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愛滋病日|對抗「世紀絕症」,人類從未止步

2020-12-16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在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全身愛滋病毒的載量分布情況。12月1日,上海聯影醫療宣布,利用聯影設備,美國團隊聯合研製了靶向愛滋病毒的新型示蹤劑,實現了全身愛滋病毒的載量可視化。

從目前公認最有效的「雞尾酒療法」,到今年7月被報導的一種候選新藥,再到聯影公布的最新病毒可視化方法,人們從未停止挑「世紀絕症」。

HIV病毒起源

我們所熟知的愛滋病由HIV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1981年,在美國紐約發現了第一例愛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引起了極大恐慌,科學家們開始尋找這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通過長達數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HIV-1病毒與非洲中西部黑猩猩亞種攜帶的SIV(猿類免疫缺陷病毒)十分相似,而愛滋病傳播的主要禍首可能來自剛果的首都金薩沙。

愛滋病毒如何從猿猴傳遞到人類身上,目前被廣泛公認的是「獵人理論」。

據悉,最早出現的HIV病毒大概在20世紀初。在非洲中西部的原始森林中,當地原住民捕獵和食用猩猩及猿類。在此過程中,一滴血液的侵入或一次疏忽的刀傷,都有可能使病毒傳遞給人類。

1985年,我國發現了首例愛滋病。這位來自境外的旅遊者因身體不適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後被證實是愛滋病。

三位被「治癒」的愛滋患者

對於愛滋病,目前既沒有靶向特效藥,也沒有研發出相關疫苗提前預防。但也並非沒有人成功逃離其「魔掌」。

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三例愛滋病人被治癒,他們分別使用了雞尾酒療法,骨髓移植和藥物治療。

1996年,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博士提出雞尾酒療法,即通過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來治療愛滋病。該療法的應用可以減少單一用藥產生的抗藥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複製,使被破壞的機體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復,從而延緩病程進展。

△何大一教授

2005年,世界首例徹底擊敗愛滋病的「柏林病人」,在確診後接受了雞尾酒療法,每天服藥一次,他體內的愛滋病毒也降到了最低水平。此後這種療法大規模應用,將愛滋病從一種絕症變成了慢性病。

△柏林病人

但是柏林病人體內的愛滋病毒被徹底消滅,是因為他當時還同時患有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治療時,給他捐贈骨髓的人剛好帶有某種基因突變。因此他的痊癒一度被認為無法複製。

直到2017年,第二例「倫敦病人」也接受了帶有這一基因突變的骨髓移植,目前已停止服藥抗愛滋藥物三年多,血液中尚未檢測到HIT病毒。

但這兩例病人接受骨髓移植都是為了治療惡性腫瘤,只是「順帶」消除了HIV感染。只是感染HIV病毒的患者,可能還是吃藥控制更現實。

而2019年,出現了第三例「聖保羅病人」,可能成為首例被藥物治癒的愛滋患者。他在接受了雞尾酒等療法後,停藥至今尚未出現復發,最終情況還有待觀察。

今年7月,《自然》報導了一種治療愛滋的候選新藥GS-6207,在對32名患者進行的一期臨床試驗顯示,注射後體內病毒雖未完全清楚,但病毒載量減少,且藥物在體內6個多月後仍保持活性,為藥物治療愛滋病再次帶來曙光。

全球團結協作共抗傳染病

值得一提的是,雞尾酒療法也被用來治療今年以來同樣廣受關注的一大傳染病——新冠肺炎。

今年7月,據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報告,何大一教授團隊從5名新冠重症住院患者體內分離出61種新冠病毒中和單克隆抗體,發現19種抗體可有效中和試管中的新冠病毒,其中9種顯現強力,半數抑制濃度僅為0.7至9納克每毫升。

研究人員把其中一種強效抗體提純後注入敘利亞倉鼠體內,結果顯示可有效防止倉鼠感染新冠病毒。何大一說,抗體「在倉鼠肺組織中完全阻斷」病毒。

何大一表示,「病情越重的患者體內病毒更多且持續時間更長,促使他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更強應答」,這與愛滋病研究發現類似。而他們找到的抗體可由製藥企業大批量生產,以對抗或預防新冠病毒入侵。

回顧人類傳染病史,個人或一個團體的力量無法徹底戰勝疾病,而需要全球團結協作共抗疫情。面對今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全世界正在共同攻克。例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聯影醫療,不僅積極研發設備,幫助「逃逸」近40年的愛滋病毒現形,更在抗疫時推出了新冠肺炎智能輔助分析系統,助力標記這一肺部病毒。

(圖片來自網絡)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愛滋病發現40年:「世紀絕症」已變成可控慢性病
    圖片來源:東方IC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對於愛滋病的治療研究也越來越多。21世紀之後,新型抗艾藥物層出不窮。6大類30餘種抑制劑藥物獲批上市,連同「雞尾酒療法」一起,將原先的「世紀絕症」變成了一個可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但科學能殺死病毒,卻無法控制人心。
  • 戰疫史話: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回顧人類是如何把這個「絕症」拉下馬的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 (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 今天是3月22日,再過兩天,也就是3月24日,我們有個特殊的紀念日,這就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 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節日我知道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今年我國「世界愛滋病日」 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為 「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 對於愛滋病 許多人害怕它、恐懼它 但或許從未真正了解它
  • 首位愛滋病治癒者因癌症去世,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 世界愛滋病
    昨天是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Global Solidarity,Shared Responsibility)。談「艾」色變,是人們對愛滋病的第一反應。愛滋病被認為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絕症」,但其實愛滋病已經實現了治癒。但愛滋病相關性癌症需要引起重視。
  • 何大一:未來人類可治癒愛滋病
    中新網消息: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者何大一教授,2002年6月8日在亞太法律中心演講愛滋病的防範和最新研究時表示,「未來人類可以徹底治癒愛滋病」。但目前仍未找到徹底治癒愛滋病的藥物和方法,所以現在愛滋病患還必須繼續服用藥物,來控制愛滋病毒的發展和病情的惡化。  何大一教授表示,目前研製成功的治療愛滋病的藥物,是由16種藥劑混合而成的,療效比以前好多了。隨著許多新藥的研製成功,許多新的治療方案的出爐,將來人類一定可以徹底治癒愛滋病,使愛滋病不再成為致人死地的一個絕症。
  • 世界愛滋病日 | 警惕!老年人感染愛滋病呈上升趨勢!
    每年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說到愛滋病,大家印象中會覺得這主要好發於中青年人,但其實還有一個群體,也值得我們關注。這個需要我們關注的群體就是——老年人!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通過入侵人類免疫細胞,摧毀或損害其功能,使人逐步喪失免疫功能,但感染初期沒有症狀。
  • 「2020世界愛滋病日」獨家對話|「我感染愛滋病病毒這一年」
    新冠肺炎的暴發讓人們明白一個道理,消滅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每個人都肩負責任,無論是今年的新冠病毒,還是已經肆虐了40年的HIV病毒。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多彩貴州網記者走訪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愛滋病防治工作人員、國內首位愛滋病就業歧視案勝訴律師等,記錄他們的現實生活和工作,以展示貴州愛滋病防治一線的情況。我們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讓大眾正確認識愛滋病,並積極參與到愛滋病防治工作中。小樂生病了。
  • 醫學人文學者談《世紀的哭泣:愛滋病的故事》
    在沒有那麼確定病原體、傳播途徑、預防方法的時候,人類社會對傳染病如何反應?會出現哪些觀點或情況?各方群體是怎麼因為這種認知上的不確定性傳達自己聲音的?《世紀的哭泣:愛滋病的故事》記錄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社會對愛滋病的認知情況,一定程度上,也是人類在面對未知傳染病時的記錄。
  • 2020世界愛滋病日,我們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一流的抗感染專家與新藥研發團隊依舊奮戰在抗擊愛滋病的最前線,相信他們也會不斷研發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來攻克這一難題。從無藥可醫到可治可控:愛滋病早已不再是一種絕症39年前,第一例愛滋病病例被正式報告時,人們束手無措,那時得了愛滋病就相當於就地宣判了死刑。
  • 【科普】世界愛滋病日,恩平人一起get防「艾」知識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愛滋病可防可控,提高防治意識是關鍵經過多年的宣傳,大眾對愛滋病的認識也在悄然的發生改變,但對於愛滋病,不少人仍存在一定的誤解或恐慌,以為愛滋病是不可治療的絕症
  • 翻譯:阿祖萊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致辭
    Audrey Azoulay,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on the Occasion of World AIDS Day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世界愛滋病日致辭1 December 20202020年12
  • 2020世界愛滋病日即將到來,我們距離完全治癒它還有多遠?
    治癒的患者僅是「偶然」,大部分的愛滋病患者仍然需要終身服藥,但對他們來說,隨著愛滋病診療水平的發展,愛滋病已經成為了慢性病,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堅持服藥,可以獲得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生存時間可以接近預期壽命。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一流的抗感染專家與新藥研發團隊依舊奮戰在抗擊愛滋病的最前線,相信他們也會不斷研發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來攻克這一難題。
  • 創新20年:那些被人類改變了的疾病|致敬時代,感恩有你
    自人類誕生以來,與疾病的殊死搏鬥就從未休止,每一次的交鋒都成為生命科學向前發展的動力。基於現有的篩查和治療手段,到2036年,曾經在世界傳染病中排名前列的C肝將成為罕見病。愛滋病:改寫死亡判決不到40年前,人們還不知道愛滋病的存在。而如今,人們不僅找到了疾病的根源,還能為患者提供有效治療。
  • 洞見美好生活,我們從未止步
    從莫爾的烏託邦到菲拉雷特的理想城市人類在追求美好人居的道路上從未停止想像的步伐讓房子真正擁抱科技讓家庭擁抱AI嘉朗科技,也從未止步於對智慧生活的探索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一定會發現好的科技能幫助孩子成長守護家人健康潤澤精神世界
  • 第2例愛滋病痊癒患者終出現:歷經半個世紀的鬥爭,人類終於勝利了?
    2天前,全世界人民迎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經過30個月的觀察,愛滋病患者「倫敦病人」被宣布治癒。這意味著,我們離戰勝這一曾經的「絕症」,又向前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 世界愛滋病日又到了,愛滋病毒與愛滋病到底有什麼區別
    愛滋病毒與愛滋病 · HIV和AIDS之間的區別在於兩個詞的嚴格定義。例如,HIV(也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定義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損害人類免疫系統的病毒。
  • 【2020世界愛滋病日】專訪國內愛滋病就業歧視案首次勝訴代理律師
    新冠肺炎的暴發讓人們明白一個道理,消滅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每個人都肩負責任,無論是今年的新冠病毒,還是已經肆虐了40年的HIV病毒。   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多彩貴州網記者走訪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愛滋病防治工作人員、國內首位愛滋病就業歧視案勝訴律師等,記錄他們的現實生活和工作,以展示貴州愛滋病防治一線的情況。我們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讓大眾正確認識愛滋病,並積極參與到愛滋病防治工作中。
  • 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貴州的防治工作做得如何?省衛健委這樣說……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記者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近年來,貴州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開展愛滋病防治工作,持續將全省愛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 世界愛滋病日丨病毒變異快、隱藏深 愛滋病難以治癒原因揭示
    資料圖片 愛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是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一種臨床症候群,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引起相關的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的發生。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北京市海澱醫院感染內科主治醫師彭晶晶對愛滋病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並表示儘管愛滋病患者經過持續規範的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但依然難以被治癒。Q:HIV的生存能力如何?
  • 上世紀就被發現的愛滋病,為何還沒有出現疫苗?病毒專家給出回復
    愛滋病毒是世界上最棘手的病毒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愛滋病進入快速增長期,全國存活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患者大約是85萬人,而實際數量顯然多於這個數字。因為有的人壓根沒發現自己感染愛滋,還有的人在故意隱瞞。除此之外,愛滋病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趨勢,情況特別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