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前列腺癌在這些年已成為全球男性第二位常見癌症,發病率僅次於癌症。而且在我國, 每年前列腺癌以10%的速度快速增長。
雖說前列腺癌更"青睞"於老年男性,尤其70歲以上男性群體。但又因為多數人對前列腺癌症狀並不是很清楚,導致身體出現異常時依舊未察覺,一直忍到無法忍受的時候才勉強去醫院檢查,此時恐怕已經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為什麼50歲+男性朋友要定期篩查前列腺癌
要知道前列腺癌看似不兇猛,常常被醫生稱作"沉默殺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前列腺癌是一種進展緩慢,相對有惰性的腫瘤。
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確診是低度惡性的早期前列腺癌,也許不用治療,密切監測即可;但如果不幸被診斷為高度惡性前列腺癌則要積極主動治療。
總而言之,早期發現的前列腺癌治癒率很高。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醫生總是建議50歲以上男性朋友一定要定期去醫院做好前列腺癌篩查,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你實在沒有辦法做到定期去醫院檢查,那麼你就有可能需要知道一些關於前列腺癌的症狀?如果遇到疑似症狀,那麼此時你就一定注意去醫院做進一步排查。
前列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症狀一:阻塞症狀
一些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症狀會出現排尿困難,存在排尿障礙的症狀,比如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等等,嚴重的時甚至會出現尿液滴狀排出,這是由於前列腺癌症腫瘤的局部進行性增大,那麼將會壓迫到期周圍的前列腺部尿道造成。但也和一些常見前列腺疾病症狀類似,因此很容易造成誤診。
症狀二:局部浸潤性症狀
出現骨痛的症狀,也是前列腺癌常見的症狀,說明此時的前列腺癌已轉移到骨骼
但是骨痛的情況也是不同的,有些患者的疼痛是持續性的,但是有些患者的疼痛卻是間歇性的,骨痛可能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也可能不固定在很多部位疼痛,甚至在一天內的不同時間疼痛部位也會出現差異。
症狀三:身體疲勞消瘦
在前列腺癌症狀嚴重之後,患者也會出現疲勞以及體重減輕的症狀,而且全身都會感覺到疼痛,這個生活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比如飲食、睡眠以及精神等等,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都遭受到了嚴重的折磨,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越來越消瘦,甚至還出現了進行性貧血。
如果前列腺癌要怎麼治?這個治療案例可參考
L先生是一位前列腺癌患者,2018年1月進行了前列腺癌根治術,在術後病理報告顯示為前列腺腺泡腺癌。L先生的Gleason評分:4+5=9分,預後分組:V/V。(Gleason評分和預後分組均為最高等級,意味著患者術後出現復發和轉移的風險很大。)
根據Gleason評分提示,L先生手術後的輔助治療主要以預防復發轉移為主要治療目標。於是L先生於術後立即進行了內分泌治療,並於2018年6月,內分泌治療期間同時配合NKT細胞免疫治療,
初期治療方案為1療程/2月。於9個月後停止內分泌治療,並輔助放療後單用NKT維持。
在L先生治療16個月後,我們對L先生的病例進行了重新評估,發現李先生多次隨訪及影像學檢查未見明確腫瘤復發徵象,與前列腺癌相關腫標PSA、FPSA處於正常範圍。且自訴精神和精力狀態極佳,雖然年愈70,依然能自駕9小時路程並不感到疲憊。食慾、睡眠較前改進。
L先生的治療概況
2018年1月,體檢發現PAS升高,平時伴有排尿困難、尿等待、尿不盡等症狀。就診於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行盆腔-男性生殖系統磁共振檢查提示外周帶癌待除外。
2018年1月30日,全麻下行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術後病理提示:(前列腺癌根治標本)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評分:4+5=9分,(預後分組:V/V);癌瀰漫分布於前列腺內,可見腺外侵犯,可見神經侵犯,未見確切脈管內癌栓;雙側精囊腺、尖端切緣及基底切緣均可見癌,左側輸精管斷端可見癌累及,右側輸精管斷端未見癌累及。
2018年2月6日至2018年5月1日,口服比卡魯胺及2018年2月9日始每28天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緩釋植入劑至2018年11月10日內分泌治療。術後出現尿道狹窄。
2018年4月至8月,共行4次尿道鏡探查擴張術。
2018年11月30日,始行輔助放療,靶區:盆腔、前列腺窩;具體方案:64GY/32次。
2018年6月12日,採用NKT細胞免疫治療,初始方案為1療程/2月方案,至今已完成8個療程(至2019年10月)。
L先生的影像報告:
盆腔磁共振示:前列腺及雙側精囊腺未見顯示,術區未見明顯異常信號影,DWI未見明顯高信號。
盆腔磁共振示:前列腺及雙側精囊腺未見顯示,術區未見明顯異常信號影。且L先生腫瘤標誌物監測:前列腺癌相關腫標PSA及FPSA均處於正常範圍。
即便是已確診前列腺癌也不要害怕,只要我們弄清楚治療目標,根據治療目標選擇合適的方案,依舊可以獲得長期且有質量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