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金蘋蘋
信託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迎來「從零到一」的全新突破。
9月10日,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正式在中國信登上線,並對外提供帳戶業務辦理服務。
作為我國僅次於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子行業,信託業一直在支持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但信託業長期以來依託信託合同確認信託受益人身份,缺少統一的受益權帳戶管理平臺。這意味著,不僅信託公司無法進行統一的受益人管理,信託受益人管理自身受益權份額也極不便利。另一方面,信託受益權缺乏統一完善的行業風險緩釋機制,導致信託受益權的流動性極低,行業風險無法及時有效緩釋。
中國信登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實現了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業受益權帳戶體系建設「零」的突破,是中國信登作為行業基礎服務設施的重要創新。
業內人士認為,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的建立,對信託行業的轉型發展、回歸本源均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此舉不僅有利於落實資管新規對打破「剛性兌付」等的監管要求,增強監管部門的監管監測質效;也有利於向受益人提供份額登記與查詢等服務,及時有效地揭示緩釋風險,切實保護受益人合法權益;更有利於構建規範化的行業信息披露制度與平臺,助力行業信息服務的安全規範與高效,更好助力風險防控。
中鐵信託總經理陳赤表示,中國信登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的建立和投入使用,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信託制度創新,是信託基礎設施「從零到一」的新突破。「當信託投資者擁有自己專屬的受益權帳戶之後,原來處於分散狀態的投資同一信託公司和不同信託公司的不同信託產品的信息,都能在這個帳戶中得以集中的記錄和管理,有助於信託投資者掌控信息、配置資產、對比評價、增強信心。」陳赤分析道。
當日,有23家銀行總行開立了信託受益權帳戶。包括中信信託、上海信託、中融信託和重慶信託等首批31家代理開戶機構與中國信登籤訂了《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協議》。
據悉,首批代理開戶機構將可辦理信託受益權帳戶的開立、使用、變更和註銷等業務。年內其他信託公司也將陸續籤約成為代理開戶機構;相關代理開戶機構名單將在中國信登官方網站分批次公示。
下一步,中國信登將按照《信託登記管理辦法》和《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要求,有序推進代理開戶機構資格申請工作,同時將督促代理開戶機構落實好對帳戶主體及受益所有人身份合規管理,做好帳戶開立環節的抽查和使用環節的檢查工作,確保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建設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