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既是「新基建」熱潮到來之年,也是深圳「雙區驅動」戰略實施元年。為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進一步落實「雙區驅動」工作要求、發揮產學研融合創新優勢, 深圳於8月份啟動全國人工智慧大賽,經過四個月的激烈角逐,12月21日在鵬程實驗室舉行決賽頒獎典禮。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等400餘所海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谷歌、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560家企業的5307支隊伍、6485名選手報名參賽,涵蓋全國33個省級區域和美國、英國、德國等全球13個國家、地區。
高學田率領的「星光圖譜」企業參賽隊、陳喆率領的「Amadeus」高校參賽隊、廖星宇率領的「Streaks」企業參賽隊最終分別斬獲「AI+無線通信」、「AI+遙感影像」、「AI+行人重識別」三條賽道的一等獎。
大賽共設有「AI+無線通信」、「AI+遙感影像」、「AI+行人重識別」三條賽道,所對應的研究方向正是當下產學研用高度一體化的方向,相關技術的發展將直接促進產業更迭。
「AI+遙感影像」賽道建立了百萬級多源遙感影像語義分割公開數據集,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公開數據集,旨在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突破面向大規模多源異構高分數據信息提取與分析的技術瓶頸,形成一批高效、可用、實用的先進算法,提升高分對地觀測信息服務能力。
本屆大賽採用雙硬體環境,以鵬城雲腦作為基礎運算環境,昇騰作為加分運算環境,為晉級複賽、決賽的選手提供了共80卡昇騰算力和248卡鵬城雲腦算力,總算力超20P。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攜手國產算力平臺,不僅保障選手有充足的算力資源,更促進國產化人工智慧生態建設。
頒獎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談到,為儘快加速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的建設,避免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的技術與產業競爭中被國外壟斷,鵬城實驗室一直在思考和布局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啟智社區、並制定相關技術標準。
本屆大賽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共同承辦,大賽獎金獨家贊助單位為星河控股,協辦單位包括華為、平安科技、騰訊、雲天勵飛、巴士集團。
(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