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8s三部曲第一章第2節 雲架構&雲原生
1)雲和k8s是什麼關係 * 雲就是使用容器構件的一套服務集群網絡,雲由很多的大量的容器過程 * k8s就是用來管理雲中的容器2)雲架構 * 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 用戶: 租用(購買|分配權限) 雲主機,用戶不需要考慮網絡,DNS,存儲,硬體環境方面的問題* 運營商:提供網絡,存儲,DNS這樣的服務就叫做基礎設置服務
-
k8s三部曲第二章第1節 pod核心原理
1.pod核心原理概念:k8s的作用k8s是用來管理容器,但不直接操作容器,最小操作單元是pod(間接管理容器)特點:1).一個master有一群node節點2).master節點不存儲容器,只是負責調度、網關、控制器、資源對象存儲
-
k8s三部曲第二章第2節 副本控制器ReplicaSet
ReplicationController 副本控制器ReplicaSet 副本控制器副本控制器基本理解:控制pod副本(服務集群)的數量,與預期設定的數量保持一致即可例如:前提:replicas = 3 (3個副本)
-
k8s三部曲第二章第4節 Statefulset
* 容器是有聲明周期的,一旦宕機,數據丟失* pod部署,pod有生命周期,數據丟總結:k8s來說,不能使用deployment部署模型部署有狀態服務,通常情況下,deployment被用來部署無狀態服務,對於有狀態服務的部署,使用statefulSet進行服務部署
-
每天5分鐘|輕鬆掌握開發工作中必會的k8s-基礎組件與架構
前面我們介紹過,k8s是用來實現自動化部署、擴展、管理容器化應用的開源系統,它讓我們可以像控制一臺單一的計算機一樣控制整個節點集群。假設此刻有3個節點,要怎麼用k8s來管理我們的機器上的應用容器的呢?簡單來講,就是選擇其中一臺作為master節點,另外兩臺作為worker節點,分別在這3個節點上安裝k8s對應的組件,然後就可以使用k8s來管理節點上的應用容器。
-
k8s集群CI/CD集成介紹二:rancher搭建k8s集群環境
容器編排從幾年前群雄割據、各方亂戰,到如今Google的k8s一統天下。能迅速力挽狂瀾,已說明其技術實力。但k8s複雜的架構,不太友好的文檔,確實讓一些初學者望而卻步。近期正好一直在學習k8s的東西,走了一些彎路。整理出來以備參考。由於內容過多,本文將分多章介紹k8s集群構建過程,並發布demo到k8s集群,簡單演示一個完整CI/CD的自動化過程。
-
《蹲坑學K8S》之19-3:Flannel通信原理
一、container-container通信原理解析這種場景對於Kubernetes來說沒有任何問題,根據Kubernetes的架構設計。Kubernetes創建Pod時,首先會創建一個pause容器,為Pod指派一個唯一的IP位址。然後,以pause的網絡命名空間為基礎,創建同一個Pod內的其它容器(–net=container:xxx)。
-
《蹲坑學K8S》之19-3:Flannel通信原理
一、container-container通信原理解析這種場景對於Kubernetes來說沒有任何問題,根據Kubernetes的架構設計。Kubernetes創建Pod時,首先會創建一個pause容器,為Pod指派一個唯一的IP位址。
-
K8S(Kubernetes)是什麼?
K8S系統架構k8s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k8s進行管理應用的時候,基本步驟是:創建集群,部署應用,發布應用,擴展應用,更新應用。k8s的來源:k8s是Kubernetes的縮寫,源自谷歌的Borg,Borg是谷歌公司的內部容器管理系統。Borg系統運行幾十萬個以上的任務,來自幾千個不同的應用,跨多個集群,每個集群(cell)有上萬個機器。它通過管理控制、高效的任務包裝、超售、和進程級別性能隔離實現了高利用率。
-
從kubectl top看K8S監控原理
這篇文章會介紹其數據鏈路和實現原理,同時借kubectl top 闡述 k8s 中的監控體系,窺一斑而知全豹。最後會解釋常見的一些問題:kubectl top 為什麼會報錯?實現原理3.1 數據鏈路kubectl top 、 k8s dashboard 以及 HPA
-
容器化的最佳實踐:阿里內部出品,Docker+K8S實戰文檔
第一部分:Docker實戰第一章:歡迎來到Docker 世界:1.什麼是Docker2. 第十章用一個簡單的開發環境入門3. 一個複雜的架構:分布式系統和Elasticsearch 的集成4.節點增加原理2. 手動添加已有節點3. 自動添加已有節點4. !/bin/bash5. 集群擴容6. 自動伸縮7. !/bin/sh8.
-
乾貨|帶您了解k8s
3)docker machine(docker原生):可以將一個主機迅速初始化到docker swarm集群裡。以上三個稱為docker三劍客。Docker的第二類編排工具:mesos:它不是docker的編排工具,而是資源分配工具。所以mesos必須要依賴於容器編排框架marathon。
-
k8s快速通關秘籍(1)
隨著IT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應用程式的工作負載也經歷了4代,從第1代大型機,小型機,到第2代X86伺服器,再到第3代虛擬機,當前又再向第4代容器轉移。K8s的快速崛起大大加快了應用程式的工作負載從第3代虛擬機向第4代容器的遷移速度,K8s不僅提供容器編排,部署和管理功能,而且也是CNCF基金會第一個畢業的項目,代表其成熟和穩定性已達到生產環境的標準,當前推薦部署在生產環境的k8s版本是1.14.6。
-
kubernetes(k8s)基本概念
上一篇介紹了用kubeadm安裝k8s集群,能把k8s安裝起來是開始學習和實踐的第一步。集群安裝好了,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下k8s的基礎實踐,並在實踐中介紹基本概念。Kubernetes 對象包含哪些?例如用kubectl查看集群所有的節點(節點就是一個k8s對象),執行以下命令:kubectl get nodeKubernetes對象包含:NodeNode 是 Kubernetes 的工作節點,以前叫做 minion。
-
初識K8S之理論和搭建
一、什麼是k8sk8s是分布式系統集中式管理。它可以看作是一個分布式系統支撐平臺。二、為什麼要用k8s,它有什麼好處1、 開發人員發布的是鏡像,鏡像裡面是包括環境和包括代碼。所以說本地和線上的運行環境是一樣的。不會存在本地可以。
-
K8S整體架構解析,簡單明了
上面這個架構圖,舉例是一個master節點和2個node節點。但實際生產上,從高可用考慮,是需要部署多個master節點的。scheduler負責資源的調度,按照預定的調度策略將Pod調度到相應的機器上;就是監視新創建的 Pod,如果沒有分配節點,就選擇一個節點供他們運行,這就是pod的調度controller manager負責維護集群的狀態,比如故障檢測、自動擴展、滾動更新等,它們是處理集群中常規任務的後臺線程etcd:kubernetes的後端資料庫,k/v方式存儲,所有的k8s
-
阿里雲架構師強烈推薦的K8S文檔,學完曬一下自己的學習筆記
由於所由筆記展現較多,這裡先暫時展示一部分和大家分享,若是大家還想交流,我後期會繼續更新註:有需要我的思維導圖以及學習參考文檔的,可以關注+轉發後,私信「資料」即可獲取第一章第二章 實踐指南2.1 基本配置apiVersion : v1 用來標識版本kind : Pod/Service 類型可選Pod Service等metadata
-
traefik2作為Ingress在k8s上安裝使用
架構介紹安裝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traefik的基本原理傳統上,邊緣路由器(或反向代理)需要一個配置文件,配置包含需要你事先配置好的所有可能路由,比如nginx就是這樣做的,而Traefik則從服務本身獲取它們,通過支持自動發現來做的,並且服務發現天然支持k8s,consul等。安裝traefik支持多種安裝方式,比如直接的二進位包安裝,docker安裝,rancher安裝,k8s安裝。
-
14 - MLSQL on k8s(2) - Spark on k8s
-SNAPSHOT-bin-hadoop2.7.tar cd spark-3.0.2-SNAPSHOT-bin-hadoop2.7 docker build -t 172.16.2.66:5000/spark:v3.0 -f kubernetes/dockerfiles/spark/Dockerfile . docker push 172.16.2.66:5000/spark:v3.0docker
-
k8s集群CI/CD集成介紹一:環境準備
容器編排從幾年前群雄割據、各方亂戰,到如今Google的k8s一統天下。能迅速力挽狂瀾,已說明其技術實力。但k8s複雜的架構,不太友好的文檔,確實讓一些初學者望而卻步。近期正好一直在學習k8s的東西,走了一些彎路。整理出來以備參考。由於內容過多,本文將分多章介紹k8s集群構建過程,並發布demo到k8s集群,簡單演示一個完整CI/CD的自動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