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職級工資變遷:職務工資漸重 不升官難漲薪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公務員職級工資變遷:職務工資漸重 不升官難漲薪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12月2日召開,會議審議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這是我國職級體系的又一次重大調整,基層公務員受此「薪政」影響極大。

我國公務員職務職級管理制度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此次「薪政」改革,經歷了多輪調整。從「小灶中灶」到1956年的30級管理制,再到2006年的27級管理,公務員職級管理呈現出以下特點:待遇由依賴資歷、級別向職務決定轉變;級別待遇差距不斷縮小,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0多倍不斷縮小;級別跨度與職務大小呈負相關關係,職務越低,級別跨越越大,使得基層公務員在不提升職務的情況下也能夠不斷提高級別和工資。

1950年

從供給制、工資制並存

到統一為工資制

從國家主席到勤雜人員劃分為8等25級,每個職務等級對應4~6個行政級別。

新中國成立初期:1級工資為每月3400斤小米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實行供給制和工資制並存的兩種制度,即原國統區的公職人員實行工資制,老解放區的幹部實行供給制。

如1950年政務院頒布的《關於各級人民政府供給制工作人員小、中灶夥食標準規定》中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生活費分為小灶和中灶兩類。中灶標準上至國家主席,下至各省(市)正副廳(局)長,都享受每人每月225斤米的包幹待遇;小灶的標準為每人每月160斤,其適用對象為中直機關正副科長級、地方機關正副縣長級。

此後,供給制逐漸被工資制所取代。1950年11月13日,政務院通過並下達了《中央人民政府各直屬機關新參加工作人員試行工資標準表》,正式將中直機關的公職人員,從國家主席到勤雜人員劃分為8等25級,每個職務等級對應4~6個行政級別,這個標準奠定了我國公務員級別管理的基礎。按照這個標準,最高的1級級別工資為每月3400斤小米,最低的25級級別工資為每月120斤小米,級別工資相差28倍。隨後,因為級別工資差距過大和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標準歷經多次調整。

1956年

資歷和職務決定

級別待遇標準

職務與級別並不存在絕對的對應關係,職務決定權責和任務,級別才決定地位和報酬。

1956年:廣東標準比全國統一標準高28%

公職人員的級別待遇標準,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歷經多次調整,最終在1956年予以確定。1956年6月16日,國務院通過了《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將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分為30級。級別確定的依據一個是職務,一個是資歷。職務是現成的,比較好辦。資歷就相對複雜,最後經過多方討論,以參加革命時間來決定資歷。

在這次定級中,職務與級別並不存在絕對的對應關係。同是局長或縣長,其行政級別和工資待遇往往存在不小差別,工作調動,級隨人走。職務決定權責和任務,級別才決定地位和報酬,因此出現了很多官大職小、職大官小或有官無職的現象。如作家孫犁,行政9級,職務只是天津日報的副刊編輯。

與此同時,為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差異,全國被分為11個工資區,如浙江屬於二類地區、北京屬於六類地區、上海屬於八類地區、廣東屬於十類地區、青海屬於十一類地區。規定以一類地區為基準,每高一類,工資標準增加3%,如廣東的公職人員標準就在全國統一標準上上漲28%。

1985年

公務員工資

由4部分組成

由原來的以級別定工資的職務等級工資制轉到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

1985年:高低工資差別大幅縮小為10.2倍

1985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公布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這項被稱為「結構工資制」的改革調整了1956年工資制度中不區分具體項目的做法,規定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基礎工資,所有人一樣;二是職務工資,職務越高得到物質回報越多;三是工齡津貼,根據工作年限來定;四是獎勵工資,獎勵工作績效好的工作人員。

按照這樣一種工資制度的設計,職務工資所佔比例較大,使得由原來的以級別定工資的職務等級工資制轉到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改革後,高低工資差別大幅縮小為10.2倍(不包括工齡工資和獎勵工資)。

1993年

級別由30級變成15級

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分為四個部分: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其中以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為主體。

1993年:工資級別變成15級

1993年10月1日,《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國家幹部變為公務員,按不同職能,將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分為四個部分: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其中以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為主體。這次改革後的高低工資差別為6.1倍(不包括工齡工資)。

條例施行後,級別由30級變成了15級。與以往相比,本次調整呈現出以下特點:職務越高,對應的級別越高,但級別的跨度越小;職務越低,對應的級別越低,但級別的跨度越大。這種安排使得基層公務員在不提升職務的情況下也能夠不斷提高級別和工資。

2006年

公務員工資

調整為兩項

由原來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四項調整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兩項。

2006年:工資近七成依賴於職務

2006年6月14日,《國務院關於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的通知》出臺,將工資級別調整為27級。文件對基本工資結構做了調整:由原來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四項調整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兩項,取消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級別工資權重有所加大。

職務工資主要體現公務員的工作職責大小。一個職務對應一個工資標準,級別工資主要體現公務員的工作實績和資歷,每一職務層次對應若干個級別,每一級別設若干個工資檔次。

這一時期,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很大程度被職務所決定。根據《光明日報》的統計,目前各地公務員工資的四個組成部分,職務工資約佔20%,級別工資約佔25%,地區附加津貼約佔45%,各種補貼約佔10%。職務工資比例雖不高,但由於地區附加津貼基本按照職務發放,所以實際佔了近七成。

但同時,規定也為一些職務上不去,但是能力、資歷不差的人留了一個口子。如規定廳局級副職及以下職務層次的公務員,任職時間和級別達到規定條件後,經考核合格,可以享受上一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等待遇。

2014年

職務之外開闢

職級晉升通道

一些職務不高,但業務能力強、承擔任務多的公務員,其工資將可能與同層次職務較高的公務員工資水平相當。

2014年:公務員晉升存在天花板

目前,我國公務員90%是科級以下幹部,60%在縣以下機關,只有8%的公務員是副處級職務以上。按照2006年的方案,依靠職務晉升來提高公務員的待遇,大批基層公務員的晉升與薪酬存在天花板。

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討論的《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提到了要在職務之外開闢職級晉升通道。實施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之後,一些職務不高,但業務能力強,承擔任務多的公務員,其工資將可能與同層次職務較高的公務員工資水平相當。(記者曹曉陽)

相關焦點

  • 職務職級並行制度將在縣以下實施,基層公務員工資可雙重晉升
    文章顯示,全國公務員隊伍約有60%在縣級以下。基層公務員由於行政層級限制,職務很難上去,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的情況是,職務對於公務員工資起決定性作用。職務與職級分離並行將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薪酬制度是實現職務與職級並行的重要條件。
  • 公務員晉升職務或職級後,級別工資原來是這麼晉升的
    近日,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公布了《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對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和級別管理辦法進行規定。職級最大的區別是按照編制核定職數,和原來非領導職務按照領導職數核定職數不一樣,這樣縣處級以下機關比較得實惠!級別。這個是中國公務員管理的一個特色規定,公務員級別分為1-27級別,主要用於級別工資測算。每個公務員轉正後,都會按照學歷、能力進行定級。其中本科定25級,碩士定24級,博士定22級。
  • 2020年公務員工資沒有「兩年一調」,2021年會漲工資嗎?
    最近有一些粉絲朋友在問一個問題,2020年本應該是全國公務員「兩年一調」普調工資,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漲。那麼2021年會不會有新的政策,會不會漲工資呢?在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科普一下公務員工資待遇的常識。公務員的工資結構主要包括基本工資、生活性補貼、工作性津貼、獎金等4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基本工資又包括職務工資和職級工資。
  • 如何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
    兩者功能定位各有側重: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功能定位是對公務員進行有效持續激勵;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的功能定位是對公務員隊伍進行科學管理與有效激勵。他強調,職級序列是公務員職業發展階梯,是合理改善公務員待遇的一種方式。然而,合理改善待遇是科學管理的結果,不應該把科學管理蛻變為解決待遇。新時代需要公務員隊伍具有更高專業化水準,僅依靠待遇提升,公務員專業水準未必自然提升。
  • 6月起,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施行,是工資住房等待遇依據
    職級是確定工資醫療等待遇重要依據《規定》明確,所稱職級,是公務員的等級序列,是與領導職務並行的晉升通道,體現公務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資歷貢獻,是確定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的重要依據,不具有領導職責。公務員的職級依據其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公務員可以通過領導職務或者職級晉升。
  • 公務員工資到底有多高?公務員工資標準參照表
    剛考上公務員的、沒考上公務員的、正在備考公務員的同學們應該都對同一件事特別關注,那就是所有人口中的鐵飯碗每個月的工資能夠達到多少呢,這也是我們最應該關心的一件事,畢竟我們辛辛苦苦考上公務員就是希望偶一份穩定的收入,當然我們也希望為人們服務是吧 。
  • 普通科員比科長工資高?職級並行制度,激勵保障基層公務員積極性
    一、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是為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健全公務員激勵保障機制,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職務是指公務員所具有的頭銜稱謂,主要體現工作能力和職責大小,如縣長。
  • 2019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新消息-公務員工資標準等級對照表
    2019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務員工資標準套改等級對照表   2018國考有165.97萬人報考,關於公務員漲薪問題一直以來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公務員這個職位一直以來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而公務員工資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從近幾年基層實際情況看,似乎公務員漲薪工作落實並不如想像得那樣順利。
  • 2019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務員工資標準套改等級對照表
    2019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務員工資標準套改等級對照表   2018國考有165.97萬人報考,關於公務員漲薪問題一直以來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公務員這個職位一直以來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而公務員工資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從近幾年基層實際情況看,似乎公務員漲薪工作落實並不如想像得那樣順利。
  • 什麼是職務工資、級別工資
    什麼是職務工資,什麼是級別工資?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是指公務員的基本工資。公務員實行的是職級工資制度,除過津貼補貼外,其基本工資,就是由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構成的。有的人認為公務員的基本工資還應該包括工齡工資,也沒有什麼大錯,但通常僅是指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
  • 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出臺 人社部:漲6成是誤讀
    當被記者追問此次公務員漲工資幅度是否為六成時,胡曉義說:「這肯定是一個誤解。」他說,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本身需要改革,有不完善的地方,包括結構和增長機制的問題。如果簡單地理解為是為了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增加工資,是不準確的。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基層公務員待遇的確偏低。
  • 為什麼職務公務員基本都兼任職級?兼任的職級什麼特點?兩點原因
    公務員的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最大的優越之處就在於職務與職級可以兼行並進,但也是這一點使得原本不多的職數更加不夠用,飽受詬病。但不知道大家發現這個現象沒有?那就是那些有職務的人兼任職級一般都是兼任單數職級。怎麼說呢?
  • 公務員的工資多少
    要了解公務員的工資水平,首先要了解公務員的組成,即職務級別。一、公務員的職務職級與對應的級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國家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和職責設置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序列,整個級別共27級。
  • 公務員級別工資等級
    1、公務員基本工資構成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的通知》,公務員基本工資由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構成。取消基礎工資、工齡工資。
  • 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
    第三條 領導職務、職級與級別是實施公務員管理,確定公務員工資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據。第四條 公務員級別由低至高依次為二十七級至一級。第六條 公務員領導職務與職級的設置、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對應的最低職級、職級與級別的對應關係,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七條 確定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應當在規定的領導職務、職級序列和職數限額內,按照有關任職條件和程序進行。
  • 國家發文完善公務員獎金制度,禁自行出政策發工資津貼補貼
    你有家人朋友是公務員嗎?近來國家發布的公務員相關文件不少。明確完善公務員獎金制度,保證正常福利;嚴禁自行出臺政策發放工資津貼補貼。而廣參編輯經過梳理,發現廣東、廣州公務員的變化並不少。公務員工資會調整嗎?哪些津貼不能發?職務上不去工資怎麼辦?以後還會是鐵飯碗嗎?我們帶你看看公務員未來的變化。
  • 公務員工資套改等級標準對照表(2)
    公務員工資套改等級標準對照表(2)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工資套改等級標準對照表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四川事業單位工資將調 縣以下機關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
    四川省人社廳2015年將推出15項改革措施  1月23日,記者從四川省人社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省人社廳將推出15項改革措施,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標準、全省縣以下機關建立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等。  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省人社廳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定實施方案。
  • 2020教師「漲薪」展望:崗位工資、津貼、補貼……哪部分可能漲?
    當然,隨著2020年年初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的一則通知,將「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納入到2020年的工作重點之後,相信所有的老師們,更加會堅信2020年教師群體漲薪,不可能再變成「空調」!那麼,結合實際情況來看,2020年隨著全國各地落實「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之後,教師們那一部分工資最可能漲?要搞清楚2020年教師那一部分工資最有可能漲?我們就要首先搞清楚教師的工資組成!教師的工資組成:首先強調一下,這裡所說的教師,泛指公辦教師!
  • 30年工資漲80倍!地方及軍隊工資標準變遷史
    在這次定級中,舊吏制中的「品位分類」色彩仍很濃重,注重的是級別而非職務,同是局長或縣長,其行政級別和工資待遇往往存在不小差別,工作調動,級隨人走。這項被稱為「結構工資制」的改革調整了1956年工資制度中不區分具體項目的做法,規定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由四部分組成。有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工資、獎勵工資。本次工改1985年7月開始實行。從1986年10月至1991年10月,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職務工資制,專業技術人員兌現職稱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