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布局」光刻膠國產化進行時,誰能躍居龍頭率先領航?

2020-12-14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文/若冰)光刻膠是利用光化學反應經曝光、顯影、刻蝕等工藝將所需要的微細圖形從掩模版轉移到待加工基襯底上的有機化合物,是集成電路和平板顯示兩大產業光刻工藝的重要部分,也是國際上技術門檻最高的微電子化學品之一。

根據《現代化工》數據,全球光刻膠市場主要被美日韓企業壟斷,所佔市場份額超過85%。其中,日本光刻膠公司領跑,日本合成橡膠(JSR)、東京應化(TOK)、信越化學、富士電子材料四家企業市佔率高達72%。大陸企業份額不足10%,國內光刻膠仍十分依賴進口,供應受制於人。特別是在今年外部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的當下,光刻膠的國產化顯得愈發迫切。縱是大勢所趨,卻也是任重而道遠。

任重——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按照下遊應用,光刻膠可大致分為半導體用光刻膠、LCD 用光刻膠、PCB 用光刻膠等,其技術壁壘依次降低。

相應地,PCB光刻膠是目前國產替代進度最快的,已經實現對主流廠商大批量供貨。據悉,如容大感光、廣信材料、東方材料、飛凱材料、永太科技等在內的大陸企業佔據國內46%左右溼膜光刻膠和光成像阻焊油墨市場份額。

LCD光刻膠替代進度相對較快,國產化率在10%左右,進口替代空間巨大。主要企業有飛凱材料、永太科技、蘇州瑞紅(晶瑞股份100%控股)和北京科華微電子等。

近年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迅猛,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為代表的面板企業迅速崛起,產業中心向中國明顯轉移。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日韓面板產能逐步退出。再疊加整個產業鏈中材料國產化的大趨勢,我國LCD光刻膠市場規模及國產化率有望逐步提升。

半導體光刻膠國產技術較國外先進技術差距最大。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2-3代的差距,而且半導體光刻膠及配套材料具備產品技術更迭快、純度高等特點,國產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目前,全球半導體光刻膠的供應廠商主要集中日本,分別為東京日化、JSR、信越化學、住友化學和陶氏化學等,其中美國企業陶氏化學市佔率僅為15%。

半導體用光刻膠市場上主要使用的光刻膠包括g線、i線、KrF、ArF四類光刻膠,其中g 線和i線光刻膠是市場上使用量最大的光刻膠。我國半導體領域的g線、i線光刻膠基本可以滿足自給自足,並在逐步提升供應量,兩者主要用於6英寸晶圓的集成電路製造。KrF(用於8英寸晶圓)和ArF光刻膠(用於12英寸晶圓)被日本、美國企業壟斷。我國的對於高端的KrF、ArF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國產化率存在極大的提升空間。但KrF光刻膠也具備批量供應的條件;ArF光刻膠尚處於下遊認證階段;國際上最先進的EUV光刻膠國內尚處初級研發階段。

而隨著國內新建晶圓廠的密集投產,市場需求增長,也為半導體光刻膠打開了最佳代替窗口。2020年~2022年是中國大陸晶圓廠投產高峰期,以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等新興晶圓廠和以中芯國際,華虹為代表的老牌晶圓廠正處於產能擴張期,未來3年將迎來密集投產。

浙商證券指出,根據國內晶圓廠的建設速度和規劃,預計2022年國內半導體光刻膠市場將會是2019年的兩倍,約55億元。屆時世界面板產能持續向中國轉移,國內面板光刻膠市場需求預計約為105億元。二者合計將帶來約160億元的市場空間。

道遠——追趕的腳步不停歇

1、光刻膠的國產化進程

不管是面板光刻膠方面還是半導體光刻膠方面,國內光刻膠廠商們都在全力推動研發進度。

1)晶瑞股份

晶瑞股份是一家微電子材料企業,主導產品包括超淨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性材料、鋰電池材料和基礎化工材料等,其中光刻膠產品主要由其子公司蘇州瑞紅生產。據介紹,蘇州瑞紅1993年開始光刻膠生產,是國內最早規模量產光刻膠的少數幾家企業之一。

光刻膠產品由晶瑞股份的子公司蘇州瑞紅生產,蘇州瑞紅紫外負型光刻膠和寬譜正膠及部分g線等高端產品已規模供應市場數十年,承擔並完成了國家重大科技項目02重大專項「i線光刻膠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其i線光刻膠已向合肥長鑫、士蘭微、揚傑科技、福順微電子等行業頭部公司供貨。

蘇州瑞紅KrF(248nm深紫外)光刻膠完成中試,產品解析度達到了0.25~0.13μm的技術要求,建成了中試示範線。

2)南大光電

南大光電專業從事高純電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已形成了MO源、電子特氣、ALD/CVD前驅體材料和光刻膠四大業務板塊。其中,在光刻膠方面,南大光電正在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193nm光刻膠項目,已獲得國家02專項「193nm光刻膠及配套材料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和「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的正式立項。

根據2019年年報顯示,南大光電「193nm光刻膠及配套材料關鍵技術開發項目」的研發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驗收中。此外,公司設立光刻膠事業部,並由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全力推進「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的落地實施。

2020年4月,其採購的用於檢測ArF(193nm)光刻膠產品性能的光刻機運入寧波南大光電工廠,5月開始進行安裝調試,預計安裝調試需要4-5個月的時間。南大光電同時自主研發製備ArF(193nm)光刻膠用的高純原材料,研製出的ArF(193nm)光刻膠樣品正在供客戶測試。

5月14日,南大光電接受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光刻膠產品力爭年底通過客戶驗證。

6月3日,南大光電錶示,目前「ArF光刻膠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項目」尚處於光刻膠樣品驗證階段,驗證過程預計需要12-18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3)上海新陽

2016年底,上海新陽立項開發集成電路製造用高端光刻膠。根據上海新陽2019年年報,其已研發獲得多個KrF厚膜、ArF幹法光刻膠產品配方、工藝數據和技術參數,得到了多次可重複的實驗室曝光結果,關鍵曝光參數已經達到了光刻生產工藝對商用光刻膠可以進行中試產品驗證的基本要求。

上海新陽在4月22日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時表示,其KrF厚膜光刻膠部分產品配方已完成實驗室研發;即將開始生產工藝開發,中試產線在安裝調試建設當中;用於檢測曝光數據和質量分析的光刻機(型號:Nikon-20541,二手機臺)已完成安裝調試,進入試運行階段;主要原材料開發在同步進行;待中試產品產出後進行客戶產線驗證。

5月26日,上海新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光刻膠已完成實驗室研發,準備開始進行200L反應釜的中試,在建項目規劃產能為500噸/年。

4)容大感光

容大感光致力於PCB感光油墨、光刻膠及配套化學品、特種油墨等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光刻膠產品主要包括紫外線正膠、紫外線負膠兩大類產品以及稀釋劑、顯影液、剝離液等配套化學品,主要應用於平板顯示、發光二極體及集成電路等領域。

據了解,容大感光的光刻膠業務營收佔比較小,其產品應用領域更多集中在平板顯示合LED晶片。5月25日,容大感光接受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目前可生產的半導體光刻膠主要為g/i線正性光刻膠、i線負性光刻膠、i線厚膜膠等。

此外,容大感光大亞灣光刻膠及其配套化學品募投項目設計的生產能力為年產1000噸,投產後的主要產品是用於平板顯示、發光二極體、集成電路晶片等領域的光刻膠,類別為g/i線正性光刻膠、負性光刻膠,i線正性光刻膠的解析度為0.35微米。今年5月中旬,容大感光回復深交所關注涵表示,該項目所有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

5)飛凱材料

飛凱材料的主營業務產品主要包括紫外固化材料和電子化學材料,電子化學材料主要包括應用於半導體製造及先進封裝領域的溼製程電子化學品如顯影液、蝕刻液、剝離液、電鍍液等,用於集成電路傳統封裝領域的錫球、環氧塑封料,用於TFT-LCD液晶顯示面板製造領域的正性光刻膠、TN/STN型混合液晶、TFT型混合液晶、液晶單體及液晶中間體、用於OLED屏幕製造領域的配套材料等新材料。

6月1日,飛凱材料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TFT-LCD正性光刻膠目前處於試生產過程中,且近期出貨量也在穩步提升。另外,公司i-line半導體光刻膠實驗室階段產品正在做客戶送樣驗證前的準備工作。

6)雅克科技

雅克科技主營電子半導體材料,深冷複合材料以及塑料助劑材料研發和生產。電子材料板塊主要包括金屬有機前驅體、特種氣體、光刻膠、矽微粉等。

公司對光刻膠的布局通過外延併購實現,2020年2月26日公司公告以58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收購LG化學彩色光刻膠相關資產。

近日,雅克科技順利收購LG化學彩膠。國聯證券指出,雅克科技獲得LG彩膠資產、參股Cotem公司的TFT-PR光刻膠業務,已為國內面板光刻膠龍頭企業。通過本次交易,雅克科技可以獲取彩色光刻膠的關鍵技術,在生產經營上減少對國外企業的依賴,並且填補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

7)永太科技

6月12日,永太科技在接受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CF光刻膠生產線已經建成,目前國內CF光刻膠仍以進口為主,下遊國產化率仍較低。目前永太科技CF光刻膠已經通過華星光電驗證。

永太科技董事長王鶯妹表示,光刻膠行業的專用化學品生產壁壘高,國產化需求強烈。近年來,我國政府為鼓勵光刻膠行業發展、突破產業瓶頸,給予了大量政策支持,為光刻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氛圍。同時,受益於消費電子、LCD及半導體產業等下遊產能向大陸轉移,國內光刻膠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8北京科華

北京科華成立於2004年,是集光刻膠研發、生產、檢測、銷售於一體的中外合資企業,同時也是中國在光刻膠領域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光刻膠和與之配套的試劑(稀釋劑、去邊劑、顯影液及剝離液等)。北京科華已經陸續研製出了一系列高端光刻膠產品(包括 248nm、I 線、G 線光刻膠等)。這些產品系列在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的基礎上,還有大批品種或處於客戶的測試階段,或處於客戶的測試準備階段。

兩難——技術和市場

在技術方面,光刻膠的研發關鍵在於其成分複雜、工藝技術難以掌握。

光刻膠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樹脂、色漿、單體、感光引發劑、溶劑以及添加劑,開發所涉及的技術難題眾多,需從低聚物結構設計和篩選、合成工藝的確定和優化、活性單體的篩選和控制、色漿細度控制和穩定、產品配方設計和優化、產品生產工藝優化和穩定、最終使用條件匹配和寬容度調整等方面進行調整。因此,要自主研發生產,技術難度非常之高。

從產業鏈供應體系來看,雖然我國化工產品原料品種齊全,可以為光刻膠產業提供充足和價格低廉的基礎原料供給,但是由於資金和技術的差距,生產光刻膠的原料如引發劑、增感光刻膠樹脂等被外資壟斷,導致光刻膠自給能力不足。當前光刻膠及上遊原材料產業鏈主要位於日本,除日本企業外,韓國SKC及美國陶氏杜邦亦有參與。

近年來,儘管光刻膠研發有了一定突破,但國產光刻膠還是用不起來。目前,國外阻抗已達到15次方以上,而國內企業只能做到10次方,滿足不了客戶工藝要求和產品升級的要求,有的工藝雖達標了,但批次穩定性不好。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的報告顯示,IBM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開始了化學放大光刻膠技術的研發,我們國家從2000年才開始重視光刻膠技術,幾乎落後了30年。

造成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的原因很多。

過去由於我國在開始規劃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上,布局不合理、不完整,特別是重生產加工環節的投資,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基礎材料、裝備與應用研究。

特別是在半導體高端光刻膠方面的差距巨大。

從市場角度看,一方面,因大陸晶圓廠的晶圓製造技術落後於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對ArF i、EUV等高端光刻膠的需求量較小,主要集中在G-line、I-line、KrF光刻膠。由於試錯成本很高,國內半導體光刻膠企業技術目前仍然還不成熟,很難作為驗證的材料參與到晶片製造企業的研發環節。

另一方面,由於大陸晶圓製造技術落後而使得我國進口光刻膠落後國際市場1-2代技術,從而形成了國內光刻膠市場形成信越化學、TOK份額較大,JSR和陶氏份額較小的競爭格局。而當產品規模化量產之後,特別是在晶片製造高精密和嚴格質量管控之下,下遊廠商對光刻膠的選擇非常謹慎,所以光刻膠替代無論是國產替代還是外商間的競品替代,難度都非常大。

不過,根據SEMI數據和中銀的報告看,儘管現階段大陸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小,但未來將保持快速增長。相信隨著未來國內晶片製造份額的擴大,影響上遊供應鏈。例如,國內PCB和LCD行業的光刻膠發展歷程,國產半導體光刻膠也將逐漸走向成熟。(校對/小北)

相關焦點

  • 半導體國產化投資機會系列二:光刻膠,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
    >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並通過驗收,在國內實現了i線(365nm)光刻膠量產,並在中芯國際、揚傑科技、士蘭微等知名半導體廠通過了單項測試和分片測試,取得了客戶的產品認證。,已獲得國家02專項「193nm光刻膠及配套材料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和「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的正式立項,先後共獲得中央財政補貼1.5億元,地方配套5,000萬元。
  • 行業分析:光刻膠國產化進行時,哪家企業將拔得頭籌?
    作為晶片生產最核心的物料之一,光刻膠成為國內一批企業紛紛布局的產業方向。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7月以後,光刻膠概念指數(885684)持續飄紅,二級市場行情最高漲幅187%。光刻膠和LCD光刻膠。經過周密的市場調研和行業論證,公司發現電子級酚醛樹脂是製造光刻膠產品的關鍵材料之一,大量應用於電子材料製造行業。2020年7月2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彤程電子斥資212.83萬美元併購國內光刻膠行業龍頭——北京科華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33.70%股份。
  • TFT高性能光刻膠國產化勢在必行
    TFT光刻膠國產化迫在眉睫  光刻膠作為TFT-LCD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材料之一,是微電子化學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其質量的優劣及製備技術的高低已成為制約我國高端TFT-LCD加工技術發展的瓶頸,其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因此專用TFT-LCD光刻膠的研發與國產化生產已經迫在眉睫。
  • ASML光刻機!國產光刻膠龍頭正式宣布,向日本卡脖子技術發起衝擊
    也正是因為製造工藝越來越複雜,自從晶片進入10納米製程以下之後,越來越多的晶片巨頭宣布放棄自己製造,而是交給專業的晶片代工企業幫忙生產,比如中國臺灣的臺積電、韓國的三星電子、美國的格羅方德、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等等目前全球能量產5納米晶片的只有臺積電一家,三星電子初步掌握了5納米晶片的技術但是達不到量產的水平
  • 半導體光刻膠國產化替代,任重而道遠
    特別是高解析度的 KrF、ArF 光刻膠及 EUV 光刻膠,基本被日本和美國企業佔據。國內光刻膠生產商主要生產 PCB 光刻膠,面板光刻膠和半導體光刻膠生產規模相對較小。國內生產的光刻膠中,PCB 光刻膠佔比 94%,LCD 光刻膠和半導體光刻膠佔比分別僅有 3%和 2%。
  • 光刻膠打破技術壁壘,國產替代加速,龍頭進階...
    字字真言的選股、操作理念;價值千金的市場熱點、龍頭捕捉技法!應有盡有。學會炒股、洞悉熱點。捕捉龍頭,一份「巨·個股」就夠了! 上一交易日白酒被批評了,盤中以ST捨得為首直接上演天地板。對白酒批評後,資金順勢進入到了國家大力支持的科技創新領域。資金很聰明的,一點就透。市場在進行大切換,畢竟國力的增強靠的是科技實力,而不是喝酒吃肉。
  • 「專利解密」蘇州瑞紅新型光刻膠組合物提高國產光刻膠自給率
    集微網消息,我國液晶面板和半導體行業的快速崛起導致了對光刻膠的巨大需求,然而由於國內企業起步晚與技術水平的限制,光刻膠市場的國產化自給率很低,蘇州瑞紅作為國重要的光刻膠生產商,其多項技術創新逐步提高國內光刻膠生產技術。
  • 光刻膠上市公司龍頭一覽
    1、晶瑞股份300655,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微電子化學品的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導產品包括超淨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性材料、鋰電池材料和基礎化工材料等 2、南大光電300346,參股公司北京科華開發的248nm光刻膠目前已通過包括中芯國際在內的客戶認證
  • 半導體核心材料光刻膠板塊漲停潮,四大龍頭股誰的技術實力最強?
    這兩方面可以看出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任重道遠,當然也說明我們A股半導體板塊的巨大機會。本篇著重分析光刻膠部分。光刻膠是電子領域微細圖形加工關鍵材料之一,是由感光樹脂、增感劑和溶劑等主要成分組成的對光敏感的混合液體。在紫外光、深紫外光、電子束、離子束等光照或輻射下,其溶解度發生變化,經適當溶劑處理,溶去可溶性部分,最終得到所需圖像。
  • 光刻膠發展史
    如果僅僅是生不逢時,等到半導體工業發展到 1990s 年代逐步過渡到 KrF 光刻時,IBM 應當仍能迅速放量 佔領市場。但實際上在 IBM 技術領先 10 餘年的情況下,笑到最後的卻是日本廠商,這又與光刻機及半導體產 業的全球化分工相關。
  • 南大光電盤中暴漲14%,國產光刻膠官宣!「自主芯」迎重磅利好...
    認證評估報告顯示,「本次認證選擇客戶50nm快閃記憶體產品中的控制柵進行驗證,寧波南大光電的ArF光刻膠產品測試各項性能滿足工藝規格要求,良率結果達標。 據天眼查APP資料顯示,南大光電成立於2000年,主要從事高純電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諸多產品已打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臺積電等國內外一線晶圓廠。
  • 頭號研報:光刻膠再現漲停潮!誰才是國產化背景下的真正龍頭?
    按照下遊應用,光刻膠可分為半導體用光刻膠、LCD 用光刻膠、PCB 用光刻膠等,其技術壁壘依次降低。相應地,PCB光刻膠是目前國產替代進度最快的,LCD光刻膠替代進度相對較快,半導體光刻膠目前國產技術較國外先進技術差距最大。光刻膠的市場前景伴隨著全球半導體、液晶面板以及消費電子等產業向國內轉移,國內對光刻膠需求量迅速增量。
  • 光刻膠國產化全面加速,中國正全力攻堅EUV光刻膠
    光刻完成後對沒有光刻膠保護的矽片部分進行刻蝕,最後洗去剩餘光刻膠,就實現了 半導體器件在矽片表面的構建過程。光刻根據所採用正膠與負膠之分,劃分為正性光刻和負性光刻兩種基本工藝。 在正性光刻中,正膠的曝光部分結構被破壞,被溶劑洗掉,使得光刻膠上的圖形與掩模版上圖形相同。
  • 中信建投證券:光刻膠產業鏈國產化大勢所趨、任重道遠
    從研發支出角度,國內光刻膠相關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與日本龍頭企業相比並未大幅落後,但從研發投入的絕對值來看,國內企業與日本龍頭相差1-2個數量級。不論從行業地位、公司體量還是技術實力、研發投入的角度來看,國內光刻膠企業對日本龍頭的追趕可謂任重道遠。
  • 「專利解密」日本光刻膠專利簡析
    【嘉德點評】日本光刻膠廠商有著極高的市佔率,其行業集中度高,龍頭企業市場份額高,行業利潤水平高,且暫無潛在替代產品整個光刻膠市場格局來看,日本是光刻膠行業的巨頭集中營。光刻膠技術按大分類分為光刻膠構成要素技術、光刻膠製造技術、光刻膠用途技術。光刻膠構成要素技術由原材料技術和層構成技術、相移等的圖案構成技術構成。光刻膠製造技術分為胚料工藝流程相關的製造技術、光刻膠工藝流程相關的製造技術。光刻膠用途技術有保管技術、搬運技術、定位和固定技術、半導體以及液晶面板等方面的應用領域的相應技術。
  • 光刻膠: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
    來源:樂晴智庫光刻是半導體製程的核心,製程時間佔比為40%-60%。而光刻膠作為光刻工藝中圖形轉移的載體,幾乎決定了晶圓廠所能達到的製程高度,是半導體製程中的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也是國產替代的重要環節。
  • 財聞點金: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先進位程光刻膠國產化空間大
    重大事件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先進位程光刻膠國產化空間大財政部等四部門發布《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華泰證券分析師胡劍認為,光刻膠是半導體光刻工藝的核心材料,決定了半導體圖形工藝的精密程度和良率。由於技術壁壘和客戶壁壘高,光刻膠市場被美日公司長期壟斷。受益於本土半導體產能持續擴大和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支持,國產光刻膠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光刻膠國產化正當時 相關企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在下遊半導體、LCD、PCB等行業需求持續擴大的拉動下,全球光刻膠市場將持續擴大。據IHS,2018年全球光刻膠市場規模為85億美元,2014-2018年複合增速約5%,未來光刻膠複合增速有望維持5%。伴隨著全球半導體、液晶面板以及消費電子等產業向國內轉移,國內對光刻膠需求量迅速增量。
  • 半導體光刻膠行業專題報告:國產半導體光刻膠迎發展良機
    2019 年臺積電在 N7+引入了四層 EUV 光罩,而在 N5 將 EUV 層數提升到 14-15 層,EUV 光刻膠隨之進入商用。隨著晶片集成度提升,電路層數不斷增加,光刻層數不斷增加,光刻膠用量隨之提升。同 時,多重曝光也被引入製造關鍵層。
  • 【芯調查】疫情加速半導體光刻膠國產替代,新瓦森納協議或帶來隱形...
    作為半導體光刻環節中的關鍵材料,國內高端半導體刻膠產能僅佔全球市場的1.4-1.5%,國產化整體水平明顯偏低,其市場主要被日本以及歐美六七家企業所壟斷。「從我們對中國半導體客戶的了解,各家對半導體光刻膠國產化的進度加快了很多。在春節疫情期間,連在疫區中心武漢的長江存儲和武漢芯新都沒有停產,所以我們在物流嚴重虧本的情況下,也保證了這些戰略客戶的產品供應,同時在疫情期間,我們也給予了很多客戶抗疫物資資助。」「危難時刻方見真情,才知道什麼樣的供應商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