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莊子的《逍遙遊》想必無人不知,這篇文章極富浪漫主義精神,充滿了莊周的想像。莊周作為戰國時期哲學家的代表,其精神追求不容忽視。在《逍遙遊》中,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和忘我的境界,是最令讀者震撼的。安久本期想和大家探討的是這篇文章中兩種特別的生物——鯤和鵬。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是《逍遙遊》的開篇之句,讀過的人不少,但你知道其中的「鯤」和「鵬」到底是什麼嗎?
「鯤」、「鵬」這兩種生物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到底是什麼樣子?想要知道這個問題,還得先了解一個神話傳說。
在中國神話傳說當中,有一位北海海神叫做禺強,他是天帝嫡親的孫子。不僅是海神,更兼任風神。還會因為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姿態出現。當他是風神的時候,就是人的臉,鳥的身子,還有一對巨大的翅膀。而當他是海神的時候,就成了魚的身子,有手有足,這種魚就叫做「鯤」。當他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隻大鳳,這種大鳳便叫做「鵬」。
每年冬天,當海潮變化的時候,禺強就從北海遷徙到南海。由魚變成鳥,由海神變成風神。他扇動翅膀,扶搖而上九萬裡,一飛就飛了半年。直到到了目的地南海,才停下來。也就是說,每到冬天,禺強就會從「鯤」變成「鵬」。從這個神話傳說中,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莊周的《逍遙遊》。也許莊周也是對神話傳說非常感興趣,結合自己的想像,才寫出了「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的句子。
「鵬」是大鳳,那就應該是神話傳說中的鳳凰,只是體型非常巨大。這個我想基本沒人見過,尤其是現代的我們。這種生物對我們來說只是存在傳說中,但是「鯤」這種生物,我想大部分人都應該見過。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禺強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禺京。
陸德明音義引崔撰云:」鯤當為鯨「,禺強亦名禺京,強京其實亦一聲之轉,可見這位海神是北海大鯨。原來」鯤「就是鯨魚,看到這裡是不是恍然大悟,原來傳說中將」鯤「說得那麼巨大,其實也是有原因的。本身鯨魚就是體型巨大,而且鯨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科學家認為鯨魚大概在50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可見,神話傳說中的描繪和想像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藝術來源於生活,尤其是中國神話傳說。有太多奇妙的生物讓人驚嘆,甚至不敢相信它們是真的存在過。《山海經》、《搜神記》、《淮南子》等經典作品中,都有關於神話的內容,種種神話傳說,都值得我們去探尋、學習。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現在你知道「鯤」是什麼了嗎?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