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又有新進展

2020-09-03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本報訊 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又有了新的進展。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8月19日發布公告稱,根據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申報項目評審工作安排,8月20-22日召開「類腦智能」和「智能晶片」等2個評審組項目答辯評審會。

據悉,此次評審採用視頻答辯評審方式,評審專家按照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選取和使用的統一要求,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產生,包括華南理工大學李遠清、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程學旗等共38人入選。「目前,『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已經發布,擬進一步布局形成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與技術創新體系框架,並啟動在若干行業、領域創新應用類項目,力爭早出成效。」科技部相關負責人透露。

科技部先前發布對此相關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明確,今年將以推動人工智慧技術持續創新和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主線,按照並跑、領跑兩步走戰略,圍繞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群體智能、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等五大方向持續攻關,從基礎理論、支撐體系、關鍵技術、創新應用四個層面構築知識群、技術群和產品群的生態環境,搶佔人工智慧技術制高點,妥善應對可能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人工智慧成為智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中國農業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李紅軍博士表示,與先前已發布的若干個重點研發計劃一樣,未來啟動的重大項目也採取「預申報+正式申報」的方式,鼓勵申報單位強強聯手組團申報,對指南要求的研究內容要全面覆蓋,研究結果對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行業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提高起到引領示範作用。因此,科研工作者需要提前準備,抓住時機,聯合優勢單位一起申報,參與更多的科研項目中來。

據了解,「科技創新2030—」是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要求,面向2030年部署的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項目。力爭到2030年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種業自主創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智能電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大數據、智能製造和機器人、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健康保障、新一代人工智慧等16個重點方向率先突破。鍾源

新聞連結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年度報告發布

本報訊 (記者 劉琴) 在近日舉行的2020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與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年度報告(2019-2020)》。

《報告》認為,2019年以來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與趨勢:一是全球主要國家加強人工智慧的布局,搶佔智能經濟的制高點。近年來主要國家均將人工智慧提升至新的戰略高度,政策支持不斷加碼。2019年以來,美國啟動了「美國人工智慧倡議」,日本出臺了《人工智慧戰略2019》,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人工智慧白皮書》。此外,AI人才領域、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領域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二是人工智慧的應用創新活躍,細分領域的優秀案例正加速落地。全球人工智慧應用落地加快有望形成顛覆性的力量,人工智慧技術逐步滲透到質量檢測、預測性維護、生產流程等環節,成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提升個性化製藥效率,預測與診斷精度,打開了智慧醫療的新局面。數據顯示,到2025年人工智慧每年將為金融行業節約和創造340億-430億美元,幫助醫療領域每年減少540億美元的支出。

三是央地聯合布局「試驗區」「先導區」,從技術攻關向應用落地,深化轉變。2019年以來,我國更加重視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落地,先後批覆啟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啟動了10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地方主體作用,鼓勵支持先行先試,探索促進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新路徑。

四是蘇州逐步建成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地、產業集聚地,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當前蘇州正在積極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加速「蘇州製造」向「蘇州智造」的跨越。

《報告》分析認為,針對當前人工智慧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我國應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雙輪驅動打造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系,穩妥的構建新格局,強化頂層設計、統籌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築牢數據安全根基。

相關焦點

  • 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又有了新的進展。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8月19日發布公告稱,根據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申報項目評審工作安排,8月20日至22日召開「類腦智能」和「智能晶片」等2個評審組項目答辯評審會。
  • 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啟動申報
    科技部近日發布了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有關指南內容概要如下,詳細請看相關文件:一、研究方向1.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1.1 腦結構和功能啟發的新型神經網絡模型申報說明:本任務擬支持項目數不超過4 項,每個項目下設課題數不超過2個,所含參研單位總數不超過2家1.2 基於脈衝神經網絡的感知—學習—決策神經網絡模型申報說明:本任務擬支持項目數不超過4 項,每個項目下設課題數不超過2 個,所含參研單位總數不超過2 家。
  • 南京郵電大學獲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立項
    近日,由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鮑秉坤教授牽頭申報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認知計算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獲得立項資助,這是該校首次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
  • 湖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發布
    培育一批人工智慧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形成創新生態體系,將武漢打造成為全國人工智慧創新引領區。重點應用場景取得重要進展。在智能製造、智能教育、智能環保、智慧城市、智能政務等重點領域形成特色應用,實施100個以上人工智慧應用示範項目,培育一批專注深度應用場景的創新型企業,形成10家以上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慧企業。人工智慧成為經濟新增長點。人工智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能力快速提升,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 助力中國晶片產業發展,雲天勵飛牽頭的「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
    12月24日,由雲天勵飛牽頭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面向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經網絡處理器關鍵標準與驗證晶片」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深圳順利召開。
  • 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慧 將圍繞五大方向持續攻關
    原標題: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慧 將圍繞五大方向持續攻關   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又有了新的進展。記者1月9日從科技部獲悉,科技部日前正式發布關於對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於1月9日前截止。
  • "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申報項目"機器學習"等4個評審組答辯評審專家名單
    根據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申報項目評審工作安排,茲定於2020年8月23-24日召開「認知計算與語義理解」評審組項目答辯評審會;8月24-26日召開「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安全」和「智能製造」等3個評審組項目答辯評審會;8月25-26日召開「自主智能」和「人機互動」等2個評審組的項目答辯評審會。
  • 我省不斷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科技創新項目實施
    來源:省科技廳  日前,由瀋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瀋陽工業大學承擔的2019年度遼寧省科技重大專項「全固封高溫矽壓力傳感器研究及產業化」項目取得了關鍵性進展。該項目攻克了高溫壓力晶片優化設計、傳感器封裝結構設計、無引線封接工藝等關鍵技術,研發出多規格新型高溫壓力晶片和傳感器芯體樣品。項目設計採用高溫傳導熔融與高溫匹配燒結相結合方式,為傳感器整機研製打通節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科技創新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力推動了我省關鍵技術科研攻關。
  •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啟動建設,武漢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進入新徵程
    11日上午,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建設。這標誌著武漢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開啟武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新徵程。記者高勇 攝9月初,科技部正式發文批覆《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方案》,支持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 「面向新一代人工智慧的新型感知器件和晶片技術」項目啟動暨實施...
    「面向新一代人工智慧的新型感知器件和晶片技術」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召開 2020-10-20 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10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牽頭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
  • 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重慶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會上,重慶市科技局副局長許志鵬介紹稱,今年年初,科技部正式批覆重慶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目前,圍繞試驗區《實施方案》「4+1」重點任務要求,依託試驗區首批備案重大項目,重慶重點推進了技術創新支撐、基礎服務保障、典型場景應用、社會實驗探索等四個方面工作,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德清: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系列教材培訓基地
    浙江在線-德清新聞網7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曉燕)7月11日上午,浙江智海在線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籤約暨智海在線——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系列教材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縣新聞中心舉行。首期師資培訓班「雲課堂」開班授課,全國61所高校的126位教師通過智海實訓平臺參加本次培訓,這也標誌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系列教材培訓基地正式落戶德清。
  • 「新一代人工智慧」十大應用場景落地
    本報訊(記者 李佳)昨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十大應用場景,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街道、智慧工廠、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工地、智慧倉儲、智慧銀行、智能汽車十大領域。在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範區亦莊基地,已有40餘家企業完成超過20萬公裡的測試裡程。
  • 短評:何謂新一代人工智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7/415149.htm那麼何謂新一代人工智慧?毫無疑問,一定是對深度學習的顛覆!然而,目前我國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的布署上:」科技部啟動建設了十五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所樹立起的典型是:「自動駕駛(百度)、城市大腦(阿里雲)、醫療影像(騰訊)、智能語音(科大訊飛公司)、智能視覺(商湯集團)、視覺計算(上海依圖)、營銷智能(明略科技)、基礎軟硬體(華為)、普惠金融(中國平安)、視頻感知(海康威視)、智能供應鏈(京東),圖像感知(曠視)、安全大腦(360)、智慧教育
  • 雲天勵飛聯合9家單位 啟動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
    12月24日,由雲天勵飛牽頭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面向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經網絡處理器關鍵標準與驗證晶片」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深圳順利召開。
  • 科技部:支持廣州、武漢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4日電 科技部官網4日發文稱,支持廣州市、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對廣東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復函稱,支持廣州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驗區建設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以人工智慧激發廣州「老城市新活力」,示範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  科技部要求,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和產業集群優勢,全面提升人工智慧創新發展水平。
  • 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項目封頂
    集微網消息,上海臨港產業區消息顯示,2021年1月4日,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重點項目在臨港新片區舉行封頂儀式。圖片來源: 上海臨港產業區據悉,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項目於2020年3月籤約,7月7日拿地,9天後即樁基開工;9月10日一天同時獲取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11月15日,在樁基施工完成後的第33天,項目順利完成了首節所有鋼柱精確定位安裝。
  • 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進入新徵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啟動建設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攝 11日上午10時40分,武漢市人工智慧計算中心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這標誌著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開啟武漢市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新徵程。9月初,科技部正式發文批覆《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方案》,支持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 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 國家高新區在「挑擔子」
    在今年7月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的「12項改革攻堅行動」系列發布會的第6場發布會上,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工作推進情況時表示,濟南高新區作為首批國家高新區,緊抓人工智慧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初步構建了以「算力支撐強勁、算法優勢突出、智能應用先進」人工智慧發展格局,以「智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開工168天,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賦能平臺項目臨港封頂
    1月4日,在2021年首個工作日,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項目和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NGO)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籤署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