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國四代半戰機殲-10C成功登上熱搜,原本算不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卻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強烈關注,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眾所周知,軍事是各國在發展中是至為重要的一個領域,而戰機則是軍事發展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衡量各國軍事實力的一個標準。為了研製出更加先進的戰機,各國可謂是費盡心思,我國也不例外,殲-20的誕生使中國直接超越俄羅斯空軍,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列裝五代機的國家。雖然中國的殲-20已經小批量列裝,但殲-10系列還是我軍主要戰機之一,尤其是殲-10系列的最新改造殲-10C。
第一,美媒評價「殲-10C」
據美國《國際利益》雜誌網站顯示,中國的殲-10C雖然不及美國的F-35,但在四代半戰機中是較為頂尖的存在,美國媒體稱其為「世界頂尖的4.5代噴氣式戰鬥機」。文章推測,殲-10C有可能安裝上了目前空戰裝備的「黃金標準」: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同時也使用了複合材料,讓其隱形技能有所提升,這就意味著即使殲-10C雖然不是隱身戰機,但依舊具備了隱身功能。
如此高評價直接引起了西方軍用航空界的轟動,就全世界來說,五代機畢竟是少數,而且造價費用昂貴,這也就意味著,當前世界的空軍領域,四代半戰機佔據主要位置。
第二,殲-10C完勝F-16V?
據《軍事觀察》雜誌網稱,入列時間相近的F-16V與殲-10C戰鬥機都是目前生產性能最為強大的輕型戰鬥機,且在三代機的基礎上都有不少改進。報導稱,這兩款戰鬥機重量都在13噸左右,雷達大小也極為相近。兩個月前美國將性能相似的殲-10C與F-16進行比較,羅列了殲-10C的一系列優點,從而得出一個結論:殲-10C較F-16V而言,具有壓倒性優勢。
分析指出,殲-10C的機身選用了靜不穩定設置,隨後整體又進行了更為詳細的升級改造,其中包括減少雷達發射截面、使用隱身塗層等,這些改進不僅整合了戰機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的能力,使其能更有效的近距離鎖定隱身戰機,而且在沒有雷達信號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保持高度態勢感知,這也是F-16暫時做不到的。
但僅這些優勢,是不足以讓美國媒體給予如此高的評價,更不足以引起西方國家的強烈關注。
據悉,這是因為在殲-10的一次現身時,被美國拍到殲-10C安裝了一個神秘武器:PL-15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那PL-15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竟能得到各國的如此重視呢?
第三,超級武器:PL-15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
霹靂(PL)-15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簡稱PL-15),由國內607所研製,其彈長6米,彈徑0.2米,彈重大約0.2噸,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預測,PL-15將取代現有超視距射程超過100公裡雷達制導的PL-12空空飛彈。對於PL-15的射程問題,歷年來頗受爭議,一種說法是其射程為200公裡,另一種說法是射程超過300公裡,甚至有可能達到400公裡,由於兩種說法懸殊,因此真實的射程只有空軍知曉了,外界的說法僅是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PL-15是目前全球射程最大的空空飛彈之一。
據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司令霍克·卡萊爾說,PL-15將超出美國現有空空飛彈的射程甚至超越美軍空軍的王牌空空飛彈AIM-120D,使得PL-15不僅對F-35這樣的隱形戰機造成威脅,也能對轟炸機以及空中加油機構造成威脅。
據悉,PL-15的部署已經趨於成熟,除五代戰機殲-20外,還將運用於空軍以及海軍航空兵的殲-10、殲-11、殲-15和殲-16戰鬥機等,我國空中作戰能力也將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