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足額兌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2020-12-17 身邊24小時

12月14日,恩施市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

據悉,恩施市認真組織開展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數據更新工作,全面整合現有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林地「一張圖」、生態公益林區劃落界等成果數據,實現省、市、縣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套數、一個標準、一個平臺」,數據精準落界。同時,對歷年生態公益林補償對象再次糾錯,建立完整的公益林補償資料庫,確認補償對象精準、面積精確。

下一步,恩施市將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精準扶貧政治責任,用好生態補償脫貧一批扶貧政策,將公益林保護作為經濟發展的綠色保障,巧借生態補償機制助力群眾增收致富。(恩施市林業局 程陽 高明傑)

【來源:恩施市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林業局:足額兌現190萬畝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程陽 高明傑)12月14日,市林業局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
  • 「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十三五」以來,中央和廣東省級財政累計在該省投入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12.62億元,惠及人口2649.7萬,約佔全省農業人口三分之二。「十三五」時期,廣東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省生態公益林總量穩定,結構優化,標準提升,管理規範,質量提高,效益多元,推動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和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4:57:21 | 作者:蔣雯 通訊員 胡祥林 | 編輯:劉海傑  日前,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
  • 我市今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
    我市今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源稿:東陽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8日 15:01:57 | 作者:胡祥林 | 編輯:厲歡歡  日前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向1169個集體帳戶和23132
  • 東陽2020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
    日前,東陽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向1169個集體帳戶和23132戶農戶的社保卡帳戶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據悉,東陽市現有公益林661298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06805畝,省級公益林454493畝。今年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畝35元,另外東江源自然保護區的32210畝公益林在現有補償標準的基礎上,每畝增加8.2元租賃補助資金,補償金額為23409552元。2020年東陽市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面積341904畝,補償標準為國有林每畝10元,集體和農戶每畝16元,補償金額為5442300元。
  • ...區完成2020年度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發放工作
    近日,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2020年度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發放工作。截至12月24日,補償資金已全部發放完畢。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時向區財政局申請資金撥付,編制公益林和天然林補償清冊,併到相關村進行實地公示,同時在宣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信息網上公示,實行「網上公示」與「實地公示」相結合,讓群眾充分知曉。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關於印發《江西省生態公益林檢查驗收...
    第一條  檢查目的全面貫徹落實《江西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全省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及時、全面掌握生態公益林增減變化、管護質量和資金使用等情況,客觀評價公益林保護管理成效,保障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正常使用和林權所有者、林木管護者的合法權益,積極促進各地生態公益林管護水平的提高,並為年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發放和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據
  • 「十三五」時期廣東生態效益補償惠及全省三分之二農業人口
    12月17日,廣東省林業局在惠州市召開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償資金投入累計投入補償資金112.62億元,補償資金惠及人口2649.7萬人。據悉,接下來,廣東省將始終把惠民利民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推進精細化系統建設,提高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資源綜合效益,推動廣東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高質量發展。
  • [龍泉]「大數據」一張圖破解公益林基層治理全國性難題
    「山界清楚了,資金明確了,以後子女回來也知道自家的山在哪了。」日前,八都鎮白角村的村民們通過林業工作人員手中的平板電腦,向記者展示自家生態公益林的精確位置、界限、面積、補償金額。村民們紛紛表示,得益於公益林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困擾大家多年的「糊塗帳」終於釐清了。  公益林落界權屬不明,一度是林業部門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引發林地糾紛矛盾的導火索。
  • 恩施市:鏗鏘邁向全面小康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恩施市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四個不摘」要求,堅持焦點不散、靶心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完善科學調度、靠前指揮、「尖刀班」一線落實;全面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工作成果,持續鞏固脫貧成效。「之前,我們不願種菜,陳書記就到屋裡來勸我們,給我們算經濟帳,送苗子、送技術、送藥,今年我賺了1萬多元。」
  • 恩施市:下足「繡花」功 誓圓小康夢
    恩施市精準扶貧數字不斷刷新。「用『繡花』功夫,聚焦五個一批,凝聚合力,補齊短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恩施市委書記向前進語氣堅定。量身定做扶貧項目「多虧村裡和工作隊多次開會,把我的心說熱了,要不哪有今年的大豐收啊。」12月9日晚,恩施市太陽河鄉青樹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屋場會,貧困戶劉長烈領到11月份的1500元工資。
  • 浙江省創新溼地生態補償機制
    從今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資金對我省除寧波以外共70個、180多萬畝省重要溼地開展生態補償。省林業局、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出臺《浙江省重要溼地生態保護績效評價辦法(試行)》,按照評價辦法,績效達到80分以上,並且沒有發生保護不力和違規事件,省重要溼地所在縣(市、區)政府可獲得每畝30元的補償。
  • 浙江創新溼地生態補償機制
    從今年起,浙江省財政每年安排資金對浙江省除寧波以外共70個、180多萬畝省重要溼地開展生態補償。浙江省林業局、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出臺《浙江省重要溼地生態保護績效評價辦法(試行)》,按照評價辦法,績效達到80分以上,並且沒有發生保護不力和違規事件,浙江省重要溼地所在縣(市、區)政府可獲得每畝30元的補償。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開啟探索溼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這次浙江率先從省域層面出臺了溼地生態補償的具體方案。」
  • 國家林草局對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關於全面推廣森林生態效益綜合補償政策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8790號)  為加強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與管理,充分調動林農保護公益林的積極性,我局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斷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相關政策
  • 省林草局調研組赴玉溪市督導調研涉農資金兌現滯後問題
    12月14日至18日,省林草局督導調研組赴玉溪市通海縣、峨山縣、元江縣督導調研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天然林停伐保護涉農資金兌現滯後問題。據了解省林草局於2020年1月和6月分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2019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天然林停伐保護政策資金兌現工作的通知文件,並於10月12日對涉農資金兌現滯後的州、市林草負責同志專題電視約談,11月省林草局向自然資源廳紀檢監察組專題報告了全省資金兌現情況。
  • 江西建立完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保障長江中下遊水生態安全(圖)
    2012年至2014年,在袁河流域的江西萍鄉、宜春、新餘三市開展省內跨市水資源生態補償試點,實施三年補償資金共計1500萬元。  為調動各地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2016年江西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全流域的生態補償,並將當年首期籌集補償資金20.91億元分配到各地。  航拍江西撫州撫河。
  • 2019年度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林業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1、由於管護生態公益林與經營商品林經濟效益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林木無法處置,林農利益受損,個別村民集體不承認已界定的公益林,拒絕領取補償金。   2、2019年生態公益林補償金發放表已審核,資金已向當地財政局申請補助資金,待資金到位後及時撥付。   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持續宣傳《福建省生態公益林條例》,加大省、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分配辦法的政策宣傳。
  • 績溪:用好用足浙江省1000萬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
    10月27日,安徽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下達績溪縣的浙江省1000萬元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建設項目安排公示期滿,這標誌著績溪縣又有一批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上馬啟動。2020年5月,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新安江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依據新安江流域皖浙兩省跨界斷面水質監測情況及補償指數(P值),安徽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下達了新安江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浙江省資金1億元,其中黃山市0.9億元,績溪縣0.1億元。
  • 四子王旗2020年1—11月份「一卡通」資金發放情況
    截至2020年11月底,四子王旗14個蘇木鄉鎮場、13個部門單位,9個領域61類69項補貼資金,累計發放惠農惠牧補貼資金79477萬元,惠及城鎮居民及農牧民1157199人次。按補貼項目分別是玉米生產者補貼1701萬元,耕地輪作補貼5812萬元,耕地地力保護6396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1558萬元,扶貧開發工程直接到戶項目資金補貼1227萬元,農技推廣科技示範補助81萬元,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補貼3880萬元,大豆生產者補貼41萬元
  • 「兩山」轉換實現美與富——吉安全面推進落實林長制共建生態家園
    據統計,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42.94萬畝,重點區域森林「四化」建設8.4萬畝,爭取省級資金100萬元建設20個省級鄉村風景林示範村;市本級造林綠化資金中拿出115萬元分別建設了11個市級鄉村風景林示範點和12個市級森林鄉村示範點;重點區域森林「四化」建設重點鄉村風景林574畝;創建省級鄉村森林公園20處,其中10處已通過省級命名;成功創建國家森林鄉村51個,創建省級森林鄉村155個,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