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註:移動網際網路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諮詢(iiMediaResearch)發布了《2016第一季度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監測報告》。報告顯示,到2016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預計將會達到74.2億元;另外到2018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達到184.3億。本文轉自艾媒網(原文連結)。
平安銀行與平安好醫生達成戰略合作1月,平安銀行與平安好醫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健康管理、就醫協助、健康保險等環節展開合作。平安銀行將協助平安好醫生打通支付環節,探索以家庭為單位醫療授信以及個人健康險商保帳戶的資金增值。
丁香園完成對領健信息A輪投資2月,丁香園宣布已完成對領健信息的A輪數千萬元投資,天使投資機構經緯中國繼續跟進。領健信息的研發能力和在口腔醫療領域的市場覆蓋是丁香園主要看重因素,有助於丁香園在未來開放的全科、兒科診所管理平臺形成有效協同,進一步豐富丁香園自身在醫療生態的布局。
就醫160推出國際醫療平臺3月,作為網際網路醫療第一股的就醫160推出國際醫療平臺,對接包括韓日等多個國家醫院機構。就醫160採取與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直接合作方式,通過國外政府在籤證、醫療資源上的合作,為用戶提供正軌的國外醫療服務。在中國大眾海外就醫風潮漸起的情況下,就醫160的國際醫療平臺有效的加強了中外醫療服務的交流,有利於提高網際網路醫療的服務水平。
2016Q1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發展動態春雨醫生聯手安諾優達基因科技打造移動精準醫療3月,「春雨醫生」聯合安諾優達基因科技,將移動醫療與精準醫療兩大領域相結合,開展以「孕期無創產前DNA檢測」為主的合作。兩方合作將進一步推動移動醫療和精準醫療的對接,為未來遠程醫療、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應用作紮實的技術積累,從而實現移動醫療對行業服務體系革新的持續推動。
「好大夫在線」落地銀川建設智慧城市3月,「好大夫在線」與銀川智慧城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進行籤約,「好大夫在線」平臺將為銀川提供全國和國際優質醫療資源的引入、助力銀川醫改分級診療,提高群眾就醫可及性,雙方的合作有利於引進國內外優質資源,提高銀川醫療服務水平。
阿里健康聯手萬裡雲進軍網際網路醫藥保健市場3月,華潤萬東(600055,SH)及其子公司萬裡雲與阿里健康(00241,HK)籤署協議,阿里健康以2.25億元貨幣資金認購萬裡雲的25%股權。阿里健康為自身網際網路醫學影像服務的生態系統再次添加重要一環,雙方致力構建醫學影像大平臺,為阿里健康雲醫院提供線下基層服務。
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發展漸趨理性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預計將會達到74.2億元。2018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達到184.3億。當前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在掛號、輕問診領域逐漸已巨頭壟斷,資本活躍度有所降低;但在醫藥電商、診療服務平臺、健康管理等細分領域,仍將存在大量市場空間。
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用戶逐年增加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用戶規模預計將達到2.93億人。本年度移動醫療健康仍將保持較高的普及速度,隨著行業的發展,移動醫療健康服務能力有望從諮詢、掛號醫療服務外圍逐漸深入醫療醫治服務,移動醫療健康服務體驗有望得到質的提升。
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產業圖譜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裡的各類APP應用可按功能與受眾的不同,分為預約掛號、問診諮詢、醫藥服務、資訊文獻、可穿戴醫療以及其他細分功能類應用。
移動醫療健康產品覆蓋率近3成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6Q1移動醫療健康產品在中國手機網民中的滲透率為28.9%。當前中國移動醫療健康用戶主要通過移動醫療健康產品實現掛號導診、查詢醫療資訊、線上問診等操作,分別佔71.5%、60.3%、48.1%。
過半中國手機網民基本滿意中國移動醫療產品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17.5%的中國手機網民對移動醫療產品是非常滿意的,40.6%的中國手機網民表示滿意。艾媒諮詢分析認為,移動醫療產品在服務大眾群體上提供了較多的便利,在改善用戶與醫療資源對接上已有顯著效果,移動醫療產品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認可。
春雨醫生排名中國移動醫療健康應用APP覆蓋率首位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截止2016Q1,春雨醫生以26.7%的覆蓋率位居國內移動醫療健康應用APP覆蓋率首位。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市場主要觀察
2016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80億
超9成中國手機網民願意嘗試相關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功能成用戶購買使用最先考量
64.3%的中國手機網民認可手環佩戴的可穿戴方式
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高速增長帶動醫療穿戴行業發展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可穿戴市場已達105.6億元。尤其在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方面,基於傳感器技術的進步,監測模式在體驗上的不斷改進以及硬體智能設備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從而有效地促進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普及,其在醫療生態系統中的應用也將更加廣泛。未來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仍將有大量的創業者加入市場的競爭,資本注入持續增加,行業關注度持續走高。
可穿戴設備成智慧醫療信息獲取重要入口近年來,眾多海外巨頭均加快了在智能可穿戴醫療以及健康醫療數據平臺的布局。其中包括蘋果的可穿戴設備AppleWatch和健康數據平臺HealthKit,谷歌的GoogleFit等,用戶基於相關硬體獲取體能生理數據,並通過數據平臺進行分析。智能可穿戴設備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實時採集大量用戶健康數據信息和行為習慣,已然成為未來智慧醫療獲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在國內,可穿戴便攜移動醫療設備在醫療和網際網路領域同樣掀起新高潮,其關注度、需求度都在不斷提升,用戶的使用滿意度較高。現今患者的病情更加複雜多樣化,對維持身體健康的意識在不斷提升,對於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需求在擴大。隨著「網際網路+醫療」深入推進信息化,以及「健康中國」建設的全面提速,可穿戴醫療設備有望步入快速發展期。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主要類型超半成移動醫療健康用戶已體驗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超過半成的移動醫療健康用戶表示已體驗過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其中運動數據監測,心率監測以及睡眠監測為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用戶體驗最多的功能。艾媒分析師認為,目前大部分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用戶體驗功能在較長時間內仍停留在原始運動數據、睡眠數據監測上。更深度功能的提供,將依賴廠商基於技術的升級,以及大眾意識對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認可程度的提高。
大眾普遍認可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當前大眾對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普遍持正面態度。33.9%的中國手機網民表示一定會嘗試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60.5%的用戶則表示看具體需求而定。艾媒分析師認為,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在醫療領域的前景普遍受到用戶認可,只要需求與用戶醫療痛點吻合,還有產品在使用門檻的進一步降低,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用戶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智能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重」在功能功能是國內手機網民選擇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主要考量因素,佔比45.3%其次是價格、安全以及外形。艾媒分析師認為,大眾用戶深知功能的有效性是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核心,只有充分迎合需求打造有效的產品,才能贏得用戶青睞。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助力生活便捷52.0%的中國手機網友認為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將為大眾生活帶來便利;45.9%的用戶則持較為中立狀態,對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持懷疑態度。艾媒分析師認為,目前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在用戶得到認可的產品並不多,大部分可穿戴設備用戶以體驗心態為主,產品對生活的輔助性較低,進而導致用戶粘性並不高。
手環佩戴受認可智能手環目前作為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普及率最高的產品系列,已幫助市場完成部分市場早期的用戶教育。智能手環的穿戴方式成為用戶接受程度最高的一種方式。艾媒分析師認為,隨著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產品形態趨向多樣,用戶對於各種佩戴方式的接受程度也將繼續提升。
六成網民期望實現對健康全盤監控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最顯著特點為可實時監測用戶健康數據,60.0%的中國手機網民表示希望通過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實現對健康情況的全盤監控。另外,52.8%的手機網民則希望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能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個性推送健康信息,以幫助用戶實現全面的健康指導。
港灣智能藥箱港灣智能藥箱是一款從糖尿病領域切入,通過藥箱連接內分泌醫生和藥師及健康助理的硬體產品。其當前主要提供一鍵問醫生、智能服藥提醒、用藥建議和用藥監測服務,致力於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港灣智能藥箱可基於硬體採集數據,輔助醫護團隊對用戶病情做出評估和建議,讓醫生定期根據用戶身體狀況和服藥情況給出用藥指導和健康建議,實現用戶的個性化服務。艾媒分析師認為,產品尤其在針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需要長期服藥的慢病家庭,以及行動不便但需要頻繁的醫療諮詢、健康關懷的中老年家庭有著重大的輔助作用,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硬體醫療體驗。
華為B3手環傾力打造健康管理功能華為去年與強生、掛號網、春雨合力打造健康管理平臺,在平臺上實現運動、血壓、血糖、體重、睡眠等健康指標的監測。目前,華為緊抓可穿戴健康設備市場繼續推出新品。4月15日,華為手環B3正式發布,引起市場一陣熱議。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目前大量硬體廠商抓住可穿戴健康設備商機,在硬體原有輕便易於攜帶的優勢基礎上,設置健康管理功能,滿足消費者身體狀況監測的需求。未來手腕上的健康管理功能將是主要的可穿戴設備設計方向。
微糖致力糖尿病健康管理,實現專項服務微糖致力打造專業的糖尿病全程管理平臺,提供院內外的糖尿病管理服務。當前平臺為用戶提供專業醫生在線服務,幫助用戶通過智能搭配低糖飲食,記錄、運動、醫生管理等9種方法有效控制血糖。
微糖與三諾聯合首發推出三諾金智GPRS血糖儀,由微糖專業糖尿病醫生提供指導服務,通過移動流量自動傳輸監測數據,實現親友和醫生及時了解糖尿病數值,三諾金智GPRS血糖儀旨在為醫生和患者提供糖尿病全程管理服務,幫助患者管理糖尿病,回歸輕鬆生活。
樂心健康推出家庭健康管理設備,實現多人同步管控樂心專注於智能健康領域,目前主攻「智能穿戴」與「移動醫療」兩大方向。當前其產品包括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人體秤、智能血壓計等。樂心健康通過樂心產品準確測量身體健康參數,自動同步到樂心健康雲,並監測、記錄、分析各項健康指標,以圖表的形式出具健康報告。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家庭類型的健康管理穿戴設備能夠實現家人和自己同步管控健康數據,是目前消費者較為偏愛的穿戴產品,滿足多人監控的需求心理。家庭管理穿戴設備將會成為未來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的主力軍。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優勢解析實時監測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能夠為用戶提供實時健康監測數據,讓用戶實時了解個人身體健康狀況。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節省用戶去醫院檢查和測量的費用,同時也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和時間成本。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提供的實時監測,尤其適合當前醫療領域在慢性病管理的應用。
降低治療成本基於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在醫療的應用,醫療機構將可以更好的整合醫療資源,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即時性,為醫療機構調配醫療資源提供重要的參考支撐,醫生可根據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反饋實現即時上門或遠程會診,大大降低醫患兩方的治療成本。
醫療大數據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進一步應用,將實現對用戶健康數據大量級別的採集,為後向醫療大數據應用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撐。醫療大數據不僅將為醫藥研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和國家衛生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在保險等行業同樣提供可靠數據源,同時支撐用戶更加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智能醫療前景雖然當前大部分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僅僅提供數據監測功能,但在未來,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治療功能將被更普遍的應用。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將可實現為用戶提供診斷、監測、幹預一體化的服務,為用戶提供最便捷和切實的移動醫療健康福利。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面臨主要挑戰可操作的大數據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為人體健康大數據的監測提供技術的支撐。但在數據的精準線、對複雜病況的科學識別上,仍有較大的難度,從而導致用戶對監測數據的不信任。誤差較大的數據進而影響後向的可操作行。要真正把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收集數據應用到醫療實際操作,仍然任重道遠。
共存與互聯可穿戴醫療技術作為新興技術,對比原有的醫療信息系統在便利性以及即時性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但原有醫療信息系統在專業性以及可靠性上同樣存在一定優勢。另外,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產生的數據以及情報要得到更加有效、專業的分析,其可能需要對接到原有醫療信息系統中進行深層解讀。所以在兩者的共存,還有雙方系統的兼容互通上,也將成為移動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要課題。
不一致與多樣性不僅在與醫療信息系統對接上存在兼容問題,由於當前可穿戴醫療缺乏行業標準,不同廠商以及不同類型的設備之間也較難形成有效的聯合,從而發揮可穿戴設備的最大效用。另外,各廠商設備的差異對行業設立安全標準準則也產生一定的阻礙,進而影響行業的整體發展。
安全與隱患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當前作為最貼近人體實時監測健康數據的裝置,其監測得到的數據是人體最為隱秘的信息之一。但基於當前行業缺乏統一安全標準,用戶數據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時基於用戶在數據安全意識上的缺失,用戶的隱私權面臨極大挑戰。
移動醫療健康行業理智投資,探索盈利模式2014年屬於移動醫療健康行業瘋狂融資的一年,積累潛在用戶,開拓市場,而經過兩年的積累後,2016年移動醫療健康行業廠商將把運營方向轉向了盈利模式的探索,資本投資商也將更趨於理性。未來的移動醫療健康廠商將在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的同時,探索持續的企業盈利方式,完成商業閉環建設。
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加強落地合作基於醫療服務的特性,用戶在體驗服務的最終仍需要回歸線下。經過兩年移動醫療健康在線上的沉澱,更多移動醫療健康廠商開始注重線下資源的整合以及連通,如春雨醫生等廠商已逐漸鋪開線下診所站點。同時,更多的移動醫療健康企業開始加強與政府機構、線下醫療機構展開戰略合作,以更好的集合線上流量以及線下機構的技術、資源優勢,為大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移動醫療健康行業兼併、併購將顯著增多經過兩年的資本熱潮之後,移動醫療健康行業裡大部分初創企業也將迎來資本敏感期,如何繼續生存也將成為其首要問題。當前積累深厚並已完成一定用戶積累的移動互聯企業已逐漸建立自身行業優勢。同時基於移動醫療健康在版權、資源項目上的爭奪越趨激烈,市場將更多以重大項目來決定市場地位。於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選擇破產和接受兼併或將成為二選一的抉擇。在市場一輪洗牌之後,市場巨頭或將漸趨成型。
2016Q1中國移動醫療健康發展趨勢分析垂直化、數據化和智能化未來移動醫療健康產品將更趨垂直化發展,在各細分領域針對細分人群作更加精準的服務。同時,在進一步與傳統醫療機構以及傳統醫療信息系統對接後,移動醫療健康大數據生態也將更加完善,其應用也將更加廣泛。另外,基於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移動醫療健康在有效的數據和技術的支撐下,智能化進程也將加快,全面實現移動醫療健康的垂直化、數據化和智能化。
診後服務將是未來移動醫療健康發展的創新突破點目前市場上的移動醫療健康產品多為實現病況前期的監測,而對於診後的服務相對較少。而診後服務在維持醫患關係、診後病況指導方面,功能顯著,意義重大。未來移動醫療健康產品的創新突破點應該聚焦於診後服務,通過移動醫療健康應用平臺進行慢性病管理、健康指數監測等操作,實現對用戶在診後術後康復過程的完整服務。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將迎普及潮流未來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市場將越趨開放,更多品牌也將進駐參與市場爭奪。在物聯網監測技術持續發展的進一步推動下,可穿戴設備也將逐步升級,全方位貼合用戶體驗需求。而在市場競爭環境開放的同時,用戶的體驗成本也將顯著降低,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或將迎來更火熱的普及潮流。
榜單監測數據來源:iiMedia Research; 艾媒北極星http://bjx.iimedia.cn。截止2016 年5 月底,北極星採用自主研發技術已經實現對6.17 億獨立裝機覆蓋用戶行為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