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是中晚期!六成伴有骨轉移!丨提早篩查可以讓父親告別前列腺癌

2020-12-18 哈爾濱新聞網

8月24日上午,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一病房舉辦前列腺癌公益篩查活動,現場來的父親們都存在著夜尿多、尿不淨、尿尿疼的症狀,八成患者都有前列腺增生症,更有患者被醫生從肛門 " 摸 " 出了前列腺腫瘤。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我國前列腺癌發現多是中晚期,且六成發生骨轉移,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及其重要。」泌尿外科一病房主任孫長華主任為現場義診市民講解。

肛門指檢,看前列腺有無結節

" 為啥很多前列腺癌患者一經確診就是晚期,就是因為檢查不全面、不徹底。大家都認為前列腺疾病查查彩超、看看尿常規就可以了,其實是不對的,前列腺肛門指檢是必須要查的。" 孫長華主任告訴記者,經肛門指診檢查前列腺,可以檢查前列腺的大小、外形、有無壓痛,從而對前列腺疾病進行初步診斷和篩檢。同時可進行前列腺按摩,檢查前列腺液的性狀和成分變化。" 今天有患者通過指檢發現了異常結節,懷疑就是前列腺腫瘤,正在做進一步篩查。" 孫主任指出,另一項重要指標是Psa血液檢查。

「這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簡稱,它是前列腺癌的一個首選標誌物,它的正常範圍是小於4ng/ml,如果高於4ng/ml有可能就是前列腺癌,但不是100%能夠確診。」孫主任說,建議55歲到70歲的男性每年進行常規檢查,以便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查。

父親尿頻了,趕緊看醫生

男性 35 歲開始前列腺增生,平均 55 歲出現前列腺增生的症狀,就是尿頻、夜尿多、尿不盡、尿不出。

" 很多老年人覺得人老了,這些症狀很正常,不把尿尿放在心上,可是前列腺症可以導致的尿路感染、膀胱結石、腎功衰竭都是很嚴重的疾病,對老人的身體健康存在危害,尤其是從前列腺症發展成前列腺癌的。" 據孫長華介紹,前列腺腫瘤早期多無任何症狀,即使有所不適,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視。當腫瘤增大壓迫尿道時,又往往與前列腺肥大相混淆。因此約 80% 的病人首先發現遠處轉移病灶,然後才發現前列腺腫瘤。此時病變已經屬晚期,預後多不良。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江麗波 記者:石晶 文/視頻拍攝製作

編輯:馬雲鵬

相關焦點

  • 半數前列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這些早期信號別錯過
    由於早期常見症狀,包括尿頻、排尿困難、夜尿多等,與老年男性常見慢性疾病前列腺炎症狀相似,半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前列腺癌屬於老年病,年齡越大,患病比例越高。」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周利群教授介紹,人們壽命的延長,篩查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被發現。此外,飲食 、環境的變化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前列腺癌的發病率。
  • 同學父親確診就是肺癌晚期,去年做胸片沒發現肺部問題?肺癌骨轉移...
    近日,我同學父親一確診就是肺癌晚期,廣泛骨轉移,當年她勸父親戒菸,她父親死活不同意。一個月前說腰背痛,住在康復科,完善CT及病理等檢查,確診為肺癌骨轉移,沒有手術機會。 他已吸菸四十年。去年做普通胸片沒有發現肺部問題。
  • 前列腺癌晚期不能「束手就擒」,還有1種更好的生存方式
    前列腺癌發病率/死亡率雙雙走高 數據顯示,由於我國目前沒有明確的前列腺癌篩查標準,老百姓篩查意識不強,中國超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診時已經是中晚期,絕大部分患者因此喪失了根治的機會。而在美國,初診前列腺癌患者中只有19%是中晚期。
  • 5年,對於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意味著什麼?
    李濤主任醫師我國前列腺癌發病速度高於歐美最近十年來,前列腺癌一直是在歐美男性腫瘤發病率中排名第一的病種,但對中國來說,這個原本排在十多位的癌症,也就在這數年間攀升,成為男性腫瘤發病率的第六位,上升速度明顯。
  • 普及前列腺癌PSA篩查,守護男性「生命腺」
    今天,父親節,關愛父親的健康,從守護「生命腺」做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葉定偉教授日前指出,前列腺癌發病率在全球男性泌尿腫瘤中位居第一,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遞增。
  • 腫瘤骨轉移引起的疼痛,具有四個特點,出現後應該警惕骨轉移
    骨轉移引起的疼痛與普通疼痛有所不同,有著自己的一些特點。當我們出現持續性鈍痛,且進行性加重,夜間更加顯著,伴有間斷性的劇烈「爆發痛」之時,應警惕骨轉移的發生!一、骨轉移引起疼痛的原因很複雜,考慮與以下因素有關:1、酸性微環境引起疼痛。當癌症晚期,腫瘤轉移至骨骼後,腫瘤細胞和破骨細胞都會使局部微環境中氫離子及ATP增加,形成一個pH4.0~4.5的酸性微環境,激活局部酸性敏感性傷害感受器,誘發疼痛。
  • 頻率過高會導致前列腺癌?(男生速看)
    一查出已是中晚期嚴重還會出現貧血、腎功能衰竭等前列腺癌的發病原因遺傳因素父親或兄弟患有前列腺癌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會翻倍2個或2 個以上直系親屬前列腺癌的預防除了篩查,日常預防也很重要前列腺癌致病風險中遺傳、年齡等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 前列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優化的治療方法將加強早期診療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前列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優化的治療方法將加強早期診療  新華社記者屈婷  前列腺癌是一種老年病,但並不是說只有老年人才會得。  對前列腺癌,臨床醫生有個感受是「一發現就是晚期」。周利群說,這是因為多數人缺少早期篩查的意識。推薦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有家族史的,45歲就應該做這個檢查。  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說,近年來,泌尿外科醫生和腫瘤科醫生都在探索優化前列腺癌早期治療的臨床診療策略,患者對延緩腫瘤轉移的新方案也有著迫切需求。
  • 最怕晚期癌症骨轉移!終於盼到了新藥上市
    圖/視覺中國 骨轉移一直是腫瘤治療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近年來,隨著抗癌治療方法的進步,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不斷延長,患者出現骨轉移及發生骨相關事件的風險明顯增加,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腎癌等惡性腫瘤,其中乳腺癌的比例達到65%-75%,前列腺癌為65%-75%,肺癌為30%-40% ,腎癌為30%, 多發性骨髓瘤更是高達70%-95%。
  • ​父子同患前列腺癌 45歲後有家族史者就要做PSA檢測
    「朱主任,謝謝你,治好了我和父親的病。」在國科大腫瘤醫院泌尿外科病房裡47歲的李明(化名)向泌尿外科主任朱紹興道謝。幾年前,李明的父親因為骨頭持續疼痛,經過排查才發現前列腺癌晚期。幸運的是,李明通過前列腺特異性性抗原檢測(PSA),就排查出了早期前列腺癌。渾身骨頭疼竟是晚期前列腺癌幾年前,李明的父親因為持續性骨頭痛,進行了相關排查。難道是老年人的老毛病,比如風溼病、關節炎?骨科檢查並沒有發現問題。難道是血液病?他又轉到了血液科進行骨髓穿刺等基本檢查。但結果也正常。可持續性骨頭疼的症狀的確存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專家致力推動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關口」前移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葉定偉教授17日告訴記者,前列腺癌患者療效的提高不能僅僅著眼於治療端,而應該將早期篩查「關口」進一步前移。這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直言,由於缺乏系統性的早期篩查體系,中國首診前列腺癌患者中早期比例不足4成,大大低於同期歐美先進發達國家80%以上的早篩比例。
  •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今開診!請注意,這三類人群是前列腺癌...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今日下午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正式開診。該門診將針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開展患病風險評估、免費檢測、報告解讀、入院綠色通道等便捷的一站式診療服務,將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關口前移「一大步」。
  • 瞭望東方丨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今開診,免費檢測、一站式診療...
    目前,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速,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前列腺癌的絕對發病數將會進一步增長。 在比較中國和歐美先進發達國家前列腺癌發病年齡及生存率數據之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葉定偉教授團隊發現,我國由於缺乏系統性的早期篩查體系,中國首診前列腺癌患者中早期比例不足4成,大大低於同期歐美先進發達國家80%以上的早篩比例。
  •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開診,將開展一站式診療服務
    他73歲的父親是在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得知有這一門診,他擔心自己會是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於是也前來諮詢了解。當天負責接診的醫師是泌尿外科教授秦曉健。通過對朱先生病史的詳細問詢,結合朱先生的臨床特徵,秦曉健給他先做了一個風險評估,然後給他免費做了一個PSA血象檢測(備註:PSA是前列腺特異抗原的簡稱),大約十分鐘後,PSA指標提示正常範圍之內。
  • 秋冬季重視前列腺癌PSA篩查 守護男性健康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健教授建議:「秋冬季,中老年男性更要重視預防前列腺癌,也可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進行前列腺PSA篩查,守護健康。」前列腺癌成為全球男性第一大泌尿腫瘤,早期篩查至關重要前列腺癌發病率在全球男性泌尿腫瘤中位居第一,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 前列腺癌有三類高危人群!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今開診
    圖說: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正式開診 來源/醫院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今天下午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正式開診。該門診將針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開展患病風險評估、免費檢測、報告解讀、入院綠色通道等便捷的一站式診療服務,將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關口前移「一大步」。據了解,我國城市地區前列腺癌發病高峰年齡自60歲開始,相比於美國50歲的發病高峰要延後10年。目前,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速,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前列腺癌的絕對發病數將進一步增長。
  • NEJM|前列腺癌PSA篩查:是惹禍還是拯救生命?
    可能的解釋是PSA篩查的頻率。在歐洲的上述試驗中,篩查頻率是每2~4年1次,而美國的篩查頻率一般是每年1次。ERSPC研究中的另一項指標也說明了診斷過程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圖2):高齡男性的前列腺癌發病率下降。在≥75歲的男性中,如今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是1975年的一半。
  •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浦東開診!
    本周,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在浦東開診,地址是康新公路4333號。該門診針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開展患病風險評估、免費檢測、報告解讀、入院綠色通道等便捷的一站式診療服務,將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關口前移「一大步」,讓更多民眾能夠早期預防、早期治療。
  • 【健康你我·原裝生活】前列腺癌是怎麼來的?為了健康,男性該早點...
    前列腺癌患者多無明顯臨床症狀,常在體檢中偶然發現,最常見的症狀是尿頻和排尿困難,尿線細、射程短、尿流中斷、排尿不盡、排尿費力等。然而有些中老年人認為排尿困難是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而耽誤治療。
  • 多種方式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 人民周刊
    健康的前列腺可以使年輕男性維持良好的生育功能,對於喪失了勃起功能的老年男性來講,前列腺無任何有用的功能。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牛亦農提示,對於50歲以上的男性,應該定期進行前列腺疾病的篩查,其中包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直腸指診,超聲,必要時檢查前列腺的核磁共振,並進行經直腸或者經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