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VS微信支付:行動支付之戰,誰主沉浮?

2020-08-28 等風等雨還等你

前段時間,在微博登上熱搜,在雙方官博你來我往進行回應後,昨天美團CEO王興在飯否上直接發問淘寶,為何還不支持微信支付。他認為微信支付比支付寶活躍用戶多,手續費更低的一番話更是引爆全網討論。

還有一個消息就是,支付寶背靠的螞蟻集團前段時間宣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引來眾人豔羨。在這場行動支付大戰當中,支付寶似乎走在了前面,但到底誰主沉浮,似乎也並不能一概而論,顯然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而帶給許多人疑問的是,不依靠社交,支付寶這艘行動支付巨無霸又到底如何長成的呢?


1、超級獨角獸成長史,螞蟻是怎麼打敗大象的?


一個集團上市的消息為什麼這麼轟動,因為那是螞蟻金服。從2004年到2020年,螞蟻金服一步步走過來,也一步步走入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網友們將此事刷上熱搜也表明了:沒有哪一個集團上市能像螞蟻一樣,讓億萬消費者覺得這件事和自己有關。

螞蟻金服旗下產品有很多,但是作為「鎮店之寶」一般的存在,在大眾眼裡,支付寶和螞蟻集團幾乎可以劃等號,支付寶的歷史就是螞蟻集團的歷史。


2004年,支付寶正式註冊成立,當時主要目的是解決淘寶平臺交易當中的信任問題。一年之前,淘寶誕生,在付款和發貨之間,面臨著嚴重的買家與賣家的信任問題。馬雲去尋求銀行的幫助,但就如同他最開始創業四處碰壁一樣,在還沒有行動支付這個概念的時候,沒有銀行幫他。

於是淘寶網團隊設計了一套「擔保+交易」的體系,這個交易系統就被命名為「支付寶」。

我們都知道用戶是阿里巴巴的護城河,脫胎於阿里的螞蟻金服也不例外。當時的支付寶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怎麼讓用戶使用支付寶;第二就是怎麼打開銀行的口子。

「支付成功率」是最開始那幾年最難啃的骨頭,幾大銀行對支付寶的圍追堵截也讓這個成功率提不上去。

好在當時的新任CEO彭蕾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之後,支付寶開始攻克銀行。

從銀行挖人,和銀行談判,並且向銀行承諾提供存款、預付手續費、兜底交易風險等。「口子」一旦撕開,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很多了,再加上政策層面的支持。到了2010年,支付寶的成功率問題迅速走出泥潭,一度攀升至98%。

之後的餘額寶上線,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用戶數破億,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在巔峰時期,其規模接近2萬億元。它讓傳統金融業感到不安,對支付寶產生了忌憚和牴觸情緒。

2014年,彭蕾發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演講,其中提到,「我們無心樹敵。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樹敵。」同年,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正式宣告成立。

到了2018年,螞蟻金服完成140億美元的C輪融資,市場估值普遍超過1500億美元,螞蟻金服成為中國最大的超級獨角獸。


2、行動支付之戰,支付寶VS微信支付


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引領者,在2014年之前獨佔鰲頭,沒有敵手。


但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突然走紅,傳聞它令微信支付一夜綁卡2億張。這被馬雲稱為是「偷襲珍珠港」。

有騰訊社交流量作為基底的微信支付,在行動支付這個領域,從支付寶身上狠很撕下一塊肉。被打倒痛點的支付寶慌不擇路,選擇了騰訊最擅長的社交領域,上線「圈子」功能,企圖切入社交。但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圈子惹了一場風波後,以失敗告終。

騰訊用微信紅包來擴展微信支付的時機是很巧妙的,在此之前,第三方支付會遇到的最基礎的問題,都由支付寶扛過去了。銀行不幫忙,支付寶就誕生了;銀行為了守住自己的護城河,支付寶的成功率一直上不去,但支付寶等來了央行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後來央行上線超級網銀,給了支付寶當頭一棒,但好運的支付寶終獲得了央行頒發的國內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牌照。

後來的支付寶,更是用餘額寶這款產品,探明了在面對國家和銀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萬事開頭難。最難的那一步,支付寶已經基本掃清了。時間到了2014年,那一年是4G信號在國內普及的一年,這一點,給行動支付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微信支付,也正是在這一年發力,搶下了行動支付的一片市場。

或許正是如此,支付寶才會替自己感到意難平。共患難的時候沒有你,享福的時候你倒是趕上了。不管是為了自己的意難平,還是爭奪行動支付的市場,支付寶都必須有動作。此後,支付寶與騰訊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從線上打到線下。

與騰訊對拼,逃不開的一個層面就是「流量問題」,隨著場景的全面覆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對決進入了長期僵持的階段,雙方的市場份額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這個時期的支付寶,更多在扮演流量入口的角色,為螞蟻金服其它服務提供源源不斷的流量池。

但僵持並不意味著結束,對於螞蟻金服來說,屬於它的戰鬥遠遠還沒結束。

3、螞蟻不做社交,但社交離不開螞蟻


儘管在「圈子」的問題上碰壁了,但實際意義上,支付寶在現實社交活動的時候,使用頻率是很高的。

據易觀智庫的數據,2017年Q1,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萬億,其中支付寶佔比53.7%,財付通佔39.51%。到了2019年底,易觀的統計數據顯示,支付寶與騰訊金融(財付通)的份額分別達54.61%和38.98%。

今年3月10日,支付寶舉辦了一場線上合作夥伴大會。這場大會的主要內容是宣布支付寶的再一次升級。在新的定位下,支付寶的slogan從「支付就用支付寶」改為了「生活好,支付寶」。實際上,螞蟻金服就已經確定清晰的戰略目標:平臺、農村、國際化。支付寶的重點變成了推廣三、四線以及農村市場、海外市場,讓更多的人口捲入行動支付場景。

而這個目標,也為螞蟻金服打造生態閉環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支付寶打造數字生活開放平臺並不是心血來潮,我們為此已經準備了很久。」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在發布會上說。

從支付寶到螞蟻金服的每一步發展,都更加的國際化,也更加的秩序化。從支付工具到金融工具,螞蟻金服的每一步都邁得很大,但每一步都不能邁錯。

花唄、借唄、芝麻信用、螞蟻森林、區塊鏈,螞蟻集團並沒有為每一個可以開發的功能設計成單獨的產品APP,而是統一集中在支付寶裡,而功能越來越全面的支付寶,就像是不斷被加固的結界一樣,死死守護著螞蟻金服的安全。

這兩天,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消息,並且未來或將覆蓋全量用戶,讓網友再一次炸鍋。但這也再一次表明,不僅是在用戶層面支付寶不僅僅只是一個支付工具,在國家層面,支付寶的版圖也沒有停止擴張。

我們可以意識到:支付寶,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了。

相關焦點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東南亞行動支付戰
    7月28日,騰訊宣布,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正式接入微信支付,中國遊客可通過微信支付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微信支付又落地了一個新市場。以螞蟻金服(現更名為「螞蟻科技」)和騰訊為代表的中國公司,早已將行動支付戰爭打到了海外。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滲透進幾百個海外城市,使中國出境遊客可以在本地商戶,使用人民幣支付。
  • Apple Pay上線在即 未來支付誰主沉浮
    ,別忘了還有財大氣粗的銀行和移動運營商推出的支付平臺。    在近兩年國內的行動支付領域,各個巨頭之間競爭非常激烈,招攬用戶的力度可謂空前,而國內移動網際網路近些年來的發展速度也是快馬加鞭。軟硬體的飛速前進,以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於消費者支付習慣的改變,這為Apple Pay入化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和市場基礎。
  • 香港行動支付——「支付寶HK」再戰「港版微信支付」
    內地兩大行動支付工具支付寶和微信,正在香港打開一片新天地,幫香港人進入行動支付時代。行動支付領域的戰火可謂愈演愈烈,事關30幾萬億的市場規模,阿里和微信誰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如今大陸市場兩家公司的用戶增長已經逐漸處於飽和狀態,而衝擊香港市場也成為了支付寶和微信下一個戰略目標。
  • 雲閃付VS支付寶VS微信誰是支付王者
    雲閃付、支付寶、微信財付通,目前中國最大的三家支付公司。三國鼎立,三分天下。到底誰更勝一籌。當年阿里巴巴和銀聯談合作的時候,銀聯覺得支付寶的體量太小,沒當回事。支付寶一家一家銀行的談合作,打通了包括國有四大銀行,十二家商業銀行,和200家地方銀行支付通道。發展速度,遠遠超出大家想像,這樣一塊大蛋糕,就讓支付寶和微信瓜分了,銀行也不會坐以待斃。銀聯和各大銀行通力合作,搞出來雲閃付,利用基本客戶群優勢,迅速搶佔市場,那麼三家到底有什麼特點呢?
  • 微信和支付寶哪個才是行動支付的大哥大?
    微信和支付寶是我們目前使用比較多的行動支付的軟體。可能在之前還存在有其它的支付軟體存在過,但是目前國內相當於只有這兩個是存活下來的,其它零零散散還有些,但是市場基本已經沒有了,所以行動支付的市場相當於被微信和支付寶這兩個巨頭霸佔著。那這兩個巨頭各自都強在哪裡了?
  • 跳出紅包大戰,看中國行動支付未來
    平心而論,夏明旭憑藉著支付寶口令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對微信紅包進行了阻擊,可惜的是由於缺乏社交屬性,支付寶在這次紅包大戰中還是敗給了微信,但是是不是就說未來微信就可以在線上行動支付上與支付寶分庭抗禮呢?恐怕不能就此匆忙下定論。跳出這一次的紅包大戰來看,它僅僅只是騰訊挑戰阿里支付霸主地位無數戰役之中的一場戰爭而已。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海外急行軍,兩馬戰蔓延至全球市場
    騰訊財報的官方數據則顯示,去年12月騰訊行動支付的月活躍帳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 這裡要明確三個概念,一個是第三方支付,一個是行動支付,還有一個是線下支付。微信在線下支付領先,更多是指二維碼支付。我經常會看到有人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線下誰更普及爭論不休,有人去的城市支付寶見得多一些,有人去的城市微信支付見得多一些,但這都是盲人摸象。
  • 支付寶微信支付對境外開放啦!
    近日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支付寶微信同時對海外遊客開放,這意味著不僅僅我們可以享受便利,許多海外遊客也可以利用手機,訂酒店,輕鬆入住,網上購物,快速便捷,再也不用帶上大額現金,擔心被盜。這一舉動無疑是惠民之舉,但為什麼微信和支付寶這兩大行動支付巨頭要相約同時對海外遊客開放?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PK,誰能贏?
    微信跟支付寶兩者都是國內消費市場的巨頭,那麼,微信支付跟支付寶支付PK,誰會是贏家呢?現在來看看兩者的對比吧。一: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使用人數已經很接近,以前一直是微信支付使用人數更多,但是這兩年支付寶支付人數也多了很多,現在兩者每月月活躍用戶數量高達10億人。但是要論用戶的質量,其實更多人還是把大部分錢存在支付寶,少部分錢存在微信裡面,支付寶的用戶質量更高。
  • 2020: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究竟誰更有潛力?
    在我們關注和追蹤行動支付行業過程中,被問最多的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究竟誰更有潛力?」這是一個兼有話題性和對抗性的問題,在對多年公開數據進行整理和搜集之後,我們大概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先總結觀點:1.短期內微信支付有一定的存量空間,尤其在下沉市場中;2.中短期內支付寶的地位難以動搖,或者說支付寶仍有較深的護城河。
  • 以支付寶、微信為例 深度剖析行動支付APP優缺點
    不可否認,行動支付目前已成為重要的支付方式,便捷和高效是其最顯著的特點,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接受,行動支付前景廣闊不容置疑。根據艾媒諮詢2015年的數據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2016年行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可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已經成為繼現金支付之後的第二大支付方式,操作簡單方便更是用戶願意使用行動支付的主要原因。那麼,行動支付為什麼這麼火?
  • 字節跳動或發力行動支付 挑戰支付寶微信支付(股)
    字節跳動或發力行動支付 挑戰支付寶微信支付(股) 時間:2020年12月02日 17:32:31&nbsp中財網   據報導,字節跳動常用來存儲自家域名的註冊商「易名」旗下新增一個名為「douyinpay.com
  • 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微信支付網絡傳播分析簡報
    這即是一次貨幣的變革,一次支付的變革,也是一次技術的變革,基於區塊鏈的法幣級應用。那麼,從「紙張」到「數據」,會不會引發通貨膨脹?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功能是不是可以退休了?網際網路巨頭們圍繞支付進行的各種戰爭,真的還有必要嗎?作為行動支付平臺的兩巨頭,近期網絡數據如何?
  • 字節跳動或發力行動支付 挑戰支付寶微信支付(附股)
    原標題:字節跳動或發力行動支付 挑戰支付寶微信支付(附股) 摘要 【字節跳動或發力行動支付 挑戰支付寶微信支付(附股)】據報導,字節跳動常用來存儲自家域名的註冊商
  • 微信支付與日本Line推行動支付服務以對抗支付寶
    原標題:微信支付與日本Line推行動支付服務以對抗支付寶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林迪】據《日經新聞》援引Line消息稱,騰訊將與日本在線聊天運營商Line合作為小型日本零售商提供行動支付服務。
  • 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行動支付大戰風雲再起
    最近一段時間,支付市場可謂是風雲再起,美團取消了支付寶支付引發了整個市場的熱議,行動支付大戰的玩法究竟該怎麼看?7月29日下午,有用戶發帖稱在使用美團支付時發現,美團月付和銀行卡支付佔據優先位置,其次微信支付,而支付寶支付未在支付選擇列表上。
  • 比微信、支付寶還好用!新支付工具亮相,行動支付迎來「巨變」?
    在全球範圍內,中國是行動支付最為領先的國家,當下行動支付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85%以上,這一數據將第二名遠遠甩在了身後,而在國內行動支付領域,支付寶、微信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更因為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在不斷的升級,支付方式越來越便捷,這兩大支付系統成了日常生活中必備的使用工具。
  • 2020:支付寶、微信支付互侵腹地
    在我們關注和追蹤行動支付行業過程中,被問最多的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究竟誰更有潛力?」這是一個兼有話題性和對抗性的問題,在對多年公開數據進行整理和搜集之後,我們大概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先總結觀點:1.短期內微信支付有一定的存量空間,尤其在下沉市場中;2.中短期內支付寶的地位難以動搖,或者說支付寶仍有較深的護城河。具體請看以下分析。
  • 行動支付那麼方便,為什麼香港很少有人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後來的行動支付,這種便捷迅速的支付方式,很受我們的歡迎,說到行動支付,就不得不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論是大型的商場還是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身影,就連菜市場裡買個菜都可以掃碼支付,隨著掃碼支付的便利
  • 為啥街邊小商販愛用微信支付,而不是用支付寶支付?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因為網絡而變得更加豐富、便利,特別是行動支付的出現,更是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同,就比如線上支付、網購和點外賣,都是因為有了行動支付才可以實現,而支付寶、微信就是大家最常用的兩大手機支付軟體,各自都有數億的支付用戶,但讓馬雲疑惑的是,為啥街邊小販更喜歡用微信支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