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年輕人,總認為別人都是沙雕,這裡不平那裡不忿的。
感覺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遇到不想做的事,隨時都會撂挑子不幹。
碰到不爽的人,情緒全寫在臉上。
看起來一副清高的樣子,其實,這是很愚蠢的做法。
我們這個社會是群居的,世界也不會因你而改變。
只是有人一輩子沒想明白這個道理,處處碰壁,撞得頭破血流。
有人在一次次失敗後,學會了偽裝,懂得了妥協之道。
不要認為妥協是見不得人的事,大家看的都是結果。
能隱忍,懂曲線救國的人,不可能混不出頭!
1、不會說話就少說多看。
說話是一門藝術,但真正重視的人卻不多。
有句老話叫禍從口出,不會說話,不擅長說場面話,那就少說多看。
就像高手過招,你出的招式越多,破綻就越多。
言多必失嘛!
而且,當你說的廢話多了,在大家心裡,也就沒了分量。
你看身邊的朋友,一般話最多的,都不會是圈子裡的核心。
真正說話管用的,反而是那種話不多,但一言九鼎的人!
2、不要總是實話實說。
與人交往,有很多潛規則。
聽話要聽音,就是其中的一種。
不要以為別人嘴上說的,就是心裡想的,還得看他屁股坐在哪裡的。
這個世上,大家都在演,就算你看到的,也並不一定就是真實的,而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要誠實,要實話實說。
長大後,你就會發現,還是愛聽假話的多,沒幾個真的想聽實話。
3、清楚自身的位置。
人生就像一齣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想把戲唱下去,甚至演得精彩點,那就得知道自己的臺詞。
該說什麼,應該如何說,要向誰說,心裡得有桿秤。
船到橋頭自然直,那都是騙鬼的。
想過得好點,多賺點錢,必須得精心布局,事先規劃,人為幹預。
就像一棵樹,要是你任由上面的樹枝生長,最後不但會長得奇形怪狀,還會把原本屬於主幹的營養吸走。
哈佛大學做過一項研究,一批出身環境和智商都差不太多的年輕人,其中27%的人沒有人生規劃,60%的人有非常模糊的人生規劃,10%的人有短期規劃,只有3%的人有長期規劃。
25年之後,有長遠規劃的,幾乎都成了社會頂尖人士。
有短期規劃的,都成了中產階級例如醫生、律師。
有模糊規劃的人,生活在社會中下層。雖然沒什麼出息,但又特別希望孩子有出息。
完全沒有規劃的那些人,成了社會最底層,整天都在怨天尤人。
主動幹涉自己的人生,就像給樹修枝一樣。
長得不好的樹枝,要提前砍掉,不能讓它們浪費了養分。
對你來說也是如此,幫助不大,卻浪費時間的事情,就要少做。
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
4、一定要掌握些手段。
想做成點事情,靠一個人單打獨鬥肯定不行,得有一幫自己人。
如何讓別人跟著你混?
最愚蠢的人,喜歡進行道德綁架,給點小恩小惠,就想讓人聽你使喚。
這簡直是做夢!
有些人,在困境時,把你當成大爺,點頭哈腰的。
一旦走出困境,不但忘了感恩,甚至還會反目成仇。
想起當初給你當孫子,氣都不打一處來!
還想要回報?
不弄你就算好的了!
聰明點的人,會用利益捆綁,多給別人好處。
最牛逼的,就是畫餅了。
不但可以少給錢,只要洗腦夠成功,就算被賣了還會幫你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