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黎亞東)一直以來號稱汽車界「蘋果」的特斯拉,在2021年的第一天再次成為行業焦點。1月1日,國產Model Y正式上市,相比之前進口版48.8-53.5萬元的預售價,國產長續航版售價33.99萬元,高性能版售價36.99萬元,最高降幅達16.51萬。並且不同於傳統豪華車企收割SUV超額利潤,同級別Model Y和Model 3的價差不到10%,在僅僅10個小時內,國產Model Y的訂單量就突破了10萬臺,特斯拉官網一度無法登陸。一款售價超過30萬的新能源車上市引發如此轟動,這在中國汽車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斯拉Model Y遭消費者搶購的背後所透露出的行業發展趨勢,顯然是值得所有車企特別是咱們中國品牌車企深思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下面咱們就來詳細分析!
特斯拉Model Y降價背後的故事
毫無疑問這次Model Y遭大家搶購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降價。那麼特斯拉為什麼會進行如此大幅度的降價呢?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可以說是在價格體系上樹立了標杆,也是高端新能源汽車的代表。而此次Model Y進行如此大幅度的降價,短期內確實能給特斯拉帶來巨量的曝光度以及更多的潛在用戶,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不利於特斯拉高端形象的樹立。馬斯克不可能不明白這點,但他為什麼還是要這樣做呢?
其實從最近海外媒體在對馬斯克的採訪中可以發現一些端倪,馬斯克在採訪中表示到:特斯拉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來自中國,在中國市場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十分激烈!此話一出很多人開始認為,Model Y降價的真正原因,其實就是馬斯克認為特斯拉最大的潛在對手就在中國,而為了能將威脅消滅在搖籃,特斯拉必須使用價格戰來「跑馬圈地」,這就跟網際網路巨頭用「紅包」來吸引用戶一樣。
特斯拉促使國內新能源車快速走向大眾品牌號召力是核心
從特斯拉國產Model Y這樣一款售價超過30萬的新能源車型上市即收穫3萬+訂單可以不難看出,國內消費者目前對新能源車的認可程度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樣的產品號召力在更強的BBA等傳統豪華品牌車企都未曾出現過,由此可見特斯拉的品牌號召力在新能源市場裡目前已經無人能敵。而正是這樣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促使國內新能源車正快速從小眾逐漸走向大眾消費市場。
當然也不是特斯拉一個人的功勞,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市場就開始有所變化,蔚來不斷暴漲的股價和理想、小鵬的先後在美股上市,國內市場受到全球資本的關注,同時更多的消費者也從圍觀者變成了購買者。以蔚來為例,2020年全年累計交付43728輛,同比增長達112.6%。
面對新能源市場趨勢的變化,各大車企可以說都是積極做出調整,市場大趨勢變化已經非常明顯,未來看的就是誰能更快的做出改變迎難而上。但在面對特斯拉這樣的勁敵時,各大傳統車企,特別是咱們的中國品牌,更欠缺的其實正是像特斯拉這樣的品牌號召力。在如今年輕消費群裡成為主導的環境下,如果品牌號召力無法提升,恐怕再好的產品都會遇冷。
未來新能源市場真正的強者會是誰?
縱觀咱們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比如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嵐圖等等等等,其實都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長,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相比這些中國品牌共同的勁敵特斯拉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收穫滿滿,顯然從銷量上來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首先特斯拉其實帶動了中國新能源產業供應鏈的全面升級,而這正是上海政府引入特斯拉的目的所在,而不僅僅是創造稅收和解決就業那麼簡單。
特斯拉目前在中國汽車市場扮演的角色其實就和當年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場扮演的角色一模一樣,iPhone系列手機進入中國市場看似搶佔了國內品牌手機的市場份額,但其實並未讓中國品牌手機消亡。反而蘋果的供應鏈體系逐漸生根發芽壯大,帶動了整個產業的技術進步。並且在強大的壓力下也催生出了小米、華為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手機巨頭,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同樣也會如此。
快速奔跑的特斯拉其實就是在給中國品牌施加壓力,迫使它們提升效率快速進行迭代升級,以過硬的產品和服務與之競爭,而不是停留在PPT上。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很多品牌都會倒下,但只要有少數品牌能堅持到最後,迎難而上越戰越勇,那麼這些留下來的品牌,將成為咱們中國的「特斯拉」,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車標杆。
總結:
很多人每次看到特斯拉熱銷,都會不屑的說一句,國人就是喜歡跟風。這句話你不能說它完全錯誤,但也沒法證明它就是對的,可是不管錯還是對,當「跟風」的人足夠多時,你就不得不承認是你自己OUT了。這個時代總是需要一些先行者的,蘋果是,谷歌是,華為是,特斯拉也是,雖然這些先行者身處不同的行業,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擁有改變行業的力量。毫無疑問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被特斯拉改變著,身處這個行業的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會受到特斯拉的影響。未來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體來說應該會分為三個陣營,首先是至少在未來5年內特斯拉都很有可能都是佔據絕對領先的位置的單獨陣營,而其次就是這些目前最有希望和特斯拉抗衡的造成新勢力比如蔚來、小鵬等等,最後就是傳統車企轉型而來的新品牌。這三個陣營將會構成未來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全部。但誰才能笑到最後,結局又會是怎樣?就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一起期待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