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論鯤在《逍遙遊》中的意象

2020-12-17 夜下讀青史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這句話出自《莊子 逍遙遊》的句子。前兩年,鯤還曾作為一個網紅爆火在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現今仍然能在某些遊戲廣告裡見到它的身影。那麼鯤在《莊子 逍遙遊》中具有怎樣的意象呢?

《莊子》是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被收錄進去的文章頗有「恢桅橘怪」的風格,連明末清初的文學家金聖歎都稱讚其為「天下第一奇書」。

《莊子》到底為什麼能被金聖歎稱為「天下第一奇書」呢?這還要歸根於《莊子》開篇的第一個寓言故事中的意象——鯤。

《齊諧》原是先秦神話集,記錄了許多奇聞異事,其中便有我們熟知的鯤。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鯤又一次出現在《列子·湯問》中,在該書中,鯤來自於北方的溟海天池。

而後的《莊子》則採納了《列子·湯問》和《齊諧》中的說法,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古書裡的鯤有兩種意思,一種為大魚,這一點可見於《列子》等書,一種為小魚,《爾雅 釋意》等書,將鯤解釋為魚子。

這一小一大,正與《逍遙遊》中其它對比遙相呼應,看似矛盾,卻深含哲理,將原始生命力的衝動用大小之矛盾表現得淋漓盡致。

莊子運用了「以小見大,以大為小」的敘事方法,把鯤之大小的矛盾作為開篇,引出後續的鵬、秋毫等對比,在大小之中隱藏了世間萬物都在變化的主題。

鯤在《逍遙遊》中不僅僅是一個人生哲理所映射出來的意象,還是莊子本身想要通過鯤來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消解自我、萬物齊一、身心合一的逍遙之遊。

#莊子逍遙遊#中的鯤是什麼意向呢?

相關焦點

  • 北冥有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趣談莊子的逍遙遊
    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這是《莊子》內篇開篇的第一篇文章逍遙遊的首段,幾乎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它展示了一種恢弘闊遠的氣勢,且挾帶一個廣闊無邊的意境。逍遙遊是悠閒自得、無拘無束暢遊自然和社會的意思。這也是莊子哲學思想和人生觀的一方面。
  • 《莊子逍遙遊》鯤鵬寓言中「大」「化」的寓意
    動物中,莊子對魚(相忘於江湖的快樂逍遙魚)和鳥(深諳不死之道的意怠智慧鳥)心儀無限、偏愛有加,將它們喻為自由與智慧的化身,作為理想人格追求。《莊子》的開篇《逍遙遊》即以耐人尋味的鯤鵬寓言對「逍遙遊」的哲理作了生動形象的表述,通過對鯤的「大」與「化」的表述,寄寓自己的理想人格追求。
  • 莊子《逍遙遊》中的巨鳥
    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到一個遠古巨鳥,其名為鵬,說這隻鳥大到「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飛起來,扶搖而上九萬裡的高空。這隻鳥是真的嗎?遠古是否真的有過巨鳥?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的飛行動物,叫風神翼龍。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每每讀及莊子的《逍遙遊》,總會驚嘆,人的想像力居然可以鋪張到這種地步。而且明顯這種想像不同於人類早期的神話,神話是人對自然的一種幻想或者說意淫,莊子的構想則是汪洋恣肆的一種信手拈來。
  • 春風薦書1|中華書局執行董事徐俊:《逍遙遊》的遊指什麼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是不是可以逍遙而遊。「鯤」是魚卵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極其恢宏碩大。可這大鵬卻不是由鵬而生,而是由魚「化」來的。
  •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那麼鯤到底有多大?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是個老梗了。它大概是從鋪天蓋地的遊戲廣告中流行起來的,那麼鯤到底有多大?莊周在其《莊子-逍遙遊》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鯤到底有多大?不知幾千裡,這就是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了,那就算一千裡好了,我們來算一下。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中的鯤是鯨魚嗎?專家道出真情!
    相信大家都有讀過或了解過一點莊子的逍遙遊,我給大家複習一小段「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長啥樣?
    但鯤真的跟鯨是近親嗎?吞吞老師幫我解答了這個由一個杯子引發的迷思。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許多創作者都曾以不同的方式來展示他們心中鯤的形象,有插畫、動畫、遊戲等等。有趣的是,鯤大多以近似鯨的形象出現。莊子在《逍遙遊》中並未具體描述鯤的外形,只寫道「不知其幾千裡也」,使得鯤的特徵只有體型龐大這一點,於是很容易對應上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大的動物——藍鯨。
  • 莊子的《逍遙遊》中,蘊藏著2個人生大智慧,悟透後豁然開朗
    今天跟各位來聊一聊莊子的《逍遙遊》,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後人也把莊子與老子共稱為老莊,他們所創作出來的學說,也被合稱為老莊學說,老莊學說給後人們帶來了十分深刻的影響。莊子的這一生創作了很多的作品,如《齊物論》、《德充符》、《徐無鬼》、《逍遙遊》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逍遙遊》。
  • 莊子《逍遙遊》解讀:人生到底能不能實現逍遙?
    莊子目睹亂世,他思考的重點是如何在那個混亂的世界中保全生命,然後追求奢望中的自由。莊子把人生自由的最高境界叫做逍遙遊。縱觀莊子的哲學,可以說是三大主義。第一是齊萬物的相對主義;第二是以道為本的自然主義。在相對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莊子的逍遙天放的遊世主義。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以梗為主題的國漫!
    當然了,今天老豬並不是來跟朋友們扯犢子的,而是來分享一部名為《開局一條鯤》的國漫作品,是的,就是漫畫,還是以鯤為主角所展開的故事,其主要技能也是吞噬。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說一下這個「梗」。對於這個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這句詩是出自先秦詩人莊周的《逍遙遊》。
  • 國漫驚世之作《大魚海棠》北冥有魚 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千裡也
    , 今天給大家來說一部千夫所指的璞玉——《大魚海棠》,大魚海棠的孕育過稱據說長達十二年之久,一個輪迴的距離和這個片子相比,哪吒在娘胎三年簡直不值一提,那麼三年孕育一個神仙,十二年的輪迴總該有部驚世之作吧。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長啥樣?古人也能吵起來
    但鯤真的跟鯨是近親嗎?吞吞老師幫我解答了這個由一個杯子引發的迷思。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許多創作者都曾以不同的方式來展示他們心中鯤的形象,有插畫、動畫、遊戲等等。有趣的是,鯤大多以近似鯨的形象出現。莊子在《逍遙遊》中並未具體描述鯤的外形,只寫道「不知其幾千裡也」,使得鯤的特徵只有體型龐大這一點,於是很容易對應上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大的動物——藍鯨。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中的鯤和鵬到底是什麼?
    莊子的《逍遙遊》想必無人不知,這篇文章極富浪漫主義精神,充滿了莊周的想像。莊周作為戰國時期哲學家的代表,其精神追求不容忽視。在《逍遙遊》中,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和忘我的境界,是最令讀者震撼的。安久本期想和大家探討的是這篇文章中兩種特別的生物——鯤和鵬。
  • 《逍遙遊》沒有想像中的難,一個寓言而已,3種方法助你學習理解
    《逍遙遊》(節選.人教版)是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是莊子思想的重要代表。讀懂了《逍遙遊》,也許懂了一點點莊子。這篇課文,一直如神一般的存在,可望不可即。其實,多讀幾遍,也沒有想像中的難。《逍遙遊》是莊子說的一個寓言而已,我嘗試運用3種方法助你理解。
  • 莊子的逍遙遊告訴我們 要懂得等待風來 乘風而起 逆風飛揚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丁健)典籍中關於鯤鵬的記載,最早應該出自莊子的《逍遙遊》。文章的開篇,就描述了這種巨大無比的神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吞噬鯤的由來:開局一顆蛋不斷吞噬最終進化為骨鯤
    鯤:莊周其《莊-逍遙遊》說:中北方的大海裡的一條大魚。古詩詞有言「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可見在大眾的認識裡面,鯤是一個非常威猛的怪獸。
  • 莊子《逍遙遊》智慧的現代意義:超然物外,灑脫豁達
    這在《逍遙遊》裡體現得尤為突出。「逍遙」的含義要想真正理解自由之美,首先必須從《逍遙遊》開始。因此,弄清「逍遙」一詞的含義尤為必要。《逍遙遊》中的「自由之美」《逍遙遊》是莊子哲學和美學的總綱領,展示了莊子對自由人生和獨立人格孜孜不倦的追求。「自由之美」在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 品鑑|未君山水新作:《逍遙遊系列》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 高考語文早讀20:《勸學》《逍遙遊》《師說》
    《逍遙遊》(莊子)①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助記] 以描寫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開端,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