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京東集團發布上市後首份業績報告,京東集團財務長黃宣德證實了日用百貨品類(以下簡稱:日百)實現營收淨增長的消息,這也意味著京東在3C之外又獲得了一個極具市場潛力的新增長點。對於正快速做大市場的京東來說,日百的戰略意義顯而易見,規模龐大、快速消費、生活必需等特徵決定了其一直以來都是綜合類電商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而縱觀上半年的京東日百,可以看出,在產品品質、營銷創新和通路布局上的三線進擊是其突飛猛進的核心優勢。
消除用戶「痛點」植入正品基因
眾所周知,日用百貨由於產品生產難度較低,工藝簡單,導致品質良莠不齊,用戶在選購時往往「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稍有不慎就會碰到以次充好的假貨。對此,京東日百給出的解決之道是建立與供應商的深度合作,為京東平臺上的產品植入正品基因,消除用戶「痛點」。
以酒飲為例,京東是目前國內唯一與茅臺、五糧液、洋河、郎酒、劍南春、汾酒、古井貢、董酒八大名酒品牌實現廠商直供的電商平臺,能夠獲得眾多廠商的認可,與京東秉持的「正品」理念密不可分;同時,行業知名品牌的背書,也凸顯了京東平臺的可信賴性,為消費者網購酒飲產品提供了「信心」引導。此外,通過廠家直供,雙方縮短了供應鏈,節省了中間環節的「成本水分」,可以進一步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低價的產品,提升購買滿意度。
除了酒類產品,京東母嬰、美妝個護等品類也與廠家直接建立了合作,這其中不只有國內品牌,還包括來自歐美國家的眾多知名大牌,對於消費者而言,網購海外產品也可以通過京東平臺一鍵搞定。
選擇與廠家深度合作,打造正品形象,是京東日百廣受好評的重要原因,而在口碑建立的同時,來自廠家對渠道的信賴也在與日俱增,進而形成良性循環,為京東日百不斷做大夯實了基礎。
大數據精準推薦優化購物體驗
日百品類不同於服裝鞋帽的千姿百態,其每一個細分品類都是有「一定之規」的標品集群。這點的好處是通過規模化經營可以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優化效率,壞處就是同質化嚴重,容易讓用戶患上選擇困難症。
因此,京東日百另闢蹊徑,運用大數據分析進行針對消費所需的差異化營銷。以京東母嬰垂直搜索平臺為例,用戶在選擇產品時,系統會通過分析用戶的採購行為,識別用戶年齡、消費關係、購買周期、消費能力等屬性,進行用戶畫像和建模,推送最適齡的關聯產品,大大方便了用戶搜索,進一步提升了消費體驗。
在推廣上,除了常規手段,還與供應商建立了線上、線下的聯合推廣,線上方面通過京東導流,把優秀的產品展現給近4000萬活躍用戶;線下方面則藉助商家的地域和投放優勢,實現推廣效果最大化,這種推廣「組合拳」,讓渠道和商家的關聯更為密切,在穩固京東日百「供應商池」的同時,也與消費者貼的更近,完善了用戶觀感。
渠道發力三四線下沉戰略收益良好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京東日百的女性護理板塊衛生巾等女性護理用品同比增長超過149%,洗護板塊中香皂品類則同比增長230%。在不少三四線城市,京東已成為個護消費首選的網購平臺。
這一串高增長數字的背後,是京東日百在三四線城市的「渠道下沉」戰略初見成效。從今年年初起,京東就把針對三線以下地區的「渠道下沉」作為發展重心之一,並發起了「大篷車百城行」活動,以接地氣兒的「刷農村牆體廣告」的方式,通過樸實的「廣告語」與本地用戶對話。同時,京東還針對三四線城市用戶移動端購買習慣的形成,打造「跨終端、跨平臺、跨渠道」的綜合電商形象,在5月、8月相繼完成了微信購物、手機QQ購物等一級入口的上線,以最快的速度釋放三線以下區域用戶的購買需求,為「電商下鄉」注入了澎湃流量。
業內專家認為,京東如想在綜合電商道路上走的更遠,日用百貨品類將成為關鍵。隨著電商綜合體驗較量漸成趨勢,僅僅靠價格吸引用戶的做法已顯不足,相反,以大品牌獨家、深度合作為「背書」,通過營銷推廣創新,以大數據的個性化推薦促進轉化,再輔之以優質的物流配送,才能更有效的撬動數千億的日百市場。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