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的晶片行業發生了一次最為重大的變革,一筆400億美元的收購,構建了一個新的晶片霸主——英偉達。
晶片領域最主要的競爭者主要分為PC端和移動端兩個領域,在PC端Intel應該是口碑和市場佔有率的雙料冠軍,AMD今年表現非常好,但還是無法撼動Intel的優勢地位。而在圖形處理器(GPU)領域,結果就更為明顯,英偉達的處理器應該是佔據了幾乎所有的消費者市場份額。所以在消費PC領域中,就是intel和英偉達的天下。
移動領域無需多言,進入無線網際網路領域後,ARM晶片已經是佔據了所有的市場份額。而現在因為一筆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32億元)的收購,ARM易主英偉達,整個晶片領域最大的「巨無霸」誕生,就是英偉達。
ARM的前世今生
ARM是一家1978年誕生的處理器公司,主要研發ARM處理器架構,因為其功耗低以及發熱小的特點,用於移動平臺。在2016年被軟銀收購,孫正義當時以320億美元的收購價也是震動世界,足以見得這家公司的潛力。
如今,ARM公司發展已經越來越好,尤其是在今年蘋果開發者大會宣布將轉移到ARM平臺後,ARM的市場潛力更被看好。然而作為一家晶片廠商,很難短期造成大量的利潤,對於本身已經嚴重虧損多年的軟銀來說,25%的投資回報不足以拯救軟銀公司。
英偉達則立足晶片領域多年,曾經英偉達也想進入移動市場,但是英偉達的移動GPU表現很差,這一次的收購正好可以彌補英偉達在移動市場的空缺。
晶片第一的英偉達誕生
本來英偉達一直佔據晶片行業前三的位置,因為在顯卡消費者領域,英偉達有著絕對的統治地位,所以英偉達近兩年的收益非常好看。在這樣順風順水的情況下,收購了ARM,有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市值已經超過了Intel,成為最強的晶片公司。
現在已經進入到人工智慧以及全面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ARM在移動市場有著天生的優勢——低功耗。所以蘋果公司第一個選擇轉投ARM陣營,這對於英偉達對未來的布局有決定性的影響。現在,英偉達是地球最強,未來,英偉達潛力無法估量。
本次400億美元的收購案改變了整個晶片產業的格局,同時對於ARM未來的發展也讓人猜測頗多。畢竟英偉達是一家美國公司,而ARM是一家英國公司,相比日本的軟銀來說,英偉達未來能否給予ARM足夠的獨立性,需要打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