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市值蒸發312億元 內訌背後是技術路線之爭

2020-12-20 網易財經

(原標題:中芯國際市值蒸發312億元,管理層內訌背後是技術路線之爭)

中芯國際這一人事變動,除了會帶來管理上的變化,技術路線應該也會做相應調整。

來源:圖蟲創意

中芯國際又陷內鬥風波。

12月16日早間,中芯國際港股停牌,同時發布關於其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有可能辭任公告的。公告表示,中芯國際已知悉梁孟松的有條件辭任意願,目前中芯國際正積極與梁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

15日,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宣布蔣尚義正式加盟中芯國際,任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兩位聯席CEO梁孟松、趙海軍直接向蔣尚義匯報。

蔣尚義曾於2016年12月20日至2019年6月21日擔任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加入中芯國際,蔣尚義算不上完全的「新人」。然而,正是蔣尚義的加入,使得梁孟松突然提出離職。

蔣尚義加入,梁孟松"受傷"

梁孟松於2017年10月加入中芯國際,曾於1992年至2009年任臺積電資深研發處長。而蔣尚義從1997年至2013年曾歷任臺積電的研發副總裁、共同營運長,並牽頭臺積電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及16nm FinFET 等關鍵節點的研發,使臺積電的行業地位從技術跟隨者發展為技術引領者。

這意味著,梁孟松曾作為蔣尚義的下屬,與其在臺積電共事長達12年之久。據彼時媒體報導,在蔣尚義第一次從臺積電退休時,梁孟松未能按照自己的期待被擢升為主管,最後在一番糾葛之後去了臺積電的對手三星。

「我是在12月9號,上星期三早上,接獲董事長電話告知: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我覺得,你們應該不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了。我可以暫時安心的休息片刻。」梁孟松在董事會信函中如此表示。

梁孟松認為,目前,中芯國際正面臨著美國的種種打壓,導致先進工藝的發展受到嚴重威脅,此次關於蔣尚義的人事變動必然會關係到中芯國際的前景。

梁孟松還表示,他從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至今,在中芯國際已盡心竭力地完成了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而這些工作能夠成功完成的關鍵要素,除了其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的賣力工作,還有董事長和諸位董事過往的信任與支持。

他坦言,來中國大陸並非為了謀取高官厚祿,只是單純的想為大陸的高端集成電路盡一份心力。

梁孟松還透露,目前中芯國際28nm、14nm、12nm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巨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目前看來,我的短期目標,似乎已經超預期、圓滿的達成了。」同時,梁孟松還在信中表示,他無意影響董事會對蔣尚義人事任命的表決,但中芯國際應該對他這三年多的貢獻給予全面公正的評價。

技術路線或發生變化

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常軍峰對時代財經表示,中芯國際這一人事變動,除了會帶來管理上的變化,技術路線應該也會做相應調整。

目前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商掌握全球90%以上市佔率,其中美國廠商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Teradyne的市佔率總和超過45%,並且掌握了薄膜沉積、蝕刻、測試等關鍵製程。

集邦諮詢集邦諮詢分析師曾冠瑋曾對時代財經表示,光刻部分,先進位程由ASML獨佔。但以EUV(7nm以下必需的設備)為例,雖然ASML為荷蘭企業,但因為大部分基礎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及部分關鍵零組件都被美國掌握。若要尋求可用於7nm以下製程的曝光機,可與市佔第二、三名的Nikon及Canon一起研發,不過技術上需要繞道才能避免觸及專利範圍。

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後,公司技術升級節奏明顯加快。「梁孟松沒來之前28nm的生產都不穩定,現在7nm進入風險量產階段,中芯國際這幾年的工藝提升做得很不錯。」常軍峰表示。

但受美國制裁的影響,中芯國際對先進位程的研究已經是處於止步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再去研究3nn、1nm,從中芯國際本身的經濟實力和公司需求來講,可能不是一個好路徑。」

曾冠瑋則表示,儘管中國積極布局自主半導體設備供應鏈,尤其在設備上投入了較多研發,但在上述很多領域仍有不足。在研磨、溼式蝕刻、薄膜沉積等領域有應用在成熟製程上的能力,但在先進位程上的應用上則稍顯不穩定,在傳輸速度、製程效率、良率穩定上還有進步的空間。

蔣尚義的加入意味著中芯國際在調整技術路線。「如果一家大集團想改變策略,要不就是董事長親自去抓,要不就是有適合它路線的人去執行,比如中芯國際可以擴大其他方面的產能,或者通過迭代封裝來變相提升性能。」

常軍峰則表示,臺積電的路線(3nm先進位程研發)是對的,但不是唯一的。

截至發稿,中芯國際港股仍未復牌,A股大跌6.93%,報54.38元,市值蒸發312億元。

中芯國際內訌背後的師徒恩怨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市值蒸發312億元,管理層內訌背後是技術路線之爭
    12月16日早間,中芯國際港股停牌,同時發布關於其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有可能辭任公告的。公告表示,中芯國際已知悉梁孟松的有條件辭任意願,目前中芯國際正積極與梁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
  • 半導體:中芯人事紛爭真是內訌嗎,真實內幕是技術路線之爭?_騰訊網
    ,更深層次原因是中芯國際的半導體技術路線之爭, 這麼大的公司,而且關係到中國半導體命脈的企業關鍵技術人物的變動,背後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後面代表的是高層戰略意圖的轉移,本質是中芯國際是繼續原有的先進位程追趕之路與還是另闢蹊徑的小晶片技術路線之爭,如某些財經論壇裡所謂專家認為的是某董事長自己做出的魯莽決定,那就是TOO YOUNG,TOO SIMPLE了, 為何這次人事調整關係到中芯國際的未來技術路線之爭
  • 中芯國際蔣尚義回歸梁孟松請辭 股東或存分歧市值一天蒸發248億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明鴻澤全球第四大晶圓純代工廠商中芯國際(688981.SH)的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12月16日,A股市場,中芯國際全天低位震蕩,收跌5.53%,市值蒸發248億元。H股市場最終收跌4.94%。
  • 晶片巨頭「內鬥」,背後是技術路線之爭
    但是,偏偏中芯國際有一個高層,在會裡默默投下了棄權票,並於同日發出辭呈,憾動中國以至全半導體產業。他就是把中國晶圓產業拉扯到能與英特爾爭一日長短、中芯國際的聯席 CEO,蔣尚義的「學生」,梁孟松。這兩種從臺積電跳槽過來的半導體大神一鬧,中芯國際股價瞬間插水,在香港也暫時宣告停板。今天前沿技術周報,就來聊聊這次中芯內訌事件。臺積電兩大巨頭先來說說背景--為什麼蔣尚義和梁孟松的一上一落,對半導體產業如此重要?
  • 中國晶片被美制裁,又爆巨頭內訌,中芯國際何去何從?
    ,他幫助中芯國際實現技術上的飛躍,還拿下了華為的晶片代工訂單。,不光藏著權利的鬥爭,還藏著關於中芯國際未來的路線之爭。,背後是中芯國際的轉型問題。這背後雖然有企業的路線之爭,當然也摻雜個人的權力之爭。
  • 技術狂人、叛將宿命與路線之爭,中芯國際宮鬥背後的十字路口
    受此影響,中芯國際港股12月16日早上停止交易,午後港股復盤後下跌4.94%。蔣尚義空降,梁孟松當即宣布離職,戲劇化的人事變動,又一次將中芯國際的董事會矛盾擺上了臺面。內鬥與路線之爭業界人士看來,中芯國際就是一家鬥爭不斷的公司。
  •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中芯國際因股東訴求分歧而引發的內訌,被外界認為是典型的控制權之爭。 中芯國際因股東訴求分歧而引發的內訌,被外界認為是典型的控制權之爭。中芯國際面臨的似乎是公司治理問題,但又決不是單純的公司治理問題那麼簡單。中芯國際的問題,與其說是股東之間利益衝突,還不如說是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困境的某種折射。
  • 中芯國際內訌獨特,首富黃光裕曾遭逼宮,真功夫格力也曾出現爭端
    但像中芯國際這樣,確實極為少見。 1、舊仇新恨? 先來看看中芯國際這次所謂的內訌是怎麼回事? 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中芯國際任命蔣尚義為公司副董事長,聯席CEO梁孟松辭職了。所謂的內訌,是指兩者有直接關係。
  • 中芯國際高層「內訌」,個人恩怨爆發還是公司路線改道?
    隨後便有中芯國際主管先進工藝的聯席CEO梁孟松請辭的消息傳出。 中芯國際公告稱,公司獲悉梁孟松有條件辭任的意願,正積極與其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 在舉國上下群策群力試圖破解「晶片危機」的攻堅階段,中芯國際爆發的「高管內訌」,讓公眾側目,也引起監管層的關注,業界對於中芯國際發展路線的走向也有了諸多猜測。
  • 路線之爭,中芯國際可悲,可嘆
    今晚滿世界都是中芯國際的瓜。梁如走,那麼中芯國際的技術路線回到中低端產品,雖然也可以賺錢,但卻失去了和臺積電競速的機會。淪為平庸的公司。那麼中芯國際就不能對標臺積電,估值要大打折扣。這場路線之爭,就如當年聯想和華為選擇發展路線。
  • 中芯國際「地震」:聯席CEO離職懸疑,或起於「路線之爭」
    有報導稱,對於梁孟松的辭職,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並未當場批准。12月16日早間,中芯國際發公告稱,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同時表示,公司任何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公告為準。資本市場聞風而動。12月16日中芯國際A股開盤直跌4.16%,隨後一度下跌10%,最終收跌5.53%;在港交所更是經歷了短暫停牌,午後復牌直線下挫,跌幅一度擴大到將近8%。
  • 中芯國際三個月股價近乎腰斬,市值蒸發3000億
    9月27日,針對美國商務部將對中芯國際實施「出口管制」的消息,中芯國際發表聲明稱並未收到此類官方消息。根據環球時報報導,在9月初的時候,美國五角大樓就曾預告過此事,稱美方正在考慮把中芯國際拉入美國的出口黑名單,理由是該公司的民用晶片存在被用於軍事的風險。
  • 中芯國際反覆內訌背後:半導體設備被卡脖子結下的無奈苦果
    對不熟悉中芯國際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大瓜;對了解中芯國際的人而言,這不過是其連綿不絕的內訌史上的一幕而已。大唐電信挑起的這場內訌以兩敗俱傷收場,傷筋動骨的中芯國際步伐踉蹌,當年第四季度巨虧1.65億美元,創下創辦10年來最大的虧損記錄,而2010年同期還盈利6857萬美元。從此,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差距越拉越大。2015年,臺積電已收回28納米工藝製程成本,開始用價格戰打擊對手,中芯國際 28 nm工藝製程才剛起步。
  • 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
    就在12月15日,中芯國際的臨時董事會在晚間的一連串公告,直接引發了人事變動的風波。半導體圈領軍人物蔣尚義確認加入董事會,卻伴隨著現任聯合CEO梁孟松的「辭呈」(《致董事會信函》),12月16日,中芯國際公告回應稱,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事件的背後,不僅僅是人事問題。
  • 中芯國際「內訌」是周瑜打黃蓋,4000億續命神將是誰?
    >中芯國際「內訌」是周瑜打黃蓋,4000億續命神將是誰?受此影響,中芯國際A股股價最多下跌近10%。中芯國際港股下午復牌後一度跌超8%。根據網上傳出的辭職聲明顯示,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一職的人事變動,梁孟松直到12月9日才被董事長周子學告知,他認為的自己身為公司董事及聯合CEO,短短幾年間帶領中芯國際實現從28nm到7nm五個世代的技術大跨越,貢獻巨大,但事前卻對此一無所知,覺得非常委屈與不解,甚至感覺到自己不再被尊重與信任。
  • 中芯國際「內訌」始末:一山不容二虎,技術不容管理
    中國晶片第一股,發行市值達到2000億的中芯國際,如今突逢面臨內憂外患,全國為之震動,股價一度下跌9.84%。中芯國際在香港暫停交易,並連發6條公告,對接踵而至的變故進行了回應。上交所昨晚已經發布關於中芯國際有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外患剛至:美國政府+民間雙線壓制所謂槍打出頭鳥。
  • 內訌+外患,中芯國際如何突圍?
    梁孟松和蔣尚義相識已久,在臺積電任職期間,兩者合作完成了重大先進技術研發,而梁孟松作為部下對蔣尚義評價頗高,如今這場「師徒反目」無疑使業界震驚。派系鬥爭在中芯國際並非第一次出現。2011年,中芯國際內部開始了一場以CEO王寧國、COO楊士寧二人為首的鬥爭。這場內訌中,王寧國意外落選執行董事、遞交辭呈,最有可能繼任的楊士寧又因為一紙審計文件被指「逃稅」,被迫出局。
  • 中芯國際,再經不起內訌
    對於此次回歸,問芯 Voice 的報導中提到,蔣尚義是收到了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邀請,他表示自己對半導體還有有很強烈的熱情,非常熱衷先進封裝技術與晶片組,認為在中芯國際要實現他的理想會比較容易。如果事情確如梁孟松的辭職信中所說,蔣的加入直到最後一刻才被告知,那麼中芯的處理方式無疑是欠妥的,不論是從程序上,還是情理上。
  • 內訌爆發、外患不絕,中芯國際進入最動蕩時刻
    這場內訌中,王寧國意外落選執行董事、遞交辭呈,最有可能繼任的楊士寧又因為一紙審計文件被指「逃稅」,被迫出局。這場內訌曾讓中芯國際進入調整期,而如今歷史又重新上演。一場內訌,涉及兩位至關重要的老將,讓中芯國際動蕩不已,並揭開了其當下受困於內憂外患的處境。內訌就像一個導火索,讓矛盾變得愈發突出。
  • 中芯國際經不過內訌!關於引入蔣尚義,梁孟松鬧離職的4點思考
    昨天,突然一則消息上了熱搜,那就是有消息稱中芯國際聘請臺積電老臣蔣尚義為副董長。但與此同時,另一員大將、也是臺積電的老臣梁孟松卻鬧離職。由於中芯國際這幾年的成長是看得見的,尤其在先進工藝上,很多人認為這是梁孟松的功勞之一,如果梁孟松一走,對中芯國際影響太大了。也因此,吃瓜群眾各種猜測,「內訌」,「人事鬥爭」、「師徒不和」等不負責任的傳言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