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金IPO招股書:平均年薪82萬,中國最強投行如何練成?

2020-12-17 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馮圓圓

編 | 嵇國華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9月1日,原本已登錄港交所的頭部券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A股發行不超過4.58億股,不超過本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5%。本次發行前,中金公司總股本為43.69億股,其中內資股24.65億股,佔總股本56.42%,H股19.04億股,佔總股本43.58%。

招股說明書披露,中金公司此次發債主要是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支持公司境內外業務發展。

平均年薪82萬,遠超同業水平

每年的4月,券商之間除了比拼業績、比拼市值外,各大券商的人均薪酬也是常常被拿來比較的「指標」之一。在一眾券商當中,中金公司的人均薪酬可謂是「一騎絕塵」。而在9月1日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中金公司可謂是正式對其「出眾」的薪酬進行了官宣。

據中金公司招股書披露,其平均薪酬遠高於北京市金融業的平均工資,2019年公司平均薪酬達82.32萬元,是北京市金融業平均薪酬36.28萬元的2.26倍。此從數據來看,從2017年至2019年,中金公司的平均薪酬直線上升,且與北京行業平均薪酬的差距逐漸擴大。

具體來看,公司管理人員2019年的平均薪酬為375.97萬元;中層員工中,職能部門的平均薪酬為76.08萬元,業務部門為83.94萬元;普通員工中,職能部門的平均薪酬26.15萬元,業務部門的平均薪酬24.48萬元。

當然,僅從數據上看,普通員工的薪酬明顯的「被平均」。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至2019年,公司管理人員及中層員工的平均薪酬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而普通職員的平均薪酬卻從2017年33.32萬元下滑至2019年的24.48萬元。此外,員工人數方面,2017年公司擁有員工人數6914名,2018年擁有員工人數7576名,2019年擁有員工8101名。

投行中的「貴族」

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系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行,由中國建設銀行、摩根史坦利、中投保、新政投及名力集團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高達一億美元。

2010年,中國建投將從中國建設銀行獲取的43.35%的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央匯金,至此,有「金融國資委」之稱的中央匯金成為中金公司第一大股東。

截至2019年年末,中金公司第一大股東仍舊為中央匯金,持股比例44.32%。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的股東還包括騰訊與阿里,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分別間接持有中金公司H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分別為4.95%、4.64%。

無論是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還是其原始的出資股東,亦或是巨額的註冊出資本金,中金公司的「出身」便已遠超諸多同行。

中金公司作為金融服務的載體,主要從事證券經紀、證券承銷保薦、財務顧問、資產管理、融資融券、證券自營等業務。簡而言之,就是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為客戶提供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管理、財富管理以及研究業務。而具體來看,證券投資業務對收入貢獻最大,收入貢獻佔比33.89%;其次是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貢獻佔比21.85%。

如今的中金公司建立了覆蓋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和法蘭克福六個金融中心在內的國際網絡。2017年至2019年境外收入分別為23.17億元、26.58億元和38.6億元,分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20.67%、20.58%和24.5%。

當然,中金公司除了擁有國家隊的「光環」之外,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在業務領域亦是戰績顯著,其中不乏今天的明星、龍頭企業。

2019年,中金公司完成年內科創板最大的IPO項目——中國通號,截至9月3日收盤總市值高達648.1億元;而截至9月3日收盤,市值高達1488.6億元的科創板市值之最的金山辦公,亦是有中金公司所完成;去年曾一度衝上話題熱榜的A股最大規模IPO——郵儲銀行亦有中金公司的身影。

2020年上半年,中金公司作為主承銷商完成A股IPO項目13單,主承銷金額243.56億元,排名市場第二;完成A股再融資項目5個,主承銷金額135.81億元,排名市場第三。此外,阿里巴巴、新東方在線、小米集團、海底撈等知名企業的股權融資結構亦有中金公司的身影。

業務入不敷出?

2020年1-6月,中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93億元,同比增長50.3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工具持有人的淨利潤30.52億元,同比增長62.29%。

對此,中金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保持了穩健良好的發展趨勢,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及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均實現顯著增長。

此外,招股書中中金公司亦對今年前9個月業績進行了初步測算。「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公司預計2020年1-9月的營業收入約為128.73億元至162.31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為15%至4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工具持有人的淨利潤約為36.77億元至46.19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為17%至4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工具持有人的淨利潤約為33.76億元至43.10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為8%至38%。」

事實上,在中金公司的各大業務板塊當中,其投資銀行業務收入貢獻佔比高達22.95%,在諸多業務板塊當中貢獻收入最多。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與市場同行業的十家券商相比,中金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份額佔比7.86%,僅次於擁有8.26%市場份額的中信證券,排名第二。

然而,與投資銀行業務相比,中金公司的經紀業務以及資產管理業務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則排名較為靠後,在十家同行業對比的企業當中位列末尾。從某種程度上,這樣的中金公司在業務上的發展並不均衡。

除了投資銀行業務,對中金公司收入貢獻最大的便是財富管理業務。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為34.37億元、32.67億元及32.86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比例30.66%、25.3%和20.86%。

僅從收入貢獻佔比來講,財富管理於中金公司而言亦可謂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從員工構成來看,2019年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數量在全體員工中佔比過半。

此外,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中金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71.04億元,換而言之,中金公司在日常經營中現金流出遠超現金流入。對此,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亦要求中金公司對此作出解釋。此外,該反饋意見亦針對合規、信息披露、財務等合計37個問題要求中金公司給予解釋,截至目前,中金公司尚未給出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在47家A股上市的券商企業中,2019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為負的公司僅有6家,且最高金額為紅塔證券的-70.63億元。而在招股說明書中被與中金公司作為同行對比的中信證券,在2019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為336.91億元。

回溯今年4月,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坐實之後,作為承銷方之一的中金公司亦捲入了輿論的旋渦。此前,中金公司曾在渾水就瑞幸財務造假髮布做空報告之後,力證瑞幸「清白」,其研究團隊認為,渾水的做空報告並不具備代表性,缺乏有效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在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中,亦要求中金公司對其在瑞幸咖啡境外上市、歷次融資過程中的作用;相關權力和義務;是否面臨因瑞幸咖啡事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或索賠的風險等作出解釋說明。

當然,對於將中概股推向風口的「瑞幸咖啡」,中金公司亦在招股說明書中作出了相關「回應」,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瑞幸咖啡事件的進展,評估和積極應對該事件對本集團可能造成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投行貴族」薪資曝光!人均年薪82.32萬元,5名高管超千萬
    傳聞中,這個群體年薪百萬,站在投資銀行「金字塔之尖」。券商公司的金領們真的如此賺錢?近日,有「投行貴族」之稱的中金公司披露了招股書,讓我們趁此一探究竟。9月1日,證監會發布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IPO招股說明書。
  • 中金公司回A倒計時:證監會披露中金IPO招股說明書,擬發行不超4.59...
    經過數次股權變更,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中央匯金直接持有公司19.36億股內資股,佔總股本的44.32%,為第一大股東。除此以外,中央匯金還通過中國建投、建投投資和投資諮詢間接持有中金公司0.06%的股份,合計44.38%。第二大股東為海爾金控,持有公司9.12%的股份。除此以外,中金公司股東還包括騰訊與阿里巴巴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兩家公司持股比例均接近5%。
  • 金融行業收入揭秘:保險業貧富差距最大,投行平均薪資超過40萬
    DT君也曾在《如何靠打工實現年薪百萬?我們用數據幫你探探路》一文中,比較過A股上市公司各個行業的薪資水平。結果就顯示,無論是普通員工還是高管薪資,銀行和非銀金融的平均年收入都遠遠高於其他行業。高收入的香氣慢慢在網際網路上氤氳。如今在網上隨便一搜,DT君就能看到無數小白髮出這樣的困惑「金融行業薪資真的有那麼高?」
  • 年薪200萬投行MD被群嘲,投行收入究竟有多高?
    同樣是薪酬被平均,我們是被平均高,投行人士屬於被平低……2券商薪酬哪家強?正值半年報披露季,券商陸續曬出2020上半年成績單。按此估算,人均年薪近70萬。「拍戲很快樂,但更想做金融。」還記得去年跳槽到國金證券(600109.SH)的美女演員鄒新宇嗎?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9年,國金證券員工人均薪酬62.22萬元,平均月薪5.19萬元。
  • 中金回A招股書披露:老牌券商資本槓桿率等臨近預警標準線
    來源:資本邦原標題:中金公司港股回A招股書披露:老牌券商資本槓桿率等臨近預警標準線 5月16日,資本邦獲悉,證監會官網顯示,港股上市的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招股書正式披露。中金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設有多家分、子公司,並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200個營業網點,同時在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等國際金融中心設有機構,具備境內外及跨境一站式服務能力。
  • 投行PPT美工年薪最高60萬?全國20萬VC/PE默默低下了頭
    事情是這樣的:上周五,一張看起來「年代久遠」的招聘截圖在各種金融微信群裡瘋傳,上面的信息尤為扎眼——某券商招聘PPT崗,2年以上工作經歷,年薪可達30W-60W!一個投行PPT美工年薪可以高達60萬,無疑深深刺痛了其他金融同行的心靈。
  • 中金公司員工減薪:3高管年薪超1700萬 管理者人均376萬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9月17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首發申請將上會,9月1日,證監會官網披露的中金公司第二版招股書顯示,中金公司擬在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A股不超過4.59億股,不超過本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50%。
  • 中金人均年薪約90萬元,遠超中信、騰訊,業績會上還...
    人均年薪約90萬元新浪港股查詢發現,公司目前有員工8101名,52%為女性,本科以上佔比97%,碩士以上學歷佔比65%,其中,博士佔比2%,碩士佔比63%,本科佔比32%。2018公司有員工7576名,薪酬為5737.8百萬元,平均薪酬為75.74萬元;2019年職工薪酬為7202.9百萬元,平均薪酬為88.91萬元,年薪同比大增17.4%。
  • 中金公司:今年IPO過會第215家 東方投行中國銀河保薦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8日訊 證監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138次發審委會議於昨日召開,審核結果顯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首發獲通過。這是今年過會的第215家企業(未含科創板)。
  • 中金:全球領先的投行與資管如何自建科技生態?
    要聞 中金:全球領先的投行與資管如何自建科技生態? 2020年10月13日 08:33:24 中金研究摘要全球領先的頭部金融機構大多傾向於自建IT,並通過自身IT基礎設施對外輸出形成科技生態。趨勢:頭部投行與資管自建IT是確定性趨勢。根據TABB統計,在10家歐美第一梯隊的投行和資管機構中,2010-2014年自建與第三方IT(包括硬體、軟體、數據等服務)的平均比例為3.14:1。從不同頭部機構的系統建設情況來看,高盛、貝萊德基本完全自建IT系統,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Two Sigma、State Street均自建了核心IT系統。
  • 投行的薪水,看了讓人瞠目結舌!
    很多青睞於外資投行的金融從業者,紛紛將目光移回本土投行。與國外的投資銀行不同。中國本土投行大部分都自稱券商。A股股票的IPO就是本土投行的天下。純粹的本土投行有: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帶有外資色彩的本土投資銀行有:中銀國際,中金公司,瑞銀證券。
  • 中金公司:全球領先的投行與資管如何自建科技生態?
    趨勢:頭部投行與資管自建IT是確定性趨勢。 根據TABB統計,在10家歐美第一梯隊的投行和資管機構中,2010-2014年自建與第三方IT(包括硬體、軟體、數據等服務)的平均比例為3.14:1。
  • 海外業務收入佔比持續增加 海通、中金等券商持續發力打造國際投行
    近年來中國投行在國際化發展的不斷投入帶動了海外業務收入的增長。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排名前10的中國投行境外子公司業務平均收入佔比近四年來穩步上升。市場人士認為,中國投行應堅持以香港為橋頭堡的策略,強化香港地區的業務能力,積累國際化運營經驗;擇機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等地區的投入,做好區域布局。
  • 中金公司證券行業2021年展望:中資國際一流投行的起點和遠方
    同時,居民家庭資產加速向金融資產配置、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專業資產管理機構的壯大推動中長期資金配置比例提升等,將為以直接融資為主導的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我們認為,中國證券業正迎來歷史性的戰略發展期、中資國際一流投行亦將應運而生。海外國際投行差異化的業務形態或為中資頭部券商的發展提供借鑑。
  • 需求暴增,口罩大戶3L第三次衝刺IPO,一隻毛利9分錢,子公司人均年薪...
    根據其招股書,江西3L集團2014~2016年和2017年1~9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6億元、3.81億元、4.05億元和2.92億元,同期分別實現淨利潤4110萬元、3362萬元和4135萬元和2410萬元。
  • 2019投行IPO收入翻倍,科創板成最大助攻,頭部效應再升級
    從IPO業務收入、承銷企業數量、承銷企業募資額各角度對比,眾投行可謂各有千秋,如何對其公允評價?中金公司作為中國最早的投資銀行,在品牌效應、專業團隊相輔相成下,大項目優勢歷來十分明顯,2019年這一特色得到延續。
  • IPO月均33家!投行迎「大年」 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IPO月均33家!投行迎「大年」,1.71萬億股權承銷哪家強?「三中一華」奪得半壁江山,興業平安浙商華西跑步前進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開啟了精彩紛呈的一年,尤其是股權融資市場。
  • 奧銳特IPO衝關: 明天系舊部、投行大佬組團入股 關鍵人因個人消費...
    一位接近於奧銳特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中金國聯的背後則是由曾經在A股資本市場呼風喚雨且被稱為國內第一大資本派系的「明天系」的舊部把持,而無錫泓石則由一位出身於券商的投行大佬一手創辦。有資本和人脈的加持,固然能為奧銳特IPO的順利闖關加分不少,但發生在奧銳特報告期內的內控風險與事故,也必然影響著其上市的命運。
  • 中金公司過會實現「A+H」上市 投行業務半年收入24億增135%
    來源:長江商報「頂級投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即將夢圓A股。上周,中金公司A股首發申請正式通過證監會審核。至此,中金公司將成為國內第14家A+H上市券商,頭部券商也將全部在A股集結。對於中金公司而言,A股IPO順利過會,將幫助其進一步打開融資渠道,增強資本實力,提升行業地位。
  • 券商板塊三巨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誰更有潛力?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A股市場股權融資高達1.71萬億,募集家數1048家,同比增長65%;其中IPO新上市公司數量更是創歷史新高,全年共有396家企業成功上市,平均算下來每天有1家多企業成功上市,募集資金更是創歷史新高,達到了4700億元,同比增加了86%,其中科創板募集資金的數量佔據了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