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為什麼球迷對北京首鋼的風評不好,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是一個廣東球迷,曾經很欣賞北京首鋼給廣東男籃帶來的衝擊,或者說是曾經的。曾經的這支球隊帶給我震撼,四年三冠,比賽驚心動魄,我對這支球隊的每一個球員都印象深刻,上到教練組,下到飲水機球員。他們都使我記住了北京首鋼,願意去看CBA。感謝他們帶給很多球迷除NBA以外,其他聯賽帶給大家的籃球盛宴。但是話說回來,讓我放棄看CBA,看首鋼比賽還是馬布裡離開北京的那個賽季,管理層的種種決斷讓我覺得這是一支急功近利,缺少人道主義的球隊。其實在李根領戒指的時候,已經讓我對這支球隊管理層沒有好感埋下了伏筆。直到閔指導下課,老馬奔赴北控,孫悅被雪藏,大樹被棄用,莫裡斯徹底離開。
真正讓我心寒的,就是所謂的球迷文化。其實到哪裡都差不多,我們郭嘉的球迷文化確實不是很上乘。還記得有一年季後賽北京半決賽打廣東,朱彥西底角三分絕殺廣東的那一場比賽,出於對這支球隊的熱愛,我那天請假早下班去看了這一場驚心動魄的球賽。雖然球賽的激烈程度讓我看得是心潮澎湃,但是幾個細節讓我真的不願意在現場看CBA了:我身後看臺一位男球迷幾乎一直在喊:朱芳雨不行,王仕鵬不行,杜峰不行。當時就坐在我前一排左斜前方的男子在教自己的小孩喊:易建聯不行,還鼓勵自己的孩子要大聲的罵,小朋友果然是不負其父重託,扯著嗓子口吐芬芳,而且其樂融融;裁判可能出現了誤判,全場對著球場中央就是一頓狂噴:班奇不行。我承認我也不是什麼特別文明的人,但是我也知道禮義廉恥,至少知道教一個小學甚至學前班的孩子去罵人我是真真做不出來的,那可是自己的孩子啊,現在教他這個?
再有就是裁判,17年的一場常規賽,北京主場對陣青島。以前總有人調侃:京哨。直到看到那場比賽第四節的兩個吹罰我直接關掉了電視,為什麼?看不下去了,當時首鋼在追分,但是連續三個哨6個罰球,直接讓青島的場上形勢變為被動,最關鍵的是,防守人沒有任何接觸到小川和方碩,尤其小川的第二個被犯規,記得很清楚,電視回放的時候,解說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好像什麼也沒碰到吧,怎麼就吹了犯規? 當然了誰家主隊不得有點優勢呢?可是哨子太明顯了,也就襯出:CBA裁判的水平和尺度是真的不合格的。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王驍輝最近幾場比賽的風評我也看到了,確實不盡人意,做的有些過分。劉曉宇本場比賽的墊腳有人說是違體,有人說根本沒啥問題憑什麼吹犯規。我個人意見這球如果我是深圳的外援,我也同樣申訴,要是在野球場打球,我跟防我的這個人要動手了,沒辦法確實生氣,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
現在的首鋼的待遇如此,原因就是這幾點:管理層的自作聰明,球迷的不行文化,裁判衡量不一的吹罰尺度,球員的上腦不冷靜舉止。當然不可否認,王朝時期的他們,很強。終於明白為什麼球迷對北京首鋼的風評不好,看完分析,豁然開朗。強者自有人議論,從古至今都是這個定律,歷史就是被後人拿來訴說,分析的。當時北京球迷美其名曰:球迷文化,底蘊。等其他隊球迷罵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委屈的不行,說是低素質,是人身攻擊,不文明行為,要求cba處罰。當年整齊劃一的口號從換蘇偉到三謝,就知道現場的首鋼球迷文化什麼水平,和國安一個味!其實運動員都不錯,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很多情況是一些球迷和媒體的責任呢。翟小川在球場上我比較喜歡他,畢竟交過手,可是其他的,就我知道的而言我不願意多評論,我只知道如果作為公眾人物了應該注意自己言行,弘揚正確的價值觀。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創作路上感謝大家的陪伴,我會繼續加油的!
if (!empty($tags)) { ?> } else if (!empty($tag_dat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