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鵬城實驗室圓滿落幕

2020-12-27 央廣網

央廣網深圳12月23日消息(記者於鑫淼)近日,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鵬城實驗室如期舉行。本屆大賽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共同承辦。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等400餘所海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谷歌、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560家企業的5307支隊伍、6485名選手報名參賽,涵蓋全國33個省級區域和美國、英國、德國等全球13個國家、地區。經過四個月的激烈角逐,高學田率領的「星光圖譜」企業參賽隊、陳喆率領的「Amadeus」高校參賽隊、廖星宇率領的「Streaks」企業參賽隊最終分別斬獲「AI+無線通信」「AI+遙感影像」「AI+行人重識別」三條賽道的一等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賽組委會副主席丁文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賽技術委員會主席於全,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賽技術委員會主席張平,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副主任鄧曉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電子信息科技處調研員陳文獻等領導和各企業代表出席了頒獎典禮。

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合影 主辦方供圖

2020年,既是「新基建」熱潮到來之年,也是深圳「雙區驅動」戰略實施元年。為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進一步落實「雙區驅動」工作要求、發揮產學研融合創新優勢,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於今年8月正式啟動。本次大賽延續去年首屆大賽「AI賦能視界」的主題,力爭打造深圳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平臺和創新引擎。大賽共設有「AI+無線通信」「AI+遙感影像」「AI+行人重識別」三條賽道,所對應的研究方向正是當下產學研用高度一體化的方向,相關技術的發展將直接促進產業更迭。

經歷了4G到5G再到6G的飛速發展,無線通信毋庸置疑是近年研究領域的焦點,「AI+無線通信」賽道要求選手基於全場景真實信道數據集,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學習信道特性,進行高維信道數據壓縮降維與重建,利用AI設計接收機及其智能收發機聯合優化。「AI+遙感影像」賽道建立了百萬級多源遙感影像語義分割公開數據集,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公開數據集,旨在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突破面向大規模多源異構高分數據信息提取與分析的技術瓶頸,形成一批高效、可用、實用的先進算法,提升高分對地觀測信息服務能力。

行人重識別因其應用前景廣闊,已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熱點,亟需牽引行業大幅提升研究水平,以取得類似人臉識別的巨大成功。「AI+行人重識別」賽道要求選手根據給定的含有某行人的查詢圖片設計算法,從而在行人圖像庫中查找並返回特定數量的含有該行人的圖片。本屆大賽採用雙硬體環境,以鵬城雲腦作為基礎運算環境,昇騰作為加分運算環境,為晉級複賽、決賽的選手提供了共80卡昇騰算力和248卡鵬城雲腦算力,總算力超20P。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攜手國產算力平臺,不僅保障選手有充足的算力資源,更促進國產化人工智慧生態建設。自2020年8月18日開賽以來,三條賽道齊驅並進、各綻光彩,在6485名選手中,學生參賽者佔比最大,超過60%,其中碩士、博士生團隊佔56.67%。除學生群體外,大賽還湧現出了眾多企業員工、科研機構研究人員以及以個人名義參賽的選手。本次賽事吸引到的企業員工參賽比例也較同類型賽事高,佔比近30%,包括頭部企業14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賽技術委員會主席於全 主辦方供圖

藉助大賽這一平臺,選手們本著加深對技術理解的原則參賽,嘗試提出能解決行業痛點的方法、形成各領域大規模的數據集,從而實現技術賦能落地,最終以學術研究反哺產業進步,讓業界有收穫,形成正向循環。此次大賽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莫過於選手們的優秀解決方案。以「AI+無線通信」賽道為例,在導頻數目較少的情況下,參賽選手設計的AI接收機的檢測性能遠遠超過了傳統通信接收機。複賽晉級選手的信號檢測正確概率結果均在0.95以上,可見參賽選手水平非常突出。「AI+遙感影像」賽道初賽成績Top30的隊伍成績均在82分以上,各隊伍方案有應用於大規模遙感圖像的地物分類等實際應用的潛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 主辦方供圖

頒獎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談到,為儘快加速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的建設,避免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的技術與產業競爭中被國外壟斷,鵬城實驗室一直在思考和布局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啟智社區、並制定相關技術標準。經大賽組委會溝通,目前已有65個隊伍有開源意願,將把參賽數據集、代碼及數據模型開源至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組委會希望將來能夠有更多的選手參與到開源事業和開源社區的建設中來。基於鵬城實驗室和星河控股、華為、平安科技、騰訊、雲天勵飛、巴士集團等頭部企業的共同協作,大賽實現了產學研用的合力和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水準的提升,從而打通了人工智慧先進技術從科學創新到落地應用的完整閉環。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圳落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深圳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武欣中)12月21日,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圳鵬城實驗室落下帷幕。本屆大賽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共同承辦。
  • 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啟動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的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8月18日在深圳正式啟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最矚目的科技之一。在全球協力抗疫的背景下,人工智慧被賦予了更多期待和重任,而通過比賽來提高科研水平,正是目前國際流行的做法,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最前沿的方式來撬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同時讓這個賽事品牌在深圳落地生根並最終影響世界。上屆大賽在2019年10月正式啟動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吸引了全球13個區域的3017支隊伍、4253名選手報名參賽,共提交了2萬餘件作品。
  • 2020 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正式啟動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的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8月18日在深圳正式啟動。在全球協力抗疫的背景下,人工智慧被賦予了更多期待和重任,而通過比賽來提高科研水平,正是目前國際流行的做法,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最前沿的方式來撬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同時讓這個賽事品牌在深圳落地生根並最終影響世界。
  • 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啟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軒慧、王納)近日,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圳正式啟動。該賽事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承辦。該項賽事今年已經是第二屆了,上屆大賽在2019年10月正式啟動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吸引了全球13個區域的3017支隊伍、4253名選手報名參賽,共提交了2萬餘件作品。經過激烈的線上比賽,200支隊伍進入複賽,最終20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大賽影響力及規模位列2019年各類人工智慧大賽之首,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饋。
  • 深圳舉辦全國人工智慧大賽
    2020年,既是「新基建」熱潮到來之年,也是深圳「雙區驅動」戰略實施元年。為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進一步落實「雙區驅動」工作要求、發揮產學研融合創新優勢, 深圳於8月份啟動全國人工智慧大賽,經過四個月的激烈角逐,12月21日在鵬程實驗室舉行決賽頒獎典禮。
  • 2020 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今日落幕!6000 餘名選手激烈角逐,產學研用共促 AI 發展
    12 月 21 日,2020 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頒獎典禮在深圳鵬城實驗室如期舉行。本屆大賽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共同承辦,大賽獎金獨家贊助單位為星河控股,協辦單位包括華為、平安科技、騰訊、雲天勵飛、巴士集團。
  • 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啟動 全力打造新賽道新平臺新生態
    原標題: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啟動全力打造新賽道新平臺新生態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8月1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昨日,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圳正式啟動。本屆大賽設置「AI+無線通信」、「AI+遙感影像」、「AI+行人重識別」三個賽道,以期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快速發展。
  • 2020 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即將重磅開啟
    錯過上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的童鞋們注意了,2020 年全國人工智慧大會要來了!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裡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回顧上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我們就能看到其不俗的影響力。上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於 2020 年 1 月 18 日正式落幕,大賽以「AI 賦能視界」為主題,圍繞人工智慧在「視頻/視覺」領域的應用,設置了「AI+4K HDR」和「Person ReID」兩大賽項,吸引了來自 13 個國家和地區、376 所高校、800 餘家業界公司共 3000 餘支團隊、4000 餘人報名參賽。
  • 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啟動,全力打造「新賽道」「新平臺」「新生態」
    來源:讀特8月18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辦的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圳正式啟動。在全球協力抗疫的背景下,人工智慧被賦予了更多期待和重任,而通過比賽來提高科研水平,正是目前國際流行的做法,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最前沿的方式來撬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同時讓這個賽事品牌在深圳落地生根並最終影響世界。上屆大賽的舉辦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吸引全球13個區域的3017支隊伍、4253名選手報名參賽,共提交2萬餘件作品。
  • 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落幕 青島四名選手斬獲一等獎
    中國山東網12月1日訊 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總決賽於11月29日下午在青島市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我市欒虔勇等4名選手分別在電腦程式設計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兩個賽項斬獲職工組一等獎,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並獲60萬元一次性獎勵。
  • AI賦能視界 2020年第二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深圳開鑼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8月18日下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聯合承辦的「2020年第二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中心大樓正式拉開帷幕。
  • 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深圳啟動
    8月18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在深圳啟動。通過比賽來提高科研水平,正是目前國際流行的做法,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最前沿的方式來撬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同時讓這個賽事品牌在深圳落地生根並最終影響世界。
  • 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落幕
    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總決賽於11月29日在青島市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青島市欒虔勇等4名選手分別在電腦程式設計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兩個賽項斬獲職工組一等獎,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並獲60萬元一次性獎勵。
  • 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落幕,青島四選手獲一等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通訊員 杜金豔 11月29日,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總決賽在青島落幕。青島市欒虔勇等4名選手分別在電腦程式設計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兩個賽項斬獲職工組一等獎,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獲60萬元一次性獎勵。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設置了智能傳感器技術應用、機器人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飛行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三個賽項,吸引了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及機械行業520名選手參加。
  • 邛崍市2020年創業大賽決賽圓滿落幕
    邛崍市2020年創業大賽決賽圓滿落幕。邛崍就業局供圖 人民網成都11月21日電 (王軍)11月20日下午,由邛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邛崍市2020年返鄉創業系列活動——創業大賽決賽圓滿落幕。邛崍市級相關部門、產業園區、鎮(街道),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等120餘人參加。
  • 鵬城實驗室亮相2020海交會
    央廣網廣州12月19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通訊員姚李茜冰)12月18日,由教育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線下主會場正式拉開序幕。鵬城實驗室海外高端人才特裝展區精彩亮相。
  • 2020年雲南省信息通信網絡安全創新大賽圓滿落幕
    2020年雲南省信息通信網絡安全創新大賽圓滿落幕2020年雲南省信息通信網絡安全創新大賽圓滿落幕11月16日,「2020年雲南省信息通信網絡安全創新大賽」決賽在昆明市圓滿落幕。2020年雲南省信息通信網絡安全創新大賽圓滿落幕
  •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大賽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2020年12月23日,由中央網信辦、公安部聯合指導,廈門市政府主辦的2020中國人工智慧高峰論壇暨中國人工智慧大賽成果發布會在廈門海悅山莊酒店圓滿落下帷幕。美亞柏科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要協辦單位之一,為本屆大賽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支持。
  • 2020年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在大連金石灘啟幕
    9月18日,2020年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大連)暨人工智慧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在大連拉開帷幕,來自國內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30支高水平水下機器人團隊參賽。大連市市長陳紹旺,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寒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學部常務副主任張兆田,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大連市委常委、金普新區黨工委書記李鵬宇等出席開幕式,大連市副市長張志宏主持。本次大賽為期3天。
  • 奪冠:三賽道同步收官,大賽圓滿落幕!
    經過三天的激烈比拼,2020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圓滿落幕。今日三大賽道同步收官,線下攻防比拼、高峰論壇,冠軍究竟花落誰家?一起來看!最終,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以出色表現榮膺金獎,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獲總決賽銀獎,杭州實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hampion Chasing Boy」獲銅獎。「數智驅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等權威專家,圍繞人工智慧、數字治理等方面展開了前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