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3月30日晚間,中金公司發布了2019年度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27.82億元,同比增長22.9%;實現淨利潤42.39億元,同比增長21.4%。與自身對比,中金公司近年來業績增長穩定。但在2019年上市券商的年度業績比拼中,中金公司稍有掉隊,遺憾跌出行業「前十大」的寶座。
錯失行業「前十大」
近年來,中金公司業績水平表現穩定。回顧2018年,幾乎可以稱作是近年來證券行業的至暗時刻:20餘家券商年度業績虧損,頭部券商淨利水平也紛紛下滑。彼時,中金公司成為罕見的淨利潤仍在增長的券商,在2018年上市券商淨利潤排名中,其以34.92億元的水平排在第8位。
不過,在2019年市場行情全面回暖之際,素有「看天吃飯」傳統的證券公司業績也紛紛回暖,此前拖累業績的自營收入轉為最大亮點。相比之下,中金公司穩健的業績增長水平不免有些掉隊。就目前披露的上市券商年報數據來看,中金公司淨利潤水平將擠出行業前十。
分析收入結構來看,中金公司將其收入分為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利息收入、投資收益三大類,分別實現107.33億元、48.00億元、69.59億元,三者在2019年收入結構中佔比分別為47.7%、21.3%和30.9%。
具體來看,中金公司2019年年手續費及佣金構成中,投行業務仍是擔綱項目,當期實現43.96億元收入,佔比41.0%;經紀業務收入以38.78億元緊隨其後,佔比36.1%;資管業務收入20.01億元,佔比18.6%;投資諮詢業務4.25億元,佔比4%。
在利息收入方面,中金公司2019年度實現利息收入48.00億元,同比增長21.33%。其中,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利息收入略有下滑,分別為14.61億元和7.25億元,存放金融機構利息收入13.79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的利息收入11.61億元,同比增長26.8%
另外,在投資收益方面,中金公司實現69.59億元,同比增長53.2%。其中,權益投資實現27.54億元,同比大增174.5%;其他投資實現11.16億元,同比增長143.6%;債權投資則相比遜色,實現28.9億元收入,與上年相比略有下滑。
五大分部「秀肌肉」
在收入結構之外,中金公司的五大業務分部也在年報中紛紛亮相。
投資銀行:
2019年實現分部收入38.65億元,同比增長29.3%;分部利潤率34.4%,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
在投行業務方面,中金公司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9年,中金公司在中資企業全球股本融資承銷規模排名第一。
A股市場:保薦IPO項目15單,主承銷金額650.16億元,承銷規模排名市場第一;主承銷IPO項目18單,主承銷金額402.62億元,承銷規模排名市場第二。主承銷再融資項目6單,主承銷金額78.30億元,承銷規模排名市場第七。
港股市場:保薦IPO項目16單,承銷金額8,0.73億美元;作為全球協調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3單,承銷金額59.11億美元,項目數量和承銷規模均排名第一。
美股市場:作為帳簿管理人主承銷中資企業赴美IPO項目10單,項目數量居市場第一,主承銷金額4.22億美元,承銷規模市場排名第二。
另外,在債務及結構化融資方面,2019年中金公司完成540個項目,同比增長逾61%,合計承銷金額約6659.73億元。其中包括境內項目437個,承銷規模約6120.94億元;境外發行項目103個,承銷規模約77.38億美元。
股票業務:
2019年實現分部收入41.01億元,同比增長49.8%;分部利潤率56.4%,同比上升11.6個百分點,投資收益大幅增加。
中金公司表示,2019年國內市場環境有所改善,但香港市場交易量大幅回落。集團股票業務境內外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創下歷史新高,表現超越市場水平,境內外、場內外收入結構保持均衡。
固定收益:
2019年實現分部收入56.63億元,同比增長29%;分部利潤率32.8%,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
2019年中金公司繼續積極推進固定收益業務。綜合服務客戶能力不斷提升,客戶業務繼續取得良好的業績,其中結構化產品等業務表現出色,資產證券化業務繼續取得增長,市場排名繼續保持領先。
投資管理:
2019年實現分部收入20.68億元,同比增長10.1%;分部利潤率40.1%,同比下降個2.7百分點。
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報告期內,中金公司資產管理部的業務規模為2450.90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51.5%。產品類別方面,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分別為193.07億元和2257.83億元;管理產品數量381隻,絕大部分是主動管理產品。
在公募基金方面,中金基金2019年資產管理規模為278.69億元,同比增長39.25%。在私募股權業務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末,中金資本境內外業務管理的資產規模已達到2792.96億元。
財富管理:
2019年實現分部收入55.73億元,同比增長3%;分部利潤率19%,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2019年是中金公司財富管理板塊全面整合和深入轉型的一年,完成了「中金財富」的品牌統一和業務管理上的深度融合,並在網點和支持體系上進一步整合。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金公司財富管理客戶數量為327.13萬戶,同比增長8.6%。客戶帳戶資產總值達到18391.00億元,同比增長42.5%。其中,高淨值個人客戶數量為1.94萬戶,同比增長33.5%,高淨值個人客戶帳戶資產達到4,602.83億元,同比增長34.6%。
人均年薪約90萬元
新浪港股查詢發現,公司目前有員工8101名,52%為女性,本科以上佔比97%,碩士以上學歷佔比65%,其中,博士佔比2%,碩士佔比63%,本科佔比32%。2018公司有員工7576名,薪酬為5737.8百萬元,平均薪酬為75.74萬元;2019年職工薪酬為7202.9百萬元,平均薪酬為88.91萬元,年薪同比大增17.4%。
此前,根據騰訊2019年年報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騰訊員工一共62885名,年度總酬金為人民幣531.23億元,平均薪酬為84萬。
此前,上證報統計,中信證券平均薪酬為77萬元位列券商第一。統計方法為,考慮到員工可能在一年中不同月份入職離職,上證報記者以「員工人數=(上一年度期末+本年度期末)/2」為口徑,將2019年各家券商的總薪酬除以員工人數粗略計算出員工應發放的平均薪酬。按此方法,新浪港股統計顯示,中金公司員工人數為7838人,平均薪酬為91.9萬元。
業績會四大要點
對於過去一年的業績表現,今日,中金公司召開線上發布會,中金公司管理層直面如何應對疫情、A股IPO進程、作為首批並表試點公司的影響、與騰訊最新合作情況等幾大熱點問題。
A股IPO正在做申報準備
把握隨時出現的市場窗口
已經在港股上市的中金公司正在謀求A股IPO。
今年2月28日晚間,中金公司公告稱,擬申請A股發行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不過具體事項仍待股東大會通過。其中,中金公司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59億股(即不超過A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5%)
對於A股IPO最新進展,中金公司財務長黃勁峰今日在線上業績會上回應,目前公司正在緊密地做好監管申報文件的準備工作,儘快完成準備工作,以把握好可能出現的合適的市場窗口,一切進展順利。
據他介紹,本次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於增加資本金,補充公司運營資金,支持公司境內外業務發展,包括提升核心業務能力,做大新興業務規模,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國際化等戰略領域投入,適時把握戰略性併購計劃,資金到位後,會儘快根據業務需求進行運用,後期會根據市場環境和金融需要持續補充資本金。
此外,對於中金公司是否有進一步的併購安排,中金公司營運長楚鋼表示,公司還沒有具體目標。不過對於公司做大做強、成為國際一流投行的目標而言,他們不會放棄任何外延性增長的機會。
合作計劃如期執行
與騰訊設合資公司6月問世
中金公司與騰訊共同籌備的合資公司同樣受到關注。2019年9月24日,中金公司公告,本公司與騰訊數碼(深圳)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的一家全資附屬公司,訂立股東協議,據此雙方同意於中國成立一家合資技術公司。
該合資技術公司擬通過提供技術平臺開發及數位化運營支持,助力本公司財富管理和零售經紀等業務提供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差異化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提升投顧服務效率,優化精準營銷,強化合規風控,以數位化和金融科技能力推動本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加快轉型及實現規模化發展。未來在可行情況下,合資技術公司可向其他金融機構開放服務。
對此,黃朝暉表示,零售網絡競爭非常激烈,在這樣的形勢下,要讓零售網絡活下去並成為重要盈利部門,他們必須跟科技融合。據他透露,他們跟騰訊方面緊密接觸、意見一致,都認為要盡最大努力支持合資公司,「原來制定的合資公司計劃全部如期執行,相信6月一定跟廣大客戶見面。」
投行項目儲備較強
疫情對財務影響不大
近期各行業均受到疫情影響,對此,楚鋼表示,疫情對公司開發新業務、盡職調查、以及項目申報都會有一定影響,但總體而言對公司財務目前影響不是很大。
據他介紹,目前,中金公司投行項目儲備比較強,今年投行業務進展順利,內地和香港都有一些IPO及股本項目成功發行。根據年報,中金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表現突出,收入43.96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幅達34.3%。
此外,去年中金公司其他業務均有所增長,經紀業務收入38.7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幅為16.7%;資產管理收入為20.01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幅為12.5%;固定收益56.63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幅為4.6%。財富管理收入達55.72億元,同比增幅3%。
楚鋼表示,今年由於股票大幅波動,資金量進出頻繁,公司股票業務收入還是增加的;在固收方面,高評級的債務佔絕大多數,而少數高收益債的信用評級比較好,其他業務方面對公司財務整體影響都不是很大。「公司目前主要工作是控制分險。長期來看,公司在穩定發展過程中希望能抓住機會,有個更好的進步。」
納入首批並表試點影響正面
紓緩監管指標壓力
並表試點同樣是近期「熱詞」。3月27日晚間,證監會稱,將中金公司等6家證券公司納入首批並表監管試點範圍,逐步允許參與試點機構試行更為靈活的風控指標體系,初期綜合考慮試點機構對外投資資本佔用情況,相應下調試點機構母公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係數、表內外資產總額計算係數。
「近年來,境內資本市場持續發展,部分證券公司逐步出現集團化經營發展態勢,有必要將行業風險管控邊界從母公司層面擴展至合併報表視角,以利於更全面、及時、有效地評估風險,促使行業持續穩健發展。在當前疫情環境下,也有利於中介機構更好服務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對於並表監管的思路,證監會作出上述闡釋。
對此,中金公司國際業務發展部經理黃紹峰表示,對他們公司而言,納入試點後影響是正面的。一方面報表數據評估更加嚴謹,另一方面,試點機構母公司風險資本準備計算係數、表內外資產總額計算係數相應下調,可以舒緩監管指標的壓力。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新浪港股、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