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能有多大?

2021-01-05 雞蛋說宇宙

口徑,是望遠鏡的重要指標。簡單來講,口徑越大,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就越強,就能看見越遠、越暗的天體。所以,天文學家就不斷地追求更大的望遠鏡。在歷史上,天文望遠鏡就是在不斷變大。那麼,天文望遠鏡能有多大?

現代天文望遠鏡

折射式望遠鏡時代1608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利伯希偶然中發明瞭望遠鏡。緊接著,1609年,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利用望遠鏡觀測了太空,完成了許多天文發現。那個時候的望遠鏡口徑只有幾釐米,比現代天文愛好者的小型天文望遠鏡還要小。

伽利略的望遠鏡

伽利略的望遠鏡

17世紀和18世紀,望遠鏡快速發展,口徑越來越大,可以達到幾十釐米,甚至一米多。但是,當時的望遠鏡發展遇到了重大的問題:當時的人們只懂得製造折射式望遠鏡。這種望遠鏡不僅成像有一些缺陷,而且鏡筒非常長。這導致當時很多望遠鏡有幾十米長。例如,著名科學家惠更斯的一臺望遠鏡就達到了41米長。

古代的長鏡筒折射式天文望遠鏡

反射式望遠鏡時代後來,反射式望遠鏡的出現使得望遠鏡的口徑能夠在鏡筒不過於長的情況下大大變大。於是,天文望遠鏡的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時代,變得越來越大。1793年,英國的赫歇爾製造出了130釐米的望遠鏡。1845年,帕森製造出了有效口徑182釐米的望遠鏡。1917年,美國胡克望遠鏡建設完成,口徑245釐米。

大型望遠鏡

1950年,美國在帕羅馬爾山上建成了海爾望遠鏡,口徑達到508釐米。1993年,凱克望遠鏡落成,口徑達到10米。這就是現代大型光學望遠鏡的大小。

可是,天文望遠鏡只能這麼大嗎?

不是——我們還有射電天文望遠鏡。

射電天文望遠鏡

五百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

大家一定聽說過前幾年建設完成的FAST望遠鏡。它就是一個射電天文望遠鏡,口徑達到500米,是海爾望遠鏡的50倍。實際上,FAST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射電望遠鏡。

射電望遠鏡陣列

但是,天文學家的需求遠不止步於此。由於射電望遠鏡可以互相通過幹涉技術協作,相隔很遠的多個射電望遠鏡可以共同合作,觀測同一個目標。從解析度的角度,組合成的「虛擬望遠鏡」的口徑,就等於這些射線望遠鏡相隔的距離。

2017年開始,全球多個射電望遠鏡聯合起來,共同組建了EHT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事件視界望遠鏡),用來直接觀測黑洞。這個虛擬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其解析度上的等效口徑達到了12742000米(地球直徑)。

藝術家假想圖

相關焦點

  • 有效口徑和相對口徑 口徑:天文望遠鏡的眼睛有多大?
    我們經常聽到來購買望遠鏡的朋友一開口就問:「你們的望遠鏡能看多遠?」、「你們的望遠鏡能放大多少倍?」、「你們的望遠鏡能把天上的星星放多大?」所謂「看多遠」、「放多大」的提法是不科學的。
  • 在1億光年外,看到地球上的恐龍需要多大的天文望遠鏡?
    在地球上,通過肉眼,我們能看到數千光年外的恆星,甚至還能看到數百萬光年外的河外星系。而如果藉助聚光能力十分強大的大口徑天文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極為遙遠的宇宙,例如,光行距離達到134億光年的星系GN-z11。
  • 電天文望遠鏡中國是NO1
    影響射電望遠鏡靈敏度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是天線,也就是那口鍋的直徑,直徑越大靈敏度就越高,為了探測從遙遠的宇宙中發射過來的微弱電磁波這口鍋做的多大都不嫌到大,但有一個麻煩的問題是由於受到材料本身的限制,這口鍋做不了太大,大一定程度以後材料的自重就會把整個鍋給壓垮,無法維持住這種優美的弧形,於是人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地上刨一個鍋形的大坑
  • 369就能買到天文望遠鏡?小米有品星特朗天文望遠鏡眾籌開啟
    到現在科技發展足夠迅速,我們能通過許多的設備觀看到月亮或是離我們更遠的星體,那麼首先就會想到天文望遠鏡,想到天文望遠鏡的第一反應就是貴,但是小編這次給大家帶來的天文望遠鏡絕對是性價比極高的觀月神器,那麼就來聽聽小編的介紹吧!
  • 最強的天文望遠鏡能看到月球上站個人嗎?
    無論通過人類目前在用的哪款天文望遠鏡,都不可能看到月球表面上站著一個人。天文望遠鏡的分辨能力由口徑決定,口徑越大,分辨能力越強,能夠看到的物體也就越小。具體來看下如下的公式:其中Δφ為分辨角、l為觀測目標的長度,d為目標的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D為天文望遠鏡的直徑。
  • 世界十大望遠鏡排行榜!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有哪些?
    來源:排行榜123導語:天文望遠鏡是一種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能夠能極大方便尋找和認識天體目標。發展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那麼大家知道全球有哪些大型的天文望遠鏡嗎?下面為大家盤點了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一起來看看吧。
  • 天文知識——望遠鏡
    先說一下分類,我們日常用於天文觀測的望遠鏡有兩大類: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一、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大部分人都見過,所以很難把它和天文觀測聯繫到一起。其實,你若是有個物鏡口徑超過35毫米的雙筒望遠鏡,你就可以開始天文觀測了,那些比較暗的星星會在雙筒望遠鏡下顯現出來,再對照星圖,在天空中找到相應的星星,你會發現這是非常有趣的。我個人覺得雙筒望遠鏡是巡天利器,不太貴的價格,是天文觀測入門的最好選擇。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買雜牌,還有聲稱放大50倍、100倍的雙筒望遠鏡銷售商。
  • 關於天文望遠鏡的介紹
    天文學又是隨著望遠鏡的發展而發展的。目前,由歐洲8國組成的「南方天文臺委員會」正在從事一項跨世紀的壯舉—興建望遠鏡之王,使人類能與宇宙接觸得更密切,讓人類充分了解宇宙的奧秘。這架未來世界望遠鏡之王的選址將在南美洲的智利,它坐落在安第斯山脈海拔264米的巴拉那爾山頂。那裡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極佳,晝夜溫差幅度小,空氣能見度高,氣流波動較小,而且不會有汙染。
  • 不會選購天文望遠鏡?這些知識點對你有幫助
    視場角的大小心裡要有數視場角就是望遠鏡成像的天空區域在觀測者眼中所張的角度。放大倍數越大,視場越小。望遠鏡的視場角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被確定。選擇適合您的光學系統天文望遠鏡常見的光學系統有,其一是折射鏡;其二是反射鏡;其三是折返鏡。這三種光學系統各有優缺點。
  • 自製天文望遠鏡才叫酷
    這個消息讓不少天文愛好者激動無比,銀川人馬浚哲也是其中一位。但和其他天文發燒友不同,除了愛好拍攝深空,馬浚哲還自己動手製作天文望遠鏡。 追星星的少年 馬浚哲對天文的愛好,要從兒時說起。那時候家住農村的馬浚哲,最喜歡在村裡放電影的時候,和小夥伴們躺在谷堆旁仰望星空。夜空中的點點星光,像夜的精靈,讓他疑惑而神往。
  • 天文望遠鏡如何選購必讀
    一些地方的大、中、小學都先後建立了小型天文臺、天象廳,天文愛好者的隊伍也日益壯大。對於天文愛好者和從事天文科普教學的老師來說,擁有一架品質優良的科普天文望遠鏡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選購天文望遠鏡時最重要的兩條參考依據是價格與使用目的,即根據需要購置天文望遠鏡的單位及個人可承受的價格以及使用目的來確定所選購望遠鏡的種類、規格與檔次。本文無法具體討論價格標準,僅從使用目的的角度進行一些比較。
  • 什麼樣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晰觀測月球表面的細節?
    目前沒有一臺天文望遠鏡是可以從地面上清晰觀察到月球表面的。無論你把這臺光學望遠鏡造得有多大,都無法清晰地拍攝到月亮,不僅是因為地球與月球之間隔著38萬公裡,更因為地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大氣湍流)經常乘坐飛機旅行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明明飛機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飛行,但美麗的空姐卻在廣播中要求我們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帶,說會有顛簸。這就是大氣湍流造成的。
  • 廢料自製射電天文望遠鏡,在家也能看宇宙!
    許多天文愛好者對射電天文望遠鏡有極大的興趣,但射電天文望遠鏡造價高的驚人,只能望鏡興嘆,今天介紹一個自製簡單射電天文望遠鏡的辦法,雖然達不到國際射電天文望遠鏡的指標,但也能觀察射電波較強射電源;整機調試:接線無誤後觀察示波器是否有較強的信號,調節調諧器調諧電壓觀察信號變化,如果有,恭喜你接收到了電視信號,因為這個調諧器處於電視U波段內。這說明設備工作正常。射電源也混在其中,要仔細長時間觀察哦。喜歡天文的朋友們,你們願意試試嗎?更多科學技術,請關注:老張講科技。
  • 看那星辰大海-星特朗80DX天文望遠鏡 開箱簡評
    娃對天文學萌生了興趣我很高興,想我小時候也是非常想用天文望遠鏡看一看月亮,找找「月宮」和「嫦娥」。但樓主的家鄉只是一個小縣城沒有少年宮也沒天文館,家裡也沒條件買昂貴的民用天文望遠鏡,直到考上大學來到大城市才第一次走進天文館滿足從小的夙願,但小時候缺失的遺憾也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所以必須滿足娃這個健康的期望!
  • 科普,天文望遠鏡的新突破——水銀鏡面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已經誕生了百年,從最古老的伽利略的那種折射式的望遠鏡?到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裡面的那些巨大的射點天線陣列,還有藏在森林裡面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當然還有我國位於貴州省平塘縣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 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自稱能「看到木星的雲」
    本報長沙訊  長沙天文愛好者譚巍與朋友花了近兩年時間,於近日終於製成一個重約75公斤的天文望遠鏡。1月9日中午,記者來到雨花區和平小區一居民樓,身為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的譚巍稱,這架望遠鏡的「精度已達到科研級水平」,「用它可以看清楚木星表面的雲帶」。
  •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組圖)
    「平方公裡陣列」組織宣布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三國將聯合建造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表示,建造費用達到20億美元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天文望遠鏡精確度將比現有射電天文望遠鏡高50倍,速度提升10000倍。研究者希望該望遠鏡可以幫助解決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
  • 家用天文望遠鏡能看到行星和深空天體嗎?
    業餘天文愛好者使用家用天文望遠鏡看到太陽系的行星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通過肉眼其實就能看到太陽系中的五大行星,分別是水、金、火、木和土星,只是解析度的高低問題。人眼的極限分辨角有限,這幾大行星看起來都是亮點,看不清細節。而天文望遠鏡的極限分辨角更小,所以可以看到行星的細節。
  • 天文望遠鏡發展史不能繞過的幾個人
    但是偏偏就有這麼一群人,似乎生來就是為了去探索遙不可及的星空。用一篇今何在的科幻小說來形容就是「他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這群人,每個人都是科學界裡響噹噹的人物,每個人拉出來都能獨當一面。第一個也是讀者最熟悉的科學家就是伽利略。
  • 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深度體驗
    家裡目前已經有星特朗天文望遠鏡130DX ,那個採用牛反式設計,望遠鏡口徑130mm,長度接近1m,並且搭載了EQ2高承載赤道儀,專業是夠專業,但毛重量超過10kg,而且體積碩大帶出去非常必須開車才行,多少有點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