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後,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

2020-12-21 騰訊網

1949年5月1日,有一個穿黑衣的60歲老人含淚辭別了留在上海的黃金榮後,舉家登上了荷蘭寶樹雲號客輪,駛往香 港市。當其乘坐的輪船經過黃浦江,站在甲板上的老人看到其出生地浦東高橋(川沙廳)近在咫尺時,百感交集。流著淚,佇立船頭許久,唏噓不已。

老人含淚說:「47年前,一個衣衫襤褸的鄉間少年從這裡來到了大上海,他赤手空拳打下天下。而如今,這一切都被雨打風吹去!」

這個離開上海去香港的黑衣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舊上海灘皇帝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報紙上的照片後,他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

說到舊上海,很多人都會想到當時舊上海灘著名的「青幫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與杜月笙。

在三大亨中,杜月笙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從小癟三混進十裡洋場,成為黑幫大佬,有「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灘土皇帝」之稱。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很太一樣,杜月笙不僅僅是黑幫大佬,同時,他還是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三大亨中,素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

杜月笙長袖善舞,上下通吃,對前清遺老、軍閥政客、民國高層、社會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蔣介石高層中的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無不結其為杜氏豪門的密友。在舊社會的上海灘,杜月笙可謂是左右逢源、縱橫捭闔,無往不勝。

杜月笙常說一句話: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杜月笙少年時期闖蕩上海灘,一開始在水果店做事。練就了單手削梨的本領,削掉的梨皮不僅薄而且不斷。江湖上稱他為「水果月笙」。成為大佬後,有一次,在杜府裡,熟悉的幾個朋友坐一起閒聊。一個朋友隨手遞上一隻梨打趣道:「削一個!」杜月笙不生氣,削好梨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1930年代的上海灘,成為黑幫的教父的杜月笙穿著藍色長衫,身材很瘦,像個教書先生。每次外出時,他身後總是跟著幾個小乞丐,吹著口哨,對著他喊:「水果月笙,給點錢!」杜月笙不生氣,吩咐手下多給點。

抗戰爆發後,杜月笙等人在杜公館召開抗敵後援會主席團會議,還通過潘漢年向八路軍無償援助1000具荷蘭進口的防毒面具,並表示:「決不使部下妨礙救國活動。」

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了日寇的拉攏,並遷居到了中國的香港市。

抗日戰爭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躊躇滿志的他,欲收割舊部,重振旗鼓。但是,此時的國民黨蔣介石已不再支持他了。1948年,他的兒子杜維屏被「大公子」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的罪名逮捕後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

兒子入獄後,杜月笙悲哀地明白了,昔日左右逢源、一呼百應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了。

1949年,蔣介石的國民黨垮臺已成定局,而國共雙方也加強了對社會上實力派人士的爭奪。4月,在解放軍兵臨江南即將解放上海之時,杜月笙跟黃炎培、章士釗、史良、張瀾等知名民主人士頻繁接觸,商討時局。

黃炎培等都力勸杜月笙留下,周總理還通過黃炎培等想約他面談。而上海灘另一「大亨」黃金榮,經多番工作後,加之其不願以八旬高齡流寓海外,已決定留在上海迎接新時代到來。在此情況下,杜月笙也考慮過留下。

然而,杜月笙有著沉重的思想包袱:1927年4月11日夜,他誘捕並殺害了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在4.12大屠殺中,他部署徒眾將數百名黨員和工人殺害在血泊裡。

杜月笙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他不相信人家會不計如此的深仇大恨,他說:「如果自己留下了,前景實在難測。」

同時,蔣介石方面也不願意杜月笙被「統戰」過去,1949年4月10日,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並威脅要求他立即前往中國臺灣省。

杜月笙深知老蔣的毒辣,反覆思慮權衡後,他決定瞞著老蔣逃出上海,遠離漩渦。既不留上海,也不去臺省,而是定居中國的香港市。

1949年5月1日,杜月笙含淚辭別了留在上海的黃金榮。舉家登上了荷蘭寶樹雲號客輪,駛往港市。

到達香 港後,周 總 理依然沒有放棄對他的爭取,曾安排喬冠華、潘漢年一直與杜月笙保持聯繫,並派金山、章士釗等人赴港,勸說他返回上海。表示:希望他能回歸上海,對其過去既往不咎,一起共同發展上海。

杜月笙思慮一番後,也想返回上海,畢竟已過花甲之年的他,也想落葉歸根。可是,就在杜月笙心動的時候,一張報紙令他改變了主意。

一天,他看到一張報紙,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人他再熟悉不過了,那是他的恩師和前輩黃金榮。杜月笙看到這張報紙後,臉色大變,他改變了回上海的意願。大哭之後,大笑道:「還好我到香港了!還好(幸虧)我沒留在上 海。」

杜月笙看到的這張報紙所刊登的正是黃金榮掃大街的照片。1951年5月20日,上 海《新聞報》、《文匯報》刊出了《黃金榮自白書》,隨後,黃金榮開始主動的「自首改過」、「將功贖罪」,響應改造號召,開始掃大街。

當新聞上刊登的黃金榮掃大街的照片傳遍世界各地時,杜月笙在港看到這張報紙後,大哭又大笑,慶幸自己沒有留在上海,躲過了一劫。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終年63歲。

相關焦點

  • 民國往事,杜月笙為何在1949年逃離上海?
    杜月笙看到國民黨大勢已去,遂痛下最後決定,4月27日攜帶家小乘船逃離上海,5月2日抵達香港。上圖是《珠江報》刊載的消息,說杜月笙以看病之名來到香港。杜月笙逃離的表面原因1949年出版的《新聞雜誌》第3卷第3期,刊登了一篇《杜月笙為何去港?》
  • 解放後杜月笙沒留在上海也沒去臺灣,而是去了香港,他在怕什麼?
    上海解放後,為何杜月笙既沒有留下也沒去臺灣,而是舉家去了香港 我們都知道,杜月笙在1951年就去世,也就是說,1949年全國解放的時候,他才61歲,不算年輕,但也絕不會太老。
  • 1949年,為何杜月笙既不去臺灣,也不留在大陸,而是舉家遷向香港?
    1949年,北平、天津解放,上海形勢「吃緊」。 杜月笙是上海灘三大流氓大亨之首,是一呼百應的大人物,所以,杜月笙成為國共兩黨都爭取的對象。
  • 「上海大亨」杜月笙,為何沒在香港混出名堂?有三個原因
    「上海大亨」杜月笙,為何沒在香港混出名堂?有三個原因 杜月笙生於1888年8月,仿佛早已經註定杜月笙這輩子會發。杜月笙以販毒起家,1911年入八股黨販賣鴉片,隨後得到青幫頭頭黃金榮的賞識,開始跟著黃金榮混。
  • 新中國成立後,杜月笙打算回上海,但看到一張照片後馬上放棄了
    那時的上海青幫勢力巨大,幫會成員數萬人,他們牢牢地控制著上海的地下秩序,以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位大人物而享有盛譽。憑藉法國人的力量,黃金榮成為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華人督察,後在上海設立幫會,廣收門徒,是上海灘較早的幫會。作為青年幫派的後起之秀,杜月笙後來成了與青年幫派黃金榮同時代的大人物。
  • 1949年,黃金榮為什麼拒絕逃離上海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在復興島託人帶信給黃金榮,勸他「抓緊時機」到香港或臺灣去,「以免遭種種不測」。但是,黃金榮哪裡也沒有去,出人意料地留居上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關於黃金榮留居上海、不去香港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 風雨飄搖之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14K、李嘉誠
    誰能想到這樣的小角色,後來能成為黑白兩道通吃,隻手遮天的五億探長呢? 韓森,1917年出生於香港離島長洲,因而也被叫做「長洲仔」,又因為體型有點胖,人送外號「肥仔B」。 1940年,韓森同呂樂同一年加入香港警隊,一年後香港被日本人攻佔,韓森逃到東莞避風頭。
  •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1937年對杜月笙來說很關鍵,因為這一年他帶著全家離開了自己的地盤上海,隨後來到香港。當時上海已經淪陷,而杜月笙作為黑幫頭目當時受到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本人還打算暗中拉攏杜月笙。可是杜月笙雖然是黑幫頭目,但是他不會幹賣國的勾當,所以斷然拒絕了日本人。無法繼續在上海生存的杜月笙只能逃往香港,他到了香港以後擔任過中國紅字會副會長,同時還擔任了其他職務。
  • 杜月笙3個字滅三合會三頭目,為何杜月笙流落香港還能安然無恙?
    當年的上海灘,各種勢力錯綜複雜,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這些青幫巨頭自然不必多說,還有顧竹軒、嚴九齡等等這些霸佔了某一個行業名人。今日不同往昔,此時的李裁法想要效仿杜月笙在上海灘混出一番天地,已然是千難萬難,於是他便有了遠離上海去其他地方發展的念頭。抗戰爆發後,上海因為淞滬會戰混亂不已,李裁法來到了香港。
  • 杜月笙晚年落魄四處借錢遭拒,他拿出支票:要多少,杜先生自己填
    」一個人順風順水,大富大貴的時候,身邊自然圍繞著許多「朋友」,然而當你遇到麻煩,甚至身無分文的時候,一些「朋友」可能就會離你而去,此時還能留在你身邊幫助你的,那才是真心的朋友。1949年4月,杜月笙帶著全家老小一起逃亡到中國香港,租住在堅尼地臺18號底層,杜月笙雖在上海叱吒風雲,但來了香港也不過是虎落平陽,沒人會看他臉色辦事,他們一家人沒有工作,平時又大手大腳慣了,帶來的錢很快就用光了。
  • 杜月笙的這些怪毛病,不僅成了香港報業的逗樂新聞,也引來了日本人...
    日本人侵佔上海後,杜月笙只帶了一個貼身的僕人逃到了香港,住進了九龍半島飯店。很快他就成了香港報業非常樂意報導的新聞題材,眾多的記者跑到飯店堵在他的客房門口,都想多搜集他的一些異事。 到底什麼是異事呢?原來杜月笙睡覺的時候有很多怪毛病。
  • 周恩來寫信望杜月笙回大陸,結果杜看到一張相片,立馬改變主意
    這件事成為了杜月笙人生的一大汙點,不過,杜月笙在民族大義上還是站得住的,當時日本人侵入上海,日本軍方希望杜月笙可以出面幫助日本控制局面,但杜月笙一口拒絕了,在上海淪陷時,早早的去了香港。 在抗日戰爭時期,杜月笙也貢獻出了自己一份力量,他籌集物資,捐獻金錢,還曾經將進口的防毒面具贈予八路軍。可以說其人有過,但是也有功勞。
  • 杜月笙在上海灘能隻手遮天,為何到了香港卻沒能打出自己的天下?
    1925年7月,杜月笙與上海灘另外「兩大亨」——黃金榮和張嘯林開設了「三鑫公司」,一舉壟斷了法租界的毒品交易。自此,杜月笙的勢力開始逐漸增強,與黃、張二人並稱為上海灘「三大亨」。1929年,杜月笙正式出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同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至此,杜月笙的勢力及聲望逐步到達頂峰!
  • 《杜月笙大傳》7 東山難再起 遠居香港
    本來換了地方有些地方不習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香港人欺生,飯店茶房添油加醋向外傳播,一時間便成為了茶樓酒肆的談資笑料。 杜月笙什麼時候被人這麼嘲笑過?出門在外,難免不適應。 杜月笙先是發電報,讓留在上海的同仁把一家老小護送到香港。隨後,他的手下陸續來到香港。人馬一撥又一撥的來,杜月笙在香港九龍租得三層樓房。杜月笙的所有家人、朋友、門生弟子一起搬入了九龍。
  • 杜月笙晚年在香港生活窘迫,他拿空白支票支助,150萬以下隨便填
    1925年,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並將他的鴉片帝國做成了「全球網絡」,他成了各政商要員們的座上賓,前上海總統黎元洪的秘書長專門為他寫了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比喻他為當代春申君。
  • 民國賭王吳家元聰明一世,因不聽杜月笙一句忠告,晚年死的很慘!
    杜月笙見到他,先屏退左右,繼而正色而言,老兄的確聰明絕頂,昨天蒙你使我大開眼界。但小便宜對我杜某人是無用的,你想用我名聲,吞友好錢財,這是不行的,因此之故,昨天你贏來的錢,我替你全部輸出去了。至於那十萬大洋,不必擔心,你已加倍地還了,只是我要奉勸你一句,聰明莫要太過欺人,還需留一些在正道上。
  • 杜月笙逃難來到香港,他輕信人言,做生意賠本了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的戰役打響了,經過為期半個月的戰鬥,這座中國最大的城市重新回歸到了人民的手中。作為上海的著名大亨,杜月笙趕緊變賣家產,帶著全家老小,倉皇登上客船逃到了港地。
  • 杜月笙遺言死後回故鄉入土 為何死後骨灰被人帶到臺灣安葬?
    時人不認識上海市長的很多,沒有聽說「黃金榮」這三個字的卻少之又少。然而,10年過去,風雲突變。一個從鄉下來到上海灘,礙於生計不得不混跡水果攤的的小混混,竟然取代了黃金榮,成為上海灘的頭號老大。此人叫杜月笙。在上海灘三個流氓大亨中,杜月笙最年輕,但他卻最會處事。杜月笙在上海灘結交的圈子極廣。
  • 新中國成立後,為何一直沒動上海青幫大亨黃金榮?原因很簡單
    不過要論之後的情況,杜月笙其實並不太好,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害怕被清算,帶著部分家財與妻妾子嗣去往香港。 強龍不壓地頭蛇,哪怕他曾是上海灘呼風喚雨的大佬,去到香港後依舊只是一個普通人,最後病逝在香港。在杜月笙還沒去世之前,曾一度邀請黃金榮一起去香港,但都被其拒絕了,黃金榮留在上海,並且日子過得比杜月笙更舒坦,這是為何呢?
  • 1951年,杜月笙燒掉一箱欠條,家人不解,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至此之後,杜月笙這才算是明白,自己在上海的大勢已去。1949年4月杜月笙思量再三,決定帶著家人離開上海前往當時還在英國人手中的香港。在上海的時候,杜月笙有多處房產,就算是花園別墅就有好幾處,而到了香港後,他們一大家子只能住百十平米的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