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了癱瘓婆婆三年的她,其實也曾對婆婆恨之入骨……

2020-12-16 涵美一

人生苦短,愛恨隨意。

文/涵美一

圖/來自網絡,侵刪

01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婆婆和你的關係不好,不僅在帶孩子一事上從未幫過你,而且還時不時的「挑事兒」,那麼,她生病需要照顧、或者是晚年的養老,作為唯一的兒媳,你是否願意伸手幫一下她?

倘若不管婆婆怎麼刁鑽、刻薄的待你,但你的丈夫至始至終都維護你、對你掏心掏肺,那麼,你是否可以看在丈夫的面子上,對婆婆大度一些呢?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做不到大度、無法原諒,可能會選擇和婆婆老死不再往來;也有人或許會一笑而過、不再計較,對婆婆「以德報怨」。

其實,一直以來,關於婆媳關係,很多人都會秉承著「你對我沒有盡過一絲情分,那到時就別怪我對你不管不問」的態度,畢竟,人與人之間終是要以心換心的。

我們常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也總是喜歡以這個觀念去討論婆媳之間的相處。雖說現在的婆媳關係不如以前那樣劍拔弩張,有事無巨細的好婆婆,也有懂得感恩的好兒媳,但仍然還是會有一些脾氣、習慣、性格合不來的婆媳。

很多人都說,婆媳矛盾的調和,主要看中間的那個男人,只要他拎得清、不偏頗,兩個女人就不會上演太過激烈的「婆媳大戰」,家庭也相對會安寧一些。

這種說法,對,但也不完全對。

遇到一位性格強勢的婆婆,和兒媳發生矛盾時,男人倘若維護她,她會更加得寸進尺,但若不維護她,她又會處處找事兒,長此以往,再公平、公正的男人也會支撐不住,只會想辦法逃避。

對於這種男人,如果他解決不了你和婆婆的矛盾,但就是對你不可挑剔的好,你會在婆婆癱瘓在床時,不計前嫌,悉心照料她嗎?

02

老家的鄰居劉姐就是大家口中公認的「以德報怨」的好兒媳。

三年前,劉姐的婆婆癱瘓在床、無法自理,因為丈夫在外務工,一時也顧不上,劉姐便毅然關掉了縣城裡開的小店,回到了婆婆家,寸步不離的照顧她。

劉姐的丈夫有一個姐姐,考慮到大姑子嫁的不算太遠,劉姐和她經過商量,決定每人三個月輪流一次照看婆婆,最初,大姑子還會準時回到家幫忙,然而,過了大半年後,她便開始以各種理由推脫,從陸陸續續來幾天到最終不再出力、只是拿一些錢。

好在劉姐想得開,再加上兩個女兒沒課時(大女兒高二,小女兒初三)會回來幫她,她便一個人把照顧婆婆的重任擔了下來。

這三年,她吃住都在婆婆家,很少過問兩個女兒的學習,一心撲在了照顧婆婆上:她不僅把婆婆的幾塊菜地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把婆婆伺候的也面面俱到,甚至,為了讓婆婆可以出門透透氣、有一個好心情,她還特地買了一個輪椅。

誠然,也正是在她的細心呵護下,她的婆婆,一直到今年九月份去世,身上都是乾乾淨淨,沒有一絲骯髒的地方,也沒有一塊褥瘡。

村子裡很多人只要一提起劉姐,就會豎起大拇指誇她人好、心善,在大家的認知裡,婆婆以前對她的態度那麼惡劣,她都能不計前嫌地貼身照顧了三年,這份氣度不是輕易能裝出來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擁有的。

不過,人們的稱讚對劉姐來說無足輕重,她之所以會照顧婆婆,完全是看在丈夫的份兒上,她曾說,如果不是因為丈夫,她或許也會對婆婆不管不問,畢竟,她和婆婆之間的恩怨不是過了這些年就可以化解的,她其實對婆婆也是恨之入骨。

劉姐的婆婆對她不好是村子裡人盡皆知的事情。

劉姐的性子文靜、為人老實,她婆婆則是急脾氣、還有些強勢,自從她嫁了過來,就一直被婆婆各種嫌棄和刁難。

沒有孩子的時候,劉姐就像是一個免費的勞動力,全家人的吃飯、洗衣都被她一個人包完,甚至她臨產前的幾天,也都要早出晚歸去田裡勞作。

劉姐生下大女兒的時候,婆婆聽說是女孩,原本去醫院走到半路的她又折返回了家,暫且不說整個月子期間,婆婆對劉姐、小孫女不管不問,一直到孩子長大,她幾乎都沒有正眼看過。

大女兒即將三歲的時候,二女兒出生,大出血從醫院回來的劉姐,因為被婆婆嫌棄「不吉利」,不讓她進正屋,讓她住在放柴火、雜物的一間破屋子裡,平時除了催她接著生之外,再無任何關心的話。

就這樣,因為接連生下了兩個女兒,劉姐的婆婆沒給過她好臉色,不僅在家對她惡語相向、罵罵咧咧,而且還時不時當著鄉裡鄉親的面兒罵她「不爭氣、沒用、生兩個賠錢貨給家裡人丟臉!」

好在劉姐的丈夫還算拎得清,他看不慣自己母親的跋扈,每次都會維護劉姐,但,不管他怎樣苦口婆心地規勸、調和,全都無濟於事,有時,甚至會被訓斥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的窩囊廢。」

03

小女兒滿月的時候,因為受不了母親無休止的「嘮叨」,劉姐的丈夫提出分家的要求,執意要帶著老婆、孩子過。

婆婆見自己的兒子心意已決,把不滿發洩在了劉姐的身上,稱是她挑唆、挑撥離間,不但狠狠的扇了她幾個耳光,而且坐在村口罵了她整整一天。

不過,儘管分家的過程曲折、心酸,但最終還是如願,而且為了防止不必要的糾纏,劉姐的丈夫刻意選擇了一塊偏遠的田地,建了一間小房子。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擋不住婆婆的故意找茬兒,她總會時不時地跑到劉姐家,有時會譏諷劉姐幾句,稱她「太裝、太有心機」,有時則表示要讓自己的兒子和劉姐離婚,讓劉姐帶著兩個女兒滾出去。

小女兒剛上小學的那年冬天,一家人差點煤氣中毒,婆婆得知後,不由分說地打了劉姐,說她是掃把星,自己不想活就算了,還想害死孩子和丈夫。

劉姐不堪忍受婆婆的打罵,憤起反抗,自此,她和婆婆的關係徹底決裂。

後來,大女兒上四年級的時候,丈夫帶著劉姐去到了縣城,給她們母女三人租了房子、安定下來後,他便南下務工,而劉姐也在縣城找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

這些年,夫妻倆靠著肯吃苦的韌勁兒,慢慢在縣城買了房,很少再回老家,即便是每年春節回去,丈夫也是先徵得劉姐的同意,從不勉強她。

不僅如此,為了補償劉姐和女兒,丈夫對她們是有求必應,不僅從沒有說過一句狠話、氣話,而且在吃穿用方面,全都緊著她們母女三人花。

只要想起這些往事,再想起村裡人對她的讚揚,劉姐總會搖頭嘆息:「其實,時至今日,我自己做夢時依舊對婆婆充滿了恨……我所受的委屈、兩個女兒所受的苦,只要一有觸點我都忍不住流淚。不過,好在丈夫還知道心疼我,這些年,婆婆沒有給過的溫情,沒有做過的事情,他全都做了!而且他是真心的把女兒們當寶貝一樣寵愛。所以,為了不讓他為難,也為了我們娘仨還有經濟來源,我就當作是替他盡點孝心吧。」

04

劉姐的經歷讓我想起塗磊老師說的一番話:

女人,如果愛你的丈夫,那就愛屋及烏吧,受點委屈又何妨,那是你愛人的媽媽啊。」

很多時候,女人們之所以會在婆媳關係中「忍辱負重」,的確是看在自己所愛之人的面子上,只是,如果不想讓她在一味的退讓中寒心,也需要男人懂得感恩和包容。

婆媳矛盾,是每個家庭少不了要面對的一道難題,有些人處理得當,一家人其樂融融;而有些人調解不好,親人就猶如仇人。

世人常說:女人只要嫁了人,就必須得承擔起照顧男方父母的責任。

其實,沒有誰就必須得一味的容忍、付出,人與人之間更多的還是以心換心。

大多時候,不管男人是偏袒自己的母親,還是維護妻子,只要他對女人多一點關心和疼愛,那麼,當他的母親遇到難處時,女人還是會不計前嫌的「以德報怨」。

照顧了癱瘓婆婆三年的劉姐,其實也曾對婆婆恨之入骨……只是因為丈夫的愛,她選擇了寬容。

有句話叫:愛人者,人恆愛之。

給對方的愛,其實都是間接給自己積攢的善。

所以,男人們,與其在母親生病需要有人幫忙照顧時,責備妻子「無情」,不如想一想,在母親為難她時,你又做了什麼。

是否,曾給了她足夠的溫情和愛。

去,足以彌補她所受的傷害。

相關焦點

  • 東海好兒媳,照顧癱瘓婆婆4年
    她微笑著,臉上滿是溫暖,一手端著水,一手拿著藥……昨天中午,記者在東海鎮德字村16組,見到了周邊村民一致稱讚的好兒媳林玲,她正在服侍88歲的婆婆張美菊吃藥。都說婆媳是天敵,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些話對於今年61歲的兒媳婦林玲來說,婆婆就是自己的親媽,婆媳兩人關係不僅處的特別的融洽,而且4年如一日的照顧癱瘓婆婆。
  • 婆婆裝癱瘓,丈夫嫌妻子伺候不周還打她,妻子一壺開水澆腿揭穿她
    婆婆裝癱瘓,丈夫嫌妻子伺候不周還打她,妻子一壺開水澆腿揭穿她 陳樹五歲那年,父親因車禍去世,從此以後他和母親相依為命。 工作穩定後,陳樹準備迎娶戀愛三年的女友楓楓。他知道,母親對這個兒媳並不滿意,她認為楓楓的性格有些強勢,不適合做妻子。用老百姓的土話說,就是楓楓不好擺布。
  • 宿遷好兒媳薛東花:照顧婆婆是頭等大事
    面對癱瘓的婆婆,家住市湖濱新區黃墩鎮的薛東花精心服侍,不言辛苦,果斷將自己經營多年的擀麵皮店轉讓他人,用一顆滾燙的心詮釋了「百善孝為先」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薛東花(左)和婆婆「媽,我扶你起床,去客廳坐坐……」7月16日下午,薛東花打理完家務後,來到臥室將躺著的婆婆劉林蘭慢慢地抱到輪椅上,推著她到客廳看電視。
  • 湖南這個好兒媳帶著癱瘓婆婆在老年公寓上了3年班:沒人看管她早就...
    在長沙縣青松老年公寓內有一個特殊的員工名叫楊開紅,特殊之處在於,公寓內還住著自己的婆婆,每天「陪伴」著她上班。在楊開紅結婚後第二年,她與婆婆殷愛純還未來得及深入交流,老人就開始患病,並逐漸癱瘓、生活不能自理。
  • 江西餘江:照顧癱瘓婆婆,這個兒媳的孝心好感人
    央廣網餘江7月29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汪有輝)古語云:「烏鴉有反哺之義,羊羔有跪乳之恩」,而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 「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孝心故事一直廣為流傳。
  • 故事:生下兒子後婆婆給我五萬,我讓婆婆照顧我坐月子,婆婆卻去旅遊
    生下兒子後婆婆給我五萬,我讓婆婆照顧我坐月子,婆婆卻去旅遊 有人說女人結婚是件大事,生孩子也是件大事,我覺得坐月子也一樣重要,如果照顧不到位,有可能會留下一輩子的頑疾。在我身邊,有些兒媳坐月子是由自己親媽照顧,有些是由婆婆照顧。
  • 婆婆不小心把腿摔了,我把婆婆接過來,請了一周假專門在家照顧她
    婆婆不小心把腿摔了,我把婆婆接過來,請了一周假,專門在家照顧她。餵她吃飯,給她洗臉、洗腳、擦身子。我當年生孩子的時候,兒子8斤,順產後大出血,休克了3個多小時,甦醒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老公和婆婆各抓住我的一隻手。
  • 兒子病逝兒媳要回娘家,婆婆提無理要求:守孝三年,守著孩子到老
    這個不幸的現實,讓她與婆婆之間的關係突然決裂了。小胡說丈夫去世後,她有很多後續的事情要辦,辦這些事都需要她的戶口本,但是婆婆就是不肯把戶口本給她。說起緣由,是為了逼她答應一個在她看來很不合理的要求,守孝三年,外加守著孩子到老,那麼鄭女士為何要如此為難兒媳呢?
  • 為讓女兒來家照顧自己,婆婆將房屋過戶給她,結果……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餘皓)女兒搬過來和八旬老母親一起居住,照顧其生活,前提是母親將一套80平方米房屋的一半產權低價過戶給她。然而,合住不到兩個月,女兒便離開母親,搬回自己的家裡。在本報公益律師幫助下,經武漢仲裁委員會裁決,81歲的王婆婆討回了失去的房屋產權。
  • 45歲鹹素媛不會照顧人,婆婆病倒了,居然還給婆婆吃剩飯?
    婆婆因為身體不適,半夜上了五次廁所,還依然喊疼,最後沒有辦法弄去了急診室,回來之後婆婆的臉色一點都不好看,臉色蒼白不說,也沒有以往那樣活躍勁了,完全不像是之前那個婆婆,一個人躺在沙發上,看著讓人心疼。鹹素媛就說要不讓婆婆喝點粥吧,婆婆沒有力氣,也不想說太多,陳華在一旁照顧著她,鹹素媛就去煮粥了!
  • 「照顧我還要看護費,真惡毒」兒媳一番話,婆婆羞愧不已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答:你覺得婆婆和兒媳是天敵嗎?其中一名網友的回答,得到很多網友的贊同,她說:婆媳沒有天敵一說,看的是兩人是否夠聰明。比如媳婦剛嫁去需要婆婆幫忙,此時媳婦需要聰明點,把婆婆哄開心,而婆婆也不能端著。
  • 男子不顧反對與癱瘓女友結婚照顧她28年:女人,命好才是王道!
    ,導致髖關節和膝關節都出了問題,癱瘓在床,她24歲的時候病情惡化,她的男友沒有退縮不顧反對,堅持與她結婚。 婚後,一直照顧著她,如今已有28年了,28年來,他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她是不幸的,年紀輕輕的便癱瘓了,但是,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個好丈夫,因為28年後,她成功置換了髖關節,可以在她丈夫的幫助下走路了。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什麼病?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當兒媳叫婆婆「媽」的時候,似乎和買東西的時候叫人一些「美女」差不多。賣東西的不見的是真的美女,那個被稱為「媽」的人也不是真的媽。塗磊老師曾說過,「對於中國大多數的婆婆,你帶回家的媳婦就是一個幫你繁衍後代洗衣做飯的外人而已。」
  • 小姑子坐月子,婆婆卻要求兒媳去照顧,兒媳:誰生的誰負責
    小雅和丈夫交往三年,兩個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談婚論嫁的時候,婆婆卻對小雅十分不滿,理由是小雅家境不行,沒法在事業上幫到兒子,再加上高中畢業,工資又低,在婆婆的心裡小雅始終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 65歲的拉吉與九旬婆婆的情感下午茶
    爐火旺,奶茶很快就煮好了,65歲的拉吉跪在癱瘓在床的九旬婆婆的床邊,用吸管餵婆婆喝奶茶。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十多年。十幾年前,拉吉的婆婆項毛吉手腳硬朗,身手麻利,一次踩著梯子幹活時,從梯子上摔了下來,醫療條件落後,落下了殘疾,只能癱瘓在床。從那以後,拉吉就成了項毛吉的腿,給她端飯餵飯,端水喝水,端屎端尿,擦洗身體,一直照顧著婆婆。
  • 「永遠別把婆婆當親媽」,我把婆婆當媽孝順5年,坐月子時被打臉
    我把婆婆當作親媽一樣看待,為什麼他不能對我像對她的親女兒一樣?其實有這樣的疑問,都是走進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對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係,抱有太大的期望,最後沒有達到期望,自然就會產生不滿。請記住,在婚姻關係中,婆婆和兒媳永遠只能是陌生人,最多是親近的陌生人和不親近的陌生人的差別而已,和女兒和親媽的關係完全不能比。
  • 嫁人沒婚房,兒媳借錢為婆婆治病,婆婆:你們租的房子是我的
    我對婆婆很感恩,覺得,他們也不容易,還幫我們交房租。這些年來我和婆婆一直沒有啥矛盾,我的孩子婆婆幫我帶了三年,我按保姆工錢付給她,我給她,她也接了,相安無事。我還是很感恩,覺得她雖然拿了保姆的工資,帶的肯定比保姆上心,讓我放心,老人辛苦,錢也是她該得的。
  • 「我產後第二天,就去洗衣服」婆婆吃過的苦,恨不得兒媳再吃一遍
    從生孩子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媽媽吃過的苦,不想讓女兒再吃一遍,而婆婆受過的罪,恨不得兒媳婦也經歷一遍。讀者安琪去年年底剛生完二胎,正好趕上過年,家裡的事情特別多。婆婆卻從不體諒,安琪起床晚了,婆婆在客廳指桑罵槐她太懶,安琪跪在地上給寶寶換紙尿褲,一時頭暈站不起來,委屈得哭了。婆婆沒有安慰她,而是用過來人的身份教她要堅強,婆婆說,我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就去河邊洗衣服,回來又做一家人的飯菜,身體照樣健康。
  • 她29歲嫁入豪門,成為了婆婆眼中的完美兒媳,胡靜到底做了什麼
    她29歲嫁入豪門,成為了婆婆眼中的完美兒媳,胡靜到底做了什麼?1978年,出生在雲南楚雄的胡靜,自小就出生在商人家庭,由於父母都忙著做生意,因此就忽略了她,但是她卻完全理解自己的父母,甚至還非常的有想法,自小就對舞蹈有好感的她,自然是對舞蹈充滿了熱忱,從12歲開始,就遠赴他鄉去學習舞蹈,之後更是意外進入了中戲,成為了一名表演系的學生,她的出道之路,非常的順利,由於絕美的古裝扮相,她很快在內地,奠定了自己「古裝美人」的稱號。
  • 兒媳保護婆婆而死後,託夢讓鄰居帶話,可她為何不託夢給婆婆?
    日子一天天地過,婆婆看著兒媳一直照顧自己,心裡也不是滋味,覺得耽誤了對方,就想給對方說個親,卻被兒媳一口回絕了。就這樣,一晃又過了幾年,雖然她們的生活沒那麼富裕,但倆人的感情更好了。有次,婆婆感染了風寒,為了照顧婆婆,兒媳就索性跟婆婆一起睡覺。可天有不測風雲,一天夜裡,外面下起了大雨,泥土稀稀拉拉地往下掉,眼看牆壁就要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