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8s三部曲第一章第3節 k8s架構基本原理
1)kubernetes是google公司使用go語音開發。borg系統2)架構* 一個master節點 * api server k8s網關,所有的指令請求都必須經過api server * scheduler 調度器,使用調度算法,把請求資源調度某一個node節點 * controller 控制器,維護k8s資源對象 * etcd 存儲資源對象* node節點
-
k8s三部曲第二章第2節 副本控制器ReplicaSet
ReplicationController 副本控制器ReplicaSet 副本控制器副本控制器基本理解:控制pod副本(服務集群)的數量,與預期設定的數量保持一致即可例如:前提:replicas = 3 (3個副本)
-
k8s三部曲第二章第4節 Statefulset
* 容器是有聲明周期的,一旦宕機,數據丟失* pod部署,pod有生命周期,數據丟總結:k8s來說,不能使用deployment部署模型部署有狀態服務,通常情況下,deployment被用來部署無狀態服務,對於有狀態服務的部署,使用statefulSet進行服務部署
-
K8S動手教程2.1:第1個Pod
內容摘要創建第一個Pod查詢Pod信息Pod是K8S集群的核心概念,核心資源,其他資源都以它為中心。Pod的本質就是1個或者多個容器的集合,大家先這樣理解,隨著課程的深入,大家對它會越來越熟悉。創建第1個Pod在根目錄下創建Pod的yaml文件,名為first_pod.yaml,內容如下:apiVersion: v1kind: Podmetadata:name: firstpodspec:containers:- image
-
k8s三部曲第三章第1節 pod如何對外網提供服務
pod在生產環境中的訪問流程pod的相關和興結構1、pod的結構pod相當於一個容器,pod有獨立的ip地址,也有自己的hostname,利用namespace進行以隔離,獨立沙箱環境pod內部封裝的是容器,可以封裝一個,或者多個容器(通常是一組相關的容器)
-
從kubectl top看K8S監控原理
實現原理3.1 數據鏈路kubectl top 、 k8s dashboard 以及 HPA的監控數據是核心指標(HPA調度),應該和 pod 本身擁有同等地位,即 metric應該作為一種資源存在,如metrics.k8s.io 的形式,稱之為 Metric Api於是官方從
-
《蹲坑學K8S》之19-3:Flannel通信原理
1、在同一個Node節點中不同Pod間通信(1)查看k8s-node-1中Pod運行狀態(2)查看k8s-node-1的IP位址以及路由(3)查看k8s-node-1中Pod的IP位址Pod-1:Pod-2:(4)測試連通性2、在不同Node節點間不同Pod間通信(1)查看Pod
-
《蹲坑學K8S》之19-3:Flannel通信原理
(1)查看k8s-node-1中Pod運行狀態-1的Pod-1和k8s-Node-2的Pod-3的IP位址Pod-1:PodService是Kubernetes中最核心的概念,正是因為對此概念的支持,Kubernetes在某種角度下可以被看成是一種微服務平臺。
-
認識和理解k8s中的pod
序言在大部分的k8s教程中,都是先講k8s的基本理論,對於剛剛接觸k8s的同學來說,可能一臉懵逼,望而生畏,所以我帶領大家一步步動手部署,在部署的過程中一步步教大家理解其中的概念,讓更多的技術人員邁入k8s的大門。
-
k8s三部曲第二章第3節 Deployment 部署對象
ReplicaSet副本控制器控制pod副本的數量,但是:項目的需求在不斷的迭代,不斷的更新,項目版本將會不停的發版,版本的變化,如何做到服務更新?滾動更新,部署一個v2就關閉一個v1部署模型:ReplicaSet不支持滾動更新
-
K8s使用metric-server讓pod自動擴縮容
一、監控架構概述kubernetes 監控指標大體可以分為兩類:核心監控指標和自定義指標,核心監控指標是 kubernetes 內置穩定可靠監控指標,早期由 heapster 完成,現由metric-server 實現;自定義指標用於實現核心指標的擴展,能夠提供更豐富的指標支持,如應用狀態指標,自定義指標需要通過 Aggregator
-
k8s三部曲第三章第2節 負載均衡基本原理-Service實現負載均衡
什麼是Service資源對象POD IP pod的IP位址NODE IP 物理機的IP位址Cluster IP 虛擬IP,是有kubernetes抽象出的service對象,這個service對象就是一個VIP的資源對象
-
k8s三部曲第一章第2節 雲架構&雲原生
1)雲和k8s是什麼關係 * 雲就是使用容器構件的一套服務集群網絡,雲由很多的大量的容器過程 * k8s就是用來管理雲中的容器2)雲架構 * 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 用戶: 租用(購買|分配權限) 雲主機,用戶不需要考慮網絡,DNS,存儲,硬體環境方面的問題* 運營商:提供網絡,存儲,DNS這樣的服務就叫做基礎設置服務
-
乾貨|帶您了解k8s
一、Docker編排工具Docker的第一類編排工具:1)docker compose(docker原生):只能對一個主機上的容器進行編排,無法編排多個主機上的容器;2)docker swarm(docker原生):可以對多個主機上的容器進行編排。
-
k8s快速通關秘籍(1)
隨著IT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應用程式的工作負載也經歷了4代,從第1代大型機,小型機,到第2代X86伺服器,再到第3代虛擬機,當前又再向第4代容器轉移。K8s的快速崛起大大加快了應用程式的工作負載從第3代虛擬機向第4代容器的遷移速度,K8s不僅提供容器編排,部署和管理功能,而且也是CNCF基金會第一個畢業的項目,代表其成熟和穩定性已達到生產環境的標準,當前推薦部署在生產環境的k8s版本是1.14.6。
-
K8S動手教程2.5:Pod健康檢查
1個作為控制節點,1個作為主節點。觀察步驟如下:1、運行起來以後,等待容器狀態變為Runing;2、等待一段時間後,使用kubectl describe 和 kubectl get pod命令查看Pod;
-
K8S(Kubernetes)是什麼?
k8s能幹什麼呢?自動化容器的部署和複製隨時擴展或收縮容器規模將容器組織成組,並且提供容器間的負載均衡很容易地升級應用程式容器的新版本提供容器彈性,如果容器失效就替換它K8S有兩個分類(1)自主式pod:自我管理的,創建以後,任然是提交給API Server,由API Server接收後藉助Scheduler將其調度到指定的node節點,然後由node啟動此節點,如果有pod中容器出現問題了
-
一個小需求,自動重啟k8s集群中日誌不刷新的POD
,筆者就經常遇到這種情況,pod狀態是running,但是程序卻沒有響應。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是因為k8s健康檢查的原因,比如使用ps檢查進程;或者是程序內部死循環,但是不退出;再或者網絡閃斷,程序無法重連等等。無論什麼原因,都會有解決辦法,但是優化需要時間,在未完全解決之前,問題不能不解決,於是想到了一個臨時方案,因為筆者公司項目日誌是直接列印在stdout的,發生了程序無響應的情況,比較簡單的一個辦法是判斷日誌輸出的時間。
-
圖解kubernetes控制器StatefulSet核心實現原理
1.基礎概念首先介紹有狀態應用裡面的需要考慮的一些基礎的事情,然後在下一章我們再去看statefulSet的關鍵實現。1.1 有狀態與無狀態1.5 擴縮容與故障轉移在k8s中水平方向上的擴容和縮容都非常簡單,刪除和添加一個Pod的事情,但是對於有狀態應用,其實就不知這些,比如擴容後的數據如何做平衡,節點失敗後的故障轉移怎麼做,這些都是要一個有狀態應用需要自己考慮的事情。2.
-
每天5分鐘|輕鬆掌握開發工作中必會的k8s-基礎組件與架構
先來看一份比較簡單一點的k8s架構圖,看看k8s都包含了什麼:k8s內部由很多組件構成,但主節點和worker節點包含的組件不同,組件各自負責不同的部分。master節點包含的組件及其作用:API Server:是k8s最核心的組件,統一的資源操作入口,包括提供認證、授權、訪問控制、API註冊和 發現等機制,其他的組件運行依賴於api server,通過api接口可以對k8s資源對象進行curd以及監控,也能進行健康,日誌等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