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領域有一個很著名也很有意思的理論叫「六度空間理論」,也叫六度分割理論、六度空間理論以及小世界理論等。20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他把一套連鎖信件隨機發送給160個人,信中放了某一個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他要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比較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後照此辦理。最終,大部分信在經過五、六個步驟後都抵達了該股票經紀人,六度分割的概念由此而來。通俗說法就是:一個人想認識世界上認識一個人,肯定可以通過6個人認識到他。這個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現代社會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重要,要想獲得好的人際關係,掌握這16個人際交往的規則,說得很精闢!
規則一:功利心不要太重。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太功利,用到的時候須臾奉承,用不到的時候愛答不理。有些人與人交往功利心太重,以人的勢力區分他與人交往的等級和級別,這樣不可取。中國有句古話: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規則二:心胸寬廣,不要斤斤計較。很多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生怕自己吃了一點虧,天天精神緊繃,提防著周圍的人。有利益就爭取,有責任就退卻,這樣的人可能短時間獲得一點利益,但是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
規則三:合作共贏,不要虛偽嫉妒。在人際交往中,人們最不喜歡和一種人交往:虛偽嫉妒,見不得別人的好。這種人看到周圍的朋友有缺點也不提出來,反而須臾奉承,別人有了進步,超過了自己,就嫉妒抓狂,心裡不平衡。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難走得遠,時間久了,大家都會避之不及。
規則四:謹慎交友,朋友相處之道有講究。社會上人際關係比較複雜,不要隨便就跟人交心。有的人跟別人在酒桌上還沒說上幾句話就掏心窩子,連對方有什麼底細,什麼性格都不知道,這樣就很容易吃虧。其次,對待朋友要守信用,不可把約定的事情當成兒戲。再有,朋友之間雖然比對普通人更親密,但是兩個人之間也要有「度」,不能有朋友的東西隨便用,朋友的錢隨便花等這種觀念。
掌握這四個人際交往的規則雖然不能一下子在社會上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但是也能讓你在社會上走得沒有那麼寸步難行。人心隔肚皮,你要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慢慢掌握一個尺寸,不可太近,也不能太疏遠。有人說,人與人交往,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忠於人品,人在社會上的立足之本還是要做人做得正,才能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