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7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這裡是臨海法院的第一審判庭
作為本院最大的刑事審判庭
它見證了無數刑事大要案的審理
最近它有一絲困惑
為什麼有一起民事案件在這裡開庭?
民事審判庭不夠用了嗎?
庭審現場
這起民事案件是這樣的……
2019年12月30日的凌晨,楊某駕駛轎車自臨海杜橋鎮駛往湧泉方向,碰撞行人葛大爺。葛大爺被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於當日死亡。而楊某駕車逃逸了。根據事故認定書,楊某承擔全部責任,葛大爺無責。
楊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負全部責任,且肇事後逃逸,已構成交通肇事罪。今年4月27日,楊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葛大爺的妻子、兒女等也於6月1日到臨海法院杜橋法庭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楊某賠償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共計37萬餘元。
這起案件為啥在刑事審判庭開庭?
當葛大爺的親屬提起民事訴訟時,楊某已在金華監獄服刑。按照以往,法官遇到這樣的情況,會與監獄方面溝通,直接去到監獄開庭審理。
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監獄實行封閉式管理,監獄外的人員無法進監參與庭審。老辦法行不通了,案子就這麼拖著?這可不行。
承辦人阮志強先後聯繫了金華監獄、金華中院審管辦,郵寄了相關材料,最終確定了楊某在監獄內遠程參與庭審的方案。
作為唯一有設備可以與監獄遠程視頻庭審的第一審判庭,便承擔起了此次的開庭任務。在本院刑庭和審管辦的協助下,庭審順利完成了。
遠程視頻庭審?
你是不是覺得耳熟?
確實
對於刑事審判而言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今年受疫情影響,被羈押在看守所的刑事案件被告人無法出所參與庭審。通過與看守所進行遠程視頻庭審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今年以來已有202起刑事案件通過該方式進行了開庭審理。
其中包括疫情防控期間謝某某、邵某妨害公務案,陶利衛等11人涉黑案件等,在疫情的特殊形勢下,確保了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的刑事審判職能得到充分履行。
然而此次與監獄聯動
完成民事案件遠程視頻開庭
在本院尚屬首次
其實在民事案件審理中,當事人關押在監獄的情況並不少見。此次庭審有效破解了因疫情無法到監獄開庭的難題,也為今後審理這類案件提供了新思路。
遠程視頻庭審的形式在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同時,避免了訴訟參與人往返奔波,有效提升辦案效率,降低辦案成本。
第一審判庭的困惑解開了
又一次見證了法院人的努力和突破
它深感自豪
編輯:羅錦雯
原標題:《這起民事案件為什麼在刑事審判庭開庭審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