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過會實現「A+H」上市 投行業務半年收入24億增135%

2021-01-06 金融界

來源:長江商報

「頂級投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即將夢圓A股。

上周,中金公司A股首發申請正式通過證監會審核。至此,中金公司將成為國內第14家A+H上市券商,頭部券商也將全部在A股集結。對於中金公司而言,A股IPO順利過會,將幫助其進一步打開融資渠道,增強資本實力,提升行業地位。

有著「投行貴族」之稱的中金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據介紹,截至2019年末,A股募集資金規模前十大IPO項目中,有八項由中金公司擔任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今年上半年,公司投行業務收入達24.23億元,同比增長134.7%,收入增量遠高於其他業務。

而隨著投行、股票、投資管理業務收入悉數顯著增長,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93億元、淨利潤30.52億元,同比增長50.3%、62.29%。

A股首發申請順利通過

在9月17日召開的中國證監會第18屆發審委2020年第138次發審委會議中,備受市場關注的中金公司首發申請獲得通過。自5月份首次提交A股IPO申請書,到如今首發申請獲得通過,中金公司耗時僅四個月時間。

圓夢A股,對於中金公司而言不僅將實現A+H兩地上市,成為第14家A+H上市券商,也意味著國內最後一家頭部券商即將聚首A股。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排名情況,以2019年財務數據統計,中金公司總資產、淨資產規模分別為3449.71億元、482.94億元,在132家國內證券公司中排名第8、第12。

按照計劃,中金公司本次將公開發行A股股票不超過4.59億股,即不超過本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5%,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以其2019年每股收益0.99元及最高23倍市盈率粗略計算,中金公司最高發行價22.77元/股,IPO募資規模最高可達104.5億元。此次募資成功後,中金公司資本實力將進一步增強,為公司提升業務規模和能力提供廣闊空間。

不僅如此,隨著中金公司成功回A,其背後諸多明星股東也將共享這一資本盛宴。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中央匯金持有中金公司44.32%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公司持有其28.89%的H股股份,為第二大股東。海爾金控、騰訊控股全資子公司TencentMobility、阿里巴巴全資子公司DesVoeux的分別持股9.12%、4.95%、4.64%。中投保、名力集團、中國建投等均為中金公司前十大股東。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中金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2.09億元、129.14億元、157.55億元,歸母淨利潤27.66億元、34.92億元、42.9億元。

今年上半年,得益於資本市場逐步回溫,中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93億元,同比增長50.3%;歸母淨利潤30.52億元,同比增長62.29%。截至上半年末,中金公司資產總額達到4381.75億元,淨資本3148.7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7%。其中核心淨資本、附屬淨資本分別為2099.15億元、1049.58億元。

中金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約為128.73億元至162.31億元,同比增長15%至45%;歸母淨利潤36.77億元至46.19億元,同比增長17%至47%。

投行業務收入佔比超過20%

眾所周知,中金公司有著「投行貴族」的光環,投資銀行為其拳頭業務。

2017年至2019年,中金公司來自於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金額分別為26.4億元、27.92億元、36.16億元,佔比分別為23.55%、21.62%、22.95%。

在股權融資業務上,中金公司主導了多個重要境內股權融資項目。截至去年末,A股募集資金規模前十大IPO項目中,包括農行、中石油、中國神華、建行、工行、郵儲銀行等在內的八項由中金公司擔任了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同時,A股募集規模前十大的增發、配股及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的五項由中金公司擔任保薦機構及/或主承銷商。

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作為主承銷商完成A股IPO項目13單,主承銷金額243.56億元,排名市場第二;完成A股再融資項目5單,主承銷金額135.81億元,排名市場第三。

而在境外股權融資業務上,截至去年末,募資規模前十大的中國公司境外IPO項目中的八項由中金公司擔任了保薦人及/或聯席全球協調人,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小米、中國鐵塔、郵儲銀行、工農建行等公司的港股IPO。

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保薦1單港股IPO項目,融資金額31.3億元,並作為全球協調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4單,主承銷規模13.82億元,排名市場第一,作為帳簿管理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4單,主承銷規模4.9億美元。

報告期內,中金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分部實現收入24.23億元,同比增長134.7%,收入增量遠高於其他業務分部。

作為券商而言,股票業務也是中金公司一大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至2019年,中金公司股票業務收入分別為22.9億元、20.15億元、32.29億元,佔比分別為20.43%、15.61%、20.49%。

今年上半年,公司股票業務分部實現收入31.51億元,同比增長68.2%。此外,固定收益、財富管理、投資管理三大業務分部分別實現收入30.28億元、35.34億元、12.67億元,同比增長7.8%、16.2%、47.1%,其他分部實現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53.2%。

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公司視信息技術為公司競爭力的核心組成部分,積極與國內領先的科技企業開展戰略合作,以數據和技術拓展新產品、新業務和新模式。

今年6月份,中金公司與騰訊數碼設立合資技術公司金騰科技信息(深圳)有限公司,旨在以數位化和金融科技能力加快推動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實現轉型及規模化發展。

為了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中金公司持續加大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數據,2019年公司信息技術投入7.78億元,全行業排名第6。

責編:ZB

相關焦點

  • 中金公司:今年IPO過會第215家 東方投行中國銀河保薦
    截至目前,今年科創板已過會123家企業。加上科創板,這是今年過會的第338家企業。中金公司為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簡稱「東方投行」,前身是東方花旗證券有限公司)與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保薦。東方投行的保薦代表人為崔洪軍、張正平。這是東方投行今年保薦成功的第6.5單IPO項目。
  • 首發募資額破千億,環比爆增3倍,投行收入增2倍,中信建...
    文 | 財聯社 記者高豔雲規模突破千億,環比爆增3倍,是7月IPO承銷規模大爆發的兩個最有說服力的數據。不僅如此,數據顯示,29家券商7月承銷保薦收入同比增六成,環比增超2倍;主承銷收入前十分別為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國開證券、長江證券。
  • 海外業務收入佔比持續增加 海通、中金等券商持續發力打造國際投行
    近年來中國投行在國際化發展的不斷投入帶動了海外業務收入的增長。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排名前10的中國投行境外子公司業務平均收入佔比近四年來穩步上升。市場人士認為,中國投行應堅持以香港為橋頭堡的策略,強化香港地區的業務能力,積累國際化運營經驗;擇機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等地區的投入,做好區域布局。
  • 上半年投行收入「打七折」 上市券商調整業務等待時機
    但受再融資和減持新規影響,再融資市場規模大幅萎縮,券商投行業務未受IPO拉動,累計收入141.05億元,同比下降29%。  此外,券商投行收入結構中,佔比最大的仍是債券承銷,儘管較2016年底(79%)下降不少,佔比仍接近60%。  面對IPO融資提速、股權再融資放緩、併購審核趨嚴、債券融資大幅下降的發展環境,不少上市券商都及時調整了業務結構。
  • 中金公司證券行業2021年展望:中資國際一流投行的起點和遠方
    、積極推動內生發展及外延併購做大做強:1)機構化及產品化業務發展趨勢下中資券商的資本補充需求快速提升:2020年至今券商首發及再融資規模創近年來新高,其中中金/國聯等4家完成A股首發上市、海通/國信等7家完成定增、招商/國元等6家完成配股。
  • 一季度投行承銷了2.37萬億!股權承銷仍是賺錢王道,9家收入破億
    其中52家投行股權承銷金額合計3344.62億元,同比略微下降1.3%;全行業完成債權承銷規模2.03萬億元,同比增幅43.26%。就股權和債權承銷規模來看,中信建投證券和中信證券二者均大幅超出同業,位居行業前二。不過股權承銷收入上,中金公司以4.44億元的承銷收入位居第一,獨佔15.54%的市場收入份額。
  • 華林證券投行業務收入下滑六成 槓桿提升淨資產收益率反降
    其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6.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79.77%。 投行業務收入下滑 2019年,華林證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11億元,同比增長0.9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2億元,同比增長28.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3.99億元,同比增長25.7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9.01億元,同比增加2894.21%。
  • 2019投行IPO收入翻倍,科創板成最大助攻,頭部效應再升級
    投行成為市場回暖的直接受益者,2019年券商IPO業務收入總額達112.83億元,實現翻倍,中信證券以14.32億元佔據榜首,前十大券商收入合計佔比64.7%,頭部效應依然明顯。科創板制度下,投行由牌照競爭轉為定價競爭,中小投行想要彎道超車,提升研究與定價能力是關鍵。對於已上市企業,再融資是獲取資金的重要渠道。
  • IPO承銷江湖的喜與憂:中金公司20億收入居首 6家券商退群
    在科創板註冊制橫空出世以及過會率大幅提升的雙重刺激下,近一年來,A股IPO發行量大增。Wind數據顯示,近一年(指2019年8月13日至2020年8月13日,下同)成功於A股上市的公司有278家,募資額合計超過4000億元,較前一年度(指2018年8月13日至2019年8月13日,下同)增加134家和2473億元。券商承銷江湖隨之風起雲湧。
  • 揭秘中金IPO招股書:平均年薪82萬,中國最強投行如何練成?
    投行中的「貴族」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系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行,由中國建設銀行、摩根史坦利、中投保、新政投及名力集團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高達一億美元。中金公司作為金融服務的載體,主要從事證券經紀、證券承銷保薦、財務顧問、資產管理、融資融券、證券自營等業務。簡而言之,就是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為客戶提供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管理、財富管理以及研究業務。而具體來看,證券投資業務對收入貢獻最大,收入貢獻佔比33.89%;其次是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貢獻佔比21.85%。
  • 捲土重來的中金公司,能替代中信證券成為中國版高盛嗎?
    最後,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成功,A股2007年大牛市,國內券商通過經紀業務大賺特賺,資本實力大增。而中金公司卻因為堅持走專業投行業務,在營業網點方面鮮有布局,資產規模開始大幅落後。資本實力方面的劣勢,又在融資融券等信用業務推出並成為行業重要盈利業務時再次放大。
  • 中金公司:全球領先的投行與資管如何自建科技生態?
    更重要的是,結合科技生態,傳統金融機構可以實現業務層面的變現,包括提升傳統業務的效率(如Aladdin助力貝萊德投資業務)、助力新業務快速拓展(如高盛拓展零售銀行)、或者是直接實現業務收入(通過生態內科技企業投資,高盛直投以及財富管理業務實現直接收益)等。 全球領先投行以及資管機構能夠自建科技,並形成生態,其基礎是遠超平均水平的投入。
  • 上市首日就開板!中金公司市值突破1400億,前三季大賺48.9億,這一...
    中金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8.01億元,同比增長50.1%;實現歸母淨利潤48.91億元,同比增長55.80%。不過,當期11.4億元的大筆匯兌損失拖累中金公司整體業績,預計與子公司國際業務開展有關。中金公司「首秀」驚心動魄11月2日,中金公司以「601995」的股票代碼正式發行上市,成為第14家「A+H」上市券商。
  • ...投行IPO業務圖譜:59家券商「分食」超220億元保薦收入 中信建投...
    原標題:2020年券商投行IPO業務圖譜:59家券商「分食」超220億元保薦收入 中信建投證券奪魁 摘要 【2020年券商投行IPO業務圖譜:59家券商「分食
  • 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收入排名來看,2020年中信證券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從各家券商投行收入排名來看,共有25家券商排名上升,31家券商排名下降,3家券商排名不變。
  • 資本市場改革:投行「黃金時代」直面國際競爭
    規模和費率雙增的背後,2020年投行業務收入表現良好。中證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投行業務淨收入約482億元,其中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淨收入約432億元,較2019年前三季度增長72.85%。
  • 投行迎「大年」 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
    IPO:有投行承銷金額大增16倍,有投行損失慘重股權融資業務中,尤其是IPO業務,往往是企業客戶第一次接觸資本市場的重要連接點,在很大程度上也彰顯著投行的業務開拓實力。2020 年上半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7.4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37%。廣發證券因康美造假案的影響,投行業務在2020年被按下暫停鍵,可謂損失慘重。按上市日計算,2020年廣發證券IPO承銷家數共有8家,行業排名從2019年的第四退步至2020年的第19名。
  • 中金公司回A倒計時:證監會披露中金IPO招股說明書,擬發行不超4.59...
    此外根據公司在港交所的公告,2020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12.77億元,去年同期為9.09億元,增幅達到40.48%。投行業務是最大亮點 從招股書和過往資料來看,中金公司投行業務一直是最大亮點,且近三年來市場份額還在增大。2017年,公司投行業務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7.91億元,行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5.02%。
  • 年薪200萬投行MD被群嘲,投行收入究竟有多高?
    都說這是投行男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可又何嘗不是200萬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如果非要說宋東湖是個投行男,那渾身上下、從內到外,大概只有所謂的「年薪200萬」勉強符合投行男的特點。金融圈薪資水平高,投行尤勝。近日,券商半年報陸續出爐,哪家員工最「多金」?200萬年薪MD在業內屬於什麼水平?
  • ...公司回A「火箭速度」過會,發審委重點問及四大問題,瑞幸咖啡...
    來源:財聯社A股第14家A+H上市券商來了!9月17日晚間,素有「投行貴族」之稱的中金公司成功過會。自此,A股將迎來第41家上市券商,同時也是繼國聯證券成功回A後的第14家A+H券商。9月17日晚間,證監會公告,核准中金公司首發獲通過。據中金公司披露的第二版招股書顯示,其聯席保薦機構是東方投行和銀河證券,計劃發行不超過45858.9萬股,用以增加公司資本金。中金公司上市之路始於今年2月。2月28日晚間,在香港上市五年的中金公司官宣「回A」,隨即引發市場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