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縣青松老年公寓內有一個特殊的員工名叫楊開紅,特殊之處在於,公寓內還住著自己的婆婆,每天「陪伴」著她上班。
在楊開紅結婚後第二年,她與婆婆殷愛純還未來得及深入交流,老人就開始患病,並逐漸癱瘓、生活不能自理。
一直負責照顧的公公去世後,楊開紅攬下了照顧她的重任。9月27日,楊開紅告訴瀟湘晨報記者,為了更好地兼顧工作與家庭,她帶婆婆上班的情形已經持續了約3年。
接棒公公,老年公寓員工攬下照顧癱瘓婆婆的重擔
1993年,來自長沙縣安沙鎮的楊開紅與丈夫結婚。對於癱瘓已經超過20年的婆婆殷愛純,她最主要的了解是來自旁人。
婚後第二年,還沒來得及與婆婆深入交流,殷愛純開始患病。目前,老人處於生活不能自理,半痴呆的狀態。
在楊開紅的印象中,婆婆是一個話不多,但為人和善的人。「旁人都說她是個很好的人,她生病的時候來看望的人很多。」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由殷愛純的丈夫負責照顧妻子的生活起居。2017年,殷愛純的丈夫去世,如何讓她更好地生活,就成了擺在楊開紅夫妻倆之間的問題。
楊開紅的丈夫在工廠做電焊工,平日裡較忙,也是家中較主要的經濟來源。於是,工作性質相對接近的楊開紅負責照料老人。事實上,她本身的工作就是專門負責老年人打交道。老年公寓護理主任屈歡介紹,約6年前,楊開紅來到老年公寓成為一名護理人員。
「後來我們發現,她經常下了班就小跑著回家。」據悉,楊開紅家離老年公寓約8公裡,平時騎電動車回家需要20分鐘左右。
楊開紅說,自己以前在老年公寓的工作時候住在宿舍,只有節假日會回家。家中只剩下一個老人後,自己不得不過了一段兩邊跑的日子。
老年公寓的負責人們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很快根據實際情況出具了這件事的解決方式:特許楊開紅帶著殷愛純住進老年公寓,平日裡方便照料。
「我喜歡跟老年人打交道」
楊開紅是5樓的護理組組長,7名護理人員需要負責照顧20多名老人的生活起居。她說,護理人員們與老人的關係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平日裡的工作需要「見縫插針」,護理須隨時關注老人的動態,並及時上前給予幫助。事情可謂多且雜。
這20多名老人中並沒有殷愛純,她住在同一棟公寓的6樓。雖然她十分需要照顧,但楊開紅並不會利用上班時間偷偷跑去看望。「在我眼裡,所有老人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會讓其他老人覺得我只想照顧婆婆。」屈歡表示,楊開紅在盡孝的同時也沒有耽誤正常的工作。
下班後,忙碌了一天的楊開紅會立刻來到殷愛純所在的房間照顧。學著公公在世時做的事,她要負責將飯菜餵到嘴裡、清洗擦拭身體、並幫助排洩及適當進行些活動……
其丈夫曾感嘆,如果不是妻子的悉心照料,母親恐怕早就去世了。目前,老人已經過了80歲生日,並且狀況穩定。楊開紅感嘆,自從老人「陪伴」自己上班後,生活輕鬆了許多。「一來是離得近更方便,二來在老年公寓也能學到很多護理的專業知識。」
上下班時間全部被老人佔據,楊開紅表示自己並沒有感到厭煩或「審美疲勞」。她說,與其他年齡層不同的是,不少老年人因為生活經歷的豐富,會更加豁達良善、懂得感恩,對她有著正面的影響。「我很喜歡跟老人打交道,自己也跟他們能學到很多東西。」
瀟湘晨報記者駱一歌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