?
  • 測量嬰幼兒DNA端粒長度可預測他們未來壽命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能夠預測某人的壽命長短——通過測量他們嬰兒時期基因端粒長度。  預期壽命可在人類DNA信息中讀取,甚至是剛出生的嬰兒便能預測出他們的壽命。這取決於端粒(telomere)的長度,它被描述為「像鞋帶末端的塑料保護套」,可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 談談端粒和端粒酶的那些事兒
    端粒衰老理論細胞每經過一次分裂,端粒都會丟掉一點點,當端粒無法再縮短時,細胞就會因為無法分裂而死亡,端粒也因此被科學家們稱為「生命時鐘」。因此,端粒的縮短被認為是細胞衰老的生物學標記。也就是說,端粒的長度決定了細胞分裂的次數,控制著細胞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進而決定人的壽命長短。
  • 壽命延長了24%!科學家改變端粒長度,讓老鼠壽命延長,人類呢?
    千百年來,人們用盡了各種方法來求得更長的壽命。古時有秦始皇派徐福出海遠航,尋找「長生不老藥」,各種古代帝王沉迷於煉製「不老丹」等歷史故事。今有無數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壽命的秘密。而最近,在一項新研究中,一組科學家成功地通過改變老鼠的端粒長度,讓老鼠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而且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地提高。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當DNA進行複製的時候——例如,在細胞分裂期間——這些端粒每進行一次複製就會變短一些,這是因為複製並沒有到達染色體的頂端。
  • 美科學家將老人細胞,人類生命時鐘倒轉或成現實
    想像下,人體就是一臺機器,經過了幾十年的運轉後,某些關鍵零部件過度磨損,致使機器功能退化甚至喪失。但是,如果能對這些關鍵零部件進行檢修,機器又將恢復往日的活力。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就對人體的「關鍵零部件」進行了「檢修」,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生化與生物物理研究通訊》上。
  • 活多久看端粒!Nature最新:已有辦法恢復抽菸加班導致的端粒縮短
    今年3月,密西根大學研究了美國250名一年工齡的實習住院醫師的唾液樣本,發現他們端粒縮短損耗速度是普通年輕人6倍!端粒是染色體末端類似於鞋帽的結構,保護人體基因組的穩定性以防突變,其長度直接反應人類壽命長短。自然界中典型的如烏龜,他們端粒縮短速度更慢壽命更長。
  • 細胞端粒藏著長壽的秘密
    衰老是一個非常複雜和緩慢的生命現象,導致衰老的原因有很多,從遺傳學角度可以歸因於基因組的不穩定性、端粒縮短和線粒體功能異常等。其中,端粒縮短是衡量衰老的一項首要指標。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通過延長人體細胞端粒延緩衰老的方法,有望延長人類壽命。人類的遺傳信息都儲存在細胞的染色體中。染色體的末端被稱為「端粒」,它就如同鞋帶末端的塑料帽,可保證染色體不會「散架」。
  • 延長端粒續命有風險,科學家警告:端粒過長反而容易患癌
    鄭集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端粒,是細胞壽命的「計時器」,端粒長度的減少,一直以來被視作人類衰老的重要標誌。那麼,延長端粒,是不是就可以「延年益壽」了?
  • 赫曼因NMN突破海夫利克極限,端粒長度和消耗速度成關鍵
    無數的研究都歸結於端粒,人體壽命受限於端粒長度和端粒縮短的速度。根據科學家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影響生命壽命的因素並不只是看這個端粒的長短,還要看看它縮短的速度,縮短的速度越慢,生物的壽命越長,反而壽命越短。有的動物比如烏龜,它的壽命非常漫長,那麼它染色體末端的這個端粒的縮短速度非常慢。
  • Science:不同人體組織中端粒長度存在差異
    Science:不同人體組織中端粒長度存在差異 2020-10-09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67歲是人類壽命極限?三種計算方法剖析,端粒越長越好麼?
    端粒長短對人類真能影響人類壽命嗎?端粒位於染色體的末端,保護染色體末端免於融合和退化,並防止細胞分裂過程中的DNA脫落,細胞每次分裂後,端粒就會縮短,因為它們在每個複製周期中丟失了一部分。當端粒無法再縮短時,細胞也就達到了衰老狀態。此時,細胞不可逆地停止分裂,並立即激活凋亡機制,即細胞走向凋亡。
  • 談談端粒究竟是什麼
    2009年,因為」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研究成果,Elizabeth Blackburn、Carol Greider以及Jack Szostak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讓大眾第一次聽說了「端粒」這個詞彙。那麼端粒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這就要從DNA複製說起了~DNA複製是什麼?
  • 《Science》特刊:耗時10年,只為解答你對端粒的所有疑問
    原創 馬猴 時光派 收錄於話題#端粒-人體的生命時鐘10個端粒是抗衰老繞不開的話題。對於這些粘在染色體末端的「防磨墊」,科學界存在著太多不統一的看法,導致我們百姓之間流傳著太多奇奇怪怪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