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微博登上熱搜,在雙方官博你來我往進行回應後,昨天美團CEO王興在飯否上直接發問淘寶,為何還不支持微信支付。他認為微信支付比支付寶活躍用戶多,手續費更低的一番話更是引爆全網討論。
還有一個消息就是,支付寶背靠的螞蟻集團前段時間宣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引來眾人豔羨。在這場行動支付大戰當中,支付寶似乎走在了前面,但到底誰主沉浮,似乎也並不能一概而論,顯然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而帶給許多人疑問的是,不依靠社交,支付寶這艘行動支付巨無霸又到底如何長成的呢?
一個集團上市的消息為什麼這麼轟動,因為那是螞蟻金服。從2004年到2020年,螞蟻金服一步步走過來,也一步步走入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網友們將此事刷上熱搜也表明了:沒有哪一個集團上市能像螞蟻一樣,讓億萬消費者覺得這件事和自己有關。
螞蟻金服旗下產品有很多,但是作為「鎮店之寶」一般的存在,在大眾眼裡,支付寶和螞蟻集團幾乎可以劃等號,支付寶的歷史就是螞蟻集團的歷史。
2004年,支付寶正式註冊成立,當時主要目的是解決淘寶平臺交易當中的信任問題。一年之前,淘寶誕生,在付款和發貨之間,面臨著嚴重的買家與賣家的信任問題。馬雲去尋求銀行的幫助,但就如同他最開始創業四處碰壁一樣,在還沒有行動支付這個概念的時候,沒有銀行幫他。
於是淘寶網團隊設計了一套「擔保+交易」的體系,這個交易系統就被命名為「支付寶」。
我們都知道用戶是阿里巴巴的護城河,脫胎於阿里的螞蟻金服也不例外。當時的支付寶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怎麼讓用戶使用支付寶;第二就是怎麼打開銀行的口子。
「支付成功率」是最開始那幾年最難啃的骨頭,幾大銀行對支付寶的圍追堵截也讓這個成功率提不上去。
好在當時的新任CEO彭蕾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之後,支付寶開始攻克銀行。
從銀行挖人,和銀行談判,並且向銀行承諾提供存款、預付手續費、兜底交易風險等。「口子」一旦撕開,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很多了,再加上政策層面的支持。到了2010年,支付寶的成功率問題迅速走出泥潭,一度攀升至98%。
之後的餘額寶上線,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用戶數破億,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在巔峰時期,其規模接近2萬億元。它讓傳統金融業感到不安,對支付寶產生了忌憚和牴觸情緒。
2014年,彭蕾發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演講,其中提到,「我們無心樹敵。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樹敵。」同年,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正式宣告成立。
到了2018年,螞蟻金服完成140億美元的C輪融資,市場估值普遍超過1500億美元,螞蟻金服成為中國最大的超級獨角獸。
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引領者,在2014年之前獨佔鰲頭,沒有敵手。
但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突然走紅,傳聞它令微信支付一夜綁卡2億張。這被馬雲稱為是「偷襲珍珠港」。
有騰訊社交流量作為基底的微信支付,在行動支付這個領域,從支付寶身上狠很撕下一塊肉。被打倒痛點的支付寶慌不擇路,選擇了騰訊最擅長的社交領域,上線「圈子」功能,企圖切入社交。但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圈子惹了一場風波後,以失敗告終。
騰訊用微信紅包來擴展微信支付的時機是很巧妙的,在此之前,第三方支付會遇到的最基礎的問題,都由支付寶扛過去了。銀行不幫忙,支付寶就誕生了;銀行為了守住自己的護城河,支付寶的成功率一直上不去,但支付寶等來了央行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後來央行上線超級網銀,給了支付寶當頭一棒,但好運的支付寶終獲得了央行頒發的國內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牌照。
後來的支付寶,更是用餘額寶這款產品,探明了在面對國家和銀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萬事開頭難。最難的那一步,支付寶已經基本掃清了。時間到了2014年,那一年是4G信號在國內普及的一年,這一點,給行動支付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微信支付,也正是在這一年發力,搶下了行動支付的一片市場。
或許正是如此,支付寶才會替自己感到意難平。共患難的時候沒有你,享福的時候你倒是趕上了。不管是為了自己的意難平,還是爭奪行動支付的市場,支付寶都必須有動作。此後,支付寶與騰訊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從線上打到線下。
與騰訊對拼,逃不開的一個層面就是「流量問題」,隨著場景的全面覆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對決進入了長期僵持的階段,雙方的市場份額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這個時期的支付寶,更多在扮演流量入口的角色,為螞蟻金服其它服務提供源源不斷的流量池。
但僵持並不意味著結束,對於螞蟻金服來說,屬於它的戰鬥遠遠還沒結束。
儘管在「圈子」的問題上碰壁了,但實際意義上,支付寶在現實社交活動的時候,使用頻率是很高的。
據易觀智庫的數據,2017年Q1,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萬億,其中支付寶佔比53.7%,財付通佔39.51%。到了2019年底,易觀的統計數據顯示,支付寶與騰訊金融(財付通)的份額分別達54.61%和38.98%。
今年3月10日,支付寶舉辦了一場線上合作夥伴大會。這場大會的主要內容是宣布支付寶的再一次升級。在新的定位下,支付寶的slogan從「支付就用支付寶」改為了「生活好,支付寶」。實際上,螞蟻金服就已經確定清晰的戰略目標:平臺、農村、國際化。支付寶的重點變成了推廣三、四線以及農村市場、海外市場,讓更多的人口捲入行動支付場景。
而這個目標,也為螞蟻金服打造生態閉環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支付寶打造數字生活開放平臺並不是心血來潮,我們為此已經準備了很久。」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在發布會上說。
從支付寶到螞蟻金服的每一步發展,都更加的國際化,也更加的秩序化。從支付工具到金融工具,螞蟻金服的每一步都邁得很大,但每一步都不能邁錯。
花唄、借唄、芝麻信用、螞蟻森林、區塊鏈,螞蟻集團並沒有為每一個可以開發的功能設計成單獨的產品APP,而是統一集中在支付寶裡,而功能越來越全面的支付寶,就像是不斷被加固的結界一樣,死死守護著螞蟻金服的安全。
這兩天,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消息,並且未來或將覆蓋全量用戶,讓網友再一次炸鍋。但這也再一次表明,不僅是在用戶層面支付寶不僅僅只是一個支付工具,在國家層面,支付寶的版圖也沒有停止擴張。
我們可以意識到:支付寶,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