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廣東省林業局在惠州市舉行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中新網惠州12月17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7日在惠州市舉行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廣東省級財政累計在該省投入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12.62億元,惠及人口2649.7萬,約佔全省農業人口三分之二。

「十三五」時期,廣東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省生態公益林總量穩定,結構優化,標準提升,管理規範,質量提高,效益多元,推動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和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廣東省生態公益林總量穩定(資料圖)。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五年來,廣東基本完成生態公益林完善落界和布局優化,實現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一張圖」管理,全省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布局進一步優化,綠色發展空間加快釋放,與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基本適應;加強天然林保護,啟動天然林核定落界,推動天然林和公益林並軌管理,實事求是將全省天然林保護起來,扎牢基礎;大力推進生態公益林精細化管理系統建設,將生態公益林範圍和資金管理、森林監管、在線巡護等管理管護信息精準落實到山頭地塊,夯實管理工作基礎;全省各地同步開展廣東省實施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制度20周年系列宣傳活動。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政府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續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目前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提高到平均每畝40元。

廣東持續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資料圖)。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廣東省林業局表示,「十四五」時期,廣東將進一步聚焦惠民,提高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資源綜合效益;探索可持續經營,注重自然保護地錯位發展,推動適度發展各具優勢的林下經濟、森林旅遊和自然教育,建出特色,建成品牌;拓寬綠色金融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聚焦護林,加強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資源管護。

同時,廣東將全力推進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精細化管理系統建設,實現生態公益林「數位化」管理;認真貫徹《森林法》,推進林長制;提升綜合治理能力,積極探索生態護林員隊伍建設模式,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完)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時期廣東生態效益補償惠及全省三分之二農業人口
    12月17日,廣東省林業局在惠州市召開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償資金投入累計投入補償資金112.62億元,補償資金惠及人口2649.7萬人。「十三五」時期,廣東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省生態公益林總量穩定,結構優化,標準提升,管理規範,質量提高,效益多元,推動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和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 恩施市:足額兌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12月14日,恩施市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據悉,恩施市認真組織開展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數據更新工作,全面整合現有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林地「一張圖」、生態公益林區劃落界等成果數據,實現省、市、縣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套數、一個標準、一個平臺」,數據精準落界。同時,對歷年生態公益林補償對象再次糾錯,建立完整的公益林補償資料庫,確認補償對象精準、面積精確。
  • 林業局:足額兌現190萬畝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程陽 高明傑)12月14日,市林業局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
  • ...區完成2020年度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發放工作
    近日,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2020年度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發放工作。截至12月24日,補償資金已全部發放完畢。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時向區財政局申請資金撥付,編制公益林和天然林補償清冊,併到相關村進行實地公示,同時在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信息網上公示,實行「網上公示」與「實地公示」相結合,讓群眾充分知曉。
  • 我市今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
    我市今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源稿:東陽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8日 15:01:57 | 作者:胡祥林 | 編輯:厲歡歡  日前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向1169個集體帳戶和23132
  •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4:57:21 | 作者:蔣雯 通訊員 胡祥林 | 編輯:劉海傑  日前,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
  • 東陽2020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
    日前,東陽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向1169個集體帳戶和23132戶農戶的社保卡帳戶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據悉,東陽市現有公益林661298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06805畝,省級公益林454493畝。今年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畝35元,另外東江源自然保護區的32210畝公益林在現有補償標準的基礎上,每畝增加8.2元租賃補助資金,補償金額為23409552元。2020年東陽市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面積341904畝,補償標準為國有林每畝10元,集體和農戶每畝16元,補償金額為5442300元。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關於印發《江西省生態公益林檢查驗收...
    第一條  檢查目的全面貫徹落實《江西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全省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及時、全面掌握生態公益林增減變化、管護質量和資金使用等情況,客觀評價公益林保護管理成效,保障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正常使用和林權所有者、林木管護者的合法權益,積極促進各地生態公益林管護水平的提高,並為年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發放和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據
  • 廣東民政「十三五」答卷:不斷改善民生福祉 為群眾幸福續航加碼
    「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累計投入近200億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  截至2020年9月,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834家、養老床位48.27萬張,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了41.3%和108%。全省共打造172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範點、建設456個農村「幸福計劃」項目、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2萬餘個。
  • [龍泉]「大數據」一張圖破解公益林基層治理全國性難題
    「山界清楚了,資金明確了,以後子女回來也知道自家的山在哪了。」日前,八都鎮白角村的村民們通過林業工作人員手中的平板電腦,向記者展示自家生態公益林的精確位置、界限、面積、補償金額。村民們紛紛表示,得益於公益林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困擾大家多年的「糊塗帳」終於釐清了。  公益林落界權屬不明,一度是林業部門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引發林地糾紛矛盾的導火索。
  • 山川起翠屏 幸福踏歌來——曲靖市「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間,曲靖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戰略位置,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利用,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及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大自然生態系統恢復和環境保護力度,持續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快美麗曲靖建設,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 國家林草局對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8790號)  為加強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充分調動林農保護公益林的積極性,我局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相關政策
  • 江西建立完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保障長江中下遊水生態安全(圖)
    2012年至2014年,在袁河流域的江西萍鄉、宜春、新餘三市開展省內跨市水資源生態補償試點,實施三年補償資金共計1500萬元。  為調動各地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2016年江西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全流域的生態補償,並將當年首期籌集補償資金20.91億元分配到各地。  航拍江西撫州撫河。
  • 「十三五」期間濟南發放各類救助資金32億元 保障各類困難群眾65萬人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3日訊 (記者 張敏敏) 3日上午,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南市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資金32億元,保障各類困難群眾65萬人。在低保方面,濟南市城鄉低保標準由「十二五」末的550元/月、300元/月,提高到821元/月、614元/月(均在全省並列排名第一),分別增長了49.2%和104.6%;低保人數由7.6萬人增加到9.7萬人,增長了27.6%。在特困人員供養方面,積極推動建立城鄉統籌的特困人員救助制度,落實落細照護責任。
  • 各地頭條丨一次造林 一次成林 一次見景 海東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海東市把湟水河流域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積極構建「人水合一,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環境,著力打造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城市。「十三五」以來,累計投入資金25.65億元,完成國土綠化376.04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00.51萬畝,封山育林54.53萬畝,森林經營121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從「十二五」末的32%提高到現在的36%,東部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初見成效。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郵政快遞覆蓋所有建制村 惠及...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郵政快遞覆蓋所有建制村 惠及全民
  • 寧夏林草: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奮力築牢生態屏障
    同時,寧夏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前提下,精準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按照新退耕還林政策,積極服務基層,充分尊重老百姓意願,五年間爭取、落實、完成退耕還林任務21.47萬畝,惠及全區13個市縣(區)近150萬農民。「十三五」以來,我區對天保工程區1530.8萬畝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管護,完成天保工程區森林撫育54.5萬畝,公益林建設59.6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