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要懂得掌握距離

2021-01-05 淺悅卷卷

假想,有一天,你要坐公交車出門,到了車站之後發現要乘坐的那一趟車剛離開,正嘆著好不趕巧,突然發現後面緊跟著又來了一趟,欣喜地刷卡上車後發現車廂很空,只在後排雙人座上坐著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人,這時,偌大的車廂你會選哪一個座位坐下呢?相信,一般不會有人直奔到那個已經坐了人的雙人座那裡,與人家挨在一起。

如果你真這樣做了,或者說,你就是那個先上車的人,後面又上來了個人,放著所有空空的座位都沒有坐,而是徑直走到你面前,表示你讓讓,我要進去坐在你旁邊。這時,你心裡會怎麼想,大部分人都會感覺到心裡不舒服。「這個人是不是有什麼企圖?」「這個人怎麼這麼奇怪」,帶著這種不安的想法,你內心會一直保持著警惕,直到你下車,或者,他下車。

這種類似的心理反應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能感受到,坐地鐵時,一排空的座位,我們肯定會先挑跟別人有距離的座位去坐;飯店裡吃飯,也會挑選跟已經在吃飯的人有一定距離的座位坐下,除非我們是與人結伴同行會相挨著同坐。不然,一般不會有人製造這種與人過於近密的距離,讓對方產生不安。

曾經有一個實驗。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當裡面只有一個人在座位上閱讀時,試驗人員徑直走進去,拿了椅子坐在他的旁邊,觀察員暗中記錄先前這個人的態度與反應。這個試驗反覆進行了80次,結果證明,沒有一個人能夠容忍一個陌生人緊挨著自己坐下。當試驗員坐在他們旁邊,很多人都會默默地或者不經意地移到別處,甚至有人明確地問:「你想幹什麼?」

我們為什麼在心理上刻意與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呢?雖然這種心理感覺深藏在我們內心,但它總會通過日常的種種行為來提醒我們它的存在。

其實是一個「人際距離」的問題,沒有人能容許別人闖入自己的空間,人與人之間保持著一定的空間距離,這個空間就像是兩個充滿了氣的氣球一樣,這是每個人心理上在自己周圍撐起的一片自己可以掌控的區域。有了這個區域,我們感覺舒適,一旦被擠壓或者被突然地闖入,我們會立刻變地不安與警覺。

如果有朋友來家裡做客,你怕朋友拘謹,便拍著他的肩膀告訴他,想吃什麼想喝什麼都自己拿就行,咱倆誰跟誰啊,你就像在你自己家一樣就好。後來,你便為你說出的這句話開始後悔了,因為你那個實心腸的朋友真的按你說的做了,把你家當成了他家。

脫了鞋坐在沙發上,自己開冰箱拿了可樂,拿出遙控器調到自己喜歡的頻道上,把空調溫度調到自己舒適的度數,還邊吃著零食邊把垃圾皮兒之類的丟到你茶几上那個並不是桌面垃圾桶的擺設上。

估計你要在心裡心裡發誓,下次不會再邀請他來家裡了,關鍵是不會再說出「像在你自己家一樣就好」,這種話了,萬一再有人當真的,怎麼辦?

其實這種人際距離的空間,不但指心裡上的空間,也包括實際的空間。相信,沒有人會喜歡別人在自己的家裡隨意地就像主人一樣,也沒有人會喜歡其他同事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亂動自己的擺設,甚至也沒有人會喜歡自己的電腦被別人拿來弄亂了文件夾的位置。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要知曉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裡捍衛的那一小塊領土,這個空間只屬於自己,謝絕邀請別人進來。

有一個寓言故事,說的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兩隻刺蝟太冷了要相互依偎取暖,但是由於距離太近,身上的刺把彼此都刺傷了。後來,他們調整了姿勢,相互之間也拉開了距離,這樣,不但相互可以取暖了,也避免了彼此受到傷害。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刺蝟效應」,這就是為什麼關係越親密的人越容易超級。不僅應用在普通的人際交往中,也適用於父母子女愛人之間。

我們從小便有自己的小秘密,上小學時,苗苗有寫日記的習慣,會把不願分享的事情記錄在日記本裡,媽媽還給她買了一本加鎖的日記本,這讓苗苗非常開心,記日記就像是自己在與自己對話,而這種快樂只有自己可以體會到。

但有一天,她發現原來媽媽也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她的日記本,偷偷看了她的日記,還把裡面自己記錄的小秘密說給親戚們聽。那一刻的失落與氣憤,讓苗苗感覺像突然被撥了衣服站在眾人面前一樣。也許在大人眼裡,那都是小孩子的東西,小孩子哪來的什麼秘密,都是玩玩罷了,過不了多久便會忘掉。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從對父母的親密無間到越來越不願意敞開心扉。父母往往拿著愛的擋箭牌,肆意地行走在只屬於孩子的那片空間上,驅逐他們認為不好的東西,硬塞進來他們認為對孩子好的那一部分。有時候,愛的起碼原則是尊重,而尊重就是讓他能有自己的空間。

葉子和她的男朋友是大學同學,剛在一起的時候,葉子就像一個小迷妹一樣在他身邊,後來慢慢發現,他的男朋友控制欲極強。不許葉子跟除了他之外的男生聊天,坐在一起,葉子的手機他總是找各種理由拿來查看上面的通話和聊天記錄,除了在宿舍睡覺的時間,葉子一天中去哪,做了什麼,他都要知道的明明白白。

後來,他們終於在大吵了幾次後分手了。葉子長出了一口氣說,她感覺她現在終於可以透個氣了,感覺好像要被憋死了。有時候,愛人的過於親密與包裹,就像一層層保鮮膜一樣,雖然看到的還是那個世界,卻越來越感覺到無法透氣,最後要麼枯萎,要麼就徹底爆發。

人與人之間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彼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對方的美好。只是我們在捍衛自己領地的時候,也實時記得不要去侵犯別人的。

相關焦點

  • 人際交往中的「距離法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親密程度往往視其與對方的距離而定。空間距離較近,心理距離則較近;空間距離較遠,心理距離也較遠。因為,雙方距離縮短的同時,彼此的戒備心理也開始放鬆,而且有產生親密感的心理傾向。人和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
  • 為什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需要有安全距離?安全距離多大才合適呢
    當其他人試圖進入這個空間的時候,就會感到彆扭、難受、反感,就會主動拉開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或者阻止其他人繼續接近,這就是人際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安全距離。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密切程度決定了安全距離的大小,關係越密切,則距離越小;關係越疏遠,則距離越大。那麼!這個安全距離多大才合適呢?
  • 有一種矛盾和誤會,是因為你沒有把握好正常的人際交往距離!
    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意思是說,人們在審美過程中,應當保持特定的、適當的距離,如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否則就會影響審美效果,這是美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人際關係來說,同樣如此,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就必須注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 掌握這四個人際交往的規則,精闢
    這個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現代社會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重要,要想獲得好的人際關係,掌握這16個人際交往的規則,說得很精闢!規則一:功利心不要太重。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太功利,用到的時候須臾奉承,用不到的時候愛答不理。有些人與人交往功利心太重,以人的勢力區分他與人交往的等級和級別,這樣不可取。中國有句古話: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 【面試備考】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
    提前準備面試、掌握一些面試小技巧才是「人間正道」,只有如此,才能在收到面試通知時快速應變,及時進入備戰狀態。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帶大家先來了解一下面試常見考點:「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的備戰技巧。
  • 人際交往心理學:社交上的4種空間距離,把握好合適的度
    當你在坐電梯的時候,如果電梯裡有另外一個人,你和他是不是會保持比較遠的距離?當電梯裡有3個互不相識的人時,你們是不是又會調整到一個合適的距離?這就是我們自帶的一種「距離感」。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裡,當裡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邊。試驗進行了整整80個人次。
  • 男性人際交往障礙症狀,人際交往障礙有這表現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男性的交際能力相對都是比較強的,認為很少有男性會產生人際障礙,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對於男性而言,更容易產生人際交往障礙問題,產生人際交往障礙之後,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社交困難,會給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心理疾病。
  • 人際交往中要「親密有間」——刺蝟法則
    因此,兩隻刺蝟就離開了一段距離,可是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反覆折騰了好幾次,最後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扎。這也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也稱「刺蝟法則」。東子解析——刺蝟法則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 人際交往中,記得儘快「拉黑」以下3種人
    有些人不喜歡和總跟自己借錢的人來往,但道德精神上的貧困比物質上的更加需要引起注意,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遠離這三類「窮人」,及時「拉黑」他們。 每個人為人處世都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否則可能就會做出許多道德敗壞的事情,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不僅自己要遵守原則,也不能跟沒有原則的人有過多的來往。
  • 20條人際交往潛規則:沒人明說,但很重要
    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叔本華曾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到寒冷。」人生在世,我們總是不可避免的要與許多人產生聯繫,如何把握彼此的距離,考驗的不僅是能力,更是情商。
  • 人際交往障礙的這表現你知道嗎
    社會高度發展,我們每天要進行大量的社交,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男性朋友有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人際交往障礙的現象,那你知道男性人際交往障礙的症狀有哪些嗎?平日裡有什麼方法能夠克服人際交往障礙呢,導致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人際交往的3句「客套話」,看似是對你好,實則另有深意
    無論是在學校,職場還是生活中,都免不了需要與人溝通,與人建立關係,因此人際交往能力非常重要。怎麼說話,怎麼溝通都是一門藝術。當我們國內講話時,我們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大家都特別委婉,有話不直說。在人際交往中,大家為了彼此的面子,往往會說一些「客套話」,這些話聽起來不錯,但不要當真,不然會出很多差子,比如以下這3句:一、改天請你吃飯現在遇到了老朋友,或者和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又取得了聯繫,大部分在離開或者結束對話的時候說上一句「改天請你吃飯啊。
  • 人際交往中,有這幾種特徵的人,大都心術不正,請儘量保持距離
    一般來說,人際交往中,有這幾種特徵的人,大都心術不正,請儘量保持距離。打太極拳,喜歡推卸責任。在生活中,你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人.這些人,他們本身不是什麼做事的人,但是嘴皮子功夫特別厲害,每次總是能三言兩語地把自己的事情,推給別人,讓別人去做。
  • 人際交往,人緣好的人,適應力都很強!五個技巧,提高你的適應力
    人際交往,適應力是很重要的,真正人緣好的人,也都是適應力強的人,他們總是明理而善解人意,老練而不枉斷他人,與任何人都能聊得來。當然,適應能力並不是天生,而人也是形形色色的,要想提高適應力,就必須勤於人際交往,多走出去與各種人接觸。除此之外,掌握一些提高適應力的基本技巧,也很重要。
  •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如何把握好度?如何給這個人際關係投資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要懂得把握好一個度,超過這個度。人際關係,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在人際交往中,如果雙方不能滿足彼此的某種需要,那麼一般來說這種關係就比較難以維持了。心理學家霍曼斯,曾經指出人跟人之間的交往,在本質上屬於一種社會交換,而這種交換,跟市場上的商品交換所遵守的那些原則是相同的。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備考:人際交往題備考技巧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備考:人際交往題備考技巧,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帶大家先來了解一下面試常見考點:「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的備戰技巧。
  • 厚黑攻心術:人際交往,如何讓一個人說實話?掌握這5招,就夠了
    人際交往,有時候出於需要,我們必須要能揭穿對方的謊言,讓對方跟我們說實話。比如說,老闆為了了解員工的工作進程,父母為了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身心狀態,等等。以下從厚黑攻心術的角度,分享5個讓一個人說實話的厚黑技巧!人際交往,如何讓一個人說實話?掌握這5招技巧,就夠了。
  • 身邊的心理學:如何防止人際交往厭食症
    人際交往厭食症影響人際交往,因此,很有必要防止其產生極其不良影響。一、 不良影響作用(一)影響厭食者正常心理。由於厭食者對某一親近或頻率過高的行為產生了反感厭倦心理,但往往出於某種友情、道義、責任等心理不得不接受某種親近或頻率過高的行為;這就在厭食者心理產生糾結、煩惱等矛盾心理狀態:本我與自我抗爭,這裡也包含了一種友情綁架自我的情緒內容。
  • (人際交往必備)
    人際交往,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掌握了這12個高情商的厚黑社交技巧。1.保持微笑。在社交場合,無論和哪種人相處,都請儘可能地保持微笑。微笑可以讓對方放下戒備心理,縮短彼此的心理距離,並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微笑還能增強你的信心,無論在哪種場合,不管與誰相處,都不會怯場。2.注意眼神的交流。
  • 越是高層次的人,與人交往,越懂得保持「距離」,值得學
    其實人類也是一樣的,如今有一種說法叫做「社交安全距離」,越是高層次的人,與人交往,越懂得保持這兩個「距離」,有一套,值得學。一、界限是人際關係中的最重要的分寸俗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不僅僅是放在戀人之間,在一般的朋友之間也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