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腦瘤手機所致 工傷保險每月賠償535美元

2021-01-03 金融界

  近日,一則「男子腦瘤手機所致」的新聞引發社會關注,據媒體報導,義大利男子因每個工作日要使用3-4個小時的手機罹患腦瘤,他每月可以從工傷保險機構領取535美元的賠償金。業內人士對金融界保險表示,腦腫瘤在所有腫瘤中發病佔比較小。有些人雖然購買過重大疾病保險,但是因為保險條款中不含輕症賠償,後續理賠可能比較麻煩,但是醫療保險是可以賠償的。

  當地時間4月20日,義大利一家地方法院裁定,該國一名男子因工作需要長時間使用手機罹患腦瘤,他每月可以從工傷保險機構領取535美元的賠償金。這名男子名叫羅伯特·羅密歐,現年57歲,在審判過程中,他表示自己已經在一家電信公司工作了15年,而工作職責迫使他每個工作日要使用3-4個小時的手機。

  他說:「我無從選擇,但是我不得不用手機來聯繫同事、安排工作。這15年來不論我在家裡還是車裡,一直這樣做。後來我發現右耳聽力開始受損,到了2010年被診斷出患上腦瘤。幸運的是,腦瘤是良性的。但由於醫生切除了我的聽覺神經,我再也聽不到了。」

  羅密歐的律師聖史蒂芬·貝爾託內表示,這是世界上首例法院裁決承認頻繁打手機與腦瘤有關聯。羅密歐則表示,他不希望把手機「妖魔化」,「但我相信,我們必須要多去了解該如何使用它」。

  外表光鮮的OL一族引得一片羨嫉,但由於長期面對電腦,加班熬夜壓力大,使得本來光鮮的OL,也變得年紀輕輕就得了職業病。皮膚受輻射傷害,脫髮,飲食不規律,腰椎頸椎勞損等等。金融界保險提醒,如果在國內可以多方嘗試賠償,除了正常的社保中的工傷保險。白領如有計劃購買重疾險,可考慮「輕症豁免」的條款,或者有保輕症的重大疾病保險。

  值得注意的是,重大疾病保險中大部分輕症病種都是條款中「下列疾病不在保障範圍內」的除外責任。比如,大部分公司輕症所包含的「腦垂體瘤、腦囊腫、腦動脈瘤及腦血管瘤」,正是重大疾病的「良性腦腫瘤」責任中標註為「不在保障範圍內」的部分。

  業內人士對金融界保險表示,部分保險產品,雖然將「良性腦腫瘤列為可以理賠的重大疾病之一」,但是不包括垂體腺瘤、腦囊腫、肉芽腫、腦動靜脈畸形、聽神經瘤、腦膜和脊髓腫瘤這些腫瘤。也就是說,凡是不包括在內的腫瘤,全部不能賠。所以購買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條款。

  重疾保險條款的達標要求如此苛刻,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業內人士表示,重大疾病險還是非常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重大疾病不只有當期治療費、還有後期治療的重負。只是因為保險條款的改進和完善總是晚於醫療技術的發展,有待不斷修訂和逐步完善。目前得重大疾病的年紀越來越年輕化,作為負責任的成年男性,通常都應該考慮重疾險,年紀越輕價格越便宜,如果得了重大疾病,想買也買不上了。最好到了30歲一定要考慮重大疾病險。

  一家三口家庭的保險規劃,可考慮高端醫療。

  醫療保險的理賠是要以醫療費用的實際發生為前提的。中國內地的藥品、檢查和治療費用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社保統籌基金允許報銷或部分報銷的;另一類是需要自費的部分。

  通常,高端醫療健康(愛基,淨值,資訊)保險對醫療費用不再區分社保目錄和非社保目錄,而是突破社保限制,使被保險人在就醫時不用再考慮社保的束縛,專心治病。高端醫療健康保險也會區分門診和住院的費用。一般地,如果保險對於門診醫療費用有過多的限制條件時,保費水平應該較之沒有限制的條款下降很多。

  高端醫療保險計劃中也涵蓋了配偶及子女。

相關焦點

  • 工傷認定,怎樣才算工傷,工傷死亡怎麼賠償?
    (1) 工傷的認定認定工傷的七種情形: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視同工傷的三種情形: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視同工傷的情形有三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
  • 你不知道的雙份賠償: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許多用人單位為了節省社保成本,只為員工購買意外傷害險,藉此不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以為這樣就可以規避工傷保險賠償,其實,員工在取得意外傷害保險賠償之後,依然是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賠償的,企業不能就此免除工傷保險賠償義務。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
  • 員工發生交通事故後,獲得車主賠償,還能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嗎?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員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或者因公外出期間,發生意外傷害的,可以認定為工傷,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也樣一個問題呢?員工發生交通事故後,肇事者是要給員工賠償的,那麼肇事者賠完以後,工傷保險還需要對員工進行賠償嗎?員工舊傷復發應該讓誰來賠償呢?
  • 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事故賠償競合問題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法律講堂】工傷認定+賠償標準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如下:
  • 僱主責任險、團體意外險和工傷保險的對比分析與建議
    彪哥:1、經濟賠償責任被保險人僱傭的人,在保單有效期限內,在受僱過程中,在保單列明的地點,從事保單列明的被保險人的業務活動時,遭受意外而受傷、致殘、死亡或患與業務有關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的經濟賠償責任;2、被保險人的有關訴訟費用霞妹:僱主責任保險還有兩項附加責任?是什麼?
  • ...工傷保險3項定期待遇水平 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最低每月可得到2616元
    原標題:福建調整提高工傷保險定期待遇水平   福建省人社廳日前下發通知,對全省參保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等3項定期待遇進行統一調整提高。   此次調整範圍為2019年12月31日前,取得按月領取傷殘津貼待遇(不含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工傷人員)、生活護理費待遇資格的工傷人員,以及取得按月領取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資格的人員。執行時間從2020年1月1日起開始。   調整後,福建省工傷保險3項定期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
  • 寧夏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標準 一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360元
    新華網銀川2月14日電(記者 謝建雯)記者13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獲悉,為保障工傷職工和工亡職工供養親屬基本生活,寧夏對工傷職工傷殘津貼、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進行了調整,一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360元。
  • 2019《勞動法》相關規定:工傷賠償項目及賠償標準!看看沒壞處
    「工傷賠償」,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準,是指工傷職工或工亡職工的本人(工傷員工本人)或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屬於單位違法未辦理社保,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中的規定,就該由用人單位來按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 2020年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都在這,一次告訴你!
    工傷後,公司不願意賠償怎麼辦?工傷鑑定怎麼做?我鑑定十級傷殘可以拿多少賠償?……這些基本上都是我們之前遇到過了工傷類的諮詢,小尊平時也只是工傷類型科普的比較多,但是對於怎麼去認定工傷,以及工傷怎麼賠償科普的很少,所以今天小尊就把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一次性都告訴你!大家如果還有疑問的話,也可以評論留言或者直接私信諮詢!
  • 實務丨2020版最全工傷認定及賠償標準!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註:《關於江西省2020年調整因工致殘人員傷殘津貼等定期待遇的通知》還規定,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並享受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的五級至六級傷殘職工,按五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20元、六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03元的標準調整傷殘津貼待遇,所需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
  • 不繳納工傷保險,工傷待遇不可追溯
    案 情某公司員工劉某上班期間因機器螺絲脫落導致工傷,花去17萬餘元醫療費用,並落下六級傷殘。近日,劉某向公司索要工傷賠償,公司發現由於工作失誤,沒有為其辦理工傷保險。分 析公司認為,公司已經補辦了工傷保險參保手續並補繳了保費,員工劉某發生工傷的費用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當地社會保險部門認為,按照《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等的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應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 上下班遇車禍,交通事故與工傷能否雙重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後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覆》的規定,當工傷與交通事故發生競合時,傷者是可以既享受工傷待遇又向肇事司機索賠,即獲得雙重賠償。若其賠付金額低於工傷保險規定的標準水平的,應當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至規定標準;(3)屬於賠償性的待遇項目,只要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對賠償待遇項目沒有作出競合規定的,應依法按規定賠償相應的待遇項目。
  • 工傷鑑定為十級,走法律程序能得到多少賠償款?能有20萬30萬?
    工傷需要走的程序是這樣的:發生工傷以後,用人單位應當首先做好職工的救治工作,然後向工傷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經工傷保險行政部門確認為工傷以後,相關工傷關係就從法律上得以承認了。職工救治的時候就可以享受到工傷保險待遇,零起付線、工傷報銷比例100%。工傷治療完畢以後,勞動者應當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鑑定部門提出勞動能力鑑定。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
    八、醫療費《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超出目錄及服務標準的醫藥費由工傷職工還是用人單位承擔,目前實踐中各地處理存在不同做法,多數地區的做法是用人單位不承擔。
  • 重磅:2020年度最新工傷死亡賠償標準公布(2020.1.17)
    這個統計數據,對工傷職工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有直接影響。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說明: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故員工因工死亡的,近親屬可獲得三項費用,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 2020勞動法:離職後工傷賠償要多久?
    一般在一個月左右可以領到工傷賠償。如果是在該用人單位發生的工傷事故,可以要求賠償。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無法通過工傷獲得賠償,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 可以同時主張工傷和人身損害賠償嗎?
    工傷保險責任與侵權賠償責任的區別工傷保險制度和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其實在其法律價值和效用、歸責原則和賠償項目、標準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其次在歸責原則方面,工傷保險制度是為了保障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現在遵循的主要原則為責任補償原則,即無過失補償原則;而人身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與之相比就要複雜得多,其歸責原則體系是以適用過錯責任為主,而以適用無過錯責任作為例外。
  • 深圳龍華富士康員工意外工傷死亡,賠償款是多少呢
    讓我們來算算按照工傷標準,該員家庭能夠獲得多少賠償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 工傷與人身損害賠償程序的5大不同之處
    工傷賠償是勞動工傷法律關係,由勞動法,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等級工傷法系來調整,勞動工傷法系的特點是主要調整民事法律關係也調整社會保險待遇的行政認定,行政給付法律關係。人身損害賠償的是普通的民事侵權法律關係,由民法。侵權責任法,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來調整。民事侵權法律關係只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侵權權利義務關係不涉及行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