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受益權帳戶功能的比較分析及業務展望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

信託受益權帳戶功能的比較分析及業務展望

7月19日,中國信託登記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登」)公布了《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以下簡稱「《管理細則》」),這標誌著信託業受益權帳戶體系建設零的突破。從功能、類型等方面比較來看,受益權帳戶被賦予了較高的定位,這對拓寬信託行業發展路徑,促進轉型發展、回歸本源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信託受益權帳戶功能定位較高

從改組成立時間上來看,中央國債登記公司(以下簡稱「中債登」)的中央債券簿記系統和中國證券登記公司(以下簡稱「中證登」)證券登記系統成立時間較早,分別為1996年和2001年。隨後,中債登又陸續設立了銀行理財登記系統(即中國理財網)、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以下簡稱「銀登中心」)和中國信託登記系統三個業務單元。從定位與業務情況來看,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與中債登債券簿記系統和中證登證券登記系統相對標,總體要求類似,細節上略有不同。

信託受益權帳戶功能對標債券託管簿記系統和證券登記系統。此次中信登公布的《管理細則》,從信託受益權帳戶類型、代理開戶機構管理、帳戶業務等內容來看,均是與中債登在2002年9月發布的《債券託管帳戶開銷戶規程》和2014年6月發布的《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非法人產品帳戶管理規程》,以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在2014年修訂、發布的《證券帳戶管理規則》相對標,包括信託受益權帳戶類型、代理開戶機構管理、帳戶業務市場等內容,參與的主體更加多元,整體定位較高。

信託受益權帳戶功能高於銀行理財登記系統和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系統。銀行理財登記系統系由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建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網站,其功能定位僅為銀行理財登記和信息披露,且無專門的帳戶管理規則;銀登中心定位於信貸資產及銀行業其他金融資產的登記、託管、流轉、結算服務,但參與主體僅限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授權分支機構、以及銀保監會同意的其他機構。2015年7月,銀登中心頒布了《銀行業信貸資產流轉集中登記規則》後,陸續對信息披露、結算和信貸資產流轉等業務予以規範。從帳戶功能上來看,信託受益權帳戶高於銀行理財登記系統和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系統。

信託受益權帳戶類型多元化

信託受益權帳戶參與主體與中證登證券帳戶體系更為接近。《管理細則》規定,信託受益權帳戶根據受益人類型可以分為自然人帳戶、金融機構帳戶、其他機構帳戶和金融產品帳戶。信託受益權帳戶參與主體與中證登《證券帳戶管理規則》更為接近。中證登規定,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本公司有關規定的自然人、法人、合夥企業以及其他投資者,可以申請開立證券帳戶。證券資產託管人或資產管理人,可以按本公司規定為證券投資基金、保險產品、信託產品、資產管理計劃、企業年金計劃、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組合等依法設立的證券投資產品申請開立證券帳戶。

信託受益權帳戶參與主體較中債登債券簿記系統的主體更為多元。中債登規定,可開立債券託管帳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商業銀行及授權分行、信託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等等,以及經金融監管當局批准可投資於債券資產的其他金融機構。此外,證券投資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信託計劃、 企業年金基金等非法人產品經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備案後在也可開立帳戶。自然人等投資者無法開立債券託管帳戶。

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代理機構更為廣泛

持牌金融機構均具備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機構的資格。《管理細則》中規定,代理機構需持有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金融許可證,或者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信託登記公司認可的其他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這也就意味著,持牌金融機構均有成為代理機構的資格。而中證登規定,證券帳戶開戶代理機構為證券公司等機構,實踐操作中代理機構基本為證券公司。

債券簿記系統僅有甲類戶具有代理資格。債券簿記系統中設置甲、乙、丙三種債券一級託管帳戶,只有具備資格辦理債券結算代理業務的結算代理人或辦理債券櫃檯交易業務的商業銀行法人機構方可開立甲類帳戶。甲類帳戶持有人與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聯網後通過該系統直接辦理債券結算自營業務和債券結算代理業務;不具備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或不具備債券櫃檯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可開立乙類帳戶。乙類帳戶持有人與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聯網後可以通過該系統直接辦理其債券結算自營業務;丙類帳戶持有人以委託的方式通過結算代理人在中央結算公司辦理其自營債券的相關業務,不需與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聯網,乙類帳戶持有人也可開立丙類帳戶。

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實施後的信託業務設想

以經紀業務為投資者提供服務。信託公司可作為受益權帳戶的代理機構為客戶提供服務,包括代理開戶、撮合交易、研究服務等,並獲取佣金;客戶則通過委託信託公司開立受益權帳戶,代理購買、出讓市場上信託產品。

創新交易機制提升信託產品配置功能。目前,由於合格投資者等條件的限制,信託產品轉讓效率較低,配置信託產品一般以持有到期為主。信託公司可作為信託受益權做市商進行撮合交易,或通過設立信託產品投資於信託受益權流轉等方式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信託產品配置功能。

質押與回購提升信託產品流動性。信託產品質押融資業務中,信託產品受益人可以將信託受益權質押並獲得融資;或者在回購交易中,信託產品的受益人作為正回購方,以信託受益權為標的,資金提供者作為逆回購方,回購交易過戶登記由中信登負責。質押融資業務的推出,將大大豐富信託產品的流動性,增加信託產品的流動性價值。

目前,信託產品登記平臺初具雛形,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制度落地,為信託產品估值核算、交易流轉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但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落地僅僅是各項制度建設的開始,登記平臺現有的業務仍主要局限於信託產品的信息登記。除登記體系和帳戶體系外,相關部門需以「資管新規」為基本準則,參照債券託管、證券投資等相關業務,構建登記託管機制,信託受益權的發行、交易、融資等多樣化市場基礎體系及管理制度和規則。通過規範的市場化運行,吸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打造公開透明規範活躍的一、二級交易市場對信託行業的發展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上線
    2019年9月10日上午,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在中國信登上線並對外提供帳戶業務辦理服務。受益權帳戶分四類一直以來,信託行業依託信託合同確認信託受益人身份,缺少統一的受益權帳戶管理平臺,不僅信託公司無法進行統一的受益人管理,信託受益人管理自身受益權份額也極不便利。
  • 利好受益權轉讓、質押辦理,信託受益權帳戶細則實施
    中國信登公司負責人表示,《帳戶細則》健全和完善了信託受益權帳戶的管理規則,實現了集中管理的信託業受益權帳戶體系建設零的突破。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的建立,對信託行業轉型發展、回歸本源具有重要意義,將實現信託受益權的集中規範管理,打破「剛性兌付」、為受益人提供份額登記與查詢等服務,構建規範化的行業信息披露平臺與制度。
  • 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出爐:自願開戶 帳戶實名
    中國信登指出,《帳戶細則》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施行,標誌由中國信登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建設正式啟動。《帳戶細則》包括總則、信託受益權帳戶類型、代理開戶機構管理、帳戶業務和附則五個章節,旨在進一步滿足《信託登記管理辦法》對信託受益權信息登記的要求,增強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管理工作的規範性,提高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的可操作性。
  • 雲南信託正式成為首批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
    月4日正式成為首批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  按《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相關規定,雲南信託在昆明總部設立了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代理開戶專區,通過在專區發放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常見問答宣傳折頁,在服務好信託投資者受益權帳戶開立的同時,也面向信託投資者進行信託受益權知識普及和教育。
  • 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自願開戶、帳戶實名、一人一戶
    中國信登表示,這是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原銀監會印發的《信託登記管理辦法》(銀監發【2017】47號)和銀保監會批覆的《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信登通【2019】20號)(以下簡稱《帳戶細則》)相關要求。中國信登發出通知稱,符合《帳戶細則》規定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申請辦理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的,可以選擇中國信登現場辦理。
  • 《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獲銀保監會批准
    《帳戶細則》包括總則、信託受益權帳戶類型、代理開戶機構管理、帳戶業務和附則五個章節,旨在進一步滿足《登記辦法》對信託受益權信息登記的要求,增強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管理工作的規範性,提高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的可操作性。
  • 中信登: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獲審批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表示,一方面,可以解決投資者在多個信託公司投資信託產品後的統一管理和查詢,更加便捷;同時,未來信託受益權轉讓也能更加規範操作,也為後續信託受益權質押、流轉等交易行為提供基礎保障。《帳戶細則》根據受益人類型將信託受益權帳戶分為四類:自然人帳戶、金融機構帳戶、其他機構帳戶、金融產品帳戶。信託受益權帳戶遵循「自願開戶、帳戶實名、一人一戶、信息保密」原則。
  • 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正式發布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胡萍本報訊 記者胡萍報導 經過中國信登與相關信託公司在材料審核、網絡調通、權限設置及電子認證證書籤發等一系列工作方面的積極準備,中國信登10月22日通過官方網站發布了《關於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的公告(第一期)》,首期公告名單包括33家已具備對外開展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條件的代理開戶機構
  • 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第二批名單發布 18家信託公司獲得代理...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12月4日,據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登」)官方微信消息,自9月中國信登上線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並正式對外提供服務以來,全國各信託公司積極響應,經過與中國信登協議籤訂、材料申核、網絡調通、用戶權限設置及電子認證證書籤發等一系列工作準備後
  • 全國統一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上線
    信託業的規模在我國金融系統中僅次於銀行業,為規範信託業運行,降低行業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全國統一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今天正式上線運行。一般來說,我們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股票等,收益都會直接歸投資者所有。
  • 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出爐 助力防範風險回歸本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22日訊 (記者沈則瑾 彭江)根據原中國銀監會印發的《信託登記管理辦法》和中國銀保監會批准頒行的《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相關規定,近日中國信登上線了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並正式對外提供服務。
  • 行業基礎服務設施新突破 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上線
    9月10日,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在中國信登上線,並對外提供帳戶業務辦理服務。作為我國僅次於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子行業,信託業一直在支持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但信託業長期以來依託信託合同確認信託受益人身份,缺少統一的受益權帳戶管理平臺。這意味著,不僅信託公司無法進行統一的受益人管理,信託受益人管理自身受益權份額也極不便利。
  • 受益權帳戶系統上線 21萬億信託獲「身份證」後迎利好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 侯潤芳)據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信登」)官方公號9月10日晚消息,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當天正式在中國信登上線並對外提供帳戶業務辦理服務。包括六大國有行、全國性股份行、理財子公司等在內的23家首批開戶行開立了信託受益權帳戶。
  • 中國信登發布首批33家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吳林璞10月22日,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信登」)發布了《關於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的公告(第一期)》。首期公告名單中包括33家已具備對外開展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條件的代理開戶機構。
  • 信託業落實資管新規出新舉措 中國信登印發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
    2019年7月9日,《帳戶細則》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施行,標誌由中國信登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建設正式啟動。《帳戶細則》包括總則、信託受益權帳戶類型、代理開戶機構管理、帳戶業務和附則五個章節,旨在進一步滿足《登記辦法》對信託受益權信息登記的要求,增強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管理工作的規範性,提高信託受益權帳戶業務的可操作性。
  • 首批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出爐 獲取資格需滿足...
    上述機構自公告之日起,即可正式受理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業務。9月10日,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在中國信登上線,並對外提供帳戶業務辦理服務。中國信登相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滿足三項條件信託公司即可獲取代理開戶資格:提交代理開戶資格的申請材料並且材料齊全、材料通過中國信登審核、具備身份核驗要求,目前只有三十幾家信託公司提交完相關材料。
  • 18家信託公司獲代理開戶資格 業內期待開通交易轉讓等功能
    中國基金報記者 章子林 趙婷隨著第二批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名單公布,目前獲得代理開戶資格的信託公司已達51家。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投資者只能開戶,還無法實現交易等功能,期待後續信託受益權帳戶可以進一步開通交易和轉讓、質押等功能,從而增強信託產品的流動性。
  • 關於為「天風證券-分期樂1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提供...
    關於為「天風證券-分期樂1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提供轉讓服務的公告 關於為「天風證券-分期樂1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提供轉讓服務 時間:2020年07月22日 17:05:50&nbsp中財網
  • 中國信登印發信託登記業務指南和信託登記聯絡員管理與評優規則
    在線上,公司通過官網和微信公眾號打造網際網路投教平臺,幫助信託投資者集中、高效、便捷地獲取信託基礎知識、信託登記、現場查詢、信託受益權帳戶等金融知識,培育理性投資文化,樹立風險防控意識。在線下,中國信登與中國信託業協會、上海市檔案局合辦了《中國現代信託業百年發展圖片展》,自2019年6月至今持續向公眾開放,旨在回顧信託歷史,普及信託知識,弘揚信託文化。
  • 海華視點:《九民紀要》對信託公司開展結構化證券信託業務的影響
    對應有多種分類方式,按照信託受益權風險承擔和收益設置不同為標準進行分類,可以將其劃分為:管理型證券投資信託與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管理型證券投資信託的受益權未做結構化安排,各受益人風險承擔水平一致,收益特徵一致;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對受益權進行了結構化分層配置安排,優先級投資者和劣後級投資者的風險承擔水平、收益特徵存在明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