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55海淘(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5海淘)同國金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這意味著55海淘將衝擊「海淘電商第一股。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55海淘將海淘和返利營銷結合起來,這是其模式的亮點,不過隨著跨境電商的成熟,這種模式很難持續,因為跨境電商也是屬於電商的一種,電商具有的價格透明等特點,也符合跨境電商的模式特徵。
上半年營收增長18.87%
上海證監局官網日前披露,55海淘開始上市輔導,擬A股掛牌上市。輔導材料顯示,成立於2011年的55海淘是一家網際網路信息服務行業效果營銷服務提供商,創始人兼董事長為曾在摩根大通負責零售消費行業研究的顧軍林。
根據55海淘官網資料,2012年其成為國內首家提供海淘返利的中文網站;2016年的平臺GMV突破10億;2018年的平臺GMV突破50億。目前,55海淘的主營業務可分為跨境電子商務導購和網際網路效果營銷服務兩大類。
資料顯示,目前,55海淘網的合作夥伴包括亞馬遜、雅詩蘭黛集團、耐克、英國THG電商集團、Farfetch等超過7000家品牌或電商平臺。在這一業務中,55海淘通過收取基於商品成交額的銷售佣金,並把部分銷售佣金返利給用戶,從而實現收入。
而網際網路效果營銷服務業務則是通過旗下LinkHaitao效果營銷聯盟,利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廣告主(媒體)管理平臺、媒體資源群等,為海外品牌方、海外電商平臺等類型廣告主提供對中國用戶精準營銷。這部分業務依據商品成交額,以CPS為主要計費方式實現盈利。
55海淘8月26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91億元,同比增長18.87%;同期的淨利潤為2698萬元,同比增長48.54%。毛利率方面,2020年上半年55海淘的毛利率為24.48%,較2019年同期的22.22%增加2.2個百分點。
返利模式或成上市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資本市場對於返利模式的接納程度或是五五海淘衝擊A股上市的最大阻力之一。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返利這種方式,其實之前很多線下的實體企業,尤其是餐飲行業都做過,效果營銷的方式,相當於將線下的方式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精準營銷定位。55海淘將海淘和返利營銷結合起來,這是其模式的亮點,不過隨著跨境電商的成熟,這種模式很難持續,因為跨境電商也是屬於電商的一種,電商具有的價格透明等特點,也符合跨境電商的模式特徵。返利營銷這種方式可能是在電商初期有用,隨著電商的成熟,紅利可能不會那麼豐厚了。
實際上,作為國內電商返利的「鼻祖」,曾一度獲得多家一線投資機構加持的返利網於2018年嘗試獨立IPO,最終無功而返,事實上彼時返利網的業務中就同樣包括海淘返利業務。今年3月5日,ST昌九發布公告稱擬以現金或發行股份方式購買返利網的全部股權,換言之返利網擬通過「借殼」完成上市。而因ST昌九股份遭凍結、中途更換審計機構等因素,返利網至今未能如願上市。
不過,對於55海淘的商業模式,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大有可為。通拓科技集團合伙人李鵬博表示,在國內電商巨頭都布局進口跨境電商的情況下,55海淘能以自己獨特的模式生存並發展,非常不容易。這說明55海淘的商業模式走得通,能為用戶帶來不可替代的價值。55海淘的上市,說明海淘行業依舊存在做大做強的機會,無論是獨立站模式,還是海外品牌代理模式,都有機會規模化發展。可以預計,進口海淘領域還會有上市公司湧現。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隨著行業「馬太效應」加劇,一些中小平臺逐漸被淘汰出市場。55海淘啟動上市輔導,能夠進一步加劇進口跨境電商間的競爭,促進格局發生變化。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