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黃仁勳偷耶英特爾:摩爾定律失效

2020-11-21 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9月26日消息,今年NVIDIA GTC大會上,CEO黃仁勳的主題演講依舊是最大看點之一。黃仁勳的演講除了講產品講技術,最大的樂趣就是吐槽一下同行,比如今年黃仁勳就偷耶英特爾「摩爾定律已經終結」。


NVIDIA黃仁勳偷耶英特爾(圖片來自baidu)

      黃仁勳表示,設計人員無法再創造出可以實現更高指令級並行性的CPU架構,電晶體數每年增長50%,但CPU的性能每年僅增長10%」。隨後黃仁勳拋出「摩爾定律已經終結」的論調,但是這意味著GPU計算的崛起。

      黃仁勳指出,NVIDIA的GPU可以彌補CPU的不足,加強高強度計算負載,是面向AI等未來應用場景最理想的方案。並宣布了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已經在雲服務中使用上Volta GPU,華為、浪潮、聯想等伺服器廠商也部署了基於HGX的GPU伺服器。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NVIDIA黃仁勳偷耶英特爾:摩爾定律失效http://news.zol.com.cn/657/6572264.html

相關焦點

  • WSJ:摩爾定律已失效,「黃仁勳定律」將正式取代!
    上周,英偉達以40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ARM,促成半導體史上最大收購案,引來科技界討論,《華爾街日報》近日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作為主角,刊登了一篇「黃仁勳定律」生效的文章,更指這一項新的定律,將會正式取代摩爾定律(Moore’s law)。
  • 黃仁勳稱摩爾定律已失效!辣評Intel獨顯和AMD Freesync-NVIDIA...
    在CES的媒體專訪環節,NVIDIA CEO黃仁勳分享了不少觀點,包括與AMD、Intel之間的敏感話題,比如他吐槽AMD新發布的7nm Radeon VII遊戲顯卡「平平無奇」。評Intel進軍獨顯:不就是AMD的圖形團隊?
  • 英偉達官方認可「黃氏定律」,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英偉達官方認可「黃氏定律」,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在這一事實的前提下,他們更多的考慮的問題是:摩爾定律失效後,該如何進一步提高處理器的能效?針對這個問題,一些公司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比如英偉達。 過去幾年來,黃仁勳一直對外表達「摩爾定律已死、新定律正在形成」,尤其是在GPU方面,更是預測每10年GPU性能增長1000倍,這一預測也被戲稱為「黃氏定律」。
  • Nvidia:摩爾定律瀕臨失效 英特爾AMD惹禍
    Nvidia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比爾·達利(Bill Daly)日前表示,如果計算機產業繼續奉行英特爾和AMD所制定的串行CPU路線,那麼摩爾定律將很快失效
  • NVIDIA:摩爾定律已死 黃氏定律當立
    12月15日,NVIDIA GTC 2020中國線上大會上,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發表主題演講,重點介紹了他的團隊在AI研究方面的進展,特別強調了以NVIDIA創始人兼CEO黃仁勳本人命名的「黃氏定律」(Huang's Law)。
  • 老黃:摩爾定律早已失效,計算未來屬於GPU!
    今年的NVIDIA GTC (GPU TechnologyConference) China大會今早在北京召開了,作為每年最重要的GPU開發者盛會,老黃-黃仁勳自然是總要給我們帶來一些期待
  • 「一芯難求」,摩爾定律「真香」失效,華為仍有希望
    積壓晶片的影響是很大,我國市場不願意買單,因為多虧了國內廣闊的市場,摩爾定律才不至於失效。現在,市場有了情緒,後面摩爾定律可能就要失效,大量積壓的晶片,可能就是前兆。l 什麼是摩爾定律?滿足了摩爾定律,性能提升,市場才願意買單,性能提升太少,市場不願意買單,研發經費就「打水漂」,摩爾定律的背後,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 英偉達吃下安謀後,黃仁勳定律正式確立取代新摩爾定律!
    隨著晶片精密到原子大小的電路和電子物理的極限,英特爾(Intel)共同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摩爾定律(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兩年會增加一倍,也表示效能會增強一倍)已經放慢,也有人說已經結束。但是,另一個定律正在崛起,對電子運算下一個半個世紀同樣重要。
  • 黃仁勳想打擊英特爾,卻意外成就了華為
    在2019 CES展會上,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勳表示,「摩爾定律過去是每5年增長10倍,每10年增長100倍。而如今,摩爾定律每年只能增長几個百分點,每10年可能只有2倍。因此,摩爾定律結束了。」
  • 我們熟知的「摩爾定律」被廢了
    他認為在提高計算機性能方面,黃氏定律就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就像曾經的"摩爾定律"一樣,黃氏定律可能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適用,但是隨著晶片製造廠商達到原子級電路和電子物理的極限,摩爾定律慢慢的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在這個時候,以NVIDIA創始人黃仁勳命名的黃氏定律
  • 摩爾定律可以解釋為什麼NVIDIA希望收購ARM
    但是摩爾以1960年代所做的觀察而聞名。他注意到電晶體密度每兩年翻一番,這為晶片製造商提供了發展藍圖和目標。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晶圓代工廠,在使用其10納米工藝製造的晶片上,每平方毫米內填充了超過5200萬個電晶體(例如2017年的Snapdragon 835)。
  • 全球晶片大量積壓,華為卻「一芯難求」,摩爾定律可能要失效了
    引言漂亮國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的執行長丹·哈奇森表示,因為漂亮國對華為的限制措施,導致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積壓了大量未售產品……事實上,華為卻「一芯難求」,加上各種因素的影響,摩爾定律可能要失效了。我們不禁要問,華為的能量有這麼大嗎?
  • 川普弄巧成拙,阿里含光出鞘,摩爾定律失效在即?
    摩爾定律失效在即?不僅如此,川普的鍋還得背,川普不僅導致蘋果失去了往日的高貴,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到現在連5G手機都沒出的蘋果即使降價,恐怕消費者也不買單,同等價位的華為5G手機難道不香嗎?而且因為川普的神操作,摩爾定律都快失效了。摩爾定律不是科學規律,它是對集成電路發展規律的概括,認為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一塊體積不變的晶片在2年的時間裡,它上面的電晶體數量將會翻倍,同時性能翻倍。但是十幾年前這條定律就要失效了,為什麼?
  • 摩爾定律的失效,7nm工藝之後,晶片該走向何處?
    首先普及一下,什麼是摩爾定律,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 摩爾提出:在價格不變的前提下,集成電路上的元器件的數量,大約18-24個月會翻一番,性能也會提升一倍。而從2000年以後,摩爾定律實際上已經失效,只不過有效的溝道面積,一直在靠像用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等堆積來維持所謂的摩爾定律,即使像這樣維持,現在摩爾定律的速度也已經在放緩。
  •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擠牙膏,難道是摩爾定律已經失效?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被吐槽,摩爾定律已經失效?摩爾定律真的已經失效了嗎?但是某些時候也會起到負面影響,尤其是對於摩爾定律的許多討論,認為摩爾定律不再重要了,並認為它純粹是一個技術問題,晶圓片已經達到極限,遵循摩爾定律已讓成本太過高昂,甚至斷定摩爾定律已經完全失效。
  •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擠牙膏,難道是摩爾定律已經失效?
    從六代到十代酷睿,英特爾老是被吐槽,摩爾定律已經失效?為何整體輿論都吐槽英特爾說起摩爾定律,估計大多數了解電腦的人都耳熟能詳。但是這幾年時間來,英特爾在處理器上的進步程度遠遠不及AMD,而且價格普遍比AMD偏高。
  • 摩爾定律失效了?為何臺積電能突破7納米極限,生產出5納米晶片?
    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的經驗之談,被譽為計算機第一定律!其核心內容是: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每隔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而言之,每隔兩年,處理器的性能就會提高一倍!
  • 黃氏定律取代摩爾定律,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
    在現代計算的第一個時代,一個趨勢佔據了上風: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英特爾(Intel)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但是已經出現了另一條定律,可能對計算的下半個世紀同樣重要。那就是黃氏定律黃氏定律:AI 晶片效能每兩年增加一倍黃氏定律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名字命名。
  • 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黃氏定律將取代摩爾定律
    在現代計算的第一個時代,一個趨勢佔據了上風: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英特爾(Intel)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黃氏定律:AI 晶片效能每兩年增加一倍黃氏定律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名字命名。
  • #新聞拍一拍# 新的摩爾定律:黃氏定律 | Linux 中國
    • 麒麟 OS 宣布兼容中望 CAD • Mozilla 的 WebThings IoT 平臺成為獨立的開源項目• 作者:硬核老王 •(本文字數:664,閱讀時長大約:1 分鐘)新的摩爾定律:黃氏定律摩爾定律的發展速度已經放緩,有人說它已經結束了。