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教育網】2020年8月10日,中國鄉鎮企業協會、IMS(天下秀)新媒體商業集團聯合發布了《網際網路直播從業人員培訓與技能評價規範》(以下簡稱為《規範》),教育部職成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國家標準院等單位的專家對《規範》的起草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規範》為國內所有從事網際網路直播行業培訓機構、網際網路直播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與技能的等級評價、有直播需求的相關用人單位,提供了一個重要培訓及人才聘用的參考標準。
近年來,直播帶貨產業增長迅速,伴隨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網紅、明星、企業家、中小商家、農民......越來越多的人湧入直播帶貨,企業也紛紛招聘直播相關人才,加快自身數位化轉型的步伐。但是,在這場直播帶貨"全民狂歡"的表象背後,主播不專業、直播相關培訓行業"割韭菜"營銷、直播相關崗位人才稀缺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為了規範直播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市場,真正解決用人單位與直播人才就業的無縫對接,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文件規範市場。IMS(天下秀)作為紅人新經濟領域的深耕者,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託多年在紅人經濟領域的探索及實踐,結合眾多新媒體用人單位、MCN、平臺等的實際需求,以崗位勝任力模型為基礎,反推直播行業培訓標準,為國家出臺直播從業人員培訓與技能評價規範提供了重要依據。
直播帶貨助農脫貧,人才培養不可或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而直播帶貨作為拓展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專業直播人才能為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活力。
中國鄉鎮企業協會,是國家一級協會,作為鄉村振興建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本次編撰《規範》,正是持續有效地對振興鄉村、助力脫貧攻堅發力的積極實踐。該《規範》標準由IMS(天下秀)根據自身在紅人經濟領域深耕10年的經驗與實操方法論總結而出,IMS(天下秀)、中國鄉鎮企業協會等單位參與起草,是國內直播行業針對培訓及直播人才崗位制定的首個團體標準。《規範》對網際網路直播從業人員的崗位進行分類,並對其崗位概念、職業素質要求、任職資格、培訓重點等進行闡述,同時也對直播從業人員的相應崗位進行技能等級提供評價依據。該《規範》給予網際網路直播行業培訓機構的資質、設施、培訓流程、課程開發等一系列基於實操培訓的規範要求,大大規範了直播培訓機構的辦學質量。
野蠻生長到有規可依,直播人才培養終成體系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佔網民整體的62.0%,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2.65億。這意味著在中國超9億的網民群體中,將近1/3通過電商直播渠道購物。
面對直播帶貨帶來的巨大商機,商家不惜開出"高價"爭奪人才,市面上各種"直播帶貨"的培訓機構也良莠不齊。在此之前,市面上直播培訓行業混亂,培訓課程更多為分享類課程,缺乏完整的課程體系、教材及考核標準,針對企業崗位用人需求反推的課程架構及內容少之甚少,造成直播培訓與實際就業用人標準不掛鈎;而企業針對高質量直播人才也並無概念,對於主播外的直播基礎崗位知之甚少,使企業無法找到與之匹配的直播人才,搭建合適的直播用人體系。
當下,直播電商已然成為紅人經濟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IMS(天下秀)此次聯合鄉村振興工作委員會共同擬定發布《規範》,正是依託自身穩定的"紅人經濟生態圈",為生態內的上下遊參與者,紅人、企業、消費者打造可參考執行的直播行業培訓與技能規範標準,在IMS(天下秀)依託WEIQ、SMART、TOPKLOUT克勞銳和IMsocial四大平臺,覆蓋為中小企業提供紅人廣告投放工具、為大型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為紅人搭建價值評估體系,為紅人成長孵化賦能的紅人經濟全鏈路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經驗置身紅人教育行業,幫助行業樹立直播人才規範,提供人才成長與供給體系,為直播行業良好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直播電商新業態的健康發展做出努力,使紅人經濟"齒輪"運轉地更加健康。
要想直播行業健康發展,對於直播人才的引進、培養、規範缺一不可,《規範》提供給行業一個可參考的範本,為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支撐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