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陽2020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
日前,東陽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向1169個集體帳戶和23132戶農戶的社保卡帳戶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據悉,東陽市現有公益林661298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06805畝,省級公益林454493畝。今年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畝35元,另外東江源自然保護區的32210畝公益林在現有補償標準的基礎上,每畝增加8.2元租賃補助資金,補償金額為23409552元。2020年東陽市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面積341904畝,補償標準為國有林每畝10元,集體和農戶每畝16元,補償金額為5442300元。
-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4:57:21 | 作者:蔣雯 通訊員 胡祥林 | 編輯:劉海傑 日前,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
-
...區完成2020年度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發放工作
近日,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2020年度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發放工作。截至12月24日,補償資金已全部發放完畢。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時向區財政局申請資金撥付,編制公益林和天然林補償清冊,併到相關村進行實地公示,同時在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信息網上公示,實行「網上公示」與「實地公示」相結合,讓群眾充分知曉。
-
「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廣東省林業局在惠州市舉行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惠州12月17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7日在惠州市舉行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廣東省級財政累計在該省投入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12.62億元,惠及人口2649.7萬,約佔全省農業人口三分之二。「十三五」時期,廣東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省生態公益林總量穩定,結構優化,標準提升,管理規範,質量提高,效益多元,推動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和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
廣東省力爭今年完成全省天然林核定落界
廣東省將力爭今年完成全省天然林核定落界工作廣東有天然林面積3867.1萬畝,包括:國有天然林407.3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天然林3405.7萬畝,國有天然商品林面積54.1萬畝,主要分布在各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生態公益林示範區、水源涵養及水土保持地區等區域。
-
林業局:足額兌現190萬畝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程陽 高明傑)12月14日,市林業局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
-
恩施市:足額兌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12月14日,恩施市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據悉,恩施市認真組織開展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數據更新工作,全面整合現有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林地「一張圖」、生態公益林區劃落界等成果數據,實現省、市、縣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套數、一個標準、一個平臺」,數據精準落界。同時,對歷年生態公益林補償對象再次糾錯,建立完整的公益林補償資料庫,確認補償對象精準、面積精確。
-
2019年度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林業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2019年下達我市中央財政林業專項資金3278.58萬元,省級財政配套資金757.43萬元。共涉及到52個績效指標。 (二)本單位分解下達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支付421.36萬元:一、造林補助196.29萬元,到位0元;二、森林撫育80.39萬元,到位0元,;三、林木良種補助46萬元,到位0元;四、森林生態效益補償1029.79萬元,到位200萬元,支付291.1萬元;五、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1342.58萬元,到位0元;六、自然保護區補助200萬元,到位200萬元,已支付22.73萬元;七、溼地保護補助300萬元,到位50萬元,支付24萬元;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
「十三五」時期廣東生態效益補償惠及全省三分之二農業人口
12月17日,廣東省林業局在惠州市召開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償資金投入累計投入補償資金112.62億元,補償資金惠及人口2649.7萬人。據悉,接下來,廣東省將始終把惠民利民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推進精細化系統建設,提高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資源綜合效益,推動廣東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高質量發展。
-
宣城日報:我市努力打造林長制改革升級版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推進全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建設,積極探索創新,做好一系列「加法」,持續健全林長制工作體系,激發產業活力,加強生態保護,努力打造林長制改革升級版。在日前發布的中國「綠都」綜合評價中,我市居中國「綠都」綜合評價第8位,今年以來,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連續九次刊發我市林長制的創新做法,並得到了省領導的批示肯定。健全「林長+」強體系我市圍繞林長做好「加法」,林長制的責任和工作體系不斷健全。以「林長+責任書」強化責任落實。
-
我市今年發放低保金6.99億元,發放價格補貼8071.6萬元
我市今年發放低保金6.99億元 記者從12月17日召開的全市民政重點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今年以來,全市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6.99億元,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
我國天然林全部納入保護範圍
我國現有天然林資源29.66億畝,佔全國森林面積的64%、森林蓄積量的83%以上。「十三五」以來,中央不斷加大對天然林保護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5年來,天然林保護資金投入達2400億元,佔中央財政林草業總投資的40%以上,其中中央投入2234億元、地方投入166億元。
-
補償到位率100%!我市今年已完成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補償...
我市今年已完成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補償工作 2020-12-27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龍泉]「大數據」一張圖破解公益林基層治理全國性難題
「山界清楚了,資金明確了,以後子女回來也知道自家的山在哪了。」日前,八都鎮白角村的村民們通過林業工作人員手中的平板電腦,向記者展示自家生態公益林的精確位置、界限、面積、補償金額。村民們紛紛表示,得益於公益林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困擾大家多年的「糊塗帳」終於釐清了。 公益林落界權屬不明,一度是林業部門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引發林地糾紛矛盾的導火索。
-
我市累計投放紓困資金3450萬元
(記者 呂佳 實習生 鄧根豔)12月17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武圍繞我市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工作進行了介紹。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小企業71721戶,其中工業中小企業35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4戶,今年預計再新增60戶。」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關於印發《江西省生態公益林檢查驗收...
第一條 檢查目的全面貫徹落實《江西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全省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及時、全面掌握生態公益林增減變化、管護質量和資金使用等情況,客觀評價公益林保護管理成效,保障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正常使用和林權所有者、林木管護者的合法權益,積極促進各地生態公益林管護水平的提高,並為年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發放和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據
-
四子王旗2020年1—11月份「一卡通」資金發放情況
截至2020年11月底,四子王旗14個蘇木鄉鎮場、13個部門單位,9個領域61類69項補貼資金,累計發放惠農惠牧補貼資金79477萬元,惠及城鎮居民及農牧民1157199人次。按補貼項目分別是玉米生產者補貼1701萬元,耕地輪作補貼5812萬元,耕地地力保護6396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1558萬元,扶貧開發工程直接到戶項目資金補貼1227萬元,農技推廣科技示範補助81萬元,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補貼3880萬元,大豆生產者補貼41萬元
-
我國現有天然林資源29.66億畝 佔全國森林面積64%
中宏網12月23日電 天然林是森林資源的主體和精華,保護好天然林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我國現有天然林資源29.66億畝,佔全國森林面積的64%、森林蓄積量的8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