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延長了24%!科學家改變端粒長度,讓老鼠壽命延長,人類呢?

2021-01-05 寰宇科學新觀察

千百年來,人們用盡了各種方法來求得更長的壽命。古時有秦始皇派徐福出海遠航,尋找「長生不老藥」,各種古代帝王沉迷於煉製「不老丹」等歷史故事。今有無數的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壽命的秘密。

而最近,在一項新研究中,一組科學家成功地通過改變老鼠的端粒長度,讓老鼠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而且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地提高。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當DNA進行複製的時候——例如,在細胞分裂期間——這些端粒每進行一次複製就會變短一些,這是因為複製並沒有到達染色體的頂端。

正是因為端粒會不斷地變短,所以我們的生命才會存在「硬極限」,再強的身體,再健康的人,也無法改變端粒的變短帶來的壽命極限。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端粒越來越短,新生的細胞就越來越不完整。因而,很多關於人類或其他動物的壽命的研究,都在相近辦法讓這些端粒保持長時間的強壯和健康。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研究一直在試圖改變基因表達。但現在的這項新的研究,並不依賴於任何類型的基因修飾。這項工作是建立在過去的研究基礎上的。在研究中,生物學家發現,當誘導的多能幹細胞留在培養皿中分裂時,它們最終會得到超長的端粒——是正常端粒的兩倍。

用這種方法培養的其他胚胎幹細胞也發生了同樣的端粒延長。因此,這項新研究中的研究人員使用了具有這些雙倍長端粒的胚胎細胞,並在沒有基因修飾的情況下培育了嵌合小鼠。最終,他們的實驗成功了,端粒較長的老鼠平均壽命延長24%,而且更健康,更不容易患癌症。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些實驗老鼠的代謝老化的各種指標也被證明是較低的。

來自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分子生物學家瑪麗亞·布拉斯科(Maria Blasco)說:「這一發現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在決定壽命時,基因並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在不改變基因的情況下延長壽命是有餘地的。」

這些老鼠體內的「壞」膽固醇較少,而且它們的DNA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受到太多的損傷。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線粒體功能也更好。這與之前由同一個研究小組所做的研究相吻合,在這些研究中,端粒延長酶端粒酶的激活足以延長小鼠的壽命。

當然,這次研究的成果只是在老鼠身上的一次成功,並不意味著我們人類很快就能根據這種方法而獲得超長的壽命。但這項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確實顯示端粒長度與動物壽命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並可能為利用這種聯繫開闢新的途徑。

目前來說,保持一顆陽光樂觀的心,堅持鍛鍊身體,戒掉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仍然是我們人類延年益壽的最佳方式。端粒變短帶來的生命極限,我們還很難突破。但科學的步伐永遠不會停下,總有一天,科學家們會解開生命的密碼,延長我們的生命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成功將老鼠壽命延長30%,哈佛專家:或實現人類長生不老
    據英國《每日星報》12月19日報導,科學家們通過對老鼠基因表達的改變,使得老鼠的壽命延長30%。科學家表示這些基因序列有望複製到人類身上,實現真正的逆生長。 科學家們表示,這個研究成果有可能讓人類延緩甚至停止衰老,人類真的有可能活上幾個世紀,實現長生不老。
  • 人體壽命的「時鐘」——端粒(附照片)(圖)
    現在,這已經成為了可能,一種位於人類染色體兩端的叫做「端粒」的重要結構,正在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端粒—壽命的度量衡  很多人會使用化妝品和整容術,以求「改變自己的年齡」,事實上這是徒勞的,因為年齡早已被端粒寫進了人的每個細胞裡!  人為什麼會衰老?「細胞衰老了」是最常見的答案之一。那細胞為什麼會衰老呢?
  • 壽命由端粒長度決定,如果你敢大膽嘗試,或許能長生不老
    一些種類的蠕蟲只能生存30天,而龜類壽命卻長達150多年。人類呢,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記載,世界上最長壽命的人活了122年。首先要探討的是父母給予我們的基因問題,如果我們能識別其中起作用的基因。我們也許就能控制老化,而在蠕蟲身上,這種基因已經找到。一種被命名為老化1號的基因。如果將這段基因刪除或者改變、調整其功能。蠕蟲就能獲得更久壽命,大概能夠延長60%。
  • 美科學家新發現:「端粒長度」可替換,人類壽命將再迎突破
    該研究登上《Science》期刊實驗中,科學家Kibriya分析了1000名遺體的6000多份組織樣本和包括大腦、肺、腎臟等在內的23種組織器官,發現有15種組織器官的端粒長度與全血細胞的端粒長度高度一致,這說明,我們可以用比較容易收集的全血細胞端粒長度
  • 人類壽命或延長20年
    11月4日,美國基因工程學家和分子工程學家George Church研究團隊在權威官方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表示:通過基於腺病毒(AVV)不同組合形態的基因療法,以延長端粒(其在細胞老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長度,成功使實驗鼠同時顯著改善或完全逆轉多個衰老相關疾病,並延長壽命。
  • 延長端粒續命有風險,科學家警告:端粒過長反而容易患癌
    鄭集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端粒,是細胞壽命的「計時器」,端粒長度的減少,一直以來被視作人類衰老的重要標誌。那麼,延長端粒,是不是就可以「延年益壽」了?
  • 167歲是人類壽命極限?三種計算方法剖析,端粒越長越好麼?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下,人類在整體的壽命上已經提升不少,122歲164天可能並非人類生命可見的最大值。根據《細胞》雜誌指出,來自美國科學家在生物實驗之中,通過對基因改變的方式,使得單細胞生物酵母菌實現了壽命6倍的增長,創造了延長生物生命的最高紀錄。
  • 科學家發現氧艙療法可以延長壽命三分之一
    科學家發現氧艙療法可以延長壽命三分之--加壓吸氧3個月,身體年輕25歲11月20日,據《每日郵報》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突破性研究。這是一項可以改變衰老狀態的生物學研究。在這項獨特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氧氣療法,逆轉了生物衰老的兩個關鍵指標「端粒縮短」和「衰老細胞積聚」。據相關研究人員稱,這樣的療法可以改變老年人的身體。
  • 人類壽命的極限是多少?基因是如何影響衰老的,科學家給出答案
    說到人類壽命的極限,其實不問科學家,自己也能估計的八九不離十。由於基因是決定物種壽命的關鍵,也就是說,貓有貓的壽命極限,大象有大象的壽命極限,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壽命極限。所以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壽命是天生的(不考慮意外、疾病等因素)。那麼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呢?科學家是如何計算的呢?面對人類壽命的極限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 測量嬰幼兒DNA端粒長度可預測他們未來壽命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能夠預測某人的壽命長短——通過測量他們嬰兒時期基因端粒長度。  預期壽命可在人類DNA信息中讀取,甚至是剛出生的嬰兒便能預測出他們的壽命。這取決於端粒(telomere)的長度,它被描述為「像鞋帶末端的塑料保護套」,可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 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歲?科學家用3個公式,算出人類壽命極限值
    歲的壽命對於人類來說實在太短了,還沒好好的看看這個世界就被迫離開了,讓很多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因此人類總幻想能夠把壽命延長,甚至希望實現長生不老。,那麼人類壽命的極限是多少歲呢?科學家發現,在人體的細胞中存在一種能夠衡量生命長短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細胞端粒」,所謂細胞端粒就是DNA鏈條末端存在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科學家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它有點像戴在DNA末端的一個「帽子」長在那裡,用來標記生命的長度,那麼這種端粒與生命長度有什麼關係呢?
  • 人類的壽命極限到底是多少?
    根據人類細胞生長周期以及分裂次數推測,正常情況下人類的細胞分裂周期大約是2-2.5年左右,而據科學家統計,細胞分裂周期大約是50次左右,那麼上限是150歲,下限則是100歲左右,當然這個範圍也很寬,幾乎相差半個世紀了!
  • 每天跑步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那麼每周跑多少公裡才能有效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呢?小編就這方面的問題搜尋了一些研究成果,發現了一些可以作為參考的數據。美國一所研究機構曾跟進調查約5.5萬人後發現:每天跑步5分鐘能有效延長壽命。決定壽命長短的因素很多,怎麼就能這麼精確算出跑步能延長多久呢?這項研究是用總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來計算的。
  • 端粒檢測是不是預測壽命的「神算子」?(圖)
    原來,這是檢測人體細胞內「端粒」長度的工具,據說可以藉此預測人類的壽命。  端粒究竟是個啥東西?  眾所周知,細胞是人體組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發育、生長和死亡每時每刻都在體內進行著:老邁的細胞死去,新生的細胞又佔據了原有的位置。這種新陳代謝是我們保持活力、生命得以延續的基礎。
  • 認識端粒、端粒酶
    @SeeHealth生命長度生命長度時代端粒 Telomeres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在正常人體細胞中,可隨著細胞分裂而逐漸縮短。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頂端的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這時候細胞也就到了普遍認為的分裂100次的極限並開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學家們視為「生命時鐘」。
  • 科學家解析端粒延長替代機制
    正常細胞的端粒縮短到一定程度時便無法繼續維持染色體穩定,細胞進入衰老期並以死亡告終。而人體內大部分癌細胞則可通過端粒酶來彌補這一損失,逃避程序性死亡。 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有一些腫瘤細胞並不依賴於端粒酶來維持端粒的長度,他們將這一現象稱之為「端粒延長替代機制」(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ALT)。
  • 人類的壽命有極限嗎
    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生命極限可能是115年左右。那麼人類壽命到底有沒有極限?極限又是多少歲呢?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從19世紀開始不斷延長。科學家藉助基因技術或者飲食控制手段,成功使一些實驗動物的壽命大大延長。這些都讓一些科學家傾向於認為,人類壽命可能沒有上限。但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人類預期壽命的上升以及壽命極值都會迎來「天花板」。
  • 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115歲?
    其實人類的壽命可能並沒有極限,並且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壽命還在不斷地被延伸,所以大多數科學家是傾向於壽命無極限,也就是說人可以永遠活下去。但是這只是部分科學家的一個說法,因為科學家們在生活之中,可以採用技術,藉助基因技術或者飲食控制手段,來延長人類的壽命,並且在一些動物身上已經獲得了明顯的成果,一些實驗動物的壽命大大延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人類的壽命是可以繼續延伸的。
  • 太空飛行520天後,和壽命有關的端粒明顯縮短,這意味著什麼?
    現代科學研究,將染色體末端的端粒,稱作「生命的時鐘」,伴隨著人的生長發育、年齡的不斷增加,端粒的長度也會發生變化,年齡越大,端粒就會越短,等到有一天,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沒有辦法再縮短,人體細胞也就無法再繼續分裂,這個時候,人類的壽命也就走到了尾聲。
  • 俄羅斯科學家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如今怎樣了?永生是否可行?
    為了解開猛獁細菌的秘密,當時有一位科學家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嘗試,他把350萬年前的細菌注入到了自己的體內,希望可以實現永生,如今怎樣了呢?影響壽命的因素隨著科學家對人體細胞研究的深入,我們也已經了解了人體運行的原理,目前科學家認為,影響人類壽命的其實是DNA的端粒長度,如果端粒能夠拉長,那麼人類的壽命也能夠延長,甚至可以實現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